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价值引领

2022-01-01 05:38解海霞
关键词:和平道路理论

苏 醒,解海霞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自200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发表以来,中国一直在用自己的理念与行动影响世界,中国正在昂首阔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进入新时代,和平发展的理念正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等理念与实践彰显着大国治理的光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更是时代主题与世界发展趋势使然。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置于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维度之中,其世界价值更加凸显。

一、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承接,又是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厘正,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

(一)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

首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文化积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印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使中国人民的血脉中融进了“天下大同”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向来憧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坚守“和谐万邦,合和世界”,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人民在自己丰衣足食的前提下,更心系世界人民。深入人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文化基因。

其次,中华文明的延绵不绝,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是民族文明发展史对未来的应然选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更是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底蕴深厚。中国完整的历史传承以及漫长的民族融合史,使中华文化得以兼容并蓄。在漫长的民族文明发展中,中华文明一直在从各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并使不同文明互鉴共存。正如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强调的,“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1]事实也证明:人类经历了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这是时代的进步与跨越,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只有尊重文明多样性才能不愧人类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承接

首先,马克思、列宁的和平发展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前提。自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在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问题,尤其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和平与友谊原则,二是平等与合作原则,三是道德与正义原则。经过长期的实践,马克思的和平发展三原则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于1919年颁布了《和平法令》,这奠定了列宁和平发展思想的制度基础。同年,俄共(布)八大上,他对和平共处思想做了详细阐述,至此,列宁的和平发展思想正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率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理论。中国和平发展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列宁的和平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其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以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谜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物质基础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它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彰显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超越,标志着人类社会的革新。在世界历史过去的200年间,资本主义制度展现出其“光彩照人”的发展速度,却也矛盾凸显,且正在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告诉我们,传统的大国崛起之路,虽然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繁荣和世界地位,但面向未来,其矛盾与弊端严重阻碍世界的发展进程,世界越来越缺少一条能够使之持久繁荣的稳定之路。反观新中国成立的70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过程,正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之路给出的最好回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2]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也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升华,更是对人类更好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追求。

(三)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厘正

首先,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驳斥了一些国家提出的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受东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西方政客及学者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持质疑态度。其中作为新现实主义代表的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崛起不可能和平,其持续发展将会导致美中的激烈竞争并可能引发战争,而中国的邻国会加盟美国以遏制中国。”[3]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罗斯·芒罗在《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一文中断定:“未来的中国将对美国的地位与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4]在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看来,中国绝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只是当前中国强大自我,繁荣自身的暂时做法,一旦中国的实力足以和某些国家抗衡,中国必将不再沉默。针对这种质疑,习近平曾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发出中国声音,亮出中国态度: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尊重人民利益的道路,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共同谋求发展进步的道路。”

其次,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拓展了西方国家对于现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统思维。二战后,无论是刚刚取得民族独立的落后国家,还是西方工业现代化国家都纷纷把目光聚焦到社会发展问题上,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处于理论发展的前沿,它认为,要实现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化到现代化的跨越,就必须正视自身发展的内因,由于历史上一直处于传统社会发展阶段,并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这种转化,必须要引进并吸收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非西方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更使这一理论陷入泥潭。在这种情况下,依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它的弊端。这种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其一直处于国家发展的“外围”,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处于国家发展的“中心”。依附理论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来阐述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历史向前推进,新的问题的出现,这两种理论并不能完全支撑世界发展现状。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发展理论诞生,这就是世界体系论。它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用体系的视角来观察与分析整个世界及其组成部分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其总体的发展规律。它既不像现代化理论那样片面重视自身发展的内因而忽视外因,又不像依附理论那样认为国家生而不平等,弱必依附于强。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并没有按照理论来书写世界历史,而中国却在和平发展道路的指引下异军突起,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世界的新期待。对内求改革,锐意进取,对外求开放,与世界交融,中国正走出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道路,在世界的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足迹。

二、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人类历史使命的引领与践行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贫富分化日渐加剧,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一个也没有解决,人类时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全球共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人类如何践行自己的历史使命,世界的发展将向何处去,成为各个主权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全球治理现状的破解与重构

在全球治理问题凸显的今天,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角色,积极创新全球治理模式并参与实践。如何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方案对于当今全球治理现状的破解与重构,价值重大。

首先,树立世界和平发展理念,是改变全球治理现状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在201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上的讲话时说:“当前全球治理现状令人担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5]究其原因,西方国家在应对全球问题上持有的“保全自己”“事不关己”的态度已不能主导今天全球化的趋势,已不能成为世界治理的认同。世界是全人类的世界,未来是全人类的未来,今天的治理不当,必将被后人所诟病。这深刻地揭示了某些国家应对全球化的消极态度,同时坚定了我国的立场。

其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关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一种主张,其目的是改革旧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促进和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而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发达国家把握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因此国际旧秩序的改革迫在眉睫。同时,新的机制在设计上也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基础,使其更加趋近于公正合理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推动力量,积极推动改革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使之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特别是不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中国正与世界各国一道,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一个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的新世界而共同努力。

再次,加强各国合作共赢,反对“逆全球化”,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实践基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其中,并试图搭上全球化的“便车”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导致了西方出现了全球化赢家与输家之间的结构性对立。如果把全球化视为一种现代化进程,那么“现代化输家”理论总体上可以解释“逆全球化”思潮出现和涌动的原因。“逆全球化”势必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加大,各国不能合作共赢必然会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问题上,各国更会各持一方并推卸责任,无法在共识问题上形成合力,这些都为全球治理雪上加霜。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多地表现为“以共治促和平”,这是对“逆全球化”倾向开出的一方良药。因此,加强各国合作共赢,反对“逆全球化”,才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最好实践。

最后,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是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在全球治理的道路上,中国不但不能缺席,更应该拿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让国际社会看到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时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与此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也正在从“失语”到“发声”再到争取“话语权”和拥有“话语权”的过程中成长。当今世界,外交格局变化明显,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地位影响此消彼长,在这样的进程中,全球治理体制与机制在发生变化,多边外交场合更出现了日益响亮的新兴大国的声音。全球治理不是一国所为,更不是发达国家集团所为,它更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大国参与其中并拥有话语权,进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行的全球治理方案逐渐向更加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探索与前瞻

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地向世界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未来世界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推动世界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从未来世界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重大价值引领。

首先,从现实维度看,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彰显大国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6]当今时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没有和平就不可能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确保世界永久和平。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亟需实现“遵从者”的角色转型,更要摆脱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发展体系,因此只有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主线,坚持和平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大国关系,才能防止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国家竞争的最好结果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两极争霸,不是一超多强,而是在共赢中求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全人类共同的进步。

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最高价值,它关乎到人类生存的命运,世界发展的前途。当前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斥全球,西方大肆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严重背离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西方的“中心主义”给人们套上了利益的枷锁,无法让人们意识到世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曾经说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7]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正是立足于全人类全世界,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更旨在为中国,更为世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暴力与掠夺,血腥与压榨将成为资本主义成长的过去,新的未来必须要建立在理性发展之上。

创新发展必须要有前瞻性,理论创新更要具有前瞻性。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不但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的有力补充,更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将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在对于时代发展走向及世界发展趋势上,我们做出了自己的理性判断,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世界的视角,给出了最明确地回应。同时也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谬误。中国在走和平发展崛起之路的同时,也是在探索世界发展的新规律,勇于尝试,大胆革新,在探索人类更好地发展道路上,中国更是开拓者,引领者。

其次,从未来发展维度看,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诠释,是通向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坚实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8]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使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价值取向,更符合人类发展历史的使命与趋向。

实现中国梦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梦的实现,得益于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而世界的安宁更能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现实保障。实现中国梦,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而且更要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更离不开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为我国国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更为世界的发展增加了地区稳定因素,在为实现世界人民幸福安康的世界梦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民主革命前辈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则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潮流和大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是现实与未来的正确选择,才是通向中国与世界梦想的桥梁。

三、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启示

世界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成果有目共睹。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下,对“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了新的阐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引领,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这些都为促进人类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在新的价值理念的指引下,付诸行动才是硬道理,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无论是中国的发展,还是世界的前行,都必须以长远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当今的世界之变,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意识,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一切只谋求本国利益,损害他国权益的做法,必将成为发展的阻碍;一切只顾眼前,透支未来的做法,必将成为前进的绊脚石。人类的未来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创造,世界人民的幸福更需要全世界共同地努力。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道路上,只有反思自我,胸怀格局,贡献世界,才会为和平发展道路夯实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理念正在书写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篇章,正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传达到更广泛的国际多边舞台。中国所走的这一和平发展道路,可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世界发展的问题,倾听世界声音,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使“中国方案”具有世界价值引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正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贡献和平发展策略到引领世界走和平发展之路的过程,也只有“中国道路”才能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和平道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博弈·和平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