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化 人文气韵
——论紫砂壶“井铎”的创意表现和文化内涵

2021-12-30 01:06沈翠莲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井栏陶刻金石

沈翠莲

“中国陶都,陶醉天下”,这是对于宜兴这座江南小城的美好赞誉。在长江三角的几何中心地带,天目山余脉穿城而过,太湖之水浩瀚无穷,孕育出人文流彩、钟灵毓秀的宜兴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古称阳羡,这里是唐代贡茶的出产地,也是诸多艺术名人的故乡,而让其在今天名扬天下的,就是蕴藏在地下的紫砂泥料,在古人的眼中要比珠宝玉石还要珍贵。这看起来灰头土脸,毫不起眼的紫砂矿料,在宜兴紫砂艺人的手中幻化成为了一件件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再加上许多的文人雅士在上面进行陶刻、泥绘等等装饰形式,使其更加的具有金石味道和人文气息,传承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文明。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井铎壶》就是在传统汉铎壶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型的设计和制作,和井栏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独辟蹊径,彰显出作者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抟制手法,令人观之耳目一新。此壶壶身宛如低矮的井栏,线条简洁流畅,圆融饱满,壶底置圆足,层次感丰富,细节处理细腻,壶嘴胥出有力,出水顺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之感。而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做了巧妙的处理,和耳朵形态一般的设计更加的灵动自然,同时端握起来也更加的贴合舒适。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也是扁圆环设计,从上俯视,宛如荡漾而起的涟漪一般。此壶壶身还有气象不凡的铭文装饰,更加的凸显出其中的金石味道。众所周知,以汉之铎,为今之壶,汉铎壶更多的是象征着汉朝的威武雄风和广阔胸怀,于稳重间充溢圆曲之态,优柔里流露一方正气,给人以雄浑有力之视觉感受。从整体上来看此壶《井铎》,更多的是通过结合井栏壶的一些元素变化,增加了综合的使用体验和文化元素,在作者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手法加持之下,随心所欲的把紫砂造型之间的变幻信手拈来,可谓是匠心独运,气象万千,其中的文化蕴含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番。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这是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描写菊花的诗句,刻绘在井铎壶上面也是非常的贴切自然,菊花盛开在院子里面,很容易的就和田园生活,自然之乐等等惬意的情感联系起来,非常具有人文味道和高士之风。井,就是我们寻常院子里面的古井,在过去非常的重要,有许多的生活场景是围绕着井边展开,而经典的井栏壶则是具有饮水思源,井水如同海洋,汲取不尽之含义,所以以井为题材的紫砂壶也非常的多见,器型多以文雅实用见长,结合陶刻装饰出现。铎,在古代是一种比较的大铃铛,用作乐器或者军队传递消息。对于我们古人来说,正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饮茶用器,风雅之举,文人雅士必有互相应和参与创造。所以井铎壶作为一种结合了二者优点,又具有独立创新的紫砂器型,可谓是人文壶的集大成者,其线条之优雅,金石味道之浓郁,再加上后来的创作者多有其他元素的点缀,使其呈现出脉络统一而面貌各有千秋的特点。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井铎壶》就是作者在融会贯通之后的创新之作,从造型的方面来说也是比较的具有自己的个人风格,细节的处理,明针的工艺等等都是一丝不苟,特别是刻绘的字迹隽永秀丽,陶刻功力入木三分,和整器完美的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物拟人,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紫砂艺术展示的淋漓尽致。

结语:在今天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之中,饮茶作为一种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放松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而紫砂作为茶座之上重要的角色,更是彰显出主人的品味和艺术审美,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所以在广大的壶友看来,紫砂之根本就在于文化的传承,这也正是紫砂匠人们一直坚守的意义之所在。

猜你喜欢
井栏陶刻金石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千坊万井 常州古井掠影
冷热
男子原想弄个“花盆”养花,没想到是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