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

2021-12-26 01:22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7期
关键词:洋芋轮作开花

马 亚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

开展冬季马铃薯和夏季优质水稻轮作,打造'水稻+'粮经水旱轮作模式,既可促进马铃薯和水稻优质高产,又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形成马铃薯和水稻相互促进的高效节本良性循环,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对优质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进行分析。

1.水稻与马铃薯轮作的优势

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为菜粮两用作物。马铃薯喜凉,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在广东地区适于冬作,其他季节轮作非茄科作物,既可改良土壤,也有利于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常与水稻、蔬菜轮作。粮食产区一季水稻,一季马铃薯也是不错的选择。而紫色马铃薯是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它富含黄酮类花青素,比普通马铃薯的营养成分更多一些。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十分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人长期食用它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可以抗衰老、抗癌;对老年人来说,可以降血脂,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2020年,云南紫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731.25hm2。紫色马铃薯的价格比普通马铃薯的价格高一倍,现如今,人们更加追求营养健康食品,水稻与马铃薯轮作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1.1 弥补市场空缺

一般情况下:大春马铃薯在8月-10月左右可以收获;2-8月市场上所售的马铃薯品质都不好,并且价格十分贵。在此期间,老百姓的餐桌、饮食上大大减少了吃土豆的频率。种植优质冬马铃薯完全可以弥补市场上的空缺,更可提高种植户收益。

1.2 降低优质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率

大春马铃薯生长期在夏季,一些优质马铃薯特别容易感染晚疫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将同一品种的马铃薯种植改在冬季,可以大大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1.3 采用水旱轮作

水稻田对土壤有保肥保水等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情况。这样,土壤的养分可以更好地转化,将水稻与马铃薯进行轮作,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品质以及产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2.因地制宜选择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品种

优势品种和特色产品是指大类的农产品里有特色的品种,是经过长期的选种和培育挑选出来的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的农产品,一些地方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得到了传播,在适宜的土壤上落地生根,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地块、种植品种,达到高质、高效的目的。

3.掌握优质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种植技术

3.1 合理选择种源

好种出好苗,好苗才能有好长势,才会有好收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稻种植有了巨大的发展,近十多年以前,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稻品种越来越多,且水稻种子市场规范。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高产、高抗水稻品种。就目前,马铃薯品种繁多,但是各省市地区马铃薯种植大多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不同。选择马铃薯种薯时,应注意马铃薯块茎成熟后需要休眠一段时间,具体时间也是不固定的,大约有30~150天,具体的天数取决于马铃薯的品种。在块茎休眠期间,块茎是不会发芽的。薯块特别容易腐烂,因此,需要格外重视马铃薯的种薯来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种薯都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而目前的种薯发芽控制技术还不是特别先进,很难让未成熟的薯块在几天内发芽,即使采用整薯播种,但由于出苗延迟,产量会降低很多。

3.2 水稻种植技术

第一,在整田的当天上午,农民需要将种子放在筛子或簸箕中进行晒种,到了下午六点钟左右,再将种子放入到干净的水桶中,倒入充足的清水并进行不断地搅动,然后将浮在水面的秕谷全部捞出,倒去污水后,用清凉冷水预浸24小时左右。最后,把浸过的种子全部捞出后马上沥去水分,放在浓度为4‰的多菌灵药液中继续浸种36个小时以上,重复以上步骤后即可完成杀菌工作,随后可以播种。第二,播种前按每亩大田配套30平方米秧床的标准,备足90公斤腐熟细粪﹑30公斤干净稻草,0.4公斤幅宽2米的新地膜。苗床做好后,待墒面泥浆软硬适度,撒种后种子入泥半粒谷时,抢墒播种,播种要求分墒定量,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30克左右为宜,播种操作技术按“撒远补近,分次落谷”的方法进行,确保播种密度均匀一致。第三,立夏前后栽秧,保证在立夏至小满节令内完成。确保秧龄35—50天,叶龄4.5—5.5叶移栽完成。第四,合理密植、规范条栽、定量基本苗。采用宽行窄丛的条栽规格,放宽行距,缩小株距,发挥边际优势,提高结实率。采取单行等行的条栽方式:株行距为10×30厘米,每苗带蘖2—3个,亩栽基本带蘖苗2—4万苗,确保移栽30—40天后,最高茎蘖数到20—24万。第五,施肥除草,秧苗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好除草除虫工作,同时要对水稻进行施肥管理。秧苗在抽高后长出第一节稻茎时,需要施肥能保证穗米饱满,每亩地施氯化钾5kg、尿素4kg左右,水稻秧苗健康,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第六,秸秆还田,稻穗垂下后,就可以进行收割,使用收割机将稻穗进行分离,收获稻谷,然后将田地进行修整种植冬马铃薯。

3.3 冬马铃薯种植技术

第一,在水稻收割之后,需要及时地将田里的水进行排放,并将土地进行晾晒,清理秆棵、稻茬等。然后对田地进行翻地,为了保证马铃薯在种植期间能拥有足够的养分,需要施底肥每亩地撒1000~1500kg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是撒500~800kg的腐熟灭虫鸡粪,配合硫复合肥80kg、敌百虫5~10kg。第二,将马铃薯进行催芽,可以将马铃薯种薯放在15度左右的室内进行避光催芽,待其长到7mm左右时即可见光晒芽,一个月后即可进行削芽块。切块前要精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以及畸形薯等不符合种薯质量标准的薯块,剩余的马铃薯可以切成25g大小左右的芽块,最好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或放到中性滑石粉中促进刀口愈合。而箱式育苗则需要控制好育苗的温度并配置营养土。第三,种植时可以在播种前覆盖膜布,这样方便进行烤地,也能很好地避免出现出苗不齐的现象,膜内的温度达到7度左右的时候进行播种,使用打孔器进行播种将其用湿土进行封孔眼。也可以采取播后覆膜的方式,按照间隔相同的距离种植薯苗,然后施肥并喷洒除草剂,再覆盖地模。第四,种植管理,种植半个月以后要进行引苗操作,然后出苗后要马上进行浇灌,一刻也不能耽误,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营养吸收,为开花提供充足的水分,随后将马铃薯收割,使其茎叶直接还田利用。马铃薯茎叶还田后,要将土地进行翻耕,加快马铃薯茎叶的腐烂速度,这样一来,可以产生多种微生物,为种植水稻提供必须地养分。第五,在海拔600-800米的区域于9月中下旬开始进行播种,海拔800米-1300米的区域在11-12月中上旬播种。垄距80厘米,垄底宽70厘米,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种植密度以6500-7200株/亩为宜。第六,种植水分管理,马铃薯植株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分控制管理。幼苗期要求适当的土壤湿度,前半期保持适度干旱,然后保持湿润,原则是不旱不浇。一般在株高10cm之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浇水时应该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盛花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土壤水分含量需要保持在 70% 左右,避免表土发白、干旱;在结暑期的前期要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尽量少浇水,避免土壤因水分高而板结,为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创造条件;在结暑期的后期至收获期,仍然要控制土壤水分,避免浇水,避免病虫害在潮湿环境中滋生,避免在收获前出现烂薯现象。第七,马铃薯要求钾量最大,其次为氮肥、磷肥,建议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

4.优质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试验案例

4.1 水稻和马铃薯轮作试验地点

该项试验区域位置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跑马村的河谷地区,海拔1300左右,冬季霜冻小。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进行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试验。

4.2 水稻和马铃薯轮作试验点地理气候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渡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1.2公里。东川区红土地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开花洋芋最优产地李子沟村位于此);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金沙江与小江交汇处的小河口,海拔仅为695米,系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水稻多种于河谷地区。

东川区的年平均气温可以达到14.9℃以上,极端最高的气温能够达到4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以达到-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为208.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15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9月。年日照时间为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毫米。多为西南风。相对湿度可以达到76%。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4.3 试验地点现有特色、优质的农产品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现有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开花洋芋”“乌龙米”“大营盘葡萄”“金沙小芭蕉”“望厂百花桃”“格勒疙瘩金红薯”“东川面条”等。与本文相关的有“开花洋芋”“乌龙米”。

4.3 .1 乌龙米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居住着回族、汉族等民族,其民风质朴、勤劳、土地肥沃、地上无厂地下无矿。乌龙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民风成了东川区优质大米主产区,乌龙米在东川颇有名气。

4.3 .2 开花洋芋

开花洋芋的最优产地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李子沟村,位于东川巍峨雄伟的牯牛山脚,山高谷深,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土壤类型以黄棕壤、棕壤土、沙壤为主,所含有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四种养分较为丰富,特别适宜马铃薯生长。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土壤特性孕育的李子沟洋芋,红皮黄肉,蒸煮后自然裂开,表面形成一层淀粉结晶,形似清晨沾着露水的花瓣,表皮粉糯,肉呈淡黄色,质地酥松,口感软糯细腻、浓郁鲜甜,故得名“开花洋芋”。开花洋芋营养丰富,Vc含量为8.34mg/100g,钙含量为50.2mg/kg,干物质含量为23.3%,钾含量为0.409%,钠含量为4.30mg/100kg。2020年“东川大洋芋”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最为出名的是铜都镇李子沟村种植的“李子沟开花洋芋”,有“东川大洋芋”精品之美誉。李子沟开花洋芋两度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关注,“开花洋芋”品牌再度升级,声名鹊起。李子沟开花洋芋上市时间为9-10月,自2018年由昆明八角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统种、统收、统销”,每公斤收购价6-8元,挑选包装后,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也不大,市场供不应求,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模式进行销售,统一售价为36元/2.5公斤。

5.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轮作试验情况

自2017年以来,在海拔1300左右的乌龙镇跑马村的河谷地区采用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轮作,种植的面积达到300余亩。

5.1 大春种植优质水稻

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稻鱼共生等技术,品种选择滇禾优34、滇禾优615、云恢290、云粳39,宜香107、滇陇201、云粳37等优质品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移栽,9月收获。平均可亩产优质稻谷约610公斤,按65%出米率,平均亩产优质大米4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7元计算,亩产收益2800元。

5.2 小春马铃薯

11月播种,次年4月收获。品种选择开花洋芋、9-7、合作88等,平均亩产2200公斤,按市场价4元/公斤计算,亩产收益8800元。

小春马铃薯品质虽不及大春开花洋芋、9-7,却优于大春青薯、丽薯、昆薯系。而且小春开花洋芋基本没有染晚疫病,使得品质大大提高。“开花洋芋”品牌声名鹊起,远销省外,但在每年的2月-8月市场上是空缺期,需要积极推广种植冬马铃薯,在4月以后消费者还能吃到如此品质的洋芋,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因此市场上供不应求,基本在东川本地就销售一空。

6.结论

综上所述,在海拔1300左右的水稻种植区,重点是冬季霜冻小的地区,因地制宜采用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轮作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云南省昆明市东川优质水稻与优质马铃薯轮作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证明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轮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质地结构、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洋芋轮作开花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自大的马谡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烤烟种植轮作模式对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①
永远的洋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