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生活中的源泉
——谈高中语文生活作文指导

2021-12-29 05:52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生生活化情感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戴 卫

生活作文指导主要是指把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生活大背景下,创设学生熟悉的趣味性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实现在生活中和在学习中提升写作水平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生活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生活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个人生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提升作文综合素养。因此,依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写作和生活的一体化。

一、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彰显学生个性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个性,创设生活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教师要摆脱传统写作主题和格式的限制,选择高中生感兴趣的作文体裁和灵活的写作模式,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引入丰富的生活素材,尊重学生的情感,严格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高中生面对自己熟悉的素材和写作要求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审题、立意、选材。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他们打好写作基础。

例如,培养学生的个性需要重视对日常教学内容的深化,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深入拓展,融入生活素材,这是有效的途径。比如教学古文《离骚》和《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在写作中有效运用,从而丰富文章内容。布置以“家国大义和个人抉择”为主题的作文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体验进行自主写作,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作文分层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写作更加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情感,需要融合生活资源,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验生活,细腻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引导学生观察,就是让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形成个人的认知以后,写出思维独特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丰富高中生的生活体验需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丰富的生活实践,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增加见识,扩展视野。这样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了积极的作文情感。

例如,高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是校园,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激发积极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协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根据作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演绎、阅读和自我体验增强情感体验,逐步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组织春游活动、开展主题班会、设计师生互动的联谊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生活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注重生活素材积累,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生活化的作文素材极其丰富,学生缺乏的只是发现素材和运用素材的能力。源于生活的素材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提升写作能力。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作文呆板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汲取营养,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认真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感悟,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积累,充实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作文素材要经过加工、总结、归纳以后才能应用于写作,教师要教会学生剪裁。教师也要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模式,由表及里,进行素材的深入拓展,针对事物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挖掘和思考,重视细节的处理和积极情感的流露,丰富学生的作文表达。

例如,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指导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比如,针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名言警句和优美语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录到积累本上。联系生活实际,引导高中生加强对生活的体验。生活化教学对高中生而言主要是构建积极的写作情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一方面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生活化的作文指导符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写出内涵丰富的作文。

猜你喜欢
高中生生活化情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情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