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波2035 年远景目标的理解和畅想

2021-12-29 12:30何竹明
宁波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水平共同富裕宁波

文|何竹明

(作者单位:宁波市发改委)

宁波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既明确了宁波“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也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勾勒了到2035 年的美好愿景。届时,宁波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个人理解,市委提出“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有基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扎实基础的求是态度,更体现了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一是共同富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宁波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且比例缩小至2019 年的1.77 ∶1,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走在前列。到2035 年,作为一个城市,宁波有条件在全体市民共同富裕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在全国前列,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这个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文化,两者不可偏废。宁波已经连续11 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宁波将持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到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建成文化强市,实现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 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宁波生态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改善,但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绿色石化基地,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2035 年,宁波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高质量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四是核心优势充分彰显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既有中国特色的普遍特征,更有基于市情的宁波特色,而彰显城市核心优势是其中关键。只有这样,宁波才能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中巩固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唱好杭甬“双城记”,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到2035 年,宁波将建成以世界一流强港为硬核支撑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特征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为优势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城市能级将得到大幅提升。

五是特大城市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根据世界城镇化规律和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预计到2035 年,宁波常住人口规模有望超过1200 万,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中心城区人口将超过500 万,成为特大城市。这将考验城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我们期盼,到2035 年,宁波实现全域城区化和城乡高度融合,城市规划将更有气派、建设更具品质、管理更为精细、运行更有智慧,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开放包容、高效有序、安全韧性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法治宁波、清廉宁波,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

猜你喜欢
高水平共同富裕宁波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