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NO3)2和Cu(NO3)2定浓度体系中KNO3-Mn(NO3)2-H2O相图绘制及其在蒲公英浸种水溶肥研制中的应用

2021-04-07 01:51邵赛赛韩效钊黄晗达陈子海
磷肥与复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溶蒲公英离子

邵赛赛,韩效钊,张 旭,刘 昆,黄晗达,陈子海

(1. 合肥工业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 合肥绿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3. 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800)

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及抑菌等作用[1]。

随着人们对蒲公英保健功效的逐步认识,蒲公英的利用开始向中成药、饮料、茶叶等多元化发展,需求量逐年扩大,而蒲公英的野生资源却在逐年减少,所以人工种植蒲公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从播种到出苗,种子要在土壤中存留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时期的环境是变化的,甚至不利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种子发芽出苗率。播种前适当的种子处理,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3]。

蒲公英中含有大量的钾,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主要有锌、锰、铜、铁,其中锌与铜质量比在3左右[4-7]。我国缺少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的耕地分别占5.0%、6.9%、34.5%、51.5%,缺铁土壤相对较少。实验过程中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影响相平衡。因此,本研究针对蒲公英营养需求特点,主要开展Zn(NO3)2、Cu(NO3)2定浓度体系中KNO3-Mn(NO3)2-H2O相平衡研究,并根据相图制备出符合《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428—2010)[8]标准要求的产品,考察其对蒲公英的浸种效果。

1 实验材料

主要试剂:六水硝酸锌、三水硝酸铜、四水硝酸锰、硝酸钾、氨水、硝酸,均为试剂级。

主要仪器:低温恒温槽,DC-0506;电动搅拌器,D-8401WZ;PHB-10型pH 计;DDS-307电导率仪;LHP-250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WFX-130B;可见分光光度计,VIS-7220N;离心机,HC-3018。

供试种子:蒲公英,寿光市圣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2 相图绘制

2.1 体系设计

前期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以六水硝酸锌、三水硝酸铜、四水硝酸锰和硝酸钾为原料,固定Zn2+质量浓度在45 g/L(相当于ρ(Zn(NO3)2)130.4 g/L)、Cu2+质量浓度在15 g/L(相当于ρ(Cu(NO3)2)44.3 g/L)时,硝酸钾和硝酸锰的饱和体系密度在1.29 g/mL 左右。0 ℃时硝酸锌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2.7 g

(ρ(Zn(NO3)2)740 g/L),硝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3.5 g(ρ(Cu(NO3)2)520 g/L)[9];可见,本体系中硝酸锌和硝酸铜远离饱和状态,不会因为硝酸钾和硝酸锰量的变化而析出。同时,为了排除氢氧化物沉淀的干扰,调节体系pH在4左右。

2.2 实验方法

向三口烧瓶内加入配制好的Zn(NO3)2-Cu(NO3)2溶液,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加入KNO3和Mn(NO3)2·4H2O,并至少保持一种盐过饱和;将三口烧瓶固定在低温恒温槽内,在恒定温度下进行搅拌;每隔30 min 停止搅拌,静置,进行电导率测定及pH 调节,当重复3 次电导率基本一致,并且pH 稳定在试样需求值时,即可视为体系达到平衡;静置一定时间,取一定量的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锰离子、钾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含量。

2.3 Zn(NO3)2、Cu(NO3)2 定 浓 度 体 系 中KNO3-Mn(NO3)2-H2O相图

固定ρ(Zn2+)≈45 g/L 和ρ(Cu2+)≈15 g/L,开展0、10、25 ℃下KNO3-Mn(NO3)2-H2O体系相平衡研究,绘制的相图如图1 至图3 所示。图中,A 点表示定量Zn(NO3)2、Cu(NO3)2溶液中KNO3饱和时的K2O质量浓度;C点表示定量Zn(NO3)2、Cu(NO3)2溶液中Mn(NO3)2饱和时的Mn2+质量浓度;曲线A→B是在定量Zn(NO3)2、Cu(NO3)2溶液中,Mn(NO3)2质量浓度对KNO3饱和时K2O 质量浓度影响曲线;曲线C→B 是在定量Zn(NO3)2、Cu(NO3)2溶液中,KNO3质量浓度对Mn(NO3)2饱和时Mn2+质量浓度影响曲线;B 点为两线交点,即为共饱和点;区域OABC为液相区,其他区域即为固液共存多相区。

图1 0 ℃下Zn(NO3)2、Cu(NO3)2溶液中KNO3-Mn(NO3)2-H2O相图

图2 10 ℃下Zn(NO3)2、Cu(NO3)2溶液中KNO3-Mn(NO3)2-H2O相图

图3 25 ℃下Zn(NO3)2、Cu(NO3)2溶液中KNO3-Mn(NO3)2-H2O相图

2.4 液体水溶肥料配方区域的确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平衡体系上层清液中铜离子、锌离子含量,结果显示铜离子质量浓度稳定在(15±0.5)g/L,锌离子质量浓度稳定在(45 ± 0.5)g/L。以0 ℃为例,图1中直线DE、横坐标轴与相平衡曲线DBC所围成区域(DBCE)养分质量浓度为ρ(Zn2+)+ρ(Cu2+)+ρ(Mn2+)≥100 g/L,ρ(Mn2+)和ρ(K2O)可调,其中,ρ(Mn2+)可调范围为40 ~86 g/L,ρ(K2O)可调范围为0 ~55 g/L。在该区域中随机选取4个点(F、G、H、I)计算水溶肥料配方(分别为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并根据配方折算出原料量进行水溶肥料配制,所得产品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型产品技术指标 g/L

3 浸种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的处理

取4 种水溶肥料分别稀释10、50、100、200、500倍,进行浸种实验,对照为清水处理。每个处理选用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0.2 g(约100 粒),于20 mL 稀释溶液中浸泡8 h,期间晃动2~3 次。8 h 后取出种子,用滤纸吸干表面游离水,均匀放置于培养皿中两层清水润湿的滤纸上,每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60 粒种子,将培养皿放入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设置温度25 ℃,无光照,自然湿度处理,培养期间每天记录发芽数并滴加清水以保持滤纸湿润。在培养的第14 天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测量苗长,并用愈创木酚法测量发芽后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高锰酸钾法测量发芽后种子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10]。

3.2 浸种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稀释倍数对蒲公英发芽率、苗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发芽率、发芽势及苗长的影响见图4至图6。由图4至图6可以看出,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水溶肥料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都能明显提高蒲公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苗长,配方2的200倍稀释液浸种效果最好。

图4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发芽率的影响

图5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发芽势的影响

图6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苗长的影响

3.2.2 稀释倍数对蒲公英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幼苗CAT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分别见图7、图8。由图7和图8可知,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水溶肥料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能提高发芽后蒲公英的CAT和POD活性,促进蒲公英的生长,配方2的200倍稀释液浸种效果最好。

图7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图8 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4 结论

研究绘制了Zn(NO3)2、Cu(NO3)2定浓度体系中KNO3-Mn(NO3)2-H2O在0、10、25 ℃下的相图;依据相图可以计算出六水硝酸锌、三水硝酸铜、四水硝酸锰和硝酸钾原料用量,进而制备出相应的水溶肥料产品。例如依据0 ℃下的相图可以制备出ρ(Zn2+)+ρ(Cu2+)+ρ(Mn2+)≥100 g/L 的水溶肥,并且在固定ρ(Zn2+)≈45 g/L、ρ(Cu2+)≈15 g/L 时,ρ(Mn2+)在40 ~86 g/L 范围内可调,ρ(K2O)在0 ~55 g/L范围内可调。

制备出的4种水溶肥料对蒲公英浸种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ρ(Zn)≈45 g/L、ρ(Cu)≈15 g/L、ρ(Mn)≈60 g/L、ρ(K2O)≈30 g/L、ρ(N)≈65 g/L的配方肥料200倍稀释液浸种效果最好。

4 种水溶肥料具有良好的浸种效果,是因为相图绘制之前调研了蒲公英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相平衡体系。可见,配方设计对新型肥料的发展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水溶蒲公英离子
蒲公英
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多元水溶肥对制种玉米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生根提苗就用碧邦有机多肽氮水溶肥
水溶肥效果不佳如何解决?
——访祥云股份复肥事业公司高级农艺师李斌
蒲公英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