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校铸警魂 立德树人育英才

2021-12-28 09:17周建
前进 2021年9期
关键词:公安党史学院

□ 周建

山西警察学院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公安厅正确领导下,围绕“政治建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忠诚、正义、厚德、博学” 校训,坚定不移用“四个意识”领航导向,用“四个自信”强基固本,用“两个维护”育警铸魂,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践行工作,厚植忠诚底蕴、培育警界英才,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坚定政治建校,坚持正确公安教育办学方向

不断提高党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院上下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的生动局面更加巩固。

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党建质量。学院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去年以来,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26次,召开党委会38次,其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议8次,党委会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列为第一议题贯彻学习,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对党忠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服务人民”十六字总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牢记训词精神,毫不动摇坚定“公安姓党”“警院姓党”的政治属性。精心部署、广泛发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列为“思政第一课”主要教学任务和“三进”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师生思想认识。按照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商黎光对学院工作的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号召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入心入脑、学深悟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议,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全院师生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方向,把握目标要求,抓好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核心引领、形式多样。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建军教授作《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报告。学院各单位、各总支结合实际支部学、小组学、自己学。党员分别到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高君宇故居、山西省军史馆举行红色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组织建设,配齐系部专职组织委员,组织培训,充实了系部党建工作力量。深入推进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确定治安系教师党支部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试点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和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阵地意识。继续用好载体,持续推进党建系列活动,每个党委成员分别联系指导一个学生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社团,参加一次系部组织生活会,多次深入师生中开展调查研究,拓宽党委抓党建方式和渠道,促进了党心民心交融,以师生群众满意和联系师生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成果,进一步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化网络信息传播阵地制高点,坚持舆情监测周报,确保学院意识形态领域及网络信息安全。以正确的思想鼓舞人、引导人。增强信念、爱党跟党。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会组织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召开弘扬五四精神学生座谈会;开展诗词朗诵、“建党百年话党史”活动;开展了党史人物学习教育活动,观看专题纪录片;举办“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人间正道是沧桑”文艺演出;举办笔墨中国颂党恩书写竞赛等。用党史、红色、忠诚、奋进牢牢占领师生意识形态阵地。

山西警察学院举办“红色经典”大型诵读活动

坚持从严治警、加强作风建设。按照“五个过硬”和“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制定《山西警察学院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履职责任清单任务分解暨学院2020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分解“1+1”工作表》,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监督执纪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继续开展“一案一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筑牢广大教职工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和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思政课教师120人到右玉干部学院集中培训。积极开展“坚持政治建警 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建立了学院领导干部教育整顿联系点制度,强化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进一步引深巡视整改工作,从严从细对标,确保整改任务有效落实。学院党委巡视整改的典型经验被省纪委内网予以推介,省委巡视办《晋巡参考》以“山西警察学院党委以巡视整改促改革创新”为题推广学院巡视整改经验。

二、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忠诚育警使命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抓实忠诚教育、立德树人。

高站位推进思政课建设。持续不断强化思政教学研究,班子成员落实讲思政课和听思政课制度,党委书记、院长带头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其他院领导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教学活动。党委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推出“我与书记面对面”系列活动,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积极示范带动。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着力打造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结构科学合理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了《创建思政课品牌整体规划》,筹划以“四史”和人民警察史为课题的课程群建设,力争将思政课打造成全国公安类院校的品牌。思政先行、全面贯穿。结合公安院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坚持“一门为主、多门贯穿”,以思政课为主、各相关专业课程全面学习渗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从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组织优势、坚实的群众基础、彻底的自我革命、伟大的实践等方面学史增信。听取讲座、感同身受。请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崔韶光教授讲解“我讲八路军的故事”;举行“学雷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山西省学雷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巡讲团作报告,让师生再次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命力。

高标准构建忠诚教育体系。多次召开“忠诚教育”专题研讨会,积极建设忠诚教育体系。制定《忠诚教育体系建设大纲》《忠诚教育研究室建设方案》等制度,制定首批忠诚教育研究课题,成立了“公安机关忠诚教育创新研究”团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一线民警,组建了忠诚教育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队伍。加强实践教学,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等单位共建了五个忠诚教育实践研究基地。在全国公安院校率先成立了“忠诚教育研究中心”。

高标准严格规范各项管理。公布了学院《章程》,制定和修订学院规章制度68项,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图书馆、学生工作部、后勤保障处等部门管理制度和体制,全力配合教学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严格警务化管理,实行警务化管理“五本一表一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警务化管理水平。开展了专项督察、队列会操、双文明评比、警容风纪检查等,加强警务训练,注重作风养成。组织了队列会操、升旗仪式,注重管理过程仪式感,增强学生从警荣誉感。开展领会训词、践行训词主题教育活动。

三、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内涵建设深化发展

主动适应公安工作新变化和公安高等教育新形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能力为导向,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取得新成效。

思政引领学思践行对标新高度。传承红色、以德树人。学院“学思践悟读书学习会”在图书馆“初心红色书屋”观看视频学习,讨论发言,交流体会,深刻领会,感悟实践。邀请公安老同志讲公安史,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侦查系举办了“学党史、感党恩、铸警魂”专题讲座,思政部、交通管理系骨干教师深入驻地单位,为师生、群众解读党史、普及法律知识。治安系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小分队,深入学生中进行党史知识宣讲。服务群众、办好实事。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 扎实开展办实事活动,改善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环境条件,组织干部教师赴神池县义井镇小辛庄村办实事,为村委干部讲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民法知识;召开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向5名公安英烈子女赠送学习用品;到徐沟镇为党政领导班子、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学习党史、增强党性”讲座,实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教学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院级一流专业8个,有3个专业获批立项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评选立项院级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40项,获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立项10项。有5门课程获省级精品共享课程和省级精品共享培育课程。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组织申报立项79项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获批省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1项。高度重视学位授权评审工作,多次召开迎评工作推进会,对指标体系进行任务细化分解,精准理解、认真研判,把握学位评审的新内涵;客观总结、认真查摆,落细落实学位评审的总要求。认真制定评审工作的计划和方案,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善培养条件,规范学位管理,明特色、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攻坚克难,顺利通过学士学位评审。

教学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持续开展“助力实战、助推教学” 活动,坚持学生在实习基地开题、撰写论文,坚持毕业论文由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教官“双指导”的原则。积极参加公安大练兵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公安警务微课程”培训,提升教师实战化能力。深化实践教学管理,组织优秀实习基地的评比,推进实践基地规范化管理。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完成在职民警培训1200人次,实现38门网络课程线上授课127课时290人次。统筹疫情防控与教学,开展线上教学,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确保了疫情期间教学不断线、计划不打折、质量不降低。召开第二次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会议,制定和完善了优秀科技工作人员评选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全年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4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得相关专利23项。上报省部级科研课题133项,较上一年增加了33%;获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42项,较上一年增长了92%。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模式,贴近基层、服务一线。贯彻落实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各项目标任务,拓宽就业渠道,入警率、就业率、专升本录取率稳步提高上升。

四、培育高素质公安人才,建设一流院校

学院党委结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近期召开了专题会议,谋划发展思路,初步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措施。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忠诚教育。学院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公安院校的政治属性,坚持政治建校的基本原则,把政治建校的基本原则具体化、措施化、行动化,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治警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继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重点、新核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将“忠诚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地位,深入推进以“忠诚”为核心的警察职业精神教育。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流院校。坚持“四个铁一般”标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教师申报国家公派地方合作项目出国访问学者和省筹、自筹出国访问学者,支持教师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公安院校学习、进修,多方位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科学确定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内容,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力争跨入全国公安院校前列。

聚焦四个目标,服务公安大局。面对警务模式变革和新时代公安工作新要求,努力为公安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聚焦人才培养主责主业,打造培养高素质公安民警的摇篮;聚焦公安学科前沿动态,打造全省公安工作科研创新中心;聚焦民警培训主阵地作用,打造全省公安队伍实战实训基地;聚焦公安业务决策需求,打造全省公安机关新型智库,更好地服务全省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全院师生以高昂的斗志、勤奋的精神、扎实的作风,为建设国内重要影响特色鲜明高水平重点公安院校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公安党史学院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