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在成品油销售企业HSE管理中的探索和运用

2021-12-31 03:53程爱雷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1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指标管理

程爱雷

〔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3〕

HSE管理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石油石化企业更是视HSE管理为生命线。国内外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不断探索,构建了形式不一、特点各异的HSE管理体系,而如何来评估HSE体系的有效性则成为大家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HSE管理效果和业绩评估往往采取定性的方法,仅仅从少数几起事故(件)的定性指标来判定企业HSE管理运行现状,缺乏对管理过程、管理要素的系统评估,评判维度过于单一,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评估结果在可信度和广泛认同性上有差距,不能客观反映企业HSE管理的真实水平。近年来,量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逐步被运用于HSE管理中来,量化指标体系和考核要素越来越系统、科学,并不断得到修订、完善,成为企业提升HSE管理的有力手段。

1 HSE量化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量化管理是指在布置工作时,将工作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涵盖工作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量化主要包括三方面要素,即时量、数量和质量。时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时间;数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标准[1]。

HSE量化管理是基于将HSE管理全过程分解为能够设定定量(数量)指标的管理要素。当有些HSE重点工作定量有困难时,可以在时间节点上予以量化(定时量)或是对工作所能达到的成果和目标进行量化(定质量)。时量、数量和质量三者不能割裂来看待,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有机融合。

实现HSE量化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一套HSE量化指标体系,而一个好的量化指标体系必然遵循SMART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即指标必须针对特定工作,不能过于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即指标是可量化的,并且指标数据是可以获取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即指标制定时是有依据的,并且是可实现的,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R代表关联性(Relevant),即每个设定的目标并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上级和下级指标关联的;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即达成设定的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

2 HSE量化管理研究和运用现状

石油石化行业HSE管理水平一直以来处于各行业的前沿。国际上绝大多数先进的HSE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均来源于石油石化行业或是首先在石油石化行业予以运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安全量化管理体系是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和美国石油协会联合制定和推荐的《炼油和石化工业用过程安全性能指标》[2]。该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基于瑞士芝士模型(图1),即认为危害与事件之间存在多道屏障,而每道屏障上又存在着诸多孔洞(薄弱环节)。当危害与事件之间的孔洞成为一条直线时,潜在的危害就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图1 瑞士芝士模型

《炼油和石化工业用过程安全性能指标》将安全指标分为滞后指标和领先指标,如图2所示。其中滞后指标是指危害的不断发展已产生了后果,导致了事件的发生。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2个层级;领先指标是指危害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及时控制,未触发各类事件的发生,也分为2个层级,一个是指危害超出可接受范围,如未遂事件、装置发生异常情况激活了安全仪表系统、机械停车系统、泄压系统等;另一个层级主要考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诸如过程危害分析、过程安全措施、培训、程序的审查和修订、工作许可、关键安全装置检查、关键安全装置缺陷管理、变更管理、预安全检查、应急演练以及疲劳风险管理等。

图2 炼油和石化工业用过程安全性能指标结构

滞后指标往往是结果导向和回顾性,其描述的事件已经发生或可能重复发生的潜在威胁。领先指标往往具有前瞻性,显示关键工作流程的指标,其目的是及早发现潜在问题的迹象或关键安全系统的恶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目前,国际著名的石油石化企业在设定安全管理指标时均借鉴《炼油和石化工业用过程安全性能指标》。该指标从本质上来讲是基于风险量化管理的一套指标体系,按照风险等级的大小来划分指标层级,并明确各层级的具体量化指标。以人身伤害风险为例,比较某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指标参数,可以看出指标设立大同小异(见表1)。

表1 某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和三大石油企业人身伤害指标对比

国际著名石油公司正式公开的安全管理经验中,对于安全文化和管理模式的介绍居多,对安全过程量化管理方面可借鉴的较少。近年来,国内HSE管理领域也在研究、探索HSE量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当前文献中可查的关于HSE量化管理的论文,大多着眼于安全管理领域,对环保管理几乎未涉及。其中曹庆贵等[3]研究了煤矿安全量化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应用软件系统的结构;刘海平等[4]介绍了安全量化管理及评估智能化系统在煤业公司的应用;龚礼贤[5]、梁爽[6]等专题研究了安全风险量化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杜泽文[7]则系统研究了安全应急能力量化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特别是成品油销售企业安全量化管理上目前尚无成果性研究报告正式发表,某成品油销售公司自2015年起制定了HSE管理量化考评的方法,每年予以修订、完善;某石油石化集团公司系统借鉴销售板块的做法,逐步推广安全和环保水平量化评估,并用以评价直属企业年度HSE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

3 成油品销售企业HSE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思路

以某成品油销售企业为例,HSE量化管理指标体系目前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评估。为了保证指标体系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可移植性,考虑基于《炼油和石化工业用过程安全性能指标》和HSE管理体系要素来设定HSE量化指标体系,做到管理与评价相匹配。

3.1 指标体系的设定

3.1.1 结果指标

第一级:安全生产、环保事故(件)数、职业病起数、损工事件数。

第二级:可记录事件数、未遂事件数。

第三级:液位仪、火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周界报警、红外报警等安保设备设施触发报警次数。

第四级:全系统库、站隐患数据库隐患数、库站风险清单风险总数、单库站检查问题数。

3.1.2 过程指标

2015年,立足于现行HSE管理体系要素,运用KPI(关键绩效指数)管理方法,对每个管理要素设定关键评价指标。在指标设定时,选取能够切实体现管理要素绩效水平,并且可以真正做到可量化的管理项目,设为量化指标(见表2)。

表2 成品油销售企业HSE量化管理指标体系(1.0版)

续表2

3.2 方法应用

(1)定期开展“事故—损工事件—可记录事件—未遂事件—安全系统报警次数—风险、隐患”统计。根据统计数据,形成安全管理“金字塔”。对异常环节,充分分析、研判,找出现象背后的管理原因,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完善。为了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某成品油销售企业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制度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将数据采集穿刺到基层一线,收集涉及事故(件)、风险、隐患、检查问题等基础性数据,配套整改闭环管理流程,形成系统性数据库。

(2)在HSE管理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下,细化、设定HSE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定期开展评价、考核。如某成品油销售企业2018年的HSE量化指标分为综合、零售、油库、施工等4个维度,共涉及95项具体考核条款。配套量化指标,制定了HSE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的兑现,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3)持续升级。2020年,结合集团总部新的HSE管理体系推行,某成品油销售企业进一步细化、分解成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的HSE量化管理指标体系(2.0版)。通过线上采集、线下收集、现场评估、系统测试等手段,多维度、多角度进行HSE管理量化评估,识别出培训管理、风险识别与评估、检查与考核是该企业HSE管理3大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落实管理提升措施。

4 HSE量化结果运用的思路

HSE管理指标量化仅仅是为大量管理数据收集提供了有效手段和载体,要真正发挥过程管理数据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其在提升管理效果上的积极作用,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分析、研判。

(1)基于专业线条设置,利于明晰管理责任。当前HSE管理强调“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要将大量的HSE管理制度、工作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充分发挥条线管理职能。因此,管理指标设置根据条线情况分别设置,有利于明晰各条线的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便于对照执行,也利于后期评估落实情况和效果。

(2)配套考核办法,利于实施落实到位。量化评估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工作落实情况,但要实现管理提升,需要考核办法来支撑。通过调动、激发各责任主体责任制落实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步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根本转变。

(3)丰富技术手段,利于基础数据收集。大量的量化数据收集,仅仅依靠管理人员调查、收集,往往存在数据失真、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等缺点。因此,HSE量化考核的数据应充分应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环保管理信息系统、EM系统等信息化平台进行收集,同时加大HSE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和集成力度,做到数据来源全面、实时采集、真实准确。

(4)开展统计、分析,利于数据转变为管理对策。HSE量化管理数据通过分单位、分专业的对比、分析,有助于评判管理业绩;通过同比、环比管理数据对比分析,有助于判定管理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细化管理指标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揭示管理薄弱环节,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和措施。

(5)充分利用“鱼骨图”分析法,进一步细化分支管理项目,形成多级管理指标,促进HSE量化指标向纵深发展,管理广度上实现全覆盖,深度上更为细致,更能够发掘出管理深层次的弱项和问题症结,实现精准管理。

(6)建立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研究各项管理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利于在研究安全管理绩效提升办法时进行系统考虑,最大限度挖掘管理提升潜力。如作业现场制度执行不到位可以充分于培训教育、检查考核、相关方管理、人员配备、专业适配情况等管理因素进行关联,进而有利于系统地进行管理对策研究和制定。

5 结束语

HSE管理因时、因地,有其特殊性和特异性,企业在制定HSE量化管理办法,设定量化管理指标体系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论证、实践、完善,才能充分发挥HSE量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指标管理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