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2021-12-30 05:27侯琰文
内蒙古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煤制原煤电量

○ 文/侯琰文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十三五”全过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一、工业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十三五”期间,全区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增加值由4357.1亿元增加至554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5%。工业企业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7.1%。截至202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59.3%,“三去一降一补”效果显现。

二、打造国家重要能源生产输出基地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外送原煤和电量继续位居全国各省第一。2020年,全区原煤产量超10亿吨,外运量超5.7亿吨;发电量5811亿千万时,外送电量2070亿千瓦时,占全国跨省送出电量总规模的13.5%,是我国外送原煤和电量规模最大的省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退出煤炭产能3500万多吨,提前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到2020年末,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年原煤产量达100万吨以上企业占全部煤炭企业的比重接近七成。电力装机容量超1.4亿千瓦,其中,装机量600兆瓦以上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已成为火电主力机型,煤耗水耗进一步降低,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超三分之一。推动煤炭加工由简单的炼焦向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烯烃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发展,到2020年底煤制烯烃产能超300万吨,居全国第一。

四、工业新动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推动非煤、非资源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8.0%,快于同时期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十三五”末,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11.5%,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节能环保等四个超百亿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风电装机容量、全国最大的稀土永磁等稀土+新材料、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用晶硅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煤炭由燃料向化工原料转化的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

五、绿色发展成色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全区以节能降耗为抓手,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力度,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7629.4万千瓦,节能改造3124万千瓦,原煤、火电、焦炭、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2%、2%、2%和4.4%。同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材料等能耗低、附加值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化学、炼焦、钢铁、有色、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已降至44.3%,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六、园区企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园区的承载功能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对各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到2020年末,全区112个工业园区中,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6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55.9%,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8.1%;企业户数比2019年末增加46户,占比减少1.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上升4.7个百分点。

七、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平衡

“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着重打造沿黄经济带,工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东部五盟市借助东北振兴战略东风逐步走出低谷,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西部三盟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长迅猛,三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区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3.4:37.4:9.2,发展至“十三五”末的59.5:25.4:15.1,区域协调性和平衡性进一步优化增强。

回首“十三五”,自治区党委、政府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全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展望“十四五”,内蒙古要继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煤制原煤电量
1-5月份原煤产量前十名企业排名公布
煤制天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
前5 个月排名前10 家企业产煤9.4 亿t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电量自补给装置
1-6月份直报大型煤企原煤产量13亿t 利润同比下降33%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煤制乙二醇产业链衍生产品分析
一季度陕西省原煤产销量双增长
节假日来电量预测及来电量波动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