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克苏农产品加工与市场开拓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12-26 01:22阮旭辉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7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产业化加工

阮旭辉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1.阿克苏地区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经调研,阿克苏地区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含个体)465家,同比增长20.73%,其中地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1家。25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企业92家)实际加工能力178.8万吨,已完成加工量128.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0.34亿元,利润总额2.57亿元,增加值6.85亿元。企业加工投入38.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4.38 亿元,研发技术投入0.43亿元。劳动力报酬13.5亿元,从业人员稳定在3.2万人。已累计收购农产品117.39万吨,完成农产品销售86.75万吨,其中浙江市场4.7万吨,浙江市场以外销售78.88万吨,电商销售3.17万吨。

2.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改革措施及成效

2.1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定位“76331”发展规划,成立以地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阿克苏地区“点线面”推进经济工作实施意见》《2020年地区“6+1”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布局规划(2020-2022年)》(拟定)等指导性文件,以“六型政府”建设为抓手,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考核,明确工作目标、细化部门职责,形成了地、县(市)、乡(镇)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产业发展制度和推动力保障,扎实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2.2 强力推动招商引资,扩容增量谋发展

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定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及管理、服务与指导,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地区签约农业产业化项目162个,签约资金达到354.29亿元,到位资金68.8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92个,跟踪洽谈的项目124个,实现了数量、质量双突破。其中地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46亿元(含2019年续建项目),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46个。

2.3 创新推动发展,加快产业提质增效

2.3 .1 公共仓总仓储能力逐步增强

整合加盟企业(合作社)仓储资源,建立地、县(市)本地公共仓18座(10.99万吨),疆外公共仓0.45万吨,推动跨区域、县(市)域仓储资源共用共享,降低农产品仓储、运输成本,同市场价相比仓储费用降低100元/吨;按照统一仓储、统一包装、统一检验“十仓”管理制度,开展农产品进销信息采集,执行凡运往外地销售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必须经在仓检验、合格后贴标运出标准,公共仓周转、集散、配送、仓储能力不断提升。

2.3 .2 “百企”联合营运公司能力不断提升

支持联合营运公司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在推动规范运行的同时,立足农业大区定位,吸引“果然好”“金勺果业”“域上金棘”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招商落地企业加盟联合营运公司,强化“百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设;引导“百企”加盟企业设备改造、技术升级、优化管理,推进“百企”加快进入精深加工领域,恒通果汁将残次果加工为高附加值果汁类产品热销国外市场,西域牧业开展牛肉类熟食产品研发,形成5大品类20余种熟食产品。联合营运公司已实现加盟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正逐步成为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联盟和联结生产与销售的枢纽平台,推动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销售等各业态高质量发展。

2.3 .3 百企联盟与“百十一”基地紧密联结

指导联合营运公司、加盟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以土地流转、购买社会化服务及“订单+基地+农户”等形式参与“百十一”基地建设、托市收购“百十一”基地农产品,推动“企农”联结和收购网建设,实现了稳市并推动农产品销售,苹果、香梨、核桃(干)等农产品价格低开高走态势明显,两节期间价格涨幅在1.5-3.5元以上,累计收购“百十一”基地农产品183.7万吨,带动全地区农产品收购494.7万吨,实现“百企”与“百十一”基地建立稳定、双赢的利益联结。

2.3 .4 联营企业与流通体系有序衔接

加强与援疆指挥部、对口援疆市沟通、协调。与浙江省(市)国有企业合作,对接浙江市场“十城百店”农产品流通销售体系,协作建立浙江市场服务、管理、销售平台,助力浙·阿两地建设“疆果东送、浙产西进”双向物流通道,推广浙江市场“双线联动、线下十进、线上百店”销售模式,实现浙·阿两地“线上线下”对接、洽谈、合作,促进具备“十城百店”产品需求的387种阿克苏农产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浙江市场累计销售额达116.67亿元,全国市场销售额达309.9亿元。示范带动农产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流通向全域流通方式转变,推动农产品外销体系加速建立。

2.3 .5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

在“十城百店”流通体系市场端需求牵引下,逆向促进“百企”供给端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推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升级,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快速发展。累计引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300个,签约资金612.92亿元,其中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资项目117个,实际加工能力已达85.3万吨,加工种类从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向果汁(酱、酒)、保健品(番茄红素)、休闲食品等消费类商品转变,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实现产业扩容增量和提质增效。目前全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11个,新疆果业集团阿克苏核桃交易中心、阿克苏市库木巴什核桃交易市场等5个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建成县、乡农产品初级交易市场69个。

2.3 .6 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积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财政资金1444万元扶持国有企业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红旗坡集团、天山神木、西域牧业研发红枣、香梨、蜂蜜等精深加工产品六大类86个小类;果蔬冻干、膨化食品60余类,牛羊肉等熟食品19种。生产的精深加工产品已进入部分县(市)商超,上架阿克苏机场、库车机场、31个中国石油加油站、机关食堂等。

2.4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外销型产业体系

2.4 .1 实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城百店”提质工程

同浙江援疆指挥部、浙江省政采云合作,加速建立“双线联动、线下十进、线上百店、仓储前置”为核心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加快布局以浙江市场为周转、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市场的农产品销售体系。

2.4 .2 推动“互联网+农业”线上线下销售体系融合发展

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商城、天猫、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深度对接。已搭建淘宝网特色中国·阿克苏馆、苏宁易购特色中华·阿克苏馆。同时,培育了本地汇宗农产品交易平台,搭建“十城百店”农业(扶贫)馆销售平台,拓宽“十网百店”线上销售,推动地、县(市)“十仓百企”联合营运公司及130家加盟企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线下线上销售。

2.4 .3 加快市场开拓

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国内外知名展会的同时,依托对口援建所在地政府,在对口援建市举办各类阿克苏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对接会、巡回展,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商机,签订订单。

2.5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2.5 .1 推动引智工程实施

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订框架性合作协议,聘请相关专家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培训。

2.5 .2 加强产学研联合

收集13家精深加工企业核桃破壳、壳仁分离加工及甜菜原料储藏等17个技术难题和15个科技成果项目需求信息,加快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改造升级果蔬生产线等促进企业产品升级、质量提升,提高农副产品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6 争取政策支持,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助力脱贫

落实已有的各项惠农政策,多种渠道及方式对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进行支持,建立财政连续三年,每年1亿元扶持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已拨付红旗坡集团、西域牧业等奖补资金7954.47万元,计划拨付1585.89万元。累计托市收购林果、牛肉、黑木耳等农产品13.35万吨以上。建立2000万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托市收购在册贫困户生产的干制红枣、核桃、黑木耳运费补助,分类每吨补助250-500元,已收购黑木耳309吨。拨付2019年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0万元,重点支持红旗坡集团进行精深加工区建设。

2.7 加快园区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发展

已建成9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入园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0家以上,并充分利用地缘区域优势规划建立了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区,稳步推进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

2.8 多措举推动农产品流通

加快农产品收购、销售“两张网”建设。依托阿克苏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城百店”提质工程建设,积极推动以浙江市场为主、面向全国的农产品销售,逐步建立农产品“疆果东送、浙产西进”双向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双线联动、线下十进、线上百店”销售模式发展。目前已累计收购农产品191.95万吨,销售农产品115.24万吨,销售额91.09亿元。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布局规划,积极构建以温宿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核心的“两园一区两市场”产业格局,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品牌培育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建设的构想

3.1 加强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

抓好国家级、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基地)建设,落实支持园区发展与建设优惠政策,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吸引一批知名林果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入驻,实现上下游产品和服务的有机衔接,拓展产业链条,积极构建“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规模企业、村有卫星工厂、户有小作坊”四级架构体系。

3.2 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抓住自治区推动国资国企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机遇,吸引承接自治区级国资国企落地;推动地区五大国有企业在林果、牛羊肉、黑木耳、蔬菜和主食精深加工上有重大突破,成为主导产业上的领头羊。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供、销纵横联合体,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3.3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精深加工创新发展

严格落实地区《关于支持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南疆林果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重点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自身力量积极开展企业设备改造更新、工艺改造升级、技术引进。

3.4 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依据资源禀赋,加快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水平,积极开展精准、定向、专项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上下游产业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企业数量、规模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重点抓好产业运行调控,定向施策扶持壮大现有企业,把地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跟踪监测和重点服务对象,重点保生产、保运行,确保企业产业稳步发展。

3.5 加快农产品收购、销售“两张网”建设

深入推动“十城百店”提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百十一”基地农产品订单签订与收购,强化“十仓百企”工程建设,激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农产品收购、销售“两张网”建设。抓好“双线联动、线下十进、线上百店、仓储前置”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十城百店”工程,加速建立以农产品销售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在充分用好企业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努力扩大农产品电商销售,鼓励开展疆外网上下单、疆内线下送货等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创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加快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互联网+”农产品无接触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推动全产业链整体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克苏地区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自治区九届十一次全会、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建十仓、组联盟、强管理、扩规模、拓市场、提效益”等产业环节,充分发挥“十仓百企”,前联“百十一”基地、后延“十城百店”流通体系作用;积极构建“企农”联结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水平,积极开展精准、定向、专项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上下游产业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企业数量、规模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加速建立以农产品销售为重点的产业体系的同时,全力推动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产业化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山西800余种农副产品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