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北铁路建设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1-12-26 18:41王海芳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1年1期
关键词:甘肃文旅铁路

王海芳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甘肃 兰州 730030)

铁路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服务和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国铁集团《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西北铁路建设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这势必会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一、助力通道建设,在构建甘肃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作用

甘肃地处内陆腹地,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甘肃作为中国与欧亚各国“大通道”的优势逐渐显现。甘肃省政府高度重视通道物流产业发展,将其作为甘肃省十大绿色生态重点产业,提出要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巩固和发展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优势,推动环境影响小、综合效益好的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抢占“通道制高点”,让甘肃“大通道”真正“通”起来、“活”起来,将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上,明确了“立足丝路通道,支撑中蒙北拓通道,对接中巴走廊通道,保障南亚运输通道,拓展西部陆海通道”的战略目标。202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任务。因此,进一步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仍是甘肃省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作为甘肃大通道建设中的“主力军”,铁路企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西北铁路路网建设进一步畅通甘肃运输通道。应该看到,甘肃在运输通道建设中仍存在路网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展、基础设施通达度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规划纲要》明确,“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有利支撑西部大开发”“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外铁路通道建设”,这些措施都将有力促进西北铁路建设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构筑起路网通达、衔接顺畅的一体化现代铁路运输通道,这为甘肃成为西部铁路大通道奠定了基础。如西成铁路建成后,在黄胜关站接轨成兰铁路,从而接入成都枢纽,打通西北、西南的一条重要大通道;天陇铁路建成后,北连银西铁路、南接兰渝铁路,与陇海铁路互联互通,将构建起陇东南“十字型”铁路网体系,是连接西北、西南的又一重要区际通道。同时,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酒泉至额济纳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建设工程,兰州至合作铁路、平凉至庆阳铁路等铁路建设工程,将完善省内铁路网,进一步打通省内铁路运输通道。

2.西北铁路路网建设有效推动物流大通道建设。将甘肃建成联结“一带”和“一路”,西南和西北、中西亚和东南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大枢纽,是甘肃省通道建设的目标之一。2021年,国铁集团将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了重点工作,这必将推动西部铁路路网的进一步完善,运输供给将更为充足、丰富,铁路在甘肃物流大通道建设中也将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铁路企业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骨干作用和绿色交通比较优势,围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货运增量行动,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合作,着力提升中欧(亚)、南向货运班列开行质量,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不断拓展物流通道的运能运力,这将为甘肃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延展带的区位优势,加强开放物流大通道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铁路企业主动加强与省政府、交通、工信、发改、国资等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兰州、天水、武威国际陆港建设,着力加强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同时创新投融资模式,争取最大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压力较大的企业合作共建铁路专用线,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激发铁路的运营潜力,为甘肃打造区域物流大枢纽、提高物流综合运营能力“添砖加瓦”。

二、助力文化旅游,在推动甘肃打造文化制高点战略中发挥作用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厚重,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从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崛起的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这是甘肃省的重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西北铁路建设的快速有序发展。

1.西北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撑。随着国铁集团对铁路建设的精准布局和有力推进,西北地区将有一批重要铁路建设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西北路网规模进一步拓展,甘肃与西北其他省份、西南及东部地区等区际铁路运输通达度会越来越高。同时,国铁集团将“创建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供给”纳入《规划纲要》,是当前乃至未来30年铁路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铁路将通过运用高新科技和智能管理系统、组织技术创新攻坚战等措施深化运输组织和交通运输结构变革,推动甘肃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建设和智能化管理,最大程度提升铁路运能运力。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日渐完善、绿色环保、安全性强、服务优质、价格优惠等优势,将进一步畅通甘肃旅游资源通道,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西成铁路把花湖、若尔盖草原、郎木寺、扎尕那等甘南著名旅游景点串联在铁路线上,与2019年年底全线开通运营的敦格铁路联通,将形成西北地区首条环线铁路网。该环线经过的国家级景区就有14处,随着客运市场逐步培育成熟,沿线旅游资源将得到有效开发,从而打通文化旅游的“瓶颈路”,为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

2.铁路场站建设融入文化旅游资源元素,助力甘肃文旅资源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完善的铁路运输通道中,铁路场站的新建或改造、每天来往穿梭的铁路客运列车,都是文化旅游资源“潜在”的宣传推广载体。随着铁路企业与地方文旅部门沟通合作的深入,全面挖掘、整理不同铁路线沿线的文旅资源,将“运输功能+人文特色+独特景致”有机融合,既满足综合运输功能的要求,又有效宣传当地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达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将铁路场站、客运列车打造成展示甘肃特色文化及景观、民族民俗、地方特产的“流动风景线”,已成为铁路和省政府、各地文旅部门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也是未来铁路场站建设、文化旅游列车打造的着力发展方向。例如,在西成铁路建设中,甘肃域内新设甘加站、夏河站、合作站、碌曲站、郎木寺站,在这些场站的设计中,相关设计公司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一方面,结合场站地形现状集约利用空间,统筹考虑外部交通及进出站需求,设计长途汽车场、出租车场、公交车场、铁路车场、社会车场、机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的综合换乘中心,实现城市交通衔接流畅。另一方面,在站前广场及通道设计中,坚持将当地历史文化、独特自然景观及民族特色作为必要元素纳入设计理念中,在建筑风格上充分展示传统藏式建筑布局形态,将高原雪山、林立石峰、广阔草原等特色景观和藏族寺庙、文化遗迹等人文元素融为一体,体现在站场整体设计中,让旅客感受到甘南藏族地区特有的文化旅游意境,增强甘南旅游的吸引力。

3.铁路旅游产品供给的创新和丰富,激发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是铁路企业一贯的工作要求。深化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发挥铁路路网完善、衔接通畅、安全绿色等优势,拓展铁路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为旅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供给,是当前及未来铁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铁路企业必将深化铁路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路网实际和旅客的旅游、出行需求,以定制产品供给、加大数据共享、加强区际合作、优化列车运行等措施,着力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专列产品,满足不同群体对铁路旅游产品的多元化需求。铁路文旅产品的创新和丰富,既是甘肃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支“有生力量”,又是甘肃文旅资源宣传推广的“流动宣传员”,可以进一步激发出甘肃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活力。例如,以甘肃实施“敦煌文化工程”“红色文化工程”“民族民俗文化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为依托,推动政府、各地区文旅部门与铁路企业的高效协作,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中的文化景观、红色旅游景点、民族民俗等文旅资源,将“文化传播+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开行更多高品质文化旅游专列,采取民族民俗上列车、文旅部门列车直播、一车一主题一景观、文化品牌数字化等形式,既丰富旅客出行体验,又发挥列车“流动宣传阵地”作用,加强对省内文化资源、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

三、助力全面小康,在助推甘肃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甘肃作为西北省份之一,也亟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铁路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必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

1.确保铁路运输通道安全畅通,服务国家总体安全。铁路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安全工作极为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确保铁路安全畅通提出工作要求。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强调:“安全是铁路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是铁路最大的政治,是铁路最重要的声誉,是国家总体安全的有机组成,是践行‘两个维护’最重要的体现。”国铁集团也将“坚守国铁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甘肃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都很重要。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甘肃更是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西部陆海新通道延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连接西藏、新疆等省份,向东延伸到内陆腹地,连通西南、东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通道。兰州局集团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甘宁两省域内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为重点物资运输和旅客出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形势异常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这种形势下,铁路企业干部职工主动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通过不断强化铁路安全基础管理,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铁路沿线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筑牢铁路沿线及周边的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确保西部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这就是对国家总体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2.充分释放铁路改革发展红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致力于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国铁集团服从服务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部署,把铁路建设和改革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议,这将推动《规划纲要》有序有力实施,也势必会为西北铁路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美好前景。西北铁路建设和改革发展必将释放出更多红利,惠及甘肃越来越多的地区和老百姓,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成果。例如,根据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部署,要将城市群的发展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全面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北铁路路网的逐步完善,实现了甘肃与西北、西南及中东部地区运输通道的紧密衔接,将有力带动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对推进甘青陕成渝等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地方民族团结,确保西北、西南地区稳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又如,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在铁路运营中的广泛运用,使得铁路精准对接旅客需求更加快速、便利,根据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进行行程一体化定制、智能化乘车、提供乘车沿途旅行咨询等服务指日可待,加上铁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和优势互补,将给老百姓带来越来越便捷、优质的出行体验。

3.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2020年,甘肃省提出,要“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撕掉‘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在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茬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提出,铁路一定要发挥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促进扶贫减贫中展现国有企业的担当和作为。2021年国铁集团工作会议也将“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未来西北地区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落地,以及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将为甘肃构建更为“密织”的内联外通、通达度很高的运输网络,带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和交互流动,为甘肃贫困地区带来更多商机和发展机遇,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西成铁路经过的迭部县、碌曲县都是甘肃深度贫困县,西成铁路建设必将加大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力度,带动铁路沿线各区县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从而助力沿线县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铁路企业必将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和方向,将扶智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帮助既有扶贫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开好公益“慢火车”、推进铁路无轨站建设、积极做好铁路消费扶贫、帮助脱贫村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下去,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甘肃文旅铁路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