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尝试 突破自我
——浅谈命题心得

2021-12-28 14:33河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5期
关键词:命制选项命题

河南 吴 煜

众所周知,试题的命制者和审题人与试题使用者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对于试题的挑选和使用并不陌生,试题质量的优劣,也能够有所判断。筛选试题和组卷成为高三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因此也经常会对使用过的套卷和试题做出评价与取舍。但是遍观身边的同事,只有极少数教师尝试过命制原创试题,这其中除了欠缺尝试的胆识之外,恐怕还是印证了那句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原创试题命制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打磨试题,这种打磨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炼。笔者有幸作为审题老师参加过《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又参加了《教学考试》杂志社举办的命题大赛的活动,收到了同事、学生和朋友的众多鼓励与中肯的意见反馈,笔者便对试题初稿进行了如下的调整和修订。

原稿:源自西亚的外族服饰——圆领袍,东晋时由中国西北地区迅速传入北方,并在隋唐时期,由朝廷直接纳为礼服。这主要说明了(A)

A.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性

B.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中西方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D.圆领袍自身具有保暖舒适特性

修改稿:源自西亚的外族服饰——圆领袍,东晋时由中国西北地区迅速传入北方,并在隋唐时期,由朝廷直接纳为礼服。这主要说明了(B)

A.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B.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C.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

D.政府意在推动民族间的融合

下面笔者结合这次原创试题的命制和修改过程,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一、材料选择上,注重政治立场和思想引导

命制试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试题的测试目标,即试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立意,通过考查希望学生养成何种素养。高考不单是服务选才的“一把尺子”,更是“立德树人”的“一堂课”。所谓“立德树人”,即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试题的考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熏陶,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高考注重彰显的“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和思想性,都包括在了师生分析、解读问题的过程中,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以“一体四层四翼”为核心的学科素养。这种渗透在试题设计中的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史为鉴,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所以命制试题时从选材伊始,就要有意识地树立鲜明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思想导向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保留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也在不断的中外交流、碰撞中,吸收借鉴了周边国家、民族文明的优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兼容并包、开放宽容的特点。这道试题以民族融合交流为主题,其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到圆领袍这种外族服饰,在东晋时已传入中原,短期内迅速东传而为民众所接受,并在隋唐时期被中原王朝纳入朝廷礼服这一史实。更为重要的是从家国情怀的视角,让学生认识到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既丰富了我国古代服饰的内涵,成为古代服饰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开放性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同时该试题也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的整体视野和比较视野,学生要在纵横比较中更准确的认识历史现象和发展趋势。一提及传统文化,人们便涌现出一种惯性认识,即为人诟病的天朝上国和闭关锁国心态。这一点和明清时代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如乾隆回复马尔噶尼使团的信件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官民整体表现出的封闭、保守,故而对外来优秀文明的接受总是在历次对外作战失败的不断冲击下,才艰难、缓慢地由不承认、被动接受到承认、主动选择西方文明,这种渐进的历程造成了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这一试题的命制,选择以东晋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小切口”的材料入手,以小见大,将其上升到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性上,有助于学生全面认知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渗透着“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二、材料呈现上,重视情境化命题,不拘泥于教材

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选取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的新材料,以崭新的试题情境作为考查的载体,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种命题倾向性,越来越摒弃固化的知识点记忆性的考查,愈发显得灵活多样。毋庸置疑,教师在复习中必须专注于考查频度极高的学科主干知识,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知识基础的稳固性。但是教师更应该注意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时,所选择的材料都是全新的内容,这说明试题存在着“脱教材化”的倾向。“无情境不命题”的试题呈现形式,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亦或是测试中,必须结合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点,精心选择和编辑相关的材料,创设学习和考查的载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笔者在命制该试题的时候,发现关于圆领袍传入中国的史料浩繁纷纭,诸如考古判断圆领袍原产自西亚,这种形象东晋时楼兰地区已出现等。但是不可能将史料一一呈现,这样会将有用信息湮没在大段冗杂的表述中。教师需要对史料进行筛选,大胆的舍弃与命题无关的部分,创设情景化的语境,保证所呈现的试题题干有信息可供学生提取,且提取的信息具备明确的指向性而不会产生歧义。在重组史料、史实时,笔者特意突出两点,一是圆领袍这种外族服饰自东晋时期传入后,迅速由中国西北地区传入北方,凸显传播的速度;二是不仅要突出民间百姓对颇具异域风尚的圆领袍的接受,更要突出隋唐时期中原王朝的态度。由材料中圆领袍在中国北方传播速度的信息,以及朝廷和民间的接纳肯定,学生不难得出中华文明对外来事物的开放包容,对异族他国优秀文化吸收融汇的态度。

三、选项设计上,注意多重角度和仔细斟酌

选项设计及其语言的斟酌是最为考验命题教师功底的,这也使得不少教师望而却步。《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试题,更多考查学生的思维素养和能力。而考查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抓手就是对试题材料的解读、判断、辨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因此在选项的设计上必须体现和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反之如果选项设计过于容易,绝大部分同学能够选出正确选项,那么试题的区分度就非常低,起不到考查的作用。所以命题教师需要对选项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打磨。所谓精心设计指的是根据设问,尽量从学科知识的多重层面和易错、易混点来入手,选项的命制手法也不能过于单一。所谓反复打磨,指的是仔细斟酌选项的用词,表述语言不但力求准确,更要拿捏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增强试题测试的效度。

命制试题时教师要本着“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没有材料不说话”的原则来设计选项。依据材料可知,仅由外来民族服饰圆领袍在中国的流行和被接纳一例,就得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从命题手法上来看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并且材料中没有史实支持民族文化“融合”这一结论,即属于命题手法中的无中生有,所以该选项错误。由西亚的外族服饰传入并被中原文明所接受,可见当时是存在中外交流的,但由此得出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十分频繁”的结论显然属于夸大其词,所以此选项错误。原稿中D 项提到圆领袍自身所具有的舒适保暖的特性,这仅是其在中国流传并被接纳的原因之一,不符合设问中的主要原因。但圆领袍在中国流传并被官方和民间共同接受,恰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排斥优良的东西,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解题过程要达到思维的准确,要让学生通过逻辑分析,对选项进行去伪存真的判断,进而培养起历史学科的证据意识和实证精神。

四、试题定稿时,需听取建议,反复打磨

命制试题时可以以一两个教师为主体来进行,但决不能闭目塞听,因为个人无论是在知识面上,还是在思维的侧重点和精准度上,都不够全面和严谨,会出现试题表述的漏洞和答案逻辑的牵强。因此教师必须在勇于尝试命题的同时,向身边的教师甚至学生虚心请教和征询意见,集思广益,力争完美。在此次原创试题初稿命制出来后,笔者征求了其他教师的看法,并且选择了所教班级部分学生进行了小范围的测试和意见调查。根据对其他教师和学生意见的整理,得到了很多建议。根据这些建议,笔者对题干表述语和选项设计再次进行修改和打磨,从而提高了命制试题的精确度和区分度。

根据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意见,笔者整理出了三点意见。意见一,原稿中B,C 选项命题手法雷同,D 项更是无中生有,这样的选项设计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不如将D 项改为“政府意在推动民族的融合”。因为由朝廷将这种外族服饰纳为礼服,可以看出隋唐王朝能够容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一举措也确实也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但仅从现有材料中无法推导出隋唐王朝的主观意图在于此,改动后D 项的干扰性会更强一些;意见二,在选项语言的表述上,原A项“传统文化”改为“中华文化”较为妥当,因为传统文化中并存精华与糟粕,且将外族服饰纳入隋唐王朝的礼服,更多展示的是中原文明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用中华文化更精准一些。同样原C 项中“中西方文化”用词不够精准,因为部分同学将西方文化等同于欧美文化,从而顺利地将C 项排除,不如改为“中外文化”,迷惑性会更强一些;意见三,将原正确选项A 置后,不要放在最前面。因为做题时学生一般重视第一印象,将干扰项前置,更能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之,参与了这两次命题、审题活动,笔者感觉原创命制过程的不易。甚至为了某一个选项和用词会进行反复推敲。当然其间也收获满满,来自编辑老师、同行教师的指导、甚至学生的鼓励和小小建议,都让自己倍感欣喜。不经历就不会有成长,作为一线的备考教师,就应该勇于尝试和突破自我,而不应单纯是一个资料的搬运工。

猜你喜欢
命制选项命题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