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阴雨条件下超级稻节肥减药增效种植技术的探究

2021-12-26 01:22厉高中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专用肥超级稻再生稻

厉高中

(绍兴上虞三丰富硒粮油专业合作社,浙江 绍兴 312300)

1996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中国超级稻育种体系研究”项目,此后,国家正式、系统地开展超级稻研究。2000年以来,超级稻6.67hm2一季高产研究工作产量先后超过10.5t/hm2、12.0t/hm2、13.5t/hm2、15.0t/hm2。在超级稻的推广应用中,超过13.5t/hm2的高产示范机型随处可见。但是,超级稻的高产试验生产与农地实际生产存在较大差异,高产再现性低,大部分是在特定年份和栖息地的小范围内获得的。它的特点是对环境敏感(适应性低),输出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水稻产区异常天气频发,成为高产超级稻种植的一大障碍。另外,超级稻高产栽培的总体施肥原则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以饱和施肥为主,影响实际施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按照习惯、传统方式种植超级稻,偏重施用氮肥、轻视钾肥及中微肥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力难以发挥。在高产水稻种植中,过度施肥会降低产量,而且往往会加剧病虫害。从以上问题来看,在低温多雨天气下超级稻的高产栽培中,需要寻找一种既能省肥、又能减药、又能提高效率的种植方法。运用TRIZ理论建立问题模型和最优解题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光照、温度、水分、合适的产量成分、施肥配方、合理施肥,确定水平和适当的施肥时间,空气等因素调节超级水稻生长和谐,提高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水稻与秸秆、肥料的比例,达到减少浪费、喷洒农药、节约肥料,减少药物,提高效率。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测试

试验在杭州市余杭区中台通南峰村进行。黄泥田土是源自红壤或黄壤的一个属。土壤pH值为5.17,耕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平均水平以上,阳离子交换量为10.9cmol/kg,有机质为33.1g/kg,水解氮为193.0毫克/公斤,有效磷为118毫克/公斤,速效钾164毫克/公斤。测土配方缓释专用肥为浙江省农业厅批准的水稻专用复合肥。N、P2O5、K2O的有效含量分别为20%、8%和12%,由杭州力士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发酵土壤酶肥用作有机肥。N≥5%,有益菌30亿克,上海通用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可溶性硅肥使用BioliMineralSilicone,SiO,≥70%,OskoIndustrialGroupCo.,Ltd.俄罗斯制造;速效肥使用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N含量≥46%,碳酸氢铵N含量≥17.1%;马铃薯肥采用氯化钾,K2O含量≥60%可溶性磷肥采用过磷酸,P2O5含量≥16%。

1.2 测试材料

试验水稻品种为引进的超级杂交稻准两优608。

1.3 测试过程

4月2日播种,大田底肥施57%的675kg/hm2三元复合肥,5月2日人工移栽,种植密度16.7~23.3cm,5月10日水稻生长。期间施尿素225 kg/hm2。灌浆期追施尿素225 kg/hm2,8月12日人工收获,机械脱粒,茬高35厘米,8月15日复水,水稻生长期浅水频灌,10月20日机收。

1.4 主要栽培技术

确定适合水稻种植的面积。水稻主要发展在双季稻温光条件不足、单季稻温光过剩的地区,也有部分双季稻区。长江沿岸地区是水稻开发的最佳地区之一。

高产种植水稻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好的组合。如果品种选择不科学,就不能达到两熟的目的。

我们经常在第一季种植水稻,为高产奠定基础。水稻高产应以高产种群和一季稻生长为基础。抓住第一季的大米。为水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了两季高产。一是适时早播。3月下旬至4月15日,进行播种。二是种植密度适中,宽行窄植。使用杂交稻再生稻,规格为17*23.3cm,保证初、再生季高产。14*30cm等。三是尽快施肥,争取早发。一般播种期为7天左右,浅水出苗。追肥施肥,尿素75.0-112.5kg/hm2。四是科学管理水资源。追肥后,田间靠浅水施肥。中后期经常进行浅水灌溉,保持田间恒湿,湿水浇老稻,在湿润的田里收获水稻。五是注意防治荚枯病、稻田、茎秆病等病虫害。

适时施适量肥,促进发芽。应在第一季稻穗满穗后15~20天施催芽肥。尿素用量约为150kg/hm2,钾肥用量为75kg/hm2。也可在第一季水稻全穗后15天以40mg/kg、750kg/hm2叶面喷施。这将增加第一批水稻时令大米和再生大米的产量。

在正确的时间收获第一季的水稻。杂交稻积累再生稻的良好收获时间是稻米在第一季成熟,不应过早。籽粒灌浆完成后,叶片产生的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转变为茎等。有助于在稻秆中积累物质的部分。为休眠芽的发芽和伸长建立营养基础。如果谷物未成熟就收获,再生芽是“分离的”。水稻长得不好,成活率和穗形成率低,但应该不是太晚了。否则,会影响到水稻的抽穗扬花阶段。

确定合适的桩高。应确定桩的高度以帮助在田间收获。一般来说,允许保留更多的再生芽。收获时确保它是一致的,保持平切,不要斜切。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一是科学管理水资源。在收获第一季水稻的三天内,润湿田地,防止洪水泛滥和过度干燥。收获后2-3天给幼苗补水保湿。再生后浅水层逐渐恢复,浅水层经常灌溉,干燥潮湿,成熟后落入旱田。二是适度施肥。水稻第一次收获后约3天,喷洒105-150kg/hm2的尿素并进行水合作用。从开工到全抽穗期,可喷1125 kg/hm2的水,喷洒磷酸二氢钾1500-2250g/hm2。用九二O15g/hm2和7.5kg/hm2的尿素在叶子表面喷750 hm2的水。三是防治病虫害。稻谷收割后3天内,应使用津安毒素30包/hm2和地塞米松15包/hm2防治荚枯病、稻坑病、茎秆打孔病,使得虫害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1.5 加工设计

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了四个过程。处理1采用缓释肥、速效肥、复合肥配合,全程添加可溶性硅肥,准确定量饱和肥量,氮肥65 kg/hm2施肥量(各处理均相同)。一是为测土配方专用肥40公斤、有机肥20公斤、可溶性硅肥5公斤、速效氮肥12.5公斤、专用肥25公斤肥料。二是为测土配方,花粉肥12.5公斤测土专用肥25公斤,可溶性硅肥1公斤,马铃薯肥12.5公斤,花卉保鲜肥5公斤,氮肥5公斤,专用肥5公斤,测土专用肥,总氮27.8公斤、P205:7.2公斤、K20:1.5公斤;按处理2和处理1方法,适当减少施肥量,提前施氮肥,施肥量为基肥测土专用肥30公斤,有机肥20公斤,可溶性硅肥5公斤,氮肥10公斤,测土专用肥20公斤,花卉速效肥10公斤,测土配方专用肥15公斤,可溶性硅肥1公斤,马铃薯肥10公斤,保化肥3公斤速效氮肥,总N:23.8公斤,P205:5.2公斤、K20:0.4公斤;三是按处理1减少适量施肥后,施氮肥。施肥量为基肥测土专用肥20公斤,有机肥20公斤,速效氮肥8.5公斤,测土专用肥20公斤,促花粉肥8.5公斤。1公斤,马铃薯肥8.5公斤,总N:21公斤,P205:4.4公斤,K20:1.8公斤;四是传统施肥方法控制(CK),施氮肥减肥。施肥量为基肥50公斤速效氮肥50公斤可溶性磷肥50公斤速效氮肥10公斤促花肥速效氮肥。化肥10公斤,测土配方专用肥20公斤,马铃薯肥10公斤,花卉保鲜肥速效氮肥5公斤,总N:31公斤,P205:9.6公斤,K20:20.8公斤。每处理种1块地,4月20日前后种植,面积0.13移栽前细耕大田,用中耕机将水田耕至30厘米深,舀出起来。采用移栽机种植,种植规格为行距30厘米,行距25厘米,种植距15.18万苗,低温、雨季和低温、雨季前后水稻联合引导。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输出

4个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3.80t/hm-1、14.10t/hm-1和11.48t/hm-1,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显著提高。这说明,在寒冷和雨天条件下,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产量。但适当减施氮肥,促开花的肥料移至前5片叶施。这使您可以优化产量结构并获得更高的产量。

在低温多雨天气下,前期生长稳定,穗形成效果更好,后期通过减少施肥量,可以有效提高播种量,获得更高的产率。从经济结构分析,处理1和处理2的产量水平相似,但产量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的有效穗数达到438万hm-1,处理2的有效穗数为323万hm-1。处理1中每穗平均粒数总数为274.9,而处理2中为372.8。处理1和处理2的功能叶面积指数分别为5.650和3.436。显然,工艺2的产量结构比工艺1的产量结构合理得多。前期可用氮肥量较高,后期采用氮肥作为施氮肥的方法。

2.2 肥料的使用

斯坦福(Stanford)应用有限差分公式。目标产量的氮需求量是使用每100kg水稻高产水稻的氮需求量计算的。肥料利用率、100公斤水稻需氮量、基本产量等数据是根据2009年和2010年“3414”肥料试验结果和该地区水稻和土壤试验结果得出的。以处理2为例,水稻产量为14.10t/hm2的粮食需氮量为141(100公斤大米的倍数)×1.9公斤(每100公斤大米需氮量)=267.9公斤基本产量定为7.5t/hm-1,N量是季节性土壤=75X1.6(空白试验每100公斤水稻未施氮量)=120公斤/hm-1.本季肥料利用率=(267.9-120)÷267.9=55.20%。

2.3 人口增长与健康

抽穗前后低温多雨条件下,全程施硅,促进和推进化肥减量,显著提高植物种群的生产健康。治疗1和治疗2黑粉病发病率轻,治疗3严重。对照的穗病率达到83.0%。说明在寒冷多雨条件下使用氮肥促花肥加重黑粉病病害。从田间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处理1和处理2减少了晚稻病虫害防治喷药次数,减少了约27%的农药喷施量。这说明在水稻上施硅的整个过程对健康生长和抗虫性都有抑制作用。

3.低温阴雨条件下超级稻节肥减药增效种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政府和农业农村部没有密切关注,没有对该项目的支持政策,水稻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较少,适合水稻高产的品种少,机械收割多,对稻山破坏大,收割成本过高,一定程度上发展对于水稻增效种植产生影响。

对此,为了提高认识,政府需要谨慎并投入资金,将水稻种植推广为郁郁葱葱、高产的创意内容。大力培育植物苗木,适时早播,缓解季节矛盾。加强技术研究和试验再生稻的示范推广,促进和提高再生稻生产技术水平,将杂交中档再生稻纳入农业援助范围,调动人们发展再生稻的积极性,提高保护性补贴。

4.结束语

“特级稻+再生稻”是绿色粮食生产的有效模式之一。稻谷为二收型,具有节种、节肥、节药、节工等优点。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确保绿色食品、安全生产和环保。提高绿色食品产量的有效模式。稻谷第一次收获后,稻壳利用稻秆进行肥料和水分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带抽穗的成熟稻。其再生生长期仅需60天左右,产量可达水稻种植的50%以上。近年来,水稻生育期长,晚稻种植面临寒露、风早等风险,一季加再生模式可导致水稻多种植。

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大规模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实施机械化收割,降低人工成本。本次超级稻+再生稻示范种植试验表明,第一季稻谷采用人工收获,但大面积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产量和再生效率。

2015年,杭州水稻生产第一季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和降雨,尤其是在水稻收割期。雨已经达到了20多天。在早期阶段,户外烘焙是不可能的。由于后期穗肥撒播困难,采用三质减肥法,水稻种群趋于健康,个体充分体现了超级稻的理想株型。增产效果明显,肥料利用率高,减少喷药次数,防治病虫害效果好,节肥减药增效强。

猜你喜欢
专用肥超级稻再生稻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至2020 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3 个超级稻品种
灯塔市玉米专项试验报告
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
一种茶树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