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磷复肥工业向生态化转变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26 18:18汤建伟教授
磷肥与复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态化高质量制造业

汤建伟 教授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 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

全国磷复肥与磷化工信息中心主任 《磷肥与复肥》主编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我们迎来了“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回顾过去,我们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十三五”时期辉煌成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粮食喜获“十七连丰”,连续五年年产量稳定在6 500亿kg以上;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速,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我国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不断增长,表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完全可以协调共进的。

“十四五”时期产业新政: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工业。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时期的产业政策主线: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政策,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向科技创新要产量和质量;以供给创造需求,以消费为主着力点,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环保政策制度化、绿色发展为手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制造业升级、高质量供给、数字经济发展3个方向,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磷复肥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与其他资源加工流程型传统制造业发展历程相似,我国磷复肥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还是在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数量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取得的。受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磷复肥产业面临的磷资源贫化加剧、钾硫资源短缺、磷石膏利用亟待加强、产能过剩、企业开工率低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下滑,创新动力不足,技术研发进入平台期,这也是目前传统工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是包括磷资源加工流程型在内的传统制造业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产业生态化为内涵,形成低碳、循环、高效的绿色经济模式下的生态高技术产业。资源加工流程型传统工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就是向生态化现代工业转型升级,其途径分为:从模仿型到自主型的技术创新,包括合作创新、软微创新、非线性集成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等方式;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制造模式改变,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柔性制造;从分散型到集群网络型组织优化,包括大中小企业优化敏捷模块化制造、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网络、龙头企业形成自主型全球制造网络;从低端高耗到集约低碳的绿色制造,包括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以及从企业到全产业链、全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

促进磷复肥工业向生态化转变:我国磷复肥工业应当抓住当前自身及多种产业迭代升级的战略机遇,通过行业自身孕育的内在能量或不同产业链嫁接产生的外在激励,耦合共生产业,催生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形成生态化产业或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向中高端“朝阳”产业迈进。要善于利用新兴技术改造磷复肥工业,通过融合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新业态、新模式;要拆除与其他资源加工流程型制造业的藩篱,联合开展精细、高效、绿色工艺和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实施,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要瞄准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开展非传统生物或化学高效合成新理论和新技术研发,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坚信,磷复肥工业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经过行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必将释放新的活力和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生态化高质量制造业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