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对策

2021-12-25 08:08刘武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造林绿化

刘武阳

(双牌县乡镇林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湖南 双牌 425200)

在新时期,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造林绿化的手段逐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的整体森林覆盖率,减轻当前艰巨的生态压力,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标。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不但可以优化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其关键要点在于如何实现与所在地域现实生态环境相适应,提供因地制宜的方法。

1.造林绿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1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研究资料表明,全世界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高达230亿吨,同时其规模与日俱增。通常来说,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的不断上升会引发全球变暖问题,而每667㎡森林每年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67kg,同时产出48kg的氧气。因此,大力推动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全球性温室效应问题。

1.2 防风固沙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诸多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及其生态上的积极效益,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土地退化、沙漠化的现象,而沙漠化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系统。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可以在提前防御风沙的不良侵扰,从而降低土地沙漠化的速率度,特别是针对部分情形严峻的区域,在当地培育大规模的树木,可以有效减小70%的风速,进而发挥防风固沙的效用。

1.3 净化空气

伴随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进程也在加速,且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也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工业发展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特别严重,进而对当地的自然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造林绿化可以有效净化空气,这是因为绿色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诸多有毒气体,如甲醛、一氧化碳等,进而帮助城市提升一定的空气质量指数,为人们提供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

1.4 涵养水源

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有超过400多个城市依然处在缺水状态。与此同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其对周边水源的影响较大,一些不加以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之中,污染了大面积的水源,这就更加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难题。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可以逐步地发挥涵养水源的效用,通常来说,667㎡的林地可以储蓄3000m³的水分,然后再进一步提升土壤的蓄水量,有效严控水土流失的问题。

2.造林绿化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绿化建设指标水平比较低,绿化面积相对很少,人们对于经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绿化造林却不被重视。

2.2 目前,我国造林绿化中区域不平衡发展也是一种问题。很多地方的领导还不够重视绿化造林,使绿化造林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滞后的状态。

2.3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法制建设和绿化造林管理,在进行绿化造林建设的时候难以找到相关法律,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持。与此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投入足够的造林和绿化维护经费,不能很好地保证之后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3.1 强化全民生态环保观念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造林绿化不仅需要林业部门积极开展,还需要逐步提高全民的关注度,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全国人大第五届四次会议上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中国公民,除老弱病残以外,每年每人需要义务植树3~5棵,或者进行等量的绿化、育苗等工作。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加强造林技术的研发、升级力度,从建立健全制度,对造林绿化工作地持续推进起到保障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宣传、推广,进而使全民植树造林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3.2 完善绿化管护机制

由于造林绿化的管护制度不完整,因此,需要把主要工作放在绿化造林的管理和保护中,逐渐提高绿植数量和质量,并遵循“谁栽树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明确管理新种植苗木的主要任务,加强管理措施进行森林保护,争取种植一颗,就能存活一颗,种植一片,就能存活一片。根据相关政策签订相关协议,进一步完善了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监督新栽培林木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预防森林火灾及病虫伤害,严格减少违法砍伐、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对该类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认真履行造林绿化的责任并完成使命。

3.3 根据地理气候等因素合理配置林业资源

在实际的造林绿化过程中,要构建多层次的林地结构,采取林下灌木或者小树体间作,通过林果兼植来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对当地种植的合理调整,逐步扩大造林面积,促使地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丰富,进而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特点,积极推广公益林的栽种,不断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和耐寒能力。

3.4 扩大造林绿化面积

3.4.1 退耕还林:目前,我国制定退耕还林政策,要求各地区加大森林覆盖率,确保地区生态环境平衡。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过程中,要制定好相关计划,特别是针对出现荒漠化耕地在实现还林时,要做好目标设置和重点工作的安排,在不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保证退耕还林工作能得以顺利推进。

3.4.2 封山育林:封山育林也是我国绿化造林的政策之一。通过封山育林,可以有效降低森林砍伐率,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同时还有利于其他植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逐渐构建出和谐的自然环境。对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可以采取全封闭、半封闭或轮封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育林。并且封山育林措施要符合有关政策,加强人员管理,禁止开荒、砍柴、放牧等活动,使森林培育质量得以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通过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可以为当地创造良好的地区经济和社会效益。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于全省甚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都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造林绿化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朱屺瞻《绿化都市》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浅析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数字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