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意蕴

2021-12-27 19:18殷全正
理论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共同体文明

殷全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尊重自然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环节。从敬畏自然、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也使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问题凸显。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我们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着眼点。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表现不同的社会形态,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下又蕴含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文明形态是渔猎文明,而人对自然秉持着崇拜的态度;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社会文明形态是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秉持着敬畏的态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令社会文明形态由农业文明转变到了工业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自然成了人类利用、征服和占有的对象。而当今,人对自然的态度已经回归尊重和敬畏,并由此产生了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渔猎文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是极其匮乏的,人甚至不知道大自然为何物,更没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样的认知。当时的人们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还不懂得生产食物,而只是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因此,人对于自然秉持着崇拜的态度,大自然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离开了大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面对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是束手无策的,是真正只能顺其自然。由于社会形态是渔猎文明,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聚居的、集群的,并且慢慢出现了分工与协作。而在这样的集体社会生活方式之中也孕育了像公正、公平、团结等优秀品质。

农业文明。作为封建社会文明形态的农业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进化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跨越。在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认识能力有限,但是相比较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人类已经由向大自然索取基本生存资料进入生活资料自给自足的阶段,谷物的种植、农具的使用以及货币等物品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农经济、集市贸易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人类仍然需要依靠自然,风调雨顺则国泰民安,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人对自然仍然是敬畏的态度,既敬重大自然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生活资料,又畏惧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报复。这一时期的人既拥有勤俭朴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又滋生了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恃强凌弱的不良社会风气。

工业文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率先在西方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机器的出现代替纯手工的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工厂企业应运而生,人类由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工业的发展、机器的使用、资源的肆意开采、化学物质的大量生产等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大批工人失业、有限的资源被无节制地开采利用、人沦为挣钱的工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但不可否认工业文明对推动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特别是在创造财富方面,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述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质,掺杂了更多金钱利益的成分,阶级关系由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转变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表面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掩盖了事实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博爱,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国家成了少数拥有特权人统治多数工人、农民、穷人的机器。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3〕这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工业文明演化而来的,但是这种演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工业文明,也不是彻底摒弃工业文明的成果,而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正确利用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成果,满足人的多种形式需要,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论话语存在着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深绿’思潮、以现代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浅绿’思潮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红绿’思潮。”〔3〕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主要、最基本的环境空间。实践活动是自然与社会统一和分化的基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离不开对实践活动的研究。“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是只注重人与自然中独立的某一方面,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这种表现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革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增强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观念,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1.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反思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机器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提高、增强。但是科学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机器更加智能,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由此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机器人是否能够取代人、基因编辑婴儿技术能否应用于临床、经济的增长是否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的隐私权有没有受到侵犯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有些科学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我们必须改变使用科学技术的态度和方式,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呢?首先,科学技术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类。人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又应用于人自身。目前,关于科学技术的规范和法律条文仍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在部分领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如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克隆技术的应用,但社会发展的步伐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制定规范的速度,在很多新兴科技领域,各项政策法规都不健全,网络犯罪率在今天居高不下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典型表现。由于法律、规范等的不完善、不健全,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呈现超前性、缺乏监督等问题。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复杂多变的。人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同时人也是使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客体,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能保持公正、平等、善良,那就不会引起上述一系列问题。相反,在大部分人呼吁真、善、美这样良好德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假、恶、丑这些妨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这样就使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事件的发生。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使正常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工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梅奥调查发现,工人普遍存在疲劳感和单调感、对监工或工头持敌对态度、有意限制产量等问题。梅奥研究认为,这些问题并非只是单纯的生理学或生物学意义上的现象,而是工业文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社会合作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动的结果。〔4〕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人沦为了工具的奴隶,成了操纵机器的“机器”,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而导致大量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另一方面加速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尤其是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开采自然资源,大量的污染物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转移,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技发展得好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得不好则会阻碍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而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贡献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合理地发展科学技术,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在满足人基本的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使用科学技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割裂人与自然关系引发的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无论是以“生态中心论”为核心强调地球优先发展的观点,还是以“现代人类中心论”为核心强调人的生存发展权利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生态中心论”要求注重环境的保护,单纯从生态价值本身来探讨和解决生态危机而忽视了人是大自然最主要的存在因素,离开人的存在,其价值不一定能够成立。“现代人类中心论”强调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核心,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支配与被支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同样是割裂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的表现,把自然看作人类的自然。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解生态危机,要求我们必须放弃独立的“生态中心论”思想和“现代人类中心论”思想,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关系。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呢?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就提出了充满智慧的方案。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这从具体的道德规范的角度告诫人们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更不能不计后果地破坏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要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万物生长规律,真正做到用养结合。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6〕同样是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坚持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是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关键。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和谐家园;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得更远、考虑得更细致,而不是仅仅把物质生活放在第一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3.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只有彻底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真正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表象问题,表面上看是“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争论,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方式、交往目的以及利益分配关系等方面作用的结果。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常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前提,当前人与自然的交往已经不仅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逐步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如此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所替代,人们生产出了超过自身需要的产品用于交换,商品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的扩大化、加速化以及消费方式的变革,加剧了自然资源的开采、浪费,人类控制自然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人类以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姿态企图征服自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不仅表现为区域性的生态问题,而且表现为跨区域、代际间的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就强调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以经济的发展为重中之重,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同于社会的进步,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把人与自然的矛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是贫穷落后的地区,并且由此诱导科技异化。科技在生产方式中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先进的社会,相反,利用不当则会阻碍社会进步,甚至最终造成人的异化。

人的欲望是引发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人的欲望可以分为对“善”的事物的欲望和对“恶”的事物的欲望。对于健康、和平、美好生活等的期望,我们称之为“善”的欲望;对于盗窃、斗殴等损人利己的想法,我们称之为“恶”的欲望;对于金钱、权利、快乐等,合理利用则为“善”,不合理利用则为“恶”。关于合理与不合理的判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称其为适度、适中,即“中道”思想:“而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德性的品质。”〔7〕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常常表现过度的欲望,而这种过度欲望的对象就是利益。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形成合作或者形成竞争,在这样的合作或竞争中由于人的欲望过度,导致合作的破裂或者恶性竞争的出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本是无可厚非的,其最本初的意愿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但是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达到征服、统治自然的目的,则是人内心“恶”之使然。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诠释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指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样一个客观的规律为真正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主客体二元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指导思想。

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

第一,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关系。早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不同国家向世界共同体转化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本基于其追逐利润的本性,必然通过殖民掠夺开始世界市场,使落后的民族国家被纳入资本全球化的进程中。”〔8〕同时,马克思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概念,资本主义依靠剥削和殖民掠夺所形成的经济共同体是“虚幻的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就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理念基础上形成的。“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9〕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劳动与自然的关系,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变革使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成为资本剥削的对象,成为生产的工具。恩格斯说:“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0〕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人对自然的野蛮掠夺方式,回归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状态。

第二,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态智慧思想根深蒂固,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应用。《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这里告诫人们只有在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合乎“道”的整体秩序才可能获得终极合理性。《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2〕就是说,实现“中和”的状态,天地各归其位,四季有序更替,万物自然生长。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样是要求人与自然相统一。把人与自然看作生命共同体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超越,是把满足人的需要与尊重自然相结合的思想理念,是把人与自然真正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来认识,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三,人与自然是共存的关系。生命共同体理念就是克服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客二元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生存权利是第一位的,应该把满足人的需要放在自然之上,人类要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在“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中,要求把生态发展放在满足人的需要之上,强调“地球优先论”,人是自然中的人,人的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的发展而存在。这两类思想都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没有把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的整体。企图通过单纯道德的方式或者是单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生态危机是不现实的。“……其理论的目的或是维护中产阶级既得的利益,或者是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者都具有为资本推卸全球生态治理责任的能力。”〔3〕有些学者还提出“有机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足,在这里就不做讨论。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告诫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的价值和生态的价值统一起来,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有机关系,二者理应和谐相处,协同进化。”〔13〕即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

2.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当代价值

第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助力实现环境正义。环境正义又称为“生态正义”,其大致包含了国内正义和国际正义、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国内环境正义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民族、群体之间在环境资源使用权益和环境保护义务上的对等、公平分配及其平等程序……同样包括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两类。”〔14〕国际环境正义指的则是环境正义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推广和应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使国内城乡、区域性、阶层性、群体性的环境问题得到一个统筹的认识,同时要求把世界看成一个共同体,推动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环境正义的运行,切实打破环境资源全球性分配不均以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环境污染承担责任不均的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还促进了代内和代际的环境正义形成。长期以来,资源的肆意开采、环境不顾后果的破坏,一方面给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惨痛的教训,另一方面给后代子孙的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们常常只认识到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却忽视后代人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既要求人们在代内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又要求人们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由此实现国内、国际、代内、代际的环境正义和环境平等。

第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逐渐成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评价标准,成了人们幸福感的来源,而美好生活的构建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好生活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15〕罗尔斯顿说:“只有在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地方才会出现美好的生活。”〔16〕这里的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文明的表达,美好生活同样包含了平等、正义、公正等价值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把“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有机统一起来,摆脱了原本的对立状态。

第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被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何为美丽?作为单个的人,可以指外表的漂亮,也可以指心灵的健康;而作为整体的国家,同样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指国家的外在形象,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其二指国家的“心灵”,即国家正义与否、社会公平与否、人民幸福与否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含国家的外在形象,也包含国家的内在公平和正义。但根本上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物质利益方面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长江、黄河,强调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满足沿河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需求。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目标,逐步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更高指数的生活质量前进。美丽的中国一定是和谐的中国,一定是充满善良意志的美好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意蕴涉及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其本质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是实现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资本以追逐利润为根本目的,以掠夺资源和剥削工人阶级为本质特征,最终只会阻碍生态文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解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共同体文明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请文明演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漫说文明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