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放开后的市场变化与思考

2021-12-31 03:53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品油加油站市场化

周 希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28〕

“十三五”期间,国内成品油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未来中国成品油市场将在“放管并重”的指导思想下,推动供给体系结构多元化,以自主定价为标志的市场化进程将重构成品油市场格局[1]。市场化定价放开后,油品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民营、外资甚至跨界企业等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还面临完全放开后市场波动加剧所带来的风险,传统炼销业务经营与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同时,伴随着加油站审批权下放、批发仓储资质审批取消等政策出台,行业准入门槛降低,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竞争层次、竞争手段等将会呈现由量变向质变转换[2]。国内成品油行业将面临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格局快速更迭,数字化以及智能化、非油业务、多元化的能源供给等发展变化,从而重构市场价格与运营体系[3-4]。

1 国内成品油市场化定价进程显著加快

我国自1998年启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从产业链末端开始逐渐向产业链上游推进市场化。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成品油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程显著加快。

1.1 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放开,炼油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市场多元化竞争

受“双权”等准入政策放开以及加工利润走高等因素刺激,近年来传统地炼产能扩张,特大型新兴炼化陆续投营,国内炼油能力已达9亿t以上,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近10亿t峰值。在获得稳定的加工原料后,近年来地方民营炼油厂快速增长,加快整合,炼油厂产能及成品油产量份额持续提升,自2015年至今,地方炼油厂加工能力、加工负荷快速上涨,成品油产量增长了2倍。

1.2 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取消,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下放至地市,行业准入门槛降低,进一步推动市场完全竞争

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多元化。近年来,随着外资投营加油站限制取消,零售审批权限下放地市级政府,零售行业经营主体激增。目前中国加油站总数超过11万座,民营、外资加油站占比已经近50%。同时,2018年7月,国家针对外资加油站不再限制持股比例,一些外资企业、地方国企和有实力民企,参与成品油零售终端经营热情高涨,成品油批发资质放开后,准入门槛降低,社会闲置资本大量涌入,投资和投机规模大幅增加,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格局深度调整。

1.3 油气管网、储运设施建设及运营放开,推动油气资源的市场化步伐

2019年12月,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2020年10月,国家管网公司启动首批托运商准入工作,同时公布11、 12月份的油气储运设施剩余能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将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体现能源商品属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油气价格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1.4 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建立运营,降低了生产企业市场竞争成本和风险

2018年3月,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上海原油期货逐步成为反映亚太地区供需关系的风向标,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贴近我国油品市场的保值工具。有利于促进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成本的削减和风险的降低,为企业参与市场化竞争拓展新空间。

2 国内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情景假设

近年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在成品油需求增长放缓、市场资源充裕的形势下,各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加剧,成品油市场批发价格水平已经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竞争状况。在市场竞争主体多、多元化程度高的地区,成品油的价格水平明显偏低。在华北等市场竞争主体更为多元化的市场,汽、柴油批发价格到位率水平明显低于西南等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市场。但目前国内零售价格仍参照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来确定,虽然在部分地区零售环节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但并不是市场供需的真实反映,各经营主体的营销策略和水平仍占据很大的影响作用。

从发达国家市场化经验看,完全实现以企业自主定价为标志的市场化需要具备5个条件,即成品油资源供应充足(通常表现为供应大于需求)、竞争主体多元、市场避险体系完备、市场定价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到位。“十三五”以来,我国成品油市场改革步伐加快,准入政策由生产向流通环节渗透,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距离完全实现市场化已不遥远(见图1)。

图1 国内成品油市场化进程趋势

一是从外部环境看,放开的时机已经成熟。二是从内部情况看,国内炼油产能过剩,成品油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竞争格局已形成。在炼油领域,外资和民营炼油企业炼化能力已占据半壁江山,市场油源日渐呈现相对分散的格局。在零售领域,民营和合资加油站占比达到半数,终端市场竞争激烈。三是社会公众已逐步适应成品油价格的波动,对市场变化具备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在部分充分竞争的地区,政府已经逐步从价格管理者向市场监管者转变,政府定价机制将从政府指导价的管控向完全市场化定价转变。

3 成品油定价放开后的市场转变

3.1 市场竞争主体增多

竞争主体多元化是市场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主体属性的多元化和市场份额的多元化。从发达国家成品油市场化以后市场格局变化看,市场化定价放开后,市场经营竞争格局将更趋多元,传统主渠道成品油销售企业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没有政府统一时间、统一幅度的价格政策,市场价格波动官方标杆,市场内各经营主体间定价时段、幅度将由市场供需、资源状况、企业经营竞争与采销库存策略来确定。

3.2 国内资源流向面临再平衡

价格放开后,资源分布和区域供需不平衡带来的价差更为明显,全国范围油价洼地和孤岛效应将变现明显,传统油价洼地和炼油厂集中区域的富裕资源将在市场价值导向下,加快向西南、西北等高价区流入。

3.3 短期内零售网点仍是争夺焦点

当前,成品油零售环节高额毛利,吸引了各路民营资本进驻加油站行业,而市场化定价后,出厂价到零售价利润空间被压缩,加油站终端更是油企生存的关键。因此,各经营主体都在积极布局零售终端网络,并且预计在市场化定价初期阶段,加油站点仍是争夺的焦点。

3.4 零售网点将面临价值重估

从发达国家市场化情况看,随着市场化、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成品油产销、流通全环节盈利水平下降。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盈利水平的下降,零售网点的价值将出现大幅缩水,中长期看将加速零售终端网络洗牌,推动市场无序资本流出,促进全行业有序发展。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成品油零售行业利润不断被压缩,前期一些建设成本或租赁成本高企的加油站将难以为继,一些小规模独立经营的民营站点也存在退出可能。同时,短租方式运营的外资加油站也将会因投资回报达不到要求选择退出,接棒者最有可能是品牌化、连锁化成品油经营主体,成品油经销商将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3.5 市场经营主体面临重新洗牌

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整合、关停低效、负效产能将加速进行。随着监管的逐步到位,国内成品油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的价差将大幅压缩,地方中小炼油厂加速淘汰整合。原来的多级中间批发环节或将被缩减,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没有自身仓储能力的企业和贸易商或将面临整合、淘汰风险,有实力的企业和贸易商将向多元化经营转型发展。

4 成品油市场化后的成品油市场相关思考

4.1 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采销定价体系

完全市场化以后,市场价格受产品价值和供需关系驱动,市场将建立新的价格平衡体系,以避免价格无序波动,影响市场供需平衡和正常经营秩序[5]。同时,完全市场化后,各区域之间因为竞争环境不同会形成定价的内部差异,各省交界区域的价格变动成为常态化。完全市场化后,市场定价机制将聚焦在综合油品种类、竞争区域、地理位置、对手策略等具体情况而形成的差异化价格体系。从产品类别上,汽油具有较强的终端消费品属性,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柴油具有生产资料的属性,且需求跨区域流动性较强,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同时,不同区域在受到资源属性、地理位置、市场竞争强度、市场参与度强弱等因素影响,形成不同梯次的市场价格区间[6]。

4.2 逐步形成非同质化的经营策略与产品体系

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化后,成品油炼销全环节利润摊薄,价格竞争加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可能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燃油从生产技术到产品质量都已逐渐趋于同质化。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发展,市场对品牌油品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同时,完全市场化以后,差异化品牌战略与自主品牌推广进一步加快,一些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的品牌产品策略,实现在细分市场上的准确定位,锁定目标群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4.3 逐步形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物流优化体系

市场化定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幅度将更大、更频繁,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成品油经营企业将运用一体化经营优势,加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运营机制。需要通过实现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对,以增强市场防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市场化定价后,国内各地区价差和销量波动增大,资源流动方向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为此,针对区域消费特点和价值驱动流向,逐步完善并建立以提升经营质量为核心的资源运作策略,并匹配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物流保障优化体,提升资源运营、资源创效能力。

4.4 逐步建立更为规范、有序的成品油市场经营环境

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在成品油资源过剩不断加剧、税收监管不完全到位、传统能源加快被替代、新经济新业态新营销跨界等因素交织影响下逐渐演变,市场格局面临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成品油市场的主要矛盾除了供需失衡的现状,更为突出竞争的是带票资源与不带票资源间的不公平市场竞争,市场大量非税、隐形资源,脱离正常价格和成本体系,扰乱正常市场价格秩序,对合法正规的成品油带票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在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规范、有序的成品油市场环境,才能使完全市场化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结束语

整体来看,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放开后,油品经营企业不但面临更为开放的市场竞争,还面临完全放开后市场波动加剧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对于企业运营能力、盈利能力、防风险能力都将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未来,竞争加剧、经营薄利、市场多元成为成品油市场经营常态,尤其市场定价机制放开后,市场发挥价值调节作用,价值规律更深层度的作用于成品油产销、经营业务全环节,中长期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产销格局快速更迭,数字化以及智能化、非油业务、多元化的能源供给等发展将成为未来零售终端行业的转型方向。

猜你喜欢
成品油加油站市场化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周末加油站
周末加油站(Ⅲ)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加油站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研究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超级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