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框架下高校收发室服务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A校为例

2022-01-01 11:19武汉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收发室方锐
区域治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收发室投递高校后勤

武汉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收发室 方锐

一、引言

高校收发室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其职责是解决校园邮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收发室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后勤社会化方案的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最早由党中央在1985年发布在《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将高校后勤服务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系,为高等教育工作夯实后勤保障基础[1]。之后,2011年6月,教育部《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高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2]。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其次,受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平台的涌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快递最大的优势就是时效、准确、安全、方便,从而为高校师生提取邮件提供了便利。因此,对高校收发室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高校收发室而言,这里面既有机遇,同时也面临威胁。如何认清自身优势、弱势、抓住机遇、敢于面对威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出提出来的,是一种组织内部分析法,是对组织自身的既定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其中S代表优势,W代表弱势,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将与组织密切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据矩阵形式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而这种结论一般带有决策性。

三、收发室服务现状

收发室隶属于A校后勤保障处,由于学校校园面积较大,服务师生众多,故在校园内共设有4个服务点,共计16人。服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1)统一接收从邮局送来的各类报纸、信函、汇款、印刷品、包裹单等邮件,并做好登记与分发工作。(2)负责全校师生及各职能机构杂志、报刊的订阅工作。(3)接收并登记从机要局送到学校的机要及公函,通知各部门专职人员前来领取。

四、收发室服务能力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邮件管理规范

邮件大致分为平信、挂号、报纸、杂志、包裹、汇款、机要等。平信在地址详细的情况下,投入相应信箱,地址不详,盖上邮戳,退回邮局。报纸:按事先做好的分发牌投递。杂志:根据杂志清单核对、清点、登记,分发到各个部门。包裹、挂号、汇款:地址详细的情况下,通知收件人凭证件领取,地址不详的一律退回邮局。机要:登记并及时通知各部门相关人员领取,做到重要机要不过夜。

2.规范的工作流程

邮件送到收发室后,工作人员先根据清单进行清点、核对并签收,然后对平信、报纸、杂志进行分类并投递,对挂号信、包裹单、汇款单、印刷品登记,通知收件人凭证件领取。

3.良好的职业道德

员工能自觉遵守部门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秉承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自律的精神,做到不乱扔、乱放、随意丢弃、私自拆开师生的信件,保护师生的隐私。

(二)劣势分析

1.人员结构老化,总体素质不高

收发室现有员工16人,年龄在30至40岁的共2人,40至50岁的共4人,50至60岁的共10人;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1人,大专共2人,中专生1人,高中生10人。

2.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日常邮件的分拣、分发、投递、登记等环节中,速度快、准确率高、投递及时、工作量大的员工和速度慢、差错率高、延迟投递、工作量小的员工在工资、奖金、年终奖等方面没有太大差别,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致使工作中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3.员工晋升渠道较窄,缺乏职业认同感

A校的岗位设置分为工勤岗、专业技术岗、管理岗,人员编制分为工人编制和干部编制。收发室的员工多为工勤人员,晋升渠道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可分为普通工、初级工、高级工、技师。受到岗位和编制的影响,收发室的员工直到退休也只能享受技师待遇。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比,晋升渠道较窄,待遇也不如他们。在高校老师和科研人员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而收发室的工作与老师和科研人员相比,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技术含量,常被人瞧不起,缺乏职业认同感。

4.信息化程度低

收发室依据收件人的收件地址投递邮件,对地址详细且写有联系方式的会及时电话通知收件人领取邮件。但对于地址不详或联系方式变更的邮件,只能凭记忆进行投递。高校师生人数较多,且存在人员调动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邮件误投或积压。一些重要的邮件会对师生造成损失,这样员工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机会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校中非教学、科研等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由政府牵头、社会参与、高校自主参加的且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元素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职能、后勤服务手段的转变及企业法人化[3]。这样有利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高校收发室提高服务能力提供机会。

(四)威胁分析

校园快递的迅猛发展,些年来,由于网络购物方式比传统购物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因此更受校园师生的青睐。以2016至2019年为例,2016年校园快递包裹为15亿个,2019年突破30亿个,以教育部披露的高等教育在校3833万人计,30亿意味着人均快递达78件,这是2019年人均42件的1.8倍[4]。因此,也导致了校园快递的迅猛发展,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入驻校园,抢占高校市场,对高校收发室的业务产生影响。

五、提高高校收发室服务能力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员工素质,更好为师生服务。(SO对策)

为提高收发室服务能力,相关部门应抓住后勤社会化潜在机遇,制定并对外发布招聘公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聘一些年轻、有责任心、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特长,愿意从事一线服务工作的人员到收发室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工作流程,告知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WO对策)

首先,高校收发室应利用潜在机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予以公示,并与员工的工资、福利、年终奖挂钩,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从而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情况。其次,应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在进行收入分配时,严格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实现差别化收入。再次,打破身份的限制,以岗定薪,让综合能力强、业务水平高、业绩突出、踏实肯干,有管理能力的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使他们能够在岗位上发挥才能,获得工作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规范信件管理及操作流程,培养职业道德修养,应对校园快递挑战。(ST对策)

快递服务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时效性、准确性、安全性、方便性,随着大量的快递企业进驻高校,对于以传统邮政业务为主的高校收发室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是,校园快递自身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存在野蛮作业的现象,容易造成邮件损坏或丢失,造成师生服务满意度低。第二,快递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服务意识,将师生邮件随意乱放或丢弃,有时还存在私自拆开师生邮件的情况,师生隐私泄露。为了应对校园快递的挑战,切实提高高校收发室服务能力,收发室应采取如下对策:首先,处理邮局送来的邮件时,必须规范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核对、签收、分拣、登记、投递。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保质保量,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规范邮件管理,做到邮件准确分拣、登记,及时投递,避免出现错登、漏登、误登。地址不详的邮件,及时退回邮局,避免邮件丢失或积压。地址详细地邮件,通知收件人领取,将邮件及时交给收件人。再次,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对收发室员工的行为起到约束与指导作用,通过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使员工了解哪些行为符合收发员的道德行为标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培养员工创新意识。(WT对策)

收发室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何才能改变因传统工作方式而造成邮件投递准确率不高、效率低、积压的现状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对收发室员工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员工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掌握利用信息资源的方法,为提高收发室信息化水平和培养员工创新意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改变收发室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建立邮件查询系统,方便师生查询并领取邮件,从而帮助员工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收发室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六、结语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A校收发室服务能力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些对策与建议对提高A校收发室的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也为A校收发室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收发室投递高校后勤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早饭吃了吗(外一首)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不知如何是好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初析
浅谈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与控制手段
大迷宫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