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优质护理辅助药物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 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2-01-07 08:21马腾亲田林姚亚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研究组满意度护理

马腾亲 田林 姚亚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 450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由胰腺消化酶自身消化所引起的化学炎症,一般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且病死率极高〔1〕。基于上述特点,SA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越来越多,导致SAP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1〕。SAP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胆道疾病、酗酒、手术、感染等原因引起,临床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临床检查会出现血清钙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免疫功能下降、胰腺周围出现钙化阴影等表现〔2-4〕。研究报道,随着近年来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完善,SAP的临床疗效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如果在此基础上辅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则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5-6〕。本文拟探讨整体优质护理辅助药物联合治疗SAP对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SAP患者,所有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均符合SAP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血常规、腹部CT和血尿淀粉酶等临床检查确诊〔7〕。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SAP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可以配合研究进行;③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4例进行整体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致病原因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药物保守治疗,首先需禁食,通过输液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通过胃肠减压来减少胃液对胰腺的刺激,同时使用奥美拉唑(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60,化学药品,20 mg)抑制胰腺分泌以保护胃黏膜,抗感染治疗使用头孢克肟(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93,化学药品,50 mg),可以对疼痛严重的患者给予常规镇静止痛等治疗,并注意进行肠道内外营养支持。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确保其得到充分休息;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禁止食用油腻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尽量进流食;用药时要定时观察患者的药物渗漏情况及注射部位情况;将患者使用的各种导管固定于最佳位置,了解注意事项等。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优质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向患者宣讲有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在认识胰腺炎的同时,提高其认知水平,积极配合医生与护士的治疗工作,提醒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基础护理: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需要在禁食的同时静脉补液,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护理人员应坚持帮助患者翻身、排痰、注意口腔卫生并及时清理呕吐,避免感染发生,每天更换贴身衣物,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发生感染。③心理护理:病房内需保证合适的湿度与温度,多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尽量使用暖色系的东西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患者对未来生活与工作的担忧,使治疗正常进行。④输液护理:SAP患者往往需要禁食1 w或更久,用于保持稳定的内环境,避免水电解质紊乱。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炎症发生会导致绝大部分体液渗漏到腹膜后间隙和腹腔内,导致血容量下降30%~40%,致使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输液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输液操作一旦不合理会导致大量并发症。⑤用药护理:如果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腹痛,应根据医嘱和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止痛镇静药物。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各种药物都应适当使用,需要对使用到的每种药物的用量和性能都进行研究,避免副作用产生延缓并且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奥曲肽、施他宁等)应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患者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换药或停药。⑥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疼痛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必要时给予其止痛镇静药物,也需要通过采用转移注意力、安慰等方法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根据沟通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缓解疼痛。语言交流、听音乐、讲故事等都是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患者服用止痛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注意关注腹膜炎的发生或病情加重。⑦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要叮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不可过度劳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其预后情况进行了解。需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此外,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当患者于家中出现任何意外事件时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标准〔8〕: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稳定病死率显著降低;好转: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病死率有所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死亡:患者的病情加重,最终死亡。②护理服务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落实率、陪护率和投诉率。③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让其填写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得分判断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5分为满意,评分70~85分为一般,评分<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④生活质量评分〔9〕: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⑤并发症发生: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和胰腺脓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显著与好转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陪护率与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SAP患者的病情严重,容易发生继发感染、休克,且随着疾病的发展,部分患者易出现胰腺脓肿等并发生症,甚至会发展为败血症、肾衰竭、心力衰竭等,临床上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0〕。研究表明,除了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辅助进行的护理干预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1〕。

整体优质护理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疾病的不断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而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强化基础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的内涵〔12〕。在整体优质护理中,医护人员除了要加强对患者本身的关注度外,还应同时将注意力放在患者的物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所处环境等影响因素上,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护理,逐渐恢复健康〔13〕。整体优质护理对临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同时根据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和病情变化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其中,正确判断和使用护理干预〔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显著与好转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陪护率与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低。说明整体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疾病的预后,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态度,改善医护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护理工作的展开,使护患关系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整体优质护理辅助药物联合治疗SAP,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研究组满意度护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