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采访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31 06:56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融媒体能力课程

侯 迪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一、“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各种媒介之间的互相渗透,媒介技术手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相应的,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在这个大环境中不断丰富。打破传统新闻产生的媒介隔阂是其主要特征,借助新媒体进行多种媒体联合运作,实现了新闻的跨媒介传播。随着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多个省市将陆续提前完成2020 年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目标。在这种发展势态下,新闻教育也应当紧跟形势,调整教学计划,理论和实践上更符合业界要求,培养具备融合观念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同时,媒体融合也是当前电视媒体发展的历史性选择,并借此向超级视频媒体演进。[1]播放终端从传统的电视机拓展到了个人移动终端,视频媒体在现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还扩展了互动性、功能性等其他功能,使得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信息形态,未来对于视频资源的争夺也成为各个媒体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视频新闻能够以较短时效的视听观感,更符合现代移动用户的阅读习惯,大限度的满足受众及时获取信息的需求。所以在视频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也决定了对新闻视频作品内容高品质要求的必要性。作为新闻实践技能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针对视频媒体的广播电视采访课程首当其冲。该课程是视频新闻报道的起点,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础活动,优质的采访不仅能为观众带来更准确更生动的新闻,而且还能帮助记者更好的去揭示被访事件以及事件当中的人,采访技能在记者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探索其在“融媒体”时代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采访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媒体业态发展极快,新闻学教育培养目标较业界动态滞后的状况已成常态,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矛盾日益加剧。

首先,在电视采访教学的课程设计中,理论课的比重还是较大,大量与广播电视机构运行相关的理论挤压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得理论和实践间缺乏逻辑联系,无法使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其次,实践课程内容单一,基本上是以某一种方法进行实践,没有考虑到现代电视新闻制作的大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多种媒介平台中采制新闻的能力。再次,受办学条件限制,广播电视采访课程多停留在案例教学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在帮助学生理解电视采访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同时,无法提供真正的训练场,新闻采访的现实环境缺失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学生作品无法获得社会评价,致使学生的新闻创作意识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造成实践内容与社会脱轨的困境。

新闻采访类课程的教学在“融媒体”时代要“与时俱变”,就应强调作为一种素质素养以及专业理念的新闻教育观[2]。只有打破现有的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革新实践理念,将广播电视采访知识与实践技巧有效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培养更符合现代媒体要求的新闻报道能力,突破以往传统媒体的思维界限。

三、广播电视采访课程改革方案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一直是此类实践类课程的重点问题。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新的媒介平台的加入,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更加符合现代媒介形态的实践教学方式。怎样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新闻采访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中提升技能。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何与社会接轨,并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兴趣。针对前述问题,在将理论知识变成学生的实际能力的目标下,本课程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更。

(一)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课程框架的构建和理论梳理,培养学生基本的新闻素养和在电视采访中一定要具备的“现场意识”。在理论讲授的同时,选择中外经典的采访案例穿插其中,并大量引进近些年的优秀采访案例。因为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采访形态和构成更加多元,新的案例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迎合传媒业不断变化的趋势。

实践类课程需要老师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其中,特别作为在镜头前的采访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现场随机互动的次数。让学生通过模拟新闻选题会,对新闻选题进行筛选,分析,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熟悉新闻选题的完整步骤。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任一选题设计采访提纲和采访问题,之后进行采访提纲的评议。经过学生的相互讨论,点评以及教师的最终点评环节,帮助学生揣摩电视新闻制作条件成立的若干尺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采访方案设定的常规思路,把握好电视新闻的采制标准,也使学生自己受到启发,互相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可以就设计的问题进行小组之间的互相提问,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进行判断,发现不足。注意在问题设计过程中的技巧运用,问题美感表达等,并再次打磨。最后给予学生一些成熟可依的参照,对一些展示过的案例内容进行随机模仿,在展示的过程中建立对电视采访中的语言表达逻辑的初印象。

(二)实践教学多样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由于信息资源来源渠道增多,传统的电视采访形式开始向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单一的采访方法已经不能应对现代受众对于信息的要求。电视节目表达方式的复杂化通常需要记者在各种采访方法中做频繁切换,从而展现出更加立体的信息场景。而模块化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规思路,通过对实践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围绕每一个基本技能构建实践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培养学生在不同采访形式当中的专项技能,各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套完整的实践体系。

直播是现代电视新闻的常用形式之一,现代媒体需要给观众带来最鲜活的现场画面和信息,并且通过采访等方式给予观众更多地事件背景介绍、事件分析等内容,帮助观众对现场进行判断。所以模拟直播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迅速组织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将学生分组,模拟真实的演播室+现场的直播环境,每组会围绕不同的主题,做演播室播报、现场口播、现场采访的场景化训练。评议中通过其他组同学的参评,让学生自己找到最好的现场呈现方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二次呈现。

海采报道是现代媒体在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接地气的报道方式将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听取大众最真实的声音,并引发的良好社会效果,是对新闻媒体“走转改”的完美诠释。该模块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采访方向的把控能力,现场交流能力和重点信息的抓取能力。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学生对于某一话题进行切入点分析,罗列主副问题进行现场问答,并加入追问找到话题的未来可发展方向。评议时要给学生树立在海采中寻找故事,寻找报道深度的观念,从话题中挖掘出事件深层次的实质和意义。

访谈是电视采访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通过谈话让观众对参与栏目的嘉宾,以及栏目当中发生的热点事件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是访谈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最考验记者采访综合能力的形式,通过访谈实践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采访问题的逻辑构建能力、提问技巧运用能力和话语美感的塑造能力。课堂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某一人物进行深入了解或就一话题进行讨论,采访之前书写完整的采访大纲和预设问题,采访过程主要看学生有没有达到最初的采访目的,并对学生的提问方法、提问方式和提问时机予以纠正。

三个模块分别从新闻现场的观察、采访切入点的选取和提问技巧的运用三个方向出发,对学生的采访技能进行基础训练。通过三个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基本的从业能力,进而为培养其合格的专业能力提供了条件。

(三)实践方式真实化

课堂采访模拟只是解决采访实践中的基础性问题,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训练,会做一些非必要的准备。比如会把问题和答案都列出来,害怕中间出错,提前反复排练,现场呈现的都是一些已知的台词或者干脆念稿。当然,采访最大的魅力就是不可预知性,再三准备现场总会出现一些出乎预料的情况,虽然整个过程对学生的采访能力提升作用显而易见,但过多的准备确实会使采访失去一些人际交流中的新鲜感和自然感。因此,更加贴近真实性的内容设置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各类自媒体平台操作简单,不仅具有灵活发布图文视频等各类信息的功能,传播便捷,还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特别是直播视频平台的发展,其自主真实性是最大特点。目前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也是在运用直播的方式拓展自己的涉及领域。通过自媒体直播平台完成新闻直播的实践训练,只是采访的初级尝试,更多的是让学生对真实的采访环境有一定了解。该训练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在学校里通过自己熟悉的视频直播平台做一些直播任务,在直播前两天就要发布直播预告,吸引观众。内容包括社团活动、校园生活、运动会等等,最终用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一次直播的串联,过程中学生怎么入场,联系和选择被访者,短时间内怎么走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自己解决,并且通过直播平台很直观的展现出来。面对直播间里的同学、朋友、陌生人,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媒体传播场景,基本可控的人数也不至于造成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对学生了解记者这一职业的性质有极大帮助。最终通过录屏的方式回到课堂进行点评,找出直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视频采访作业是接触真实采访环境的另一途径,在这个实训环节,学生可以自定选题和采访对象,形式不限,拍一个时长在十分钟左右的新闻片。这个过程让学生接触到了课堂之外的真实空间,采访范围从校园内扩展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学生获得了极大的采访自由。采访对象从老师同学,延伸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如何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是对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考察查。其次,在镜头下真实的体验采访过程,面对真实的采访任务和采访环境,考验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对整个场景的驾驭能力,提问这一环节也客观体现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临场应变能力和口头语言的组织能力。最后,最终节目的表现方式、画面选择、成片剪辑的流程都有所涉及,可以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完成该项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建团队进行现场拍摄和采访,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整体而言,相比课堂模拟场景,真实新闻场景更加灵活、多样、不可预知性更强。进行练习所得到的收获、锻炼也要更多。而这种从虚拟到现实的递进式实训,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易于接受,从而学有所获。

(四)课后延伸

学生作品如果只是陷入课堂展示,跳脱不出课堂的范畴,没有办法得到社会的真实反馈,作品的传播力和引导力也就无从验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成就感就会消耗殆尽,最终创作过程流于程式化,作品效果也是有限的。

想把作品推向社会,让学生真正接受大众的评论,校园媒体是理想的实践场所,如学校的一些公众号、电子杂志和校园网络平台。把学生的作品推向这些平台,择优刊播,让作品直面市场的检验。好的作品可以和社会媒体直接挂钩,并输送一些优秀学生进入媒体,让学生与媒体有实际性接触,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同时,将作品拿去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也是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些新闻作品类的比赛会有其作品的倾向性,间接也给学生提升了制作难度,通过不同的比赛平台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可以让学生更投入其中,好的成绩还能收获自信。

四、结束语

目前广播电视采访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的理论知识记忆和单一化实践的简单模式,转而以业界动态为关注方向,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导向多维度的融合。现代的新闻采访环境同时向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实践中不停调整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协助,而不只是知识理论的灌输。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实践中掌握信息的收集处理、归纳调查,进而在发表讨论调动自己的课程积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融媒体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