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

2021-12-31 06:56杨小平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杨小平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四中学 甘肃平凉 744699)

高中生每天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科目,从晨读课开始到晚自习结束,能喘息的时间很少,高中生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从各个学校高中生学习的情况而言,并不是很理想。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只有少部分人的成绩较为突出,这和课堂缺乏趣味性息息相关。例如高中语文这门学科内部含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文言文也居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必然会使得课堂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要加强高中语文课堂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教学等都开始在课堂中应用,课堂的趣味性也逐步提升。

一、高中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优势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但是纵观当下的高中课堂,部分课堂教学缺乏信息手段的应用,使得高中教学质量大大降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课堂教学时缺乏合理的手段,未真正地改革。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种相对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其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明确教学的任务,通过微视频或者多媒体的直观展现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的各项课程,这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一)有利于创设情境,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其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包括教育行业。高中语文这门学科相比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其深奥度可想而知。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在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得课堂的效果大大降低。而信息技术包含视频、动画以及多媒体等多种视觉化的教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通过创设情境,让高中生直观地体会到课本中的景色以及人物所表达的情感,继而提高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二)有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所准备的教学资源大多都来源于课本以及课外的习题。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找资料,最终所找到的资源也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相反高中语文课堂融入信息技术之后,语文教师只要通过网络就能够搜寻到关于本节课的各种教学资源,还能够在网络上和其他教师沟通实现资源的互补,这也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1]。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除了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之外,还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本身就有一种趣味性。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自由通过网络寻找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在寻找的过程中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环节。同时通过网络,还可以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例如,像疫情期间,高中生就可以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自学,教师再通过后台观看学生自学的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这个过程就是提升高中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二、新课改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简短的微视频,实现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课前预习,高中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堂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并将需要自学的知识提前预习,这大大节省了课堂学习的时间,让语文课堂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但是传统的课堂预习环节,教师不会对其进行检测,只是口头布置,这也使得预习的效果流于形式。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融入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简短的微视频,通过微视频作为导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检验学生预习的成果。比如在学习“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每天凌晨四五点各种早餐就已经开门,每个工作者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忙碌着,每一味调料都在细心地配置着,等待过一两个小时人们的光临。一日复一日,没有任何的抱怨,有的只是一颗热爱、坚持的初心。教师可以针对这篇文章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从该篇短视频中有何感慨。第二个问题阅读并找出“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并分析其写法。第三个问题阅读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回答工匠精神指的究竟是什么?短视频的制作和文章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短视频导入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2]。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很多学生都在打瞌睡,走神使得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语文这一门课程本身就很枯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使得最终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海岸的画面感,同时要将激浪体现出来,可以设置一个激昂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波涛汹涌的画面。同时教师可以将该作品写作的背景在学生闭眼时讲述出来,让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有更好的感悟。随后在背景音乐以及创设的情境中,将该篇课文大声地朗读出来。通过渲染这样一个情境,在学生们的心中,其实对该篇文章的主旨就有了基本的把握,进而教师再去细细地分析,不仅能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使得最终的语文课堂质量大大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制作Flash 动画,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高中语文课本和小学、初中相比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内部很多的知识通过简单的朗读并不能够学习到其中的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当然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考验,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例如将课本中的一些画面制作成Flash 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如在学习到“沁园春•长沙”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Flash 动画,展现出橘子洲的美景,例如湘江寒秋图,也可以制作一个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Flash 动画,当学生直观看到这个动画之后,就能够想象到那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也和本篇文章沁园春主旨不谋而合。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看似是写景,其实是以景来体现当下的社会,革命追求的自由,表达出毛泽东的心系天下,雄心壮志。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更好地领悟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3]。

(四)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除了课上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建立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基于信息技术,在学校内部可以建立一个各个学科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上传每个班级的学习资料。同时为学生建立一个个人学习检测系统。学习资料是用于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复习,而学习检测系统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档案。通过学生练习的结果,教师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当然,基于信息技术建立这样的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当下的高中教育而言还需要一段时间,其也是未来需要努力优化的方向[4]。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课堂面临着改革,其有利于建立一个平等、民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性更强,也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