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一年级孩子写故事

2022-01-01 09:04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周静红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标点标点符号印章

◇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 周静红

管建刚老师说,故事力是重要的写作能力。一年级的孩子怎么写故事呢?我做了以下的实践和探索。

一、一年级写故事,要尽最大可能给孩子自由

孩子们都爱听故事、讲故事。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其实也是一个个小故事。孩子们的脑海中想象着一个个故事。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图画中展示的内容触发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就变成了一个个故事。写故事当然比看图写话更亲近孩子,能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变看图写话为“写图上的故事”。

“写图上的故事”,图要尽量选择有意思的、贴近孩子生活的。如果孩子对图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写,可以灵活改变为写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刚开始,我在出示图片的同时会出示一两个提示性的问题,后来发现,没有必要。图,只是为了给孩子多一个写故事的选择,打开思路,而不是暗示孩子最好写图上的故事,一定要写图上的故事。对于“写自己的故事”,我是这样帮助孩子定义的: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开心、难过、生气的事情,写出来都是故事。在批改中,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特别爱想象,经常喜欢写一些有夸张想象的内容,于是写故事的选项又增加了一项“写想象的故事”。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会造成偷懒吗?不会。只要老师多鼓励,有能力的孩子会既写了图上的故事,又要写自己的故事,还想写想象的故事,乐此不疲。有的孩子在写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时会加入想象夸张的内容,有意思又精彩。低年级孩子,重要的是“乐于写”,而不是“写什么”。给孩子选择“写什么”的自由,能够让“乐于写”更好地实现。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就是没有要求吗?不是的。通过课堂上的观察以及作业的批改,笔者发现一年级孩子写故事的难点主要在于:1.故事写不出内容;2.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针对这两点,给孩子们的写话提示中,我反复提出这样的要求:写故事要让故事里的人会说话;尽量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我跟孩子说:写图上的故事,要让图上的人会说话;写自己的故事,要让生活中的人会说话;写想象的故事,要让想象中的人会说话。不要让他们变成哑巴。说话了,故事就写长了;说话了,故事也有趣了;说话了,还能更多地锻炼学生使用各种标点符号。针对使用标点符号,我们还开展了“每天一句加标点”活动,每天轮流让一个孩子写一句话,录入课件时去掉标点,利用零碎时间让全班学生共同练习加标点。

二、一年级写故事,要尽最大可能当堂完成

一年级的孩子认字少,写字慢,写故事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零基础起步。不少孩子无法当堂完成,老师就让孩子带回家完成。但笔者觉得这样不行。诚然家长能帮助指导和修改,老师批改也轻松不少。但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好”是有很大水分的。一年级学生回家完成写故事的作业,许多家长觉得自己是一定要帮忙的,可是有正确写作理念的家长少之又少。家长们经常是过度指导,让孩子的写作呈现出一种成人式的虚假繁荣。个别家庭还因为沟通不畅出现了“鸡飞狗跳”的场面。

我倡导当场完成。首先,这样孩子们有比较,有紧迫感,下课就上交,可以治疗拖延症。其次,能真实反映问题,也能真实反映进步。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步,一目了然。可是,40分钟内既要指导又要写故事,以及讲评和修改,怎么做到呢?我学习借鉴管建刚老师的“习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多读多写,老师不提问,少讲解,设计了“习课堂”式的写故事课。课堂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务一:表扬。表扬上次写故事得到印章奖励的孩子,喊口号自我激励。(约2分钟)展示精彩的句子和小作者姓名,一起大声朗读。(约12分钟)

任务二:修改。出示孩子们需要注意的一两个问题,一起大声读。(约3分钟)读一读老师批改好的自己的故事,改正圈出的错别字。(约5分钟)

任务三:提示。出示新的图片和写作提示,大声读。(约2分钟)

任务四:写。当堂完成写故事。(计时16分钟)

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我把每一个环节和需要的时间都在课件上提前做好,把自己在教学中要说的重要内容都展示在屏幕上,需要孩子读和写的任务都用计时器管理好时间。除了组织、管理和表扬学生,不讲多余的话。管住嘴,迈开腿,在修改故事和写故事的环节,我不停地在班级里走动,俯下身子关注每一个孩子写作的情况,当场给写得快、写得长、写得好的孩子盖奖励章,随时表扬用得好的词、句、标点,关注困难的孩子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指导。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故事越写越长,当堂不完成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三、一年级写故事,要尽最大可能表扬激励

对于一年级写作零基础起步的孩子来说,写完整一个句子,用对一个标点,都不容易。要把表扬的尺度放低点,再放低点,让每一个孩子都够得着。

课堂上的第一环节,就是表扬故事本上得印章的同学。先表扬得一个印章的,再表扬得两个、三个的。得相同印章的孩子一起起立,喊激励自己的口号。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大面积的起立喊口号很能带动课堂气氛。印章是怎么得到的呢?课堂巡视时,我走到每一个孩子跟前,看到故事写得快的,词语用得好的,对话写得好的,标点使用正确的,标题起得好的,会分段的,写完一个故事还想写的,写了故事还配了图画的……我都会竖起大拇指点个赞,摸摸头夸奖一句,点名大声告诉全班同学,拿起本子给周围同学做个榜样,再盖章,给他们看得见的奖励。批改故事时,我还会盖章。起初只要写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就会在故事本上盖奖励章,完整的句子多,得章就多,如果能写出精彩的句子,就画出来后,再盖章,后面再逐步提高要求。孩子们得到的印章可以兑换班币,进而可以兑换小礼品。

环节二的表扬是展示精彩的句子,这些句子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会被老师和同学一起大声朗读,会读出小作者姓名,会给予掌声鼓励,会当场奖励Q币,能给小作者极大的激励。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看重这个环节。起初的写作提示很简单,我只要求基本的格式和标点,在批改时就把写得有意思的句子画出来,单独归类,挑选展示。随着写作提示越来越明确,在挑选精彩句子时就要与提示挂钩。从第二次写故事开始,我出示的写话提示中明确提出了“要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这个要求,挑选精彩的句子时,我就会选择对话写得好的。配合着写对话,接着提出“正确使用冒号和双引号”的写话提示,我又重点挑选这两个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句子进行展示。结合着“给自己的故事想个标题”这个提示,我会分类展示精彩的题目……每一次展示精彩句子都尽量做到主题明确。这样的表扬可以逐步引导孩子关注老师的写话提示,使他们朝着提示的目标去努力。统计最近一次的写故事情况,我发现90%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在故事中写对话,65%以上的孩子对话写得不错,标点使用较为正确、熟练。只有三个孩子在写故事时,忘记了给故事想个名字。

对一年级孩子的表扬要“不讲原则”“没有底线”。下学期,我将在姓名册上统计每一个孩子展示精彩句子的次数,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展示的机会。回想起临近放假的一天,我抱着改好的故事本走进教室,班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我惊呆了,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孩子们回答:“因为今天可以写故事啊!”能让孩子爱上写故事,爱上写作,多么让人欣慰啊。

猜你喜欢
标点标点符号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标点符号的争吵
小小标点真厉害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印章
有趣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