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8 12:24何淑通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36期
关键词:直播间思政思想

赵 丹 毛 曦 何淑通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2020年春季开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出了“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等系列部署。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关键环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教育,如何实现方法创新、确保思政教育效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课题。高校要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育不断线、管理不放松、服务不止步、指导不脱节,牢牢建立守护学生的一道坚强防线。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疫情发生以来,为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等政策,高校积极开展在线直播、线上教学等活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 〔2018〕2号)中指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教学、线上互动已成为学习新常态。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也凸显了高校传统思政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在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思政教育时空的不断延展与线上思政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

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以线下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随着思政教育时空的不断延展,应对重大疫情突发情况冲击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线上思政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情况,部分高校网络教育体系不完善,仍有许多高校未建立线上教学平台,思政教育资源不足、质量良莠不齐。在线进行思政教学的形式灵活便捷、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满足学生灵活的学习需求。疫情过后,高校应加大在线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融通,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弥补传统线下思政教育的不足,为应对突发情况做好教育教学准备。

(二)网络学习普及与学生参与网络学习准备不足的困境

由于疫情发生突然,许多学生返家时未携带在线学习需要的电子设备、教材、辅助学习材料等。在学习空间上,疫情期间所有家庭成员均居家隔离,在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在网络保障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存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网络条件较差,无法有效进行学习的情况。在心理准备方面,部分学生在家中难以进行高效学习。从空间、心理和保障等方面都体现出学生参与网络学习准备不足。

(三)教学信息化发展与教师线上教学培训不足的困境

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但在线教学内容、教学节奏和授课水平等差异较大,存在少数教师教学资源准备不充分、不熟悉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课时较短等情况。不同课程教师因教学资源等原因使用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授课。录制课程受到设备有限和时间不足等情况影响,课程质量仅基本满足学生学习。在线直播教学和录制课程教学互动和反馈较差。各高校应着力提升思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适应“互联网+思政教育”趋势需要。

(四)线上学习过度与学生有效利用不足的困境

经调查了解,因疫情影响,大部分高校全面铺开线上学习,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出勤率低于课堂教学,多平台切换学习和讨论使学生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秩序较为混乱。大部分学生反映在线学习缺乏课堂教学时的学习氛围。网络学习对于实践技能课程影响较大,不经过动手实践,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学习效果不明显。各高校应注意给予学生网络学习必要的指导,进一步加强互动性。开学后,高校应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学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进度和安排,为学生提供补救性措施。

(五)网络虚拟化与思政教育师生情感交流不畅的困境

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疫情,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难免会产生恐慌情绪和心理压力,传统的思政教育以面对面沟通为主,疫情暴发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渠道。高校要创新思政教育途径与方式,打造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开通心理热线、开通直播间,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无死角地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恐慌,正确面对疫情。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信息化有效融合的探索实践

重大疫情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举国抗疫之时,正是思政教育的宝贵时机。充分利用抗击重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利契机。

(一)创新开展思政云课堂“康达直播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把握思想引领,激活思政课堂,主动变革传统教学形式,筑牢思想阵地。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抓住抗击疫情背景下思政育人的教育契机,探索“互联网+思政”新模式,打造“康达直播间”育人融媒体,打响思政教育“云战疫”。每一个同学都牵系着一个家庭,做好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也是覆盖一个家庭。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指导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生活,自2月4日起开通了抗疫专题的“康达直播间”直播活动,连续开展80场专题直播。每晚7:00—8:00成为学生一天中最期待的“晚间黄金一小时”,由于直播内容紧紧围绕思政教育热点问题和新冠肺炎疫情展开,很多家长也陪学生一同观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信息化有效融合的创新路径

1.注重“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1)师资融合:“康达直播间”主播师资主体多元,不仅来自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还注重师资融合,主要包括学部主任、校外专家、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在校学生、学工老师和行政人员等。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落实全员育人模式,扎实推进思政教育创新,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合力。

图1 “康达直播间”师资情况

(2)教学融合:“康达直播间”的直播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将思想引领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相结合。将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第二课堂的生动实践融合,提高了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也让思政教育充满活力。参与直播的学生将服务社会的实践感受融入直播讲解中,推进教学融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3)内容融合:“康达直播间”自开播以来,每天一次直播,坚持思政教育不间断,注重直播内容的融合,根据内容设置多个模块专题直播,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主题涵盖疫情科普、前线连线、心理调适、就业指导、学习指导、多彩生活等丰富内容;针对学生提出的需求进行疫情科普、心理调适、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宣讲,同时为学生解疑释惑,深受学生好评。

表1 “康达直播间”特色专题直播

表2 “康达直播间”学生参与情况

图2 “康达直播间”直播内容

2.求“快”: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康达直播间”开播以来,始终坚持“不停下成长的脚步,不放松思政的节奏”,为了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紧迫性,在直播过程中,结合时下热点和学生需求,及时变换主题,开展一系列特色专题直播,包括:就业指导专题直播、学霸带你学专题直播、转专业指导专题直播、交换生经历分享专题直播、就业帮帮团专题直播、经典导读专题直播、春暖花开邀你云游专题直播和前线连线特别直播等。

3.求“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康达直播间”开通之后,为了提升直播的亲和力,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不断完善直播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直播留言、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等数据统计,根据学生提出的心理困惑以及学习、就业、疫情科普等方面的需求确定直播主题和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精准化。学生纷纷“点菜”直播老师、直播内容,参与直播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更富有“亲和力”。这样的精准化、人性化的思政教育使得“康达直播间”实现了“要你看”到“我要看”的转变,收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践行的良好教育效果。

4.求“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

“康达直播间”注重与思政课教学融合,重视思政教育的引领性,3月1日组织了一期特别直播,旨在促进典型引导,汇聚榜样力量,邀请了一位特殊主播,是正在抗疫前线参加医疗救援工作的毕业生汪蔷薇。她以实际行动为学弟学妹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使学弟学妹明白好的医者不仅需要医学知识、操作实践,还需要有这样的勇敢和从容。直播过程中,学院院长致电直播间,一方面是向“疫”线的毕业学生表示慰问,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在校的学生进行直接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疫情之下的心理疏导。强调首要任务是自主参加线上学习,为将来保障人民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汪蔷薇同学为我们的校友树立了良好榜样,为学院培养仁心仁术的好医生汇聚了榜样力量。该期特别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00人,并被学习强国、新华社、龙虎网、交汇点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获得学生好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信息化有效融合的主要成效

1.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

图3 “康达直播间”观看人数

图4 “康达直播间”参与情况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康达直播间”为师生搭建了沟通平台,建立了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和直播间与学生保持沟通,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学生的重大关切问题,师生在交流沟通中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断提升应对疫情的科学知识储备水平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2.获得学生广泛关注

疫情防控期间,以直播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康达直播间”开播以来,累计参与人数十余万人次。直播最大的好处就是交互性强,学生可以实名或匿名点评或留言。为了保证直播效果,“康达直播间”除了主播外,还在直播间内安排“主播团队”,每场直播全程在线,作为“智力”后援团,打造“康达直播间”“最强大脑”。学生提到的各方面问题都有后援团老师在评论区做答,保障了直播效果,学生也对“康达直播间”更有信心而且更愿意观看直播。

3.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疫情发生以后,康达学院立即响应开通“康达直播间”的做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生和家长通过每天的直播交流,有效缓解了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主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述了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等内容,促进了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理解与认识。“康达直播间”最早于2月13日在学习强国上发表了《“花式”直播,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打响“云战疫”》,随后,陆续在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14篇,其中国家级媒体8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图5 “康达直播间”媒体宣传报道情况

三、重大疫情应对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启示与努力方向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着守护学生安全健康及引领思想的双重使命。要抓好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契机,勇敢承担疫情大考中的思政教育使命。

(一)确保思政教育不掉线

要结合疫情发展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开通直播间的方式,确保思政教育不断线、学生管理不脱节,因时因地有质量地开展思政教育,要抓住疫情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契机,提升育人实效。直播间一方面要注重传递正能量,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不断涌现,这无疑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挖掘梳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通过创新思政教育途径,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强调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全民共同战“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冲锋陷阵的医务人员、不辞辛劳的建筑工人、舍小家顾大家的物资运输队员、无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这些人都是拥有家国情怀的“民族的脊梁”。冲在疫情最前线的白衣天使夜以继日地辛苦付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是一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同学们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组织动员学生做好自身防护,一同抗击疫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精心设计思政教育内容

直播间结合热点精心设计思政教育主题内容。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直接指向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正确看待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引导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要以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大爱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作为生动教材,让大学生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规则法治意识。疫情当前,有瞒报途经史、接触史的群众造成严重后果已依法依规惩处,也有主动举报、大义灭亲、拒绝聚集活动的遵法群众,思政教育要通过剖析鲜活的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崇尚法治,增强规则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分清是非,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公民,让学生在灾难中获得成长和历练、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护精神,用实际行动维护法治尊严。

(三)重视衔接与现代化的手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各高校逐步开学复课。在复课后的一段时间里,要注重思政教育线上与线下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完成心理和习惯的过渡,消除心理障碍,平稳渡过衔接期。线上思政教育会因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的效果,开学后,线下思政教育要根据学生评估的具体结果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吸引着青年学子,同学们更愿意从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现代化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探索直播云课堂仅仅是个开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新教育理念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在QQ直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尝试通过腾讯会议、抖音直播、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精准化网络思政教育。

(四)注重多元育人

注重思政教育的多元性,一方面是主体多元,开展思政教育不能是单一主体,不能仅仅是辅导员老师,今后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融入专任教师、优秀毕业生、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开展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内容多元,要注重结合学生需求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学生需求,结合热门、热点话题,开展内容多元的专题型思政教育。注重多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质量的成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力量,守住了学生,校园疫情防控就有了根本保证。“康达直播间”将继续以最大的努力,让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创新措施转化为平时机制,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线。

猜你喜欢
直播间思政思想
“羲和号”开直播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汪星人的趣味直播秀
思想与“剑”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