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润·品”理念下德育课程的整合与实施

2021-12-28 16:00
辽宁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课程

李 爽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教育集团)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体、美、劳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手段、优化德育环境。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立身先立行”的德育工作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课程本体认识为突破口,融入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内容,实现“五育”融合,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找准定位,打造德育课程品牌

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与道德行为培养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其教育与发展功能,实现育人目的。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将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融入德育实践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融入到学校建设中,唱响“雅·正”(即培博雅之才、育品正之人)教育,顶层构建育人框架及实施途径,将“五色”课程(即红色德育、蓝色智育、金色体育、紫色美育、绿色成长)贯穿学校教育始终,打造全课程育人之路,不断滋养、浸润、感染学生心智,使学生品德端、品格正、格局美。

我校以学科教学为主,构建并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促进红色“润·品”课程成为具有思想教育、修养教育、人格教育功能的良好载体。促进教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将课程内容置于社会生活情境当中,产生“濡染”效应,使德育课程效果明显。学校以“抓日常、促规范,培礼仪、显涵养”为主题,坚持把“崇德修身,做人做事”放在首位,设立“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礼仪之礼)专题教育活动。开设餐饮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厉行节俭、反对浪费,食相文雅、保持整洁;开设游览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尊重民俗,恪守公德,善待景观,爱护公物。学校重视仪式教育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文雅的言谈、优雅的举止、高雅的情趣和儒雅的气质”的“雅·正”少年。“八礼”课程立足新时代教育理念,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将礼仪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不断在科学知识、技能培养、文化熏陶等方面进行融合教育,为学生筑牢做人、做事的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锤炼坚韧品格,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品格端正、志存高远、勤学上进的栋梁之才。

二、丰富载体,拓宽德育课程渠道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担当着指导者的角色,师生相互作用,使活动真正有效开展。我校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基础,坚持“启智润德,践行内化”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增设了校本课程及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校通过人文课、社团课、主题班队课、综合实践课、“行走的课堂”等多样化课程,将思想道德建设浸润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有效促进了德育课程落到实处,将真正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到个体的生命之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学校持续整合德育资源,补齐了发展短板,强化了实践体验,完善了评价机制,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德育活动异彩纷呈,实现了“一切活动皆课程,一切课程皆育人”的教学目的,达成了“浸润心灵,育人育心”的教育目标,形成了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德育新格局。

我校探索新时代德育课程的发展理念和实施方式,采用合作学习、情感体验、实践探究等方式实施德育。2015年至今,开展“行走的课堂”活动,打破了德育课程从校门到家门的封闭式途径,通过深挖社会资源,确立主题活动,形成了师生线上线下双联动,学校、家庭、社区联合的多元化大格局。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多感官中体悟实践,产生“内化”效应,做到了真体验、真实践、真成长。学校立足锦州地域优势确立的180余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立足德育课程实践确定了“爱我家乡,美我家园”“文化熏陶,传承经典”“鲜红底色,筑梦未来”“劳动技能,全面成长”等四个特色主题课程,使德育功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助力家乡创城”活动,引导学生以城市小导游的身份了解家乡、推介家乡、表达乡情;开展中国年俗文化探究以及皮影课、剪纸课进社团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红色革命圣地,如辽沈战役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

时至今日,我校德育课程载体平台的探索取得初步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利用线上课堂、“云端见面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敬畏生命、感知温暖、心怀感恩;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在“学党史,念党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中,学生学红色、寻榜样,通过品一段历史、讲一则故事,悟红船精神,培植爱党、爱国情怀。

三、整合资源,营造德育课程氛围

德育是一项育人工程,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为了学生个人成长着想,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多方联合,营造优良环境,为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有效机制,成立了德育核心团队、劳动教育核心团队、天使的微笑心理咨询等8个核心团队。德育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构建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各支队以“雅·正”文化为内涵,密切协同,互为补充,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墙、宣传栏、电子屏、校园网、公众号的宣传作用,让“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构建凸显校园文化特色的德育展示长廊,开设革命历史文化墙和校史展览室;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分别设立品德章、学识章、礼仪章、劳动章、奉献章等,树立鲜明导向,引导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做先锋,使精神文明浸透和附着在“雅·正”文化的各个载体之中,投射出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学校主校区强化常规工作的扎实推进,凸显“雅·正”内涵;分校区强化日常习惯养成教育,打造“气质”解放少年;校园外强化特色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参与德育实践,家校连结共同引导学生养成尊礼、守礼、知礼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锦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中争做文明宣传员,以雅致的外在表象、深层的文化形态为家乡增光添彩。通过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做法。

此外,我校红色“润·品”德育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内容系列化、目标层次化、时间常态化,力求实现以德育治校、文化铸校、特色立校、红色强校的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