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腾霄:中医“智”用

2021-12-23 08:27刘云佳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1期
关键词:配药中医药学会中医药

梁腾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温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医学组学术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专业委员会委员

“当下的中医工作者,不仅要担负起中医传承的使命,还应在智慧医疗等新趋势引领下,使中医‘智’用,寻找一条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升级创新的发展之路。”

——梁腾霄

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持续不断地推动着我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中医领域又将如何与时俱进?结合近日出台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工信部联电子〔2021〕154号,以下简称154号文),《城市住宅》杂志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梁腾霄。

中医与数字化融合是发展趋势

Q 154号文提出将中医与数字化融合,进一步发挥中医在医疗领域的实质性作用。在您看来,这将对中医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A中医是我国传统而独特的医疗文化资源,包含了自古传承的医疗药物理论及健康养生理念,长期实行传统的“望、闻、问、切”线下诊疗模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中医诊疗不得不正视“知识应用迭代”发展趋势,应用科技、智慧手段向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医创新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关卡”。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诸多中医数字化政策。其中,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着重指出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久前出台的154号文更是明确提出将中医与数字化融合,进一步发挥中医在医疗领域的实质性作用,重点发展远程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互联网+健康科普等。

实际上,互联网医疗在我国早有应用,尤其是西医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优质医疗资源,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医疗需求。中医领域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中医的跨越式创新。例如,将现有海量的中医药信息、知识、病例、成果进行数据转化,“盘活”很多沉睡在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知识、疗法,形成中医药的大数据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互联、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智慧医疗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中医诊疗、药事服务、诊后管理等环节。

中医智能化应用现状

Q 在您看来,目前中医医院智能化应用现状如何?

A目前,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在西医领域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但在传统中医领域还应用较少。众所周知,相较于西医,中医不易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在诊疗环节,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把脉过程受医师主观感受影响,诊疗结果因人而异(见图1);配药剂量只是大致范围;药方熬制时间缺乏准确规定。

图1 中医线下诊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医与智能化逐渐结合。包括东直门医院在内的诸多中医院引进了智能化设备,如智能自助挂号缴费机、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智能叫号机、手机缴费及诊断报告查询平台等,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便捷性(见图2)。但这种智能设备年轻人使用较多,老年人不会使用计算机,易操作失误,反而增加了不便。

图2 东直门医院智能化设备

远程医疗在中医领域也有应有,例如可对部分患者进行远程复诊开方、会诊康复指导、健康咨询等。尤其是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可减少医患接触,避免人群聚集,降低感染风险。远程医疗能让患者足不出户即享受中医诊疗,催生诸多网络化中医模式。这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较适宜,重症患者则必须到医院现场诊脉或检查治疗。

“智”为“中”用

Q 您对中医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有哪些建议?

A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用户也在变化。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中医智能化应用或有“三智”。

1)智医 中医是一门古老学科,其正在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未来,智能化技术可在中医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包括健康管理、咨询、诊疗、开方配药等环节。例如,借助健康腕表、智能脉诊仪等设备实时采集脉搏波、心率值、心电波、血压值等体质数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医四诊仪等智能设备和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替代“望、闻、问、切”等人工环节,自动采集、判别和分析患者的体质情况,为医生诊断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分担医生部分工作,同时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2)智药 以中医常见的药房配药煎药环节为例,传统中药药房需要根据方剂配药,存在方剂无法实时查询,取药、配药、煎药排队时间长,煎药标准化难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未来,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中医智慧药房系统或可实现自动接收医生处方,由药师或人工智能在线审方,审方通过后完成中药抓取、中药代煎、配送上门等服务,节省患者排队取药的时间。

3)智管 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搭建“云平台”,一目了然看到医院开方数、疾病发病量、患者复诊率等信息。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整理名中医经典医案,为医生对相似病例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智能化应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将原本更适合线下的诊疗场景强行搬到线上。

猜你喜欢
配药中医药学会中医药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传达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五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医院门诊西药房智能配药发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