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分享阅读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1-12-28 23:23吴东萍
教育界·A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交流

【摘要】阅读是幼儿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享受快乐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阅读的同时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分享,更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坚持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亦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为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阅读活动,让幼儿享受快乐阅读。

【关键词】区域分享阅读;阅读兴趣;交流;合理指导

作者简介:吴东萍(1971.10-),女,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文亨镇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获得连城县优秀教师称号,致力于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分享阅读就是幼儿与同伴一起参与阅读并相互交流讨论,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丰富,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分享阅读是一种幼儿主动参与的阅读方式,它提倡的是一种整合性教学理念,是发展幼儿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促使幼儿语言完整化的有益途径。即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发展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口头语言),而在与书本对话时又极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读、写能力(书面语言),两者结合,就给幼儿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思维发展空间。在阅读中,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有效地激励幼儿继续进行阅读,避免阅读兴趣的分散,并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的阅读更灵活、更机动,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然后与同伴分享。所以,区域分享阅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能够极大地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还会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如何开展区域分享阅读才能发挥其价值,使其更有效呢?几年来,笔者在实践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认为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区域分享阅读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渠道培养幼儿分享阅读的兴趣

(一)合理选取阅读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毋庸置疑,兴趣是幼儿进行阅读的最大动力,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为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通常来讲,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和他们阅读书籍的趣味性成正比的。并且,阅读难度越小,幼儿越喜欢阅读。为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喜好、个性特点以及年龄等综合因素选取幼儿更为喜欢的阅读内容,巧妙地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推荐书籍,且要提供足够多类型的书籍,让幼儿自由挑选。借助巧妙的摆放,让幼儿交叉阅读儿歌类的书籍和故事类的图书,避免幼儿出现审美疲劳,带给幼儿不同的阅读感受,让幼儿交流分享起来更有趣味,刺激幼儿多方面发展。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就要设计出幼儿喜欢的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都要形象起来,富有情感和意境,吸引孩子们参与。如,在《三只蝴蝶》的阅读课堂上,阅读之前,教师先准备好蝴蝶翩翩起舞的视频,一边阅读,一边和孩子们伴随着视频中的音乐自由舞动。红蝴蝶、白蝴蝶、蓝蝴蝶……或围绕在教师身边,或三两成群一起采花蜜。在这种互动中,幼儿快乐地阅读,收获不同的体验,实现了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師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给幼儿带来更丰富、更新奇的体验感,帮助幼儿始终保持阅读的热情。

(二)设置阅读情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年龄小,如果一直让他们阅读,他们就会缺乏兴趣,转而分神去做别的事情。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情景,起到导读引入的作用,或设置问题,促使幼儿主动去书中寻找答案,如此便能引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将幼儿的阅读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把在阅读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具体生活场景中。如,每逢春天到来,笔者就会和幼儿一起阅读有关春天的图书,然后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春天。孩子们在观看、欣赏、感受春天时,就能够用自己刚刚读过的句子和词语来形容春天,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情,更有阅读和表达分享的兴趣。

(三)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幼儿缺失阅读兴趣,就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隐藏的问题,借助“问题→兴趣→问题”的模式激发幼儿,使幼儿的阅读更加活泼有趣。如,在读故事书《猴子卖“o”》时,教师提出“猴子卖的‘o’是什么?”等问题,使孩子们有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问题:“小兔子要买的‘o’是什么?小狗呢?最后小动物们都买到自己想要的‘o’了吗?”如此,在新的问题引导下,孩子们始终保持阅读兴趣,并会不断地思考、讨论。

(四)创设良的好阅读环境,让幼儿快乐阅读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安心、快乐阅读的前提。由于幼儿自制力弱,杂乱的环境很容易分散他们的精力,使他们难以顺利完成阅读。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适合的时间,让幼儿快乐阅读。如在进餐前后、离园前的等待时间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坐下来阅读。另外,在物品柜上,大家的口杯架上,教师都可以张贴上姓名或符号标志,各不相同的图片或符号标志会吸引孩子们进行对比阅读,并积极交流讨论,而这些阅读完全是他们自主进行的。教师还可以为幼儿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并给大家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和让人感到舒适愉悦的外在环境,如可爱的毛绒小动物、色彩鲜艳的图画及形状各异的小板凳等,吸引幼儿不断进入阅读区,引发幼儿的探求意识,激励幼儿进行阅读。在一点一点的阅读积累下,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阅读,最终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无处不在的阅读,让幼儿在自由快乐、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成长。

二、规范分享阅读行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活泼好动,教师不能违背他们的天性,要科学地规范他们的阅读行为,带领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控制和保证每次进入阅读区的人数

为了保证阅读过程安静和有效阅读,每次进阅读区的人数不宜过多。教师要根据阅读区空间的大小以及设置的不同,合理地规定可同时阅读的幼儿人数。如,笔者所在班级创设的是四平方米左右的阅读角,经过阅读实践,6名幼儿同时进入阅读区是较为适合的。人数太少,如只有两三人,不仅能阅读的人少了,而且不容易形成有效的交流;人数过多,孩子们则容易拥挤碰撞,且阅读环境容易变得嘈杂混乱,不利于大家阅读。于是,笔者在入区标识牌上画了6颗星星,表示入区的幼儿最多为6人。这样,帮助幼儿了解了入区的规则,如果入区牌上已有6颗星星,就表示阅读区已满,其他幼儿就会去别的区域玩。

(二)与幼儿一起建立阅读规则

通过观察幼儿在阅读区域的阅读活动,教师会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幼儿进入阅读区后不知道如何取放图书,看完一本,丢一本,又拿一本,最后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书;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才能不影响同伴的安静阅读,因为自律性差,往往看着看着就手舞足蹈起来,造成秩序混乱;还有的幼儿进入阅读区后并不阅读,而是大声说话;更有不少幼儿不知道爱惜图书,翻页时常常动作幅度过大,破坏书页……为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好孩子们,既不能让他们束手束脚没了自由,又要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笔者在阅读区域的一侧墙上绘制了有趣且简洁的阅读指示:放星星标志,入区→书架上取书(只取一本)→快乐看书(不打扰别人)→放书回书架→取出星星,出区。其中用了大量幼儿的阅读照片来指引,起到了极好的示范、警示作用。慢慢地,幼儿对规则内化,养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较好地保证了图书角的活动秩序和良好氛围。

三、教会幼儿分享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幼儿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是在一天天的阅读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为此,教师要设计好相应的培养方案,循序渐进地教会幼儿正确阅读。

(一)学会按页码顺序阅读

大多数幼儿都认识阿拉伯数字,但为了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本领和能力,教师可以考一考他们是否能准确认读页码,答对后就能够阅读到教师特别挑选出的精彩片段。“那么在同一页中,大家想一想应该按怎样的顺序阅读呢?”由此,孩子们就学会了按顺序,由左向右、自上而下正确地阅读。

(二)综合运用手、眼、口、脑进行阅读

在阅读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幼儿的感官,同时调动他们的眼、手、口和脑,如此不仅能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刺激他们展开思考。幼儿用手指着字,眼睛自然就会看着手指的那个字,嘴里念的自然也是这个字,那么脑子就更容易记住这个字长什么样子。同时,教师逐渐教会幼儿一些阅读方法,如阅读的速度和节奏等,能够区分基本的标点符号,于是孩子们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一边阅读一边表达

分享阅读离不开分享,分享就是与教师、同伴诉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阅读一边发表自己的感受,最后再与大家集中交流。例如,幼儿对故事《三只小猪》很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读一边演书中的故事,读完后大家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一起分享,一起快乐地表演。如此,不仅幼儿的阅读变得更有趣,而且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四、科学适宜地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一)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

孩子们是乐于分享的,在高兴的时候,他们会大声地笑;在伤心的时候,他们会毫不避讳地流泪哭泣。图书中有众多有趣的、滑稽的、可笑的故事,也有众多感人的事件,教师让幼儿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大家说一说,相互交流一下,不僅能极大地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幼儿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思考,对故事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在交流表达中,幼儿会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高,从而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因人施教,实时适宜指导

教师提倡幼儿自主阅读,但不能放任幼儿自己阅读,要注意观察幼儿在阅读时的表现。对于幼儿遇到的问题,如果他们能自主解决或者找同伴寻求帮助,教师就不要干涉;如果发现幼儿确实存在阅读困难,教师则要及时给予指导。

例如,有的幼儿在读完一页后常会跳着翻页,虽然能很快就看完一本书,但对书中内容的了解并不多。如果教师问好不好看,他们可能会说“好看”,但如果问哪些地方好看,他们很可能就回答不出来。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批评其没有认真读,可以说一些有趣的事来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发现那些漏掉的地方也非常有趣。如,“咦?白雪公主怎么突然就躺在地上了?是被偷袭了?”“咦?狐狸把蛋糕送给了老虎,老虎咬了一口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发现自己漏掉了一些内容,就会认真地按照教师的指导认真进行阅读。

(三)教师进入阅读区,带领幼儿进行阅读

如果幼儿不主动阅读,甚至不愿进入阅读区,教师可以先进入图书区,并说出图书中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幼儿进入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对幼儿进行阅读示范。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抱着幼儿一起阅读,读过一个故事情节之后,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下一个故事情节。对于进入阅读区却不自己读的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排排坐、看故事的方法和大家一起阅读。教师坐在幼儿中间,让孩子们都能够看到书上的图画和内容,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总之,尽可能调动起幼儿的视觉和听觉,引起他们对图书的兴趣。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阅读,一起交流探索,高效开展分享阅读活动,使幼儿共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喜悦,最终实现自主阅读。

五、结语

在幼儿园区域分享阅读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会通过环境创设、提问暗示、引领阅读等形式体现出来,教师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快乐地阅读,同伴之间能够畅快地交流分享。教师借助讲述示范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主体意识,可以使用欲擒故纵等逆向思维方法,吸引幼儿进行阅读;通过规范阅读行为和教导阅读方法,培养幼儿正确的、积极的、主动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素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潘爱珠.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04):62-65.

胡新艳.关于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36-137.

邱云.幼儿阅读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32-135.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