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探究

2021-12-30 09:29翁建明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坏脾气价值观心理健康

翁建明

(浙江省常山县阁底中心小学 浙江衢州 324200)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加全面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承担着祖国发展的重要使命,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才能在青少年时期不荒废时间、不随波逐流,才能努力提升自己,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观,而只通过规则束缚或规范行为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很难达到学生内心真正的认可[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中结合德育教育中的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亲身体验。只通过单纯的言语说服很多时候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而亲身体验很容易让人转变原有观念或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另外,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的观点,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要改变学生的一些固有观念,可以先改变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例如,在《克服“坏脾气”》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容易产生坏脾气的场景,然后教给学生一些克服坏脾气的方法,让学生在出现坏脾气时采用这些方法,学生在通过尝试这些克服坏脾气的方法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应对负面情绪,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理智看待问题的理性思维和理智态度,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方面之一。

(二)创设教学活动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根据一些热点话题,结合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示,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时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我们在一起》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活动,在学生能产生体验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尊重他人,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这一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决定了大多数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一般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尊重的前提是要理解人与人的不同,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2]。尊重他人是指能耐心听对方说话、用心听对方说话,不打断也不走神,即使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也需要在别人说完之后再表达。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如何接受别人对自己错误的指出。合作学习会涉及成员内部的讨论和沟通,也是能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的途径之一,也符合德育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要求。参与活动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境界。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网络时代,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会用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德育内容[3]。例如,在《学会自我保护》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不同方面的自我保护的视频,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并阐述安全对每个人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领会生命安全的意义。课堂时间有限,但安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平台拓展更多安全知识。另外,珍爱生命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和价值观念。

二、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往往不再只是听家长和老师的话,他们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需要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所增加,学生的心理也在快速发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经验不足,如何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内心的矛盾,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应明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及课程目标,在有了正确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将德育渗透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坏脾气价值观心理健康
老爸的坏脾气从哪里来?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