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某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12-22 04:00王馨培匡延昌
山西农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王馨培,匡延昌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预计到2040 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20%以上。同时,老年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龄化是不可逆的社会现象,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应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伴随而来的组织布局、资金投入和各级机构的重视,必然会对农村养老服务起到推动作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为推动农村养老优质服务提供了契机。因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1]。

截至2020 年,新疆阿克苏地区60 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48%。依据联合国规定,当一个城市60 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数的10%时,说明这个城市进入老龄化。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是介于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养老。老年人在家居住,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政府的帮助,即以“家”的形式建立养老服务网络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为农村地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精神方面的帮助。

1 调研地基本情况

据《2020 年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三大产业中,目前当地从事第一产业的人群仍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未来产业发展中,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2020 年末某县老年人口参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多。由此可知,社会整体对保险带来的社会保障意识以及个人养老意识显著提高,说明近年来当地人日益重视养老。

同时,医院及卫生院等能够为居民养老提供条件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增长。这说明社会对居民养老的重视,也说明目前居民对养老的需求相当迫切。

某县的乡镇数量和村委会逐步减少,而社区居委会则大幅度增长。这说明某县居民的城镇化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一部分人在2020 年完成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居民的生活质量、养老水平也随之提高。

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某县其中一个镇作为调研点进行访谈,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与访谈资料,形成了本项目的研究报告。共200 份问卷,现场发放问卷125 份,滞留问卷75 份;无效问卷20 份,有效问卷共计180 份,问卷有效率90%。

在调查人口中,男性人口有98 人,女性人口有82 人。年龄在60~69 岁的人占比最多,占总人口的47%;70~79 岁占总人口的41%;8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占总人口的12%。

通过对老年人的访谈结果来看,老年人的生活消费大部分在医疗方面。身体条件比较差的老年人,特别是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迫切需要医疗帮助,应重点关注此类老年人的需求。随着养老方式多元化,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更多老年人仍倾向于居家养老。

3 某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成因

3.1 某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3.1.1 思想意识层面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定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在“农村传统养老模式是否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的问题中,有150 人选择了“会产生影响”,有30 人选择“不会产生影响”,见图1。说明当前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农村传统养老模式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3.1.2 现实因素层面

在“当前农村养老模式”问题中,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的有13 人,数量最少,选择“听从子女安排”“养老保险制度”“传统养老等机构”选项的分别有86 人、36 人、45 人。说明目前农村养老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发生了转变。在此之前,我国农村养老大部分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养老方式。但从现实社会和调查材料看,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农村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调查结果反映出,未来老年人口增加趋势明显;大多数老年人不与子女同住,这表明大多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有潜在需求,即农村家庭养老服务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市场基础。

3.2 某县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成因

3.2.1 思想意识难以改变

目前,农村大部分老年人存在“有儿万事足”的传统观念[2],普遍向往家庭和美、子女陪伴的天伦之乐。从古至今,老人认为在家养老不仅有儿女的陪伴还有熟悉的事物,养老环境更加舒适,而且节约费用[3]。部分老人表示,一是对居家养老模式不了解,以及不清楚如何在家实现养老;二是不清楚附近是否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以及不了解提供的服务类型。

现在居家养老服务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类型较少,大部分只能为老年人提供简单的生活帮助和医疗服务,对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关注较少。步入老年阶段后,老年人内心想要得到子女的重视,更加倾向于精神层次的需要。因为当地老年人在思想方面没有居家养老的想法,所以对居家养老的兴趣不高,接受度较低,直接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3.2.2 收入少且购买力低

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收入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因此,选择机构护理是农村老年人的一项高支出。此外,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勤俭节约的观念深重,消费水平比较低,认为养老机构花销较大。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比较低,老人不舍得花钱购买养老服务,所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

3.2.3 居家养老服务成本投入仍需增加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前期工作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现在正是前期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基层财政难以满足相关资金周转需要,居家养老服务也难以快速发展。由于资金不足,政府采购补贴标准下降,导致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下降,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3.2.4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仍需完善落实

目前,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缺少对养老的认识,没有理解养老保险的优点,导致农村保险参与人员不多,覆盖面窄,普及率不高。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发达国家普遍对养老保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属强制性法律。现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正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相关的法律。

4 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需求与日俱增,如今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4],所以应着重了解农村关于养老方面的需求和现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4.1 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养老资金

目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资金不足、来源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民收入水平略低,无法购买相关养老服务,阻碍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因此,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是缓解资金短缺的有效方法。

此外,可以鼓励老人利用自身优势创收。某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占全县大多数,应鼓励该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将传统手艺人及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事物融合进去,充分挖掘老年人的过往经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让老年人在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满足生活需要[5]。

4.2 推动机构养老服务发展

研究表明,60~69 岁是进入老龄化初期的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居家养老的优势。随着信息化发展,老年人对信息的接收渠道不断增多,对于养老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局限于家庭养老,也逐步接受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应不断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3 构建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子女照顾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我国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6]。对此,应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村(社区)的作用,比如在附近有就医场所,可以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和上门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邻里互助式养老,使老年人之间彼此有照应。此外,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养老资源,加强养老服务点建设,构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在家庭养老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7-8]。

4.4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还未接触更多居家养老的方式,对其缺乏了解。由于农村地区一直保持传统的养老观念,因此一些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模式较为抗拒。因此,需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村老年人形成正确的认识[9]。

5 结束语

老年人是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不断改进养老服务政策,构建系统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发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来获得更好的养老服务,真正得到“天伦之乐、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