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2-27 16:34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利用微课件科学

张 薇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小学 湖南益阳 413000)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与传统教学相对比而言,内容更加精简、时间更加短暂,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特征[1]。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既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很多的实践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本文探讨了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的价值,分析了其有效运用的原则,重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探讨了有效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微课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都是根据教师引导展开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习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久而久之也就出现了厌学的状况,再加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很难调动起来[2]。而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的充分利用,帮助学生准确的提炼教材中的精华、学习重难点,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普及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资源拓展,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这样既可以开阔学习视野,又可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素养

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外,于学生而言,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使其获取新的体验感受,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轻松和快乐,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效果。要知道,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进行课前教学引导,以微课做支架,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还可以在课中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以微课为辅助,鼓励其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培养科学探究素养,还可以在课后,针对不同学习群体,设计不同作业,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可见,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课后学习习惯,培养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进深度学习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理解知识本质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往对于重点难点教学解析,多是通过题海战术展开,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微课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落实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基于生为本,综合学科重点、难点专项知识,设计的微课学习资源,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探究学习,促进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科学探究。

二、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原则

微课的出现,是教育模式的一场革命,虽然相对比传统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要遵从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要遵从精准性的原则,不仅教学内容要精准,教学目标和教学群体还要精准。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要结合教材内容本质和课标要求,以及学习实际进行设计,做到少而精,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立足以人为本,在精准教学中,提高学习自信心。

其次,要契合发展性的原则,教育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为此,在设计微课内容的时候,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内外知识延伸,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强化巩固所学内容,促进学以致用。

再次,要依循立体性的原则,关联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多个方面设计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依循微课课件和自身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最后,要符合直观性的原则,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在设计微课的时候,要遵从其直观性的原则,围绕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实际,设计内容,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科学思维的目标。

三、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微课引导预习,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3]。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引导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微课指引,进行自主预习,这样既可以使其了解知识,又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地球表面的地形》科学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地形,学会看简单的地形图,培养对地球表面探究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预习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在课件中播放各地旅游的照片、地球仪以及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高度,引导其分析其中的地形和特点,为其介绍有关平原、丘陵、高原等地形地貌的特点,如: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3.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在课件预习的基础上,促使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从而引出学生接下来要预习的知识点,以自己家乡的地形为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己翻阅资料,分析家乡的地形和特点,让学生在微信群中就自己的家乡做简单的介绍,可以是报告的形式,也可以是图片样式。让学生在微信平台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对此次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自己的预习情况,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实际制作课堂课件,提高教学服务的高效性,扩大课堂容量。这样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学习习惯,又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二)微课促进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探索科学知识原理的有效途径[4]。为培育科学探究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促进实验教学,从研究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培养自主实验学习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做实验学习的主人,提高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用纸造一座桥》科学内容时,是学习形状与结构知识点之后展开的动手实践,需要学生综合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数量的结构等,旨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为此,为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质量,落实人本教育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为实验教学指导,以微课课件为支架,先将学生分为实验小组,鼓励试验小组根据微课课件中的指导进行实验探究。在微课课件中,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桥,就桥的外观、作用以及历史等进行介绍,使其知道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等知识点,然后明确此次实验内容,就造桥的工具“剪刀、尺子、双面胶”造桥的步骤“量、裁剪、折、卷、粘”等展开讲解,在了解造桥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实验小组自己设计项目,自己选择所要造的桥,进行设计,就外观、步骤、工具、注意事项等进行实验总结,绘制成报告,与教师进行沟通,随后教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融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提高动手能力。

(三)微课解析重点,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不符合学生目前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依然沿用讲授教学法,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还会造成一知半解的现状。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的直观性为辅助,用微课化解抽象难点,在微课解析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科学内容时,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其体会科学源于生活的真理。为此,在教学的时候,为让学生认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理解其反应,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直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外观上进行特写,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观察其不同点,然后在塑料瓶口套上气球、瓶内装入白醋,气球内装入小苏打,利用直观实验演示,根据这一视频情境,让学生观看其中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在解析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从而导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实验,让学生从看、听、摸等不同角度进行观看、记录,然后再次利用微课课件,就产生的气体进行实验演示,如:

1.将燃烧的木条伸进装置中,看是否能够继续燃烧;

2.把气体倒向蜡烛燃着的火焰上;

3.用气球收集气体,对着蜡烛松开气球;

4.将火柴丢入装置中,看是否继续燃烧。

根据直观展示,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其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让学生做猜测、分析结论。通过直观教学难点解析,在微课和教学引导双结合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四)微课指导复习,拓展科学学习时空

复习作为课后巩固知识的环节,起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对教师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促进共同进步发展,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复习,根据学习实际介绍对应的复习内容,从而拓展科学学习时空,创设一套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内容时,在复习的时候,要让学生重点掌握沉浮的原因,学会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法。那么,面对不同学习群体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做到精准引导,利用微课为辅助,进行线上开课,根据线上和线下的整合,发挥好微课的育人价值,如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在微课课件中就平时上课的学习资料,以及探究影响沉浮的实验进行直观展示,然后让学困生根据微课课件做复习笔记,从理论到实验进行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复习质量;针对中等生,以重点掌握控制变量法为核心,进行复习引导,通过播放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等实验,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价值,学会运用其进行实验验证;对于优等生,可以在微课课件中呈现复习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复习路线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规划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案。通过不同学习群体不同微课复习方案的制定,在精准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拓展学习时空,提高复习质量。

(五)微课整合资源,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灵活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开阔学习视野,促进学以致用。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资源整合,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建立桥梁,在资源拓展中,促进理解,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污水和污水处理》科学内容时,旨在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感受净水来之不易,了解污水处理方法。为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水污染的情况,使其认识水污染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在真实生活资源引入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一下水污染对生活的影响,然后导出此次所学内容水污染的处理,为其准备自来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对比,在直观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面对污水,怎样处理?

生:沉淀。

生:过滤。

通过交流互动,再次利用微课,展示社会生产中污水处理的流程,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使其对污水处理和加工的过程有一个认识,最后在课后预留作业的时候,以自制家庭污水处理器为主题,让学生搜集生活素材进行动手制作。在此过程中,为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课件为指导,就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讲解,让学生按照微课引导进行线下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实验探究自信心,又可以促进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严格把控课前、课中、课后等三大环节,立足学习实际、教学要求,以微课做辅助,在引导预习、解析重点、开展实验、课后复习、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促进智慧学习、打造智慧课堂,从而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利用微课件科学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科学拔牙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