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2022-01-01 21:51宋国印王占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苗圃树苗幼苗

宋国印,王占杰,刘 威

(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 巴林右旗 025150;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黄花治沙林场,内蒙古 巴林右旗 025150;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白音沙那治沙林场,内蒙古 巴林右旗 025150)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育苗栽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为林业资源建设提供基本环境,并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各地方林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育苗栽培工作,积极地应用林业育苗栽培技术来展开树木种子选择、幼苗培育、树苗移栽及树苗管理等工作,以便树苗能够良好生长,逐步扩大林业规模,使之能够创造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 林业育苗概述

林业育苗的目的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护林木的根系,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对以往我国林业育苗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常用的育苗栽培技术为容器育苗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树苗的成活率,但难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随着现代林业不断的发展,林业部门也应当高度重视林业育苗,积极地更新育苗栽培技术,使之能够在良好培育树苗及栽培树苗的同时避免其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促使树苗能够健康生长。立足于国际,对当前国际上提出的育苗栽培技术予以研究,可知Fertiss无纺布容器技术等先进的育苗栽培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利用轻质材料、无纺布作为基本材料来制作培育树苗的容器,可为树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之后科学地栽种树苗。在我国高度重视林业发展的当下,各地区都能够积极地加入到林业育苗栽培行列中,使得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更加广泛[1]。

2 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应用

在林业育苗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林业育苗栽培技术也应当不断创新和得到有效应用,如此才能够保障树苗栽培状况良好,促进树苗健康生长。

2.1 种子的培育与处理

为了能够保证苗木种子的发芽率,得到长成状况良好的树苗,在进行种子培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科学选种,比如采用风力选种、漂洗选种、人工选种等措施,选择质量好、品质佳的树木种子。在此基础上对树木种子予以进一步处理,也就是先进行种子清洁,并在这一过程中将饱满性差、品质不佳的种子筛选出去;之后对种子进行高温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再选择适用的杀虫剂或者杀菌剂,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之后将其与种子混合在一起,均匀搅拌,以便杀死种子上附着的寄生虫或者病原菌。消毒完成后,就可以育种催芽了。

通常采用的催芽技术是温水浸泡和热水浸泡两种。准备好木箱和草席。温水浸泡水温以40℃~45℃为宜,浸泡时间以8小时为宜。当浸泡时间达到8小时,将种子放入准备好的木箱中。为控制木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把草席铺在木箱上层。木箱内部温度以20℃左右为宜,湿度则以60%左右为宜。这些基础工作完成以后,要定期清洗种子以及换水。7天之后,种子开始发芽。热水浸泡水温以80℃~90℃为宜。种子浸泡入热水后仔细观察,捞出水面上漂浮的残种坏种。种子胀开以后放入木箱中,用草席平铺上层,以便调控木箱的温度和湿度。基本上在3天左右,就可以进入播种程序了。

2.2 扦插育苗

育苗栽培技术除了种子培育还有一种扦插育苗技术。扦插育苗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寻找适合扦插的母体;扦插前3天左右,对母体通体均匀喷洒生根剂,幼芽和嫩皮吸收后,抑制生长物质单宁下降,使母体的萌芽力增强易生根。扦插时间选在清晨或者阴天,母体苗木的含水量充足,扦插后伤口愈合快,易成活。扦插后的苗木,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2.3 苗圃的选择与处理

为了能够促使树苗健康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需要将其栽种在适宜的苗圃内。而所谓适宜的苗圃,主要是苗圃内土壤条件良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水分,以便小树苗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健康生长,逐渐长成可移栽的树苗。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科学地进行苗圃的选择与处理。对于苗圃的选择与处理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是选择地势相对平坦、阳光充足、土壤条件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壤尽量以轻质或者沙质土壤为主。其二是小树苗移栽前一年的夏天进行土壤深耕及晾晒工作;在播种前进行土壤的再次翻耕及平地工作。第三,对苗圃土壤的墒情(温度、湿度、pH值)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指标进行检测,根据苗木种类,施加有机肥、化学肥料及有益微生物菌。以巴林右旗为例,本地区的土壤以棕壤、风沙土、黑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草甸土六种土类为主,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偏低,其中磷和氮含量最低。如果想增强苗木的成活率,需要对土壤追加合适的磷肥和氮肥。

2.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幼苗期管理、间苗补苗、处理杂草、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等几大项。

2.4.1 幼苗期管理

如果想提升苗木的产出率,保障幼苗快速健康生长,幼苗期诸如灌溉、施肥等工作程序一定要严格操作且精准科学。幼苗期灌溉可采用滴灌、微喷等现代化灌溉设施,既保障幼苗不会因为水量把握不准确造成过旱或过涝,又不会浪费水资源。灌溉时间上也要合理科学地控制,浇水时间做好详细的记录,尽量选在傍晚的时候进行灌溉工作。对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检测仪器做一个精准检测,对于幼苗期的苗木进行针对性施肥。施肥和灌溉工作要同时进行。

2.4.2 间苗补苗

间苗的工作要等所有的苗木种子全部萌发出齐以后进行,根据苗木的品种来确定留株量及植株之间的密度;一些弱小无力的苗木可以清除。间苗量不宜过多,根据苗圃的面积和计划产苗量来进行间苗工作。定苗量以高于原计划产苗的4%~6%为宜。如果出现缺苗的状况,一定要及时补苗。补苗工作选在清晨、傍晚或者阴天进行,防止阳光暴晒对苗木产生伤害和其水分的流失。

2.4.3 处理杂草

苗圃中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防止杂草过多,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及水分被杂草争抢吸收;及时清除杂草的同时,也要做好松土的工作,以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2.4.4 水肥调控

幼苗从萌发出齐以后,就需要注意水肥管理,根据苗木发育的时间段进行灌溉和施肥。施肥时更是要注意根据土壤状况和肥力强弱来针对性地施肥。追肥的工作要在幼苗萌发出齐后30天左右进行,以后则要每隔15天左右做一次追肥。以保障为苗木提供可正常生长的营养。每个发育时间段都需要做一次松土,松土工作可选在灌溉之后或者雨后进行。

2.4.5 病虫害防治

在幼苗发育期需要开展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防治方法有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喷洒农药等多种方法。喷洒农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药理和作用机理科学喷洒,防止苗木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4.6 越冬管理

苗木的防冻工作是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幼苗期和育苗期的抗冻能力非常弱,一定要加强防护。在土壤冻结前,就要进行防冻工作。一是用稻草、麦秸秆或者杂草覆盖住苗木,厚度以不露出叶稍为宜。二是用农作物秸秆做一个高2 m左右的防风障,防风障的间距则为高度的10至15倍;防风障的功效就是降低寒风对苗木的伤害。三是有条件的苗圃可搭建暖棚,高度要以高于苗木5~10 cm为宜,暖棚北面和地面紧密连接,要用草帘盖住。

2.5 苗木的移栽管理

苗木移栽容易出现根系受损、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水分缺乏等情况,导致苗木生长状况不佳。所以,需要慎重对待苗木移栽,尽可能地消除负面影响,保障苗木能够快速且良好地生长。首先,在进行苗木移栽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移栽的工作程序一般选在春、秋两季,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不到苗木的生长状况,易成活。3至4月份进行苗木移栽最为适宜,此时雨水较多,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光照充足,可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移栽前,需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并对修剪后的伤口进行药物处理。运输苗木的过程中,把苗木根部用泥浆块包裹,确保根系不被破坏。苗木移植出苗圃后,要尽快栽种,以防根部水分流失造成苗木死亡。需要注意合理地控制苗木移栽的密度,也就是根据林区实际情况及苗木生长习性,合理地设置苗木密度,避免苗木栽植密度太小,使之难以吸收充足的养分及光照;避免苗木栽植密度过大,浪费林区土地资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挖掘的树穴应稍大于苗木根系,以便使苗木根系可完整地投放到树穴内,之后用土进行填平、压实[2]。其次,加强苗木管理。为了保证移栽后的苗木生长状况良好,需要加强苗木管理。保证营养及时、合理、有效供应,在苗木移栽后,要为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提供养分,合理供应比例适宜的氮、磷、钾肥料及微量元素肥料,在施肥过程中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避免枝叶出现“疯长”现象。而且,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观察苗木生长情况,如若发现病虫害,应当了解病虫害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比如无公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措施等,切实有效地消除病虫害,保证苗木良好生长。

3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

3.1 强化林业育苗栽培认识

林业育苗栽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该项工作能否高质高效地展开,直接关系到林业资源规模能否扩大,直接关系到林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总结以往林业育苗栽培工作经验,该项工作可能受到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不佳,即树苗成活率不高,难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林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有限,不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强化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对林业育苗栽培的认识[3]。

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应明确国家层面上颁布的政策方针及相关法规,明确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业生态在绿色环保体系之中的重要程度,正确认识到林业育苗栽培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林业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林业育苗栽培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为稳步推进该项工作创造条件。

3.2 加大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研究力度

林业育苗栽培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树苗生长状况及树苗成活率高低。促进树苗健康且快速地生长,不断扩大林业资源,使之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林业部门应当积极地投入到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研究中,总结以往经验,分析和研究不同周期、不同养分供给、养分和温度等外界环境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将其以不同的数据体现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规律以及技术控制中的不足,以此为切入点来创新调整林业育苗栽培技术,以便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保障树苗生长良好,为促进现代林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条件。

3.3 构建优秀的培育人才队伍

培育人员作为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的主体,其专业水准、工作经验等方面均会给林业育苗栽培工作的实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若未能专业化地应用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就可能造成树苗生长状况不佳,成活率不高。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当对日常林业育苗栽培情况多加了解,明确培育人员技术应用实际情况,了解种子培育、苗圃幼苗移栽及林区树苗移栽等环节存在的不足,进而认识到培育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线上及线下培训活动,包括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培训、专业知识培训、职业素质培训等,以便提高培育人员的整体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地开展林业育苗栽培[4]。

4 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各地区积极建设和发展林业。要想建设好和发展好林业,各地方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林业育苗栽培,科学合理地应用和管理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培育幼苗、移栽树苗,逐步扩大林业资源,促进当地林业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苗圃树苗幼苗
移栽树苗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小牛壮壮栽树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巧栽树苗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三棵桃树苗
车顶苗圃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