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樟子松枯死问题的研究

2021-12-28 14:48侯建利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枯枝乌兰察布樟子松

侯建利

(乌兰察布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集宁 012000)

1 研究目的

樟子松在中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呼伦贝尔草原南部,是三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喜光、深根性树种,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以及较干旱的砂地及石砾砂土地区。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50~-40 ℃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3]。在六七十年代樟子松被称为“三松”(即油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之一。作为全盟引种造林的先锋树种,建成了以三松为主的苏木山、红山、蛮汗山、上高台、那日斯太林场等[1],为乌兰察布市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樟子松引种造林较少,在全盟仅200百余公顷,主要集中在那日斯太林场。近十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特别是重点区域、通道、城镇绿化、荒山造林等大面积栽植樟子松,由于许多区域没有科学合理进行营造林生产,部分树木出现了枯黄死亡现象。文章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程度的枯木与同等立地条件下长势良好的林木对比,分析导致樟子松枯、亡的原因,并提出樟子松合理栽植的建议,为今后樟子松的栽植提供参考。

2 区域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状况

乌兰察布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的结合部。位于东经110°21′~114°49′,北纬40°09′~43°23′之间,总面积5.5 万平方公里。乌兰察布市地形自北向南由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脉、黄土丘陵四部分组成,海拔高度介于1 000~2 350 m之间。淡栗钙土、土层极薄、粗骨质栗钙土占土壤面积的一半以上,60%的土壤下面分布着密实的钙积层,地下水埋藏较深,且呈下降趋势。

2.2 气象水文特性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典型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多风。无霜期80~115 d,年降水量370~420 mm,多集中在7~9 三个月,年干燥度指数在1.2~1.4。年均气温4~6℃,≥10 ℃的有效积温2 400~2 700 ℃,极端最高气温34 ℃,极端最低气温-41 ℃。年均风速2.5 m/s,8级以上大风日数50~80 d,干旱、沙尘暴频发,冰雹、霜冻常见,十年九旱[2]。

2.3 苗木死亡及枯萎表象

调查地樟子松枯死状态有四种情况:全株死亡(全枯);上部分死亡(半枯);濒临死亡(未枯);个别枝条枯黄,迎风面出现枯枝多、背风面枯枝较少,大部分枯枝为一、二年枝梢。从造林立地条件看,低洼下湿黏土地死亡多;山地、沙石地栽植的樟子松死亡较少,但长势较差;沙壤土栽植的樟子松长势良好,个别死亡。

3 调查方法

挖取卓资县高速两侧4 m高死亡樟子松(全枯、未枯)30株,上部枯黄下部有绿樟子松(半枯)30株,挖取长势良好樟子松12株作为对照调查木,其中山地长势正常树木4株,低洼下湿地4株、沙壤地4株。

挖取卓资县2018年度秋季补植2 m高樟子松死亡树木(全枯、未枯、半枯)30株,树木长势良好但出现部分枯枝20 株;挖取长势良好樟子松10 株作为对照调查木,其中山地长势正常树木4株,低洼下湿地4株、沙壤地2株。

通过与对照木比较,结合对造林过程的调查,分析林木死亡或枯枝的原因。

3.1 高速公路两侧4 m高樟子松枯萎原因

卓资县高速两侧4 m高死亡的樟子松树木共21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树干基部上方被土埋深达30 cm 左右,且土壤黏性较大,透气性差,出现在土壤中被埋部分树木的韧皮部坏死、输导组织破坏,水分及养分等难以输送,根系虽然仍存活,但形成层与木质部已经分离,无法继续生长。除此之外,该路段地势陡立区生长的上部枯黄下部显绿的树木9棵,树干基部上方埋土约10~20 cm左右,其根部不同程度出现韧皮部坏死状态。与之相反,在调查对照林木(12株)时,树干基部以上覆土厚度都小于10 cm,这些树木均生长旺盛,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山地、沙石地的樟子松长势一般,而沙壤土种植樟子松长势情况良好。

3.2 2 m高樟子松死亡原因

卓资县2018 年6 月末7 月初补植的2 m 高樟子松出现不同程度枯亡现象共22 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造林时间不科学。树木的移栽一般都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以春季为主。但是由于工期限制,需要在生长季节移植树木,树木生长季节高温少雨,蒸腾量大,起苗时树木根系受损,无法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求;移栽后,新根系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导致树木因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进而出现生理干旱枯死现象[4]。

部分树木移栽过程中,起苗、装卸、运输、栽植等工序实施不当将会导致树木表皮受损、根系失水、幼根折断等损伤,严重者会导致树皮大面积剥落、腐烂[4]。在本次调查死亡树木当中,有8 棵是因为在调运苗木时,为防治土球松散,将土球用尼龙袋包扎,部分苗木因被尼龙绳捆绑未拆剪,导致韧皮部环剥隔断,降低了树皮输送养分和水分的作用,根系得不到充足的能量来源,树势衰弱后死亡。

3.3 2 m高樟子松枯枝原因分析

卓资县2018 年6 月末7 月初补植2 m 高部分树木出现个别枯枝现象的樟子松总计20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18 年5~6 月份降雨量偏少,仅为同期的一半,而7月份降雨量增长到同期的一倍,树木新枝出现徒长,木质化差;2019 年5 月初持续近30 ℃高温15 d,树液流动加快,但到5月中旬突然两次降温,最低温度达-3 ℃,发生轻微冻害,且持续大风,生长受到影响,个别枝干及顶梢被抽梢枯死,但整体看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小。

4 建议与讨论

一是及时清理树干基年覆土。已移栽樟子松5 a以上林木,及时清理树干基部上方覆土较多的土壤,在低洼下湿地且覆土厚度超过10 cm 的必须清理。

二是注意栽植前苗木处理。规范苗木起苗、修剪及运输技术要求,对于用尼龙绳捆绑树干的苗木在栽植前要及时拆剪尼龙绳。

三是选择适宜的栽植季节。栽植树木时,应在其蒸腾量小且有利于根系恢复水分平衡的时期,尽量选择初春季节。

四是适地适树进行栽植。根据樟子松的生长习性,虽然可以在山地生长,但栽植在山地或石质山地很容易造成缺少水分和养分,因生理干旱而死亡,每年将有不同程度发生,故尽量栽植在沙壤土等适宜樟子松生长的土壤条件下[3]。

五是加强修枝抚育力度。修枝可避免无效蒸腾,缓减水分供需矛盾,建议高5 m左右树木修枝强度为冠幅高度占整株树高的2/3;超过5 m 以上树木冠幅高度占整株树高的1/3~1/2[5]。

六是注意浇水管理养护。浇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是解决樟子松生理干旱以及减少死亡的主要途径,是樟子松健康生长的保障。因此,有选择性地创造条件进行补水是完全有必要的[6]。

猜你喜欢
枯枝乌兰察布樟子松
鸟落枯枝
枯枝(外一首)
路 途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苹果数据中心开工建设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樟子松
乌兰察布之夜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
自驾乌兰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