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探究

2021-12-28 09:09德吉曲宗
南方农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农作物西藏现代化

德吉曲宗

(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人民政府,西藏山南 850000)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当前关系国家发展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及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所在。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参与和帮助,而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当地政府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应发挥其应有功能,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也需要得到各级部分的关注[1]。

1 背景介绍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120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二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 m 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之称。按地形划分,西藏可分为藏北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藏东峡谷地带三大区域。西藏自治区属于内陆中的内陆,没有出海口。农业既是藏族人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藏区人民经济的支柱,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西藏农业的基础条件及发展现状

2.1 基础气候条件

西藏是我国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日照长、气压低、含氧少、辐射强、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灾害多、气候类型复杂并且区域气候变温明显[3]。西藏降水少且集中,年降水量在66.3~894.5 mm;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寒带[4]。

2.2 农业资源情况

1)种植业资源。西藏耕地面积23.8 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5 万公顷左右,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玉米、油菜、豆类、萝卜、白菜、西葫芦、西红柿、黄瓜、丝瓜、辣椒及芹菜等约20 科110 种[5]。

2)畜牧业资源。西藏有天然草地133.4 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4.11%,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112.9 万公顷。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控制在2000 万头(只、匹)以内,主要的家畜家禽有牦牛、绵羊、山羊、牦牛、黄牛、犏牛、猪、马、驴、骡、兔、鸡及鸭等。这些家畜家禽长期以来适应高原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

2.3 农业发展现状

2019 年,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态势,呈现出“收成好、成效新,产业振兴成效显著”的喜人局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实现13%的增速。主要农产品获得好收成,实现稳步增长。预计2021 年粮食产量105 万吨,其中青稞产量81.5 万吨;蔬菜产量97 万吨。预计2021 年肉奶产量90.1 万吨,其中肉产量34.8 万吨,奶产量55.3 万吨。

1)产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西藏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 家(其中国家级11 家,自治区级24 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726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6 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18 家),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有217家。新增6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数达41个。预计2021 年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44.05 亿元,同比增长15.5%;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48.91 亿元,同比增长16%,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达到10%。

2)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已制修订各类农牧业标准92 项,预计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78 个,总数达399 个。累计获得国际国内展销展会金奖产品41 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高质高效创建面积各12.7 万公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3.6%,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0%以上。预计2021 年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7.6%,同比提高0.4 个百分点[7]。

2.4 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4.1 资源的局限性

西藏自治区地广资源丰富,但资源互补性差、开发难度大,能开发的资源很少。著名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西藏还是一个国际河流分布最多的省区,如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及伊洛瓦底江等,这些河流的源头都在这里。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导致有些农田不能按时灌溉[8]。虽然西藏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是由于自然、气候、人为等原因,土地出现了退化的问题。

2.4.2 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原因导致农业生产基础不稳定,很多农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不能及时得到灌溉,只能靠下雨滋润,且西藏大部分农业区域的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面对这些问题,应做好区域农田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兴建水利设施、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并加强抗灾、抗旱的能力,以此提高西藏自治区的农业生产力。

2.4.3 生态环境的局限性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适合青稞、小麦等干性农作物的生长。但西藏山比较多、土质较差、多灾易灾,种植业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质导致种出的农作物品质较差,就算引进国内或国外高品质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也不能达到该品种原有的品质。

3 西藏农业现代化提升对策

3.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地处环境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基础农业发展十分受限,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进也受到其影响。为进一步推动西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地政府应加大农业机械建设,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成型。农业耕作必备的水利设施,不仅需要结合现代化技术,还应符合当地耕作环境,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当地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费用。

3.2 保障当地农产品的品种管理

严格品种管理,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健全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制度,加大审定品种撤销力度,大幅减少同质化和重大风险隐患品种。强化主要农作物联合体、绿色通道试验监管,建立健全试验主体退出机制。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管理、品种审定,组织做好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品种标准样品专项治理。以青稞、小麦为突破口,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清理。以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为重点,依法严格处理违法违规登记行为,公告退出违规品种。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优化植物新品种审查流程,压缩审查周期,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鼓励申请者依规开展委托测试。组织开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培训及普法宣传,营造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当地关于现代化技术的推广认知

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西藏地区一直以较为传统的形式进行农产品种植,从当前现代化角度来看,这样的种植方式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当地政府可以采用结对认亲的方式。党员干部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下乡返程、周末休息或挤出工作空闲时间,专程到结队帮扶户家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在帮扶过程中,党员干部应为结队帮扶户详细介绍农业现代化技术和效果,教育引导农民要转变观念,树立勤劳致富光荣的信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定通过教育、发展产业等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为西藏“三农”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农作物西藏现代化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都是西藏的“错”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