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华文文学课文的整合互参与延伸阅读

2021-12-31 09:28韩春萌周雨然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海音余光中华文

韩春萌,周雨然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世界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全球范围内用汉语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过去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用了世界华文文学作家余光中、林海音、琦君等人的作品。教育部新编教材(以下简称为“统编教材”)初中语文部分,也选用了少量华文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1]华文文学有着特殊的地位,如何将有限的课文资源整合,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延伸阅读,发挥华文文学课文独特的教育功能,依然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

一、“七位”一体,突出同一主题

2016年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语文部分共选了七篇世界华文文学作品,分别为七年级上册的林海音的《窃读记》、吴望尧的《太阳船》;八年级上册王鼎钧的《那树》,下册林语堂的《庆祝旧历元旦》和琦君的《春酒》;九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郑愁予的《雨说》。另有九年级上册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这是作者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演讲稿,不属于文学作品。

从体裁上看,七篇华文文学课文中《窃读记》《那树》《庆祝旧历元旦》和《春酒》四篇是散文,《太阳船》《乡愁》和《雨说》三篇是诗歌。世界华文文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例较小,无论从题材、体裁还是从作者或艺术风格上,区区就这几篇作品,都不能体现世界华文文学的地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华文文学课文的地位和特色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能将其视为孤立的七个文本,应将七篇作品“一体化”,将它们整合为一体,统一纳入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文学类别中进行教研。从教材编排上看,林语堂的《庆祝旧历元旦》和琦君的《春酒》被收录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其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收录了《乡愁》和《雨说》,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音”,足见编者也是有意整合的。

七篇课文“一体化”,就是要站在世界华文文学这个整体上,突出这些课文的独特价值。世界华文文学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它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统一;它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打开一个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它可以将台、港、澳文学有机联系在一起,构建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史。提及台、港、澳文学,不能不涉及时代背景,不能不了解这些地方的历史,不能不涉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学习华文文学,能够更深刻地让我们了解到,台港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能够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如果孤立地把它们当作一篇普普通通的课文来看,这七篇华文文学课文彰显不出其独特价值,因此必须将文本一体化,体现华文文学的共同特征和独特价值。

文本“一体化”其实并不难,因为这些课文除《那树》外,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国怀乡。尽管世界华文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主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爱国思乡主题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思想价值的内容。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侨民文学、留学生文学和移民文学,都有大量书写思乡怀旧的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入选初中教材的《窃读记》《春酒》《庆祝旧历元旦》《乡愁》的主题非常鲜明,借助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表达深沉的思乡之情。诗歌《太阳船》的作者吴望尧是浙江金华人,在越南做过生意,再到台湾经商,后移居洪都拉斯。作品借“太阳船”这一独特的形象,寄托了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和大陆的思念。写于1979年的《雨说》,描绘了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中的“雨说”,是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抓住世界华文文学的地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从主题上切入,这些课文的价值就容易彰显出来。

二、文本互参,彰显不同风格

世界华文文学有许多主题相同的作品,也有不少艺术上互相借鉴的例子。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互参的手法,通过比较使它们的趋同性和差异性得以彰显。所谓文本互参,指的是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互相起到一个参照作用。世界华文文学课文中的文本互参,有助于促进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同一作者的作品,可以进行内部的文本互参。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民歌》,都是写怀乡的佳作,可以进行内部比较。琦君散文《春酒》和她的《桂花雨》《下雨天,真好》《故乡的婚礼》也可形成内部文本互参。林海音的散文《窃读记》和她的《豆腐颂》《冬青树》可以形成对比互参。通过内部的对比互参,既可以把握作家的整体风格,又能凸显每篇作品的特色。

同一主题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互参进行对比。林海音的散文和琦君的散文都有怀乡之作,但故乡所在地不同,她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昔日之北平(林海音视为第二故乡)和杭州(琦君故乡)是不同的。余光中的《乡愁》是思乡题材著名的诗篇,大家都耳熟能详。另一位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也是这类作品中的上品。余光中站在海峡对岸悲切思忆,感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洛夫则是站在香港与深圳的边界,听懂了广东的乡音(离洛夫故乡衡阳不远了),体验了什么是“近乡情怯”。讲析《乡愁》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下曾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洛夫诗歌《边界望乡》。

不同的作家尽管作品的题材或主题相同,但其风格往往是不同的。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乡愁》和《边界望乡》两首诗,存在以下方面的差异:写法上,《乡愁》展现的是静态美,《边界望乡》展现的是动态美;情感上,余诗深沉内敛,洛诗情感激越外泄;意象上,余诗意象朴素明朗,洛诗意象新奇;语言上,余诗有纯净之美,洛诗则有魔性色彩;格式上,《乡愁》整齐匀称,《边界望乡》自由开放。

除了洛夫的诗,台湾女作家席慕容写乡愁的诗《乡愁》《长城谣》《出塞曲》《狂风沙》等,这些诗也可以与余光中的“乡愁诗”形成文本互参,从中体会不同性别的作家“乡愁诗”的不同特色。

同一题材不同文体的作品,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文本互参进行对比。九年级上册郑愁予的《雨说》是一首诗,写出了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如此欢快的节奏,愉悦的情感,充满诗意的生活,催人奋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诗与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都是写雨,可以文本互参,诗文互见。

同样是写雨,我们很容易会联想起曾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课本的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余光中在这篇散文中写道:“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2]作者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道出,感情缠绵深沉。

三、点面辐射,还原立体作家

入选教材的单篇作品,容量极为有限,只能代表作家的某个方面特征。世界华文文学的许多作家往往风格多样,有的还风格多变,如余光中的诗歌创作上先西化后回归,被人称为诗坛的“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因此有必要了解同一作家更多的作品。从而在认识上对作家形成立体感,这样才能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作家。

从某个“点”(具体作品)切入,可以了解作家作品的某些特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华文文学作品,都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那树》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现的是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文章托物寓意,耐人寻味。《太阳船》的想象非常丰富,将天空比作大海,太阳划过的痕迹比作航线;这首诗的比喻非常奇特,用“白银”比喻阳光,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将要落山。《雨说》用了拟人化手法,清新活泼又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从这些单篇作品中可以窥见作家的某些风格,但一篇作品艺术性再高,也不能代表作家的整个风格。

作为了解作家的切入点,入选的华文文学课文这个“点”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通过“点”辐射到作家的其他作品“面”上,直至辐射到作家的全部创作。只有对作家作品的充分阅读,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张力。以余光中为例,统编教材出来之前几乎所有的版本都选了他的诗歌《乡愁》,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其实余光中的创作非常丰富,同是表达乡愁主题的诗歌作品,还有《乡愁四韵》《民歌》等。这些诗歌整体风格上和《乡愁》是一致的,都保持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民族特点。但具体的艺术表现方式又是不同的,情感的宣泻方式也是不同的。通过全方位的解读,可以了解作家的方方面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作家。

让学生全面了解一个作家,不能仅仅局限于熟悉他们的作品,还要通过作家与作品的联系,反过来全方位地了解作家的人品和人格魅力。世界华文文学作家中,有许多作家具有高尚的人品,他们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后来人。比如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赖和,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他一面行医一面创作,对穷苦人不收费,并将行医所得暗中资助台湾的抗日活动。尽管多次被日本人关进大牢,但他依然坚持用作品表达对殖民主义者的愤慨。林海音不但著作颇丰,而且还发掘、出版了众多作家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3]她为台湾文坛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如钟理和、七等生、黄春明、余光中、徐澄等。讲她的作品时,可以宣传一下她的高尚品德。让人们所要了解的作家,成为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四、审美拓展,强化阅读期待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世界华文文学作品太少,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只有七篇华文文学课文,高中必修课教材中的华文文学课文更是少得可怜。要发挥华文文学作品的多重作用,必须通过延伸阅读这一途径来实现,而延伸阅读离不开期待阅读的促进。所谓“阅读期待”,是指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起学生内心体验和探究欲望的心理过程。对于华文文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强化阅读期待成为延伸阅读的关键。

延伸阅读的开展,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华文文学的学习兴趣。很多中学生对华文文学了解甚少,教师如果只把华文文学当作一篇普通的课文来教,不结合华文文学课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经历和独特艺术来分析,是难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的。但是,如果在讲析华文文学课文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如结合当地海外华侨的事迹,特别是祖籍在当地的华文文学作家生平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浓厚起来。比如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祖籍为江西婺源。1924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婺源和海宁,都可以将“金大侠”作为引子。从金庸导向余光中、林海音、於梨华、白先勇等华文文学作家作品。

世界华文文学具有精神内涵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和艺术融合之美。对于延伸阅读来说,拓展华文文学课文的审美领域十分必要。现有的华文文学课文,入选课文数量太少,内容不够丰富,主题也较单一。因此要尽可能地拓展华文文学课文的审美领域,克服主题单调、缺乏兼容性和开放性不够这些不足之处。在题材上进一步开拓,於梨华、白先勇等反映海外华人生活困境的作品,还有香港武侠小说、商战小说,也可适当节选进教材;体裁上力求多元化,除了现有的诗歌和散文,小说、戏剧和其他通俗文体也要适当选用;风格上要体现大融合,文学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外来文化在交流中相互渗透和影响,文学作品正日益成为由全世界共享的一种文化资源。”。[4]拓展审美领域,有利于提高学生华文文学的学习兴趣,强化阅读期待。

如何强化阅读期待,进行延伸阅读?以林海音作品为例,2002年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选自她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节选)。林海音小说被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妇女的婚姻悲剧史”,尽管《城南旧事》中的五个短篇,都涉及妇女的婚姻家庭和悲剧命运,但凭这一部作品并不能说明问题。要帮助学生理解“婚姻悲剧史”问题,还需要延伸阅读她的其他作品。只有通过她反映妇女命运的众多作品才能验证这一点。带着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读林海音不同时期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如前期的《殉》《金鲤鱼的百裥裙》《烛》《烛芯》,以及后期的《孟珠的旅程》《晓云》等。

延伸阅读有时会涉及整本书的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之后,关键是教师的任务导读和效果检测。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要先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结束时,要加强对阅读效果的检测,可以采取故事改写、作品研讨和完成思考题等方式进行。如果布置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整本书阅读,就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进行。既可以对整个作品提阅读要求,也可以细化到对其中相对独立的五个中篇提出具体要求。读完之后对作品进行讨论,或写成学习体会,或开个故事会,都是检测阅读效果的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提高整本书阅读效果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林海音余光中华文
秋的气味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与琦君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