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产业化研究①

2021-12-28 12:04唐丽娟
关键词:丹东市丹东红色旅游

唐丽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康养学院,辽宁 沈阳 110112)

红色旅游是用脚步去阅读中国红色故事,用心灵去感悟中国红色精神,既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又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丹东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精神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青山沟抗联精神及大梨树人的“干”字精神,生动、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是中华民族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榜样带头作用。因此丹东也成为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典范。

一、丹东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丹东市红色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丹东体验抗联革命情怀、瞻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学习大梨树“干”字精神,红色旅游已成了丹东经济新的增长点。2019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省旅游收入6102.7亿元,丹东市旅游收入521.1亿元,仅次于大连、沈阳,位居辽宁省第三位;丹东市国内旅游人数5593.9万人次,仅次于大连、沈阳和鞍山,位居省内第四位。丹东市拥有4A级景区10个,其中有5个景区(大梨树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天桥沟、青山沟)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或包含红色文化相关主题。红色旅游对于丹东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二、丹东市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

(一)政府政策全面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规划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方向。强调了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脱贫攻坚作用及其内涵式发展路径。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红色文旅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丹东市着力打造抗美援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对红色遗址进行保护及科学规划,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启动了红色旅游研学化工作,承接红色旅游研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丹东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

丹东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的鸭绿江畔,毗邻黄海,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丹东的红色旅游资源都蕴含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如以杨靖宇指挥部旧址为代表的抗联史,以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志愿军公园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以凤城大梨树村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史。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遗址遗迹、景观在全国都非常著名。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丹东抗美援朝战争遗址遗迹已被列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18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及纪念设施85处。其中,志愿军过江遗址遗迹9处、纪念设施和纪念地8处、集中安葬烈士陵园11处。鸭绿江是世界级旅游品牌,“鸭绿江风情”是丹东的世界级旅游产品,是丹东著名的旅游名片。

(三)旅游交通条件便利

丹东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东北五大机场之一的浪头机场是军民共用机场,先后开通了丹东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亚、青岛等国内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线。沈丹高速铁路的开通完善了东北的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丹东到各地的出行时间,提高了丹东的可进入性。丹东是中国与朝鲜铁路交接的重要汇合点,在这里通过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平义线”接轨。丹东客运总站与火车站隔路相望,可在客运站乘坐巴士前往丹东市及周边多个景区。海运方面,丹东港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是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最便捷的物流通道,目前已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四)游客受教育程度较高

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红色旅游的市场群体主要以接受红色教育的群体为主。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游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其次为研究生,由此看出高学历游客是红色旅游的主要目标群体;从职业构成来看,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其次为学生。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认为加深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更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实干精神。

三、丹东市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体验不足

时至今日,青山沟依旧依靠着青山绿水吸引着游客,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抗美援朝纪念馆多为集体组织参观,讲解方式单一,大多数游客都是走马观花,未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记忆,领略红色旅游的精神实质。鸭绿江断桥游客的参与度不高,多为观光游览,其历史意义未能真正得到体现。大梨树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游客的主要旅游动机,可是游览项目特色一般,娱乐特色项目缺乏。

(二)旅游活动缺乏创意

丹东市现有的旅游线路大多为休闲性质的乡村旅游,活动内容也多是赏花、摘果等。红色旅游景区讲解单调,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景区多为博物馆式展陈,旅游内容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红色文化内涵不足,旅游活动设计缺乏创意性。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效果较差,红色教育意义不明显,游客满意度较低。

(三)宣传营销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大多已经跟不上现代信息传播速度。丹东市现有的红色旅游线路并没有通过多种营销方式积极地进行宣传推广,例如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重新装修与开放的信息传播受限,受众相对较少。没有采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网络直播等多种现代营销手段,没有对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进行全面营销,未能快速占领家庭亲子游市场、中小学研学旅行及党员教育等市场。

(四)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无特色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丹东红色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标识不统一,游客流量较大时,秩序混乱;景区周边餐饮、住宿产品质量较低、服务意识差;景区间小交通不便捷,缺少自驾旅游配套智能停车场及讲解服务。忽视游客意见反馈,没有游客评价系统。

四、丹东市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一)联动发展旅游产业

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养生旅游和研学旅行融为一体,促进多种形式的旅游共同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对游客进行抗美援朝精神洗礼,珍惜现代生活;“两学一做”教育——大梨树“干”字精神洗礼,达到心灵的震撼。将记载着抗联精神的大青沟,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铭刻着累累战痕的鸭绿江大桥,结合山水田园、医药文化以及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大梨树村,集合成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兼顾绿色原生态旅游和以海鲜大餐、板栗为特色的休闲养生旅游。均可打造成以回眸史海、珍视当下生活为核心内容,以“体验革命情怀,智游绿水青山”为主题的红色旅游。

在新常态下,红色旅游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全区域、全要素、全时段和全产业发展,与自然生态、文化观光等多方面协同发展与融合,打破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的界限,推动红色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区域旅游业的联合发展。

(二)设计浸入式体验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的关键在于教育,每一个来到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都将会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景区将历史真实地展示在游客面前,可以使游客体会当时的社会局势,民生艰苦,忆苦思甜,获得更多精神感悟,所以旅游活动的设计需要增加浸入式的体验。结合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历史故事与乡村旅游的民俗历史元素,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策划与主题相适应的体验活动,增加舞台演艺项目创作,制造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文化盛宴。如青山沟可以加入VR体验,在虚拟世界里做抗联大英雄;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加入真人战场体验,增添完备的音效设备和刺激的真人模拟,制造各种烟雾滚滚的战场画面,使游客真实感受到敌人从对面进攻、炮弹从上方落下,满身鲜血、汗流浃背的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就像置身于枪林弹雨中一样,从而体会英雄成功的伟大,感受英雄壮烈情怀,切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

围绕红色旅游受众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在国庆节、抗美援朝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举办红色主题活动,运用强大的电商、自媒体等平台进行红色旅游推广。旅游宣传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要将阵地转向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销售渠道也扩展到网络,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进程,使丹东成为旅游界的“网红”热点。提高丹东红色旅游的知名度,树立优良的旅游形象,打造出属于红色旅游的专属品牌。通过对良性品牌的数据监控和各个环节的细节完善,丹东红色旅游会被更广泛地接受和认可。

(四)共建共享智慧特色公共服务

基于游客需求,搭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有关方面可在旅游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路况信息、导航服务、停车服务、智能解说、网络支付等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通过真实评价为潜在旅游者提供信息,使旅游者满意而归,并成为强有力的宣传者。餐饮产品的形式和餐饮服务的形式也要和场景相结合。开展丹东特产的免费品尝活动,比如在抗美援朝红色旅游景区设置“英雄餐厅”,用餐环境和氛围都是与抗美援朝题材相关,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味蕾,更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设计“DIY革命风情餐”,游客可以食用和革命英雄一样的餐食,体会英雄的生活。同时,在红色景区周边开发特色民宿,让农家院“农”味十足、“红”味十足。

坚持环境整治,提升红色旅游氛围,建设丹东宜游、宜业、宜居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百姓生活,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居游无界。同时做好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全业态服务,完善“快旅慢游”的畅游模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游客满意度。促进居民就业,带动丹东社会经济发展。

五、结语

丹东市具有非常丰富又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是辽宁省红色旅游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本文基于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内旅游业联动发展,打破红色旅游和其他形式旅游的界限,深化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提升旅游体验,拓宽营销渠道,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等提升改造措施,力求将丹东市红色旅游打造成高标准、现代化的旅游产业链,促进丹东市红色旅游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丹东市丹东红色旅游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全家谈祖国变化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原来我挺厉害的
跳绳
鸭绿江公园
关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