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021-12-28 00:58梁道刚
岭南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路马克思主义

梁道刚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党的建设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53)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三大规律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

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艰难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自我革命,是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工程的十个构成要素,每个要素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缺一不可。

坚持党的领导,回答的是领导核心力量,解决的是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什么人来领导的问题,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系统工程中的决定性要素,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要有领导力量,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1840年以来的180多年历史、1949年以来的70多年历史、1978年以来的40多年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人民至上,回答的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解决的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理论创新,回答的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解决的是由什么样的科学理论来指导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活动。新时代我们必须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真抓实干,艰苦奋斗,转变作风,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坚持独立自主,体现的是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具有独立自主意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决定内外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并取得了成功。中国人民崇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能力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中国道路,体现的道路选择问题。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造中国社会,必须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过去,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挑战,不管面临什么困难,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坚持胸怀天下,体现的是国际视野、国际担当和天下情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的是国内担当、家国情怀、人民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担当、天下情怀和人类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把自身的命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开放的思维,推动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自身与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开拓创新,说明的是发展前进的动力来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不断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党的事业的新境界,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造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贡献聪明才智。

坚持敢于斗争,体现的是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方式以及以这种方式改造中国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当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坚持统一战线,体现的是改造中国社会的力量来源。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当前我们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自我革命,体现的是改造中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只有坚持自我革命,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才能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十个坚持”为根本遵循,继续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道路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