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及其意义

2021-12-27 02:07王丽君
理论观察 2021年9期
关键词:存在物对象化费尔巴哈

王丽君,刘 洋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一、“对象性活动”分析框架的确立

(一)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活动”的批判

“自我意识活动”是黑格尔思辨哲学重要的观点,为马克思论述关于“主体概念”和“辩证思维”形式提供了思想火花。在黑格尔哲学那里主体具有能动性,“自我意识”呈现出一种张力推动着人的认识活动发展,是动态、上升、扬弃的螺旋式的发展,克服了形而上学的片面、静态的思维运动方式。正如马克思说道:“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1〕(205)。但黑格尔用自我意识来解释客观世界规律,认为主客体具有同一性,将客体(实体)等同于主体,将对象化看成非对象化的活动,全部人类社会活动落脚于纯粹的自我意识活动,矛盾运动成为思维活动的主要方式,绝对精神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思维自身发展的最终指向。正如马克思评价道,“举止如此奇妙而怪诞、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的这整个观念,无非始终是抽象,即抽象思维者。”〔2〕(115)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成为了绝对的主体,将对象性和对象性活动消除,主体成为对象性本身,所有的客观物质性的存在成为了自我意识抽象思维的产物,包括辩证法在内的一切成为绝对精神的产物。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活动是纯粹抽象的、悬于天空的,应该将客观实践性嵌入到自我意识中,只有把握住人是实践与认识的共同体,才能真正地实现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将黑格尔哲学中所包涵的积极因素拯救出来。

(二)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原则”的超越

费尔巴哈极力反对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活动和“绝对实体精神”,否定将抽象思维视为万物的本源。他不满意黑格尔的抽象思维活动,认为精神在感觉之后,而非是感觉后于精神,感觉是事物的开端,精神是事物的终端。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立足点是基于“感性直观”和“现实世界”的,实现了“感觉论”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正是把我们从唯心主义拉回到唯物主义,立足于现实世界,整个哲学思维实现“倒立”。这种研究哲学思维的转换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生存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开始用感性活动来理解世界提供了研究思路,是马克思向“对象性活动”的过渡阶段。马克思早就对费尔巴哈关于“直观对象性原则”做出了积极肯定,认为他科学地指出了人与自然是对象性的存在关系,意识到了从人的社会关系即人的类本质中去把握人的本质,不再是像黑格尔那样将哲学研究基点立足于“绝对主体”(没有对象性),而是从感性现实出发来把握这个世界。但是马克思清晰地指出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原则”的局限性,正如马克思总结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449)一方面用绝对的直观作为对象性的反思形式,完全取消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直观”“静态”的思考模式,而放弃了黑格尔积极部分即“活动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怪圈;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只是将视野局限在人自身单纯的感觉,而没有将其立足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人只是直观感觉的主体,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在《手稿》里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对象性”原则,认识世界不再是对世界单纯式的直观理解,而是在肯定其“现实性”和“感观性”的同时赋予其“活动性”和“主体性”,继而提出了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之处就在于通过剥除黑格尔“自我意识活动”抽象概念的理解,吸收其蕴含的辩证法原则,同时把握住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原则”中的现实性,认识到了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辩证统一体。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对象性活动的”的分析框架,继而提出了包涵实践含义的“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能够用于解释客观实体的存在,而且可以特别地解释真正主体人的实践活动。

二、“对象性活动”的基本要义

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表述到:“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209)这段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原则的基本要义,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包含着三重部分:主体(现实的人)、对象性关系、客体(对象物)。要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原则的科学内涵,必然要解读清楚马克思对于主客体及两者关系的理解。

(一)对“主体”的理解

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了对象性活动原则所确立的主体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1〕(209)首先,说明了主体是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客观现实的个体,否认肉体存在的主体是抽象概念,是抽象概念中的精神个体。必须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保证其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人的其他需求才能在活动中得到理解和实现。其次,现实主体有着双重的、矛盾的规定。一方面主体具有能动特性。主体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目的赋予自然人的特性和烙印,使其满足人本身的需要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主体具有受动性。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并非是主观随意的,必须要具有肯定性的思维,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承认和把握客观规律,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而当人们按照自身需要利用把握住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事物,使其成为“价值之物”满足主体人的需求时,此时此刻,人就是处于能动主体地位,主体不再只是拥有肯定性的思维,更是具有了否定性思维,当然这种主体地位并非从幻想中获取的,必须深入到实践活动中依靠自觉能动性来争取,因此,这里所确定的现实主体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结合的存在物。最后,马克思认为社会性是主体人的本质属性。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个体,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中,人的所有活动都依赖于社会提供的资源,主体所有的一切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将在社会中实现,脱离社会群体关系,那就不是真正人的存在。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从单纯的孤立人类个体脱离出来,将其理解为“类”,从单个纯粹自然的共性中和“处于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的类本质特征。

(二)对“客体”的理解

客体即对象,是人活动的承受者。马克思对象性活动的“客体”某种意义上指的是自然存在物,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的对象,而非与人无关的自在世界,正如他在《手稿》中说到:“被抽象地理解、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离开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1〕(220),所以马克思理解的自然界是人化自然、历史中的自然、与人有关系的自然,是指能够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那个存在物,总是以“属人”的特性呈现在人的面前,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然。对象世界是相对于主体而“生成”的世界,而且在“对象性活动”中,自然界不是全部而是一部分的成为主体实践的对象。客体对象之间相互对象,任何存在物都有对象,这种对象有着双重规定,一方面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在活动中顺利地成为实现其价值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限制着对象,阻碍能动对象对其价值的开发利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对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一面表现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感性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需要以另一对象物为对象,实际上不存在对象的存在物是难以想象的,凡存在的现实对象绝不会以“唯一者”的身份出现;另一面又表现为相互制约和限制,现实对象都有不同于其他对象的特性,这种差异性就阻碍着双方的活动。

(三)“对象性”的理解

“对象性”主要是说明主体(人)与客体(对象)的关系,这一词并非马克思首创,费尔巴哈早就对“对象性”反思形式做出了讨论,马克思的“对象性”认识与之存在的区别就在于将“活动”原则纳入进来,这是“对象性活动”原则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强调对象性关系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万物都以彼此为对象,存在着对象关系,并依靠对象来确认自身的客观存在。他运用太阳和植物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太阳自然是植物的对象,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植物亦是太阳的对象,通过植物来表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马克思从单纯的自然界“对象性”关联度中,认识到“对象性”包涵着双重内涵,其中“对象性”关系的第一层含义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即人是自然的对象性存在物。他在《手稿》中明确的提出了“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人是在自然界中生成的,自然是人的实践对象,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人类就无法成为一个独立体存在世界中。同样自然界依靠人表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没有人对其进行对象化活动,自然存在价值就无法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1〕(533)。人作为有自主意识的生物,能够确证自然界的“本性”特征。“对象性化”关系第二层含义是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即人是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具有社会共同属性,社会创造人,人反过来也创造社会,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亦是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人是作为活动而存在的,这里人的存在就被直接理解为社会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例如男人和女人,你和我都是活动着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其他物,而是人与人之间活动的对象物,主体之间不再是分割的二元体。那些看似是完全私人的活动,其实质也是从事社会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无论是他们生活产生的思维模式还是运用的工具及其他物质资料都是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的,并非其自发形成的,他们不可回避的成为社会存在物。从马克思关于对“对象性”关系双重规定性的理解中,我们可以分析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统一体,主体通过“活动”作用于客体,并将客体纳入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来。

三、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的意义

(一)“对象性活动”实现了对哲学本体论的变革

在《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包含着丰富的本体论思想,它不仅承认了“现实的人”的存在,而且还包含着“活动”的原则。他认为现实存在物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生成物,确立了用“对象性活动”方式来把握现实世界。无论是客观存在物还是主观思想都是要通过现实的方式来实现的,而不是“纯粹的意识”,他把人从“天上”拉回“人间”,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不再是被脱离人或者超越人的神秘精神主宰,没有什么是超验性本体和超时空的永恒存在物。借此否定西方传统哲学尤其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抽象思维本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在批判抽象思辨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借用了费尔巴哈提出的重要原则即感性对象性活动。虽然在费尔巴哈那里本体论已经实现了转换,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对象性活动”的真正含义,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去谈感性活动,只是直观的去反映对象物,将对象性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没有活力的存在,因而没有实现整个哲学本体论真正的变革。直到马克思构建新的“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意识到了人类社会非意志精神的产物,而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才实现了哲学生存论的彻底变革。马克思在《手稿》之后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直接在“对象化活动”原则的基础上正式使用实践这一概念,深入阐释关于本体论问题,说明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不断改造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因此,马克思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承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成为一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二)“对象性活动”开启了改造世界的新钥匙

建立在“对象性活动”基础上的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式的片面机械和抽象思辨理解世界的方式,指出了现实世界是对象性活动创造反映人的活动本性、矛盾复杂、活泼丰富的、具有生命意义的真实存在,从而实现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马克思指出正是以人的对象性活动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部世界形成感性世界,世界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认,开启了真正以“现实的人”为主体改造现实世界的新钥匙。马克思“对象性活动”超越过去旧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不仅着眼于解释世界,了解这个人类世界是怎么样的,而且更聚焦于“活动”去改造世界,探究人类应该如何做这个问题,进而恢复了哲学自觉扎根现实的本性,认识到了哲学不再只是理论原理,更是实践要求。“对象性活动”不只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马克思强调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对象化”活动,除了为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还要进行科学文化实践活动满足精神需求。现如今人类已在实践活动的道路上实现了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跃然直上,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科学、政治、文化等精神产品越来越充盈,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唯有把握好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思想的合理内涵,坚持人与自然本真的相处之道,在实践活动中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形成符合真理的“活动”准则,在不断对象化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三)“对象性活动”是理解人与自然应然关系的基础

“对象性关系”原则形成后,马克思就进一步用它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有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问题,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即辩证统一。他批判了是黑格尔哲学语境下将主体等于实体,把自然界看成人精神的外化产物,自然成为了“精神界的自然界”。虽然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被从精神世界剥离出来,但自然又成为了人感性直观的对象,是被动的、停滞的、缺乏能动性的存在物,没有发现自然具有的“属人”性。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双向规定的存在,互相确证对方的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使自然界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2〕(52),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必须依赖自然物质资源,包括直接的生活资料和间接的生产工具材料,自然俨然成为维持人类生命所需的对象;另一方面,自然是属人的存在物,打上了人的烙印,人作为自为存在物作用于自然界,能动的将整个自然界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自然成为了人化自然、人的现实自然而不是固有的、外在于人的东西。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对象化成为人的生成方式,自然进入人的对象化活动范围之中,不断发生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然与人在“活动”中相互确认对方的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不是外在的对立关系,而是内在的统一关系,而且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统一。

猜你喜欢
存在物对象化费尔巴哈
论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唯物史观思想
最有思想的句子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回到现实的主体——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鲍威尔主体理论的批判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探究视听艺术中的美学体现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
浅谈我对海德格尔存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