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的内涵、价值及实践策略探讨

2021-12-31 11:28张权力郁佳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陶行知团体

张权力,郁佳梦,刘 红

(1.盐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2.南通市唐闸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陶行知认为必须将学生自治当作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共和国的未来。今日的学生,明日共和国的公民。共和国需要拥有自治能力的公民。培养拥有自治能力的公民只有通过民主的教育生活。因此,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中,学生自治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自治”德育思想的内涵及其所凸显的现代教育特征

(一)学生自治的内涵

“学生自治”既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方式,也作为一种学生学习自治的教育方式。所谓“学生自治”,按照陶行知的说法就是让“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的手续”。依这个定义说来,学生自治从内涵上应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其二,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其三,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可以看出,在陶行知的心目中,学生自治不仅仅是民主管理形式实践之呼应,更将其视为一种教育活动手段之需求。(1)张治升:《试论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生活教育》2013年第12期,第15页。

1.在团体生活中实现团体自治与个体自治

将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作为民主社会建立的根基的信念,一直是陶行知从事人民教育事业的动力。1927年,陶行知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伊始所作的演讲中便宣称:“政治与教育原是不能分离的,二者能同时并进,同时革新,国民革命才有基础和成功的希望。”(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陶行知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在学校的监督和引导下的一种有条件、有规范的自我治理。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团体生活”至关重要,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在开展学生自治工作的过程中,团体生活发挥着“引擎”的作用,为学生自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陶行知先后创办了“新安旅行团”“育才学校”“工学团”和“晓庄师范学校”。创新总是离不开传统的基础,学生自治亦然,需要团体生活来完成推动,把团体的生活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整合起来。具体原则是:在团体活动中,学生群体享有相关问题的优先处理权,如果无法解决,再由学校来辅导和指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道德是非观,加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2.在自治的练习中学习自治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生自治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陶行知认为,“我们既要能自治的公民,又要能自治的学生,就不得不问问究竟如何可以养成这般公民学生。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养成共和的人民,必须用自治的方法……只可拿自治的方法将他们陶熔出来”(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9页。。通过在真实情境下自治的练习,学生获得丰富的自治经验,正如其所指出的,“问题自决得越多,则经验越发丰富”(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3.自治与责任相联系

陶行知在其《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认为,真正的自治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责任义务……。(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9页。责任是开展自治的关键,自治应该是自己负责的任务自己完成,而不是“人令我为”或者“人为我令”。站在学校的视角而言,即可理解成将多个有利条件供给学生,使其可以组织在一起,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相应能力。学生自治并非是使学生的行动完全不受约束,而是一起进行治理,一同设立规制并加以遵守,并非任其自由发展,并非与学校独立,而是训练自治的道理。(7)林瑞管:《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在学校管理的应用》,《福建陶研》2016年第3期,第4页。

(二)学生自治思想凸显的现代教育基本特征

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凸显的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即服务于民主社会的建立与维护,倡导民主的教育生活,强调学生共同自治;倡导儿童解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辅助指导作用等。

1.以民主的教育生活为中心,强调学生共同自治

陶行知曾说过:“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8)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24页。陶行知一直认为把民主的教育融合到德育实践中是实现民主教育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理解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自治思想,必须将其放在民主的生活教育思想脉络中。基于此,学生自治必须在真实的民主生活实践中训练学生个体自治和团体自治。从实践来看,自治的个体也必须在团体的自治情境下才能形成和持续发展。因此,在现代教育思想中,倡导真实的教育生活务必是民主的教育生活,民主的教育生活,务必强调团体生活的民主经验,其中学生自治突出体现为学生共同自治。

现阶段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均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的等级观念在某些老师的思想中仍有残余,学生处于被管理和被教导的地位。长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遭到损害。当下提倡学生自治,可以避免两种弊端,即“第一种是少数教职员在的时候,就规规矩矩,不在的时候,就肆行无忌;第二种是学生以为既有职员负责,我们何必多事,纵然看见同学为非,也只好严守中立”(9)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136页。。

2.倡导儿童解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倡导儿童解放,陶行知倡导在六个方面解放儿童: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事物,让孩子们善于观察、敢于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思考更多的事情,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解放学生的嘴,可以让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做不同的事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味真知;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能有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事物,让孩子们充分探索、自由发现;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在更多的地方去实践,让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而不仅限于课堂之中。(10)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3页。基于《六大解放》,陶行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在20世纪初提出小先生制(1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第638页。,小先生在陶行知所开展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强调教师的辅助指导作用

在现代教育思想谱系中,师生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围绕着更高的价值相互调适。更高的价值包括真理、民主抑或自由、教化等。因此,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治,围绕着培养民主社会未来公民的目的,完全融合到学校民主教育的实践之中。在这样的校园里面,不管是谁说出或者做出命令性、强制性、片面主观性的言语或者行为都是不合适的。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知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以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做这件事情,其价值意义何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担起指导学生发展的重任,包括指导学生自治。当然,学校和社会应当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二、陶行知对“学生自治”思想的教育实践

不同时代背景的研究者,对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的理解存在差异,其相应的实践旨趣必然迥异。为了更深刻地把握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回到陶行知真实的学生自治实践,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实践

在晓庄师范开办的第一年中,鼓励学生学做职员,“教务、文牍、会计、庶务等等都由学生担任”(1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1页。。在发现问题以后,则采取个人负责、轮流学习的形式继续指导学生自治。此后,陶行知总结出四条方针来指导学生自治:一是“自立与互助”,每个人要自立,还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中人,因此要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二是“平等与责任”,大家一律平等,共同守法和立法,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三是“自由与纪律”,国民要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四是“大同与大不同”,使大不同的国民“各得其所”,“及时发荣滋长”,最后共臻和谐的大同之效。(1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11页。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组织管理上作了独特实验。晓庄师范学校除校长、第一院院长、第二院院长、指导员外,不设其他职员,实行师生集体治校民主管理,它的组织叫“乡村教育先锋团”。乡村教育先锋团由全校师生共同组成。校长就是团长,两院院长是副团长,全校指导员组成指导部,有指导会议。全体学生选出总队长1人。学生以4—8人为一队,每队选出队长1人。由全体师生组成团务会议。从团长到团员,全体成员都受团规约束和团务会议的制约。团设肃纪部,执行全团纪律。团长有指挥全团各种行动之权,每周举行团务会议一次,为全团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经济公开,校务公开,发表意见自由,安排个人工作自由,但必须遵守各种公约,不得妨害集体生活秩序。如果有人违反公约,通过小组生活检讨会解决,重大问题在团务会议(全体大会)上评论。造成一种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集体生活秩序。(14)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二)重庆育才学校的实践:截取“学生自治”的相关规定

育才学校在集体生活管理体系下,分设有“指导”和“自治”两个部分,其中自治体系由学生组成,由学生自治会、校学生生活委员会、组学生生活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小组四个部分组成,“全校学生在自治会主席及各干事的领导下,过有组织的集体生活……师生还共同拟定了学校奖惩办法,维持集体生活的秩序”(15)陈善卿,张炳生,辛国俊:《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此外,为更好地开展集体生活和学生自治,育才学校成立学生自治会(16)程功群:《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10页。。学生自治会,设主席及文化、康乐、卫生、劳动、服务5个干事。1940年自治会成立校生活委员会,设生活团正副团长及五个部:自我教育部、社会工作部、服务部、卫生部、康乐部。……全校学生在自治会主席及各干事的领导下,过有组织的集体生活,组内的生活则由中队长与中队干事领导。为了健全民主生活,通过民主方式制定了奖惩办法。但在方式方法上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采取说服、谈心、批评、表扬、介绍好的典型等方式。学生有了过失,一般均由自治会处理,教师不包办;学生自治会不能解决的,才交给教师处理,以至训导委员会或校长解决。(17)周洪宇:《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

通过对陶行知“学生自治”相关实践的呈现,可以看出:学生自治是在团体自治之中,在学生自治的基础上由整个团体或学校管理团队对其指导或制约。学生自治的实现,需要学校承认其拥有自治组织的权利,同时学校要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自治规则和明确一定的自治范围。

三、学生自治教育实践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探讨

(一)通过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自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或家庭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在这一空间内,学生的主体权利被承认和尊重,自主的主体意识被激发,然后通过一定的自治教育,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以发展。因此,通过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自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通过团体共治的自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团体共治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团体规范的制定。对学生进行团体自治的教育,同样要考虑团体规范的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学校应当支持学生们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相关制度,实现对班级的民主化的管理。班主任等德育老师可以采取让大家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参与各项制度的制定,达成共识,共同遵守。

在育才学校,陶行知与学生共同制定了《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育才十二要》,并且学生自觉遵守。陶行知不仅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还要知道为什么要遵守它,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责任。……他还指出,做学生的今天对自己不负责任,怎么能希望他将来能尽职呢?(1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22页。让学生通过自己负责、共同自治可以达到增强学生自尊,培养学生自重、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行的目的,锻炼学生提升自己、改造生活、谋求发展的能力,使其具有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律。(19)邵春燕:《“学生自治”思想在乡村教育的有效实践》,《内蒙古教育》2016年第32期,第4页。正如陶行知所言,在团体中自治“一方面培养自动的力量,一方面培养自觉的纪律,一方面树立宣导这力量及发挥这纪律有效而条理的机构,使他们向着有目的生活奔赴,如百川之朝海”(20)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439页。。

(三)在团体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自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学生自治的要点就是要通过组织一定的团体来实行,学生自治不是某几个学生的自治,而是基于学生团体的自治。陶行知认为:想要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就必须要拥有会自治的学生。在共同自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思考如何相互合作而又彼此约束,在管理的过程中大家有团体荣誉感,发扬团体精神。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每个成员都是为团体着想的,都是想要为团体争光而不想为团体抹黑,那么这样的团体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必定在自治过程中发扬光大。

四、当下实践学生自治思想的策略建议

(一)赋权班级并将其作为学生自治的基层组织

陶行知的学生自治思想与实践,尽管非常强调以学校层面的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治的核心组织,但是在当下需要强调以班级作为学生自治的基层组织。学生必须在最基本的团体生活中,练习团体治理和个体自治,提高自治能力和素质,而班级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也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自治教育和民主练习的功能。学生自治,不是对单个学生进行自治教育,也不是对单个学生群体(比如学生会)进行自治教育,而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和学生组织进行自治教育。这就要求,在学生当下最基本的团体和集体生活中开展自治练习和民主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团体和集体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二)完善班级学生自治的制度框架

所有的自治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实施的。制度框架既是对自治主体自治权利的承认和肯定,也是对自治主体自治边界的保护和限定。根据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的论述,诸如“学生自治不是要对抗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治练习和民主训练”,因此,以班级作为学生自治的基层组织,当下有必要明确学生自治的范围和方式。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班级规章

学校应支持在班主任等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们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实现对班级的民主化的管理。在制定过程中,班主任等德育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按照民主程序参与制定班级学生团体生活的各项制度。班级制度产生后,要鼓励并严格要求所有学生遵守规定,违反规定者要接受惩罚。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班规,才能让大家共同遵守,同时帮助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自治意识。

2.实施班委竞聘与班级常规岗位适时轮换

班干部作为教师的小帮手、沟通桥梁和调节者,他们的日常事务主要就是为同学们服务,承担相应的班级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优秀的班干部可以让班级管理有序进行。为了调动班级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一种让学生们心悦诚服并且乐于参与其中的用人机制,在班级要实行班委竞争聘任制度。实施班委竞聘,首先由班主任对班级事务进行有效的界定并提供岗位,供学生登记与竞争。在聘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班主任需要制定并明确“招聘”录用标准,严格把关“招聘”录用程序,共担“招聘”录用职责。(21)李志华:《城乡结合部学校班级管理“学生自治”的行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第16页。

班委毕竟只是班级的少数学生,为了激活每一个班级成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可以安排一些班级的常规岗位,并定期对岗位成员进行轮换。借助投入各种岗位工作的契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个人经验,培养对于班级事务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常规岗位明确权利与责任,能够有效发挥学生投入班级组织运行的主动性,打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并在这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22)李志华:《城乡结合部学校班级管理“学生自治”的行动研究》,第18页。

(三)家校合作,广延学生自治空间

1.在家校合作中定期设置学生自治主题活动

在家长委员会中,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设置学生自主自理主题活动,同时邀请德育专家面向家长宣讲涉及学生自治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指导孩子开展相关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在定期的主题活动中,也可以让优秀家长代表分享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的具有借鉴价值的相关小故事,或者提出目前存在的困惑,让专家为他们解疑答惑。

2.家校互通学生在家在校自主管理情况

现在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信息化的家校互动平台,借助这些平台可以让学校和家长每周定期推送孩子“学习自治”的情况,可以分享图文并茂的孩子成长信息。班主任可以将优秀的案例精选进班级或者学校进行宣传表彰。对学生的自治教育应当围绕他们的真实生活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延展学生自治空间的作用,从而夯实学生自治教育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陶行知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陶行知教育名录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陶行知夜归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严格管理”与“学生自治”:民国著名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逻辑与当代启示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