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语文课堂研读着力点的构建策略刍探

2021-12-23 14:49潘迪辉
成才之路 2022年3期
关键词:着力点文本情境

摘 要:语文研读课堂构建,需要教师找准研读着力点,发掘教材内容,筛选情境方式,优化鉴赏指导,推介读写方法,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和探索,给学生阅读学习提供更多启迪,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阅读核心,并在多重互动交流中夯实学科认知基础。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设定研读着力点,可以给学生阅读带来更多支撑,学生有了明晰的学习方向,学习效果会更为显著。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读;着力点;构建策略;发掘;筛选;优化;推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3-0076-03

所谓研读,应该区别认识:教师研读,是指对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学生研读,是指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自然进入文本核心,在反复思考和讨论中形成阅读认知。不管是教师研读,还是学生研读,都涉及着力点筛选的问题,作为学科教学主导者的教师,需要发挥关键作用。教师有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对教材展开深度发掘,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信息,对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鉴赏指导、教学训练等进行创新探索,都可以找到研读着力点,为学生顺利进入到研读环节创造条件。

一、发掘文本内容,探寻研读思维着力点

语文教材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阅读,找到思维切入点,进行多点对接,形成创意教学设计方案,为学生顺利进行研读创造条件。

1.发掘文本内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大多会关注一些表象信息,如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语言表达等,阅读学习还比较肤浅。教师需要有深度引导意识,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发掘,找到研读思维的着力点,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文本展开个性研读,逐渐进入到文本核心。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然后让学生练习诵读,以形成浓厚的阅读气氛。为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意识,教师可组织诵读比赛活动。学生听说要举行诵读比赛,热情高涨,积极开展诵读练习。诵读比赛能激发学生研读热情,这是比较有价值的设计。学生对比赛之类的学习活动有特殊兴趣,教师切准学生的心理进行组织,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创意预习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此。教师适时设定一些预习任务,可以为学生规划出清晰的操作路线。学生课前对文本进行阅读,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对多种语文要素展开先期研究,势必会形成感知体验,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在预习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制定具体目标和要求,以调动学生研读思维,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预习任务:其一,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其二,收集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和文本,向同学进行推介;其三,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准备进行诵读展示。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设计,能给学生设定清晰的操作路线,让学生清楚如何预习。这样的预习设计更具针对性,学生参与度高,预习效果好。

二、筛选情境方式,确定研读思维发力点

阅读情境创设方式很多,教师需要从研读思维启动角度展开思考和设计,以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确保阅读研读学习活动顺利展开。学生研读思维发力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认知。

1.精选媒体情境

研读属于深度学習范畴,教师在引导策略设计中,需要有创新意识。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展开情境设计,而如何作出筛选处理,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媒体好用,但不可滥用,如果教学环节处处都用多媒体调度,让多媒体代替教师执教,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对多媒体情境设计进行创新探索,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研读学习之中。

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信息,并告知学生:这组图片非常特别,都是其他班级的同学为这篇课文配置的插图,大家仔细看看,能否找到一些亮点。学生听说图片是其他班级同学设计的,自然有浓厚的观看兴趣。在讨论时,教师可参与其中,对一些有特点的插图进行点评,给学生提出一些观察提示。学生阅读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对一些插图进行评价。教师抓住学生心理运用多媒体,学生积极响应回馈,教学效果显著。

2.创新演绎情境

演绎活动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教师在情境设计中适时引入演绎内容,能够给学生多感官带来冲击。角色诵读、小品演绎、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都带有表演色彩,能为学生顺利展开研读创造条件。教师要作出筛选处理,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参与兴趣,对演绎形式进行创新。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童话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味,学生有很高的阅读兴趣。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演绎展示。有两个同学早早做好了准备,分角色朗读进行展示。教师还特意为其设置了背景音乐,其场景感很强。在评价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发言,对演绎情况进行点评。有学生说,角色演绎不能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台词进行,否则会受到局限。如果能够有一定改编,演绎效果就会更好一些。也有学生说过于呆板,缺乏动作和表情,表演效果不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回应,并要求同桌合作学习,创编课本剧,准备演绎这个故事。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研究,开始积极排练。

三、优化鉴赏指导,设置研读思维矫正点

语言鉴赏是重要的研读学习,教师要在鉴赏角度选择、鉴赏程序规划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帮助,矫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鉴赏做法,针对学生短板进行弥补。

1.筛选鉴赏角度

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存在很大差距,教师在鉴赏角度选择指导中,要进行必要的学情调查,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服务。学生面对鉴赏文本时,常常找不到思维切入点,教师要从更多角度进行引导。典词应用、句式特点、巧妙构思、丰沛情感、主旨点拨、色彩辨析等,都可以形成鉴赏角度,教师需要进行具体引导,让学生自然掌握鉴赏方法。

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找到一些经典的描写句子,并自行展开阅读鉴赏操作。学生习惯找带有修辞方法的句子,教师给出提醒: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这篇课文句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考虑色彩和情感等因素,看谁能够找到更多角度。学生接受任务后,对文本精彩描写片段进行重点解析。如“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学生的答案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朝阳的色彩。有学生从短句的角度展开分析:短句的应用,具有鲜明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力更强。如“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学生从象声词运用角度进行鉴赏:“咯吱咯吱”这个词太形象了,让读者身临其境。

2.规划鉴赏程序

语言鉴赏没有固定格式,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讲究一些思维构建形式,先找出应用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最后是联系整篇文段进行深度思考,或联系作者情感进行升华。学生有了比较明确的鉴赏思路,其研读操作会更为顺畅。鉴赏路线众多,教师要多点推介,让学生研读思维有更多选择。

语言鉴赏属于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阅读感觉展开解读和分析,自然会存在一些逻辑问题。为此,教师应适时作出一些设计和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操作提醒和辅助。“方法或角度—作用或语境分析—关联主旨或情感—升华分析”就是一种最为简单的鉴赏逻辑格式。学生运用这种程序进行鉴赏分析,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逻辑构建路线。如“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学生这样鉴赏:这个句子是文本最后一段,有总结点题的意味,“美丽整洁”是小城的最重要特点,作者对这座小城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自然也让读者产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鸣。从学生鉴賞情况能够看出,其构建意识比较明确,先点出方法和表现效果,然后结合语境做具体分析,最后是升华处理,其构建体系属自然形成。

四、推介读写方法,培养研读思维成长点

读写是重要研读学习手段,也是阅读内化的基本途径,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需要观照学生研读思维的落实,传授仿写方法,引入电子作业,促进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1.传授仿写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关系紧密,教师利用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展开研读学习,这是最为常见的学法应用。仿写是借助文本写法,在阅读文本基础上展开延伸思考,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多点探索,自然形成的习作学习行为,这也是最为贴近教材的训练方式,其难度相对较低,适合更多学生应用。教师要做好观察,适时传授一些仿写操作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仿写《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布置仿写任务:观察生活,选择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作为描写对象,然后对文本写法进行梳理,规划描写思路。为给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操作路线,教师要从观察角度、观察信息处理、观察描写方法运用等角度进行指导,确保学生顺利展开读写操作。学生利用分类描写手法展开具体操作,仿写训练顺利展开。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仿写进行展示。有学生选择夏天的雨展开描写,有学生选择冬天的冰雪进行描写,有学生选择秋天的云进行描写,仿写作品各具特色,研读学习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写法特点,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要对学生仿写进行指导,让学生产生学法应用意识。

2.引入电子作业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选择,在文本研读训练设计中,教师适时引入电子作业,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辅助。教师适时布置信息搜集任务、视频音频制作任务、网络交互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推进文本研读进程。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专门对自然声音做介绍,学生通过阅读留下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可针对学生自然认知基础布置训练任务:利用节假日,借家长手机一用,走进大自然,对花草树木进行拍摄,并适当配上一些解读文字,每人准备10幅照片,上传到网络交互平台,供大家欣赏,看谁的作品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学生听说要自行制作自然景色图片,都跃跃欲试,纷纷说出自己的打算。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关注点展开布设,对学生形成强烈触动。大自然是学生所向往的,用手机拍照,这是学生的最爱。学生有如此高的参与热情,这样的电子作业会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总之,语文研读课堂构建,需要教师找准研读着力点,发掘教材内容,筛选情境方式,优化鉴赏指导,推介读写方法,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和探索,给学生阅读学习提供更多启迪。因此,教师需要有调度和指导意识,针对学生研读基础展开对应设计,向学生传授研读方法,确定研读教学着力点,让研读教学顺利展开。研读文本、研读生本、研读师本,教师需要有观照融合意识,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展开深度阅读需要有学法支持,教师对学法展开对应研究很有必要,能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研读环节,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莉.探寻研读着力点,建构活力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20(16).

[2]倪如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探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

[3]林英.研究性阅读——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J].天津教育,2020(07).

[4]韦自才.从课标四个“强调”,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创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6).

[5]毕美玲.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6).

[6]刘斌.谈核心素养下文本研读的着眼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9(22).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Focus of Dynamic Chinese Classroom Research

Pan Dihui

(Minzhu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ucheng 3534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tudy class requires teachers to find the focus of study, explore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reen situational methods, optimize appreciation guidance, promote reading and writing methods, think and explo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provide more enlightenment for students' reading learning, let students naturally enter the reading core, and tamp the basis of subject cognition in multiple interactive exchanges. Reading is students' individual learning behavior, teachers set the focus of study, which can bring more support to students' reading, the students have a clear learning direction, the learning effect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study; focus; construction strategy; explore; screening; optimization; recommend

作者简介:潘迪辉(1979-),男,福建浦城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着力点文本情境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