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研究

2022-01-01 03:40侯昱坤
江西农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害虫农作物

侯昱坤

(新乡市牧野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新乡 453002)

有机农业主要指有害物质较少,在食用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农产品种植。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依托生态环保理念推行生态农业技术。

1 有机农业的优势

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的好处主要来自以下几点:第一,有机农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健康食品,可有效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第二,有机农业可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最后,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国际贸易关税的监管和控制逐渐减少,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生产优质、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就需要使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

2 当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

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的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以及大豆等,这些农作物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农业生产中缺乏先进技术的引导,导致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不高。农业生产工作需要技术的支撑,但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管是在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还是相关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少,且当前大部分管护人员的年龄都较大,他们很少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这就使得农业生产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质量。

2.2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目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原因是种植人员缺乏相关的预防理念。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种植人员一般都是在病虫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这时候对农作物生产已经造成了损失,而且此时的防治效果也大打折扣。

3 有机农作物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3.1 注重生态平衡

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农业资源的种类,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社区,可以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病虫害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通过培育害虫的天敌,利用不同的物种相互制约来创造复杂的生态社区,更好地保持农业的生态平衡。培育生物时,要注意调节生态平衡,重视生物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2 提高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大致分为两个领域:空间多样性和时间多样性。空间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空间内种植多种作物,充分利用农田和地理空间。时间多样性是指作物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的多样性。有机农业种植其实就是模拟自然环境,还原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平衡发展。有机农作物种植与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有区别,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是反复在固定的种植区域内进行同一种作物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病虫害问题,同时加大了防治难度。所以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有机农业种植要积极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模拟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建立平衡的生态环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虫害进行抑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有机农作物种植期间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4.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能从基因工程、生物协同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等方面入手,改变原有农作物的抵抗力和抗病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但我国的生物防治技术起步较晚,在有些方面还不成熟,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例如,大红瓢虫能够把卵产在吹棉介壳虫的卵壳或蜡膜上,孵化后的幼虫能把吹棉介壳虫的幼虫吃掉,利用生物界天敌的抑制作用,把捕捉的瓢虫放到被吹棉介壳虫侵害的橘子园里,成功阻挡了吹棉介壳虫对橘子园的侵害。此外还有利用转基因技术扰乱棉铃虫的新陈代谢影响其生长发育,来抵抗该病虫的成功案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之前,应对当地生物进行研究,并根据生物的性质,对生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一些生物虽然能控制害虫,但也会蚕食作物,影响作物的收成。

4.2 农业防治

该技术旨在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减少病原体对农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从而加强农作物的控制,创造良好的繁殖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抵御能力和收成,农民应当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更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随后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清洁和消毒,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由于农作物的害虫不会因宿主死亡而消失,农民要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耕,解决耕地存留的虫害和排水问题,破坏适宜虫害活动的场所。此外,农民可以选择间断性种植和轮作,不断提高土壤质量,同时增强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

4.3 绿色防控

有机农业种植中需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注重农药的无害技术研究,支持农药技术创新研究,更专业和更有效地处理农业中的农药以及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必须承担明确的责任,监督农业中农药的使用行为,以免不合格农药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化学防治技术虽然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得到大规模应用,然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和绿色防控技术逐渐深入人心,化学防治技术需要进行改良: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剧毒及残留性较强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需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原因与规律,采取合理的化学防治手段,从而降低农药使用量,还要针对各种类型的虫害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方式,在用药时应尽可能一次性达成防治目标,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4.4 把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农户应当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评估所在地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把握病虫害的传播范围、生物载体类型、负面作用大小等,按照相应规律调整生物防治计划,提高微生物或抗生素的用量,预防各类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病虫害,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健康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土地的负载率,控制生物制剂的使用范围,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例如在治理农田中的虫害时,农户必须提前了解害虫的生物属性、生长规律、发育条件等,引入可快速繁殖的害虫天敌,在农业大棚中出现蚜虫等害虫时,可引入黄蜂等生物,做好配套的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农户可基于客观的生物学原理,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治理手段,提升病虫害的治理效果。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调节,如植株品种、植株健康状况、肥料、水等因素,消灭农作物遗留在农田中的残渣,消除可能导致病虫害快速扩张的不稳定因素,如光照条件不佳、农田废料堆积过多、土壤肥力不足等。农户还可根据地形分层种植农作物,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稳定环境。

4.5 加大监测力度

病虫害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应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若等病虫害暴发后再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地把害虫杀死,但是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多次使用还会增加害虫的耐药性,使治疗更加困难,同时也会对周边的土壤和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加大监测力度,在病虫害发生之前便进行防治干预才是最佳手段。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要关注农作物自身的生长,应及时发现并及时防治病虫害,尽量把对农作物的伤害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农作物收获之后,还需要及时清理残留的农作物,以免引发鼠害虫害,为接下来的播种打基础。

5 结束语

新时期,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控,要秉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安全的原则,优化有机农业种植环境,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手段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保证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为有机农业发展助力,促进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害虫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2019年法国生物防治产品销量大增,新的销售监管法规即将出台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