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应用协同督导模式对其 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

2022-01-07 08:22夏菊芳欧勤芳陈晓庆王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督导肺结核出院

夏菊芳 欧勤芳 陈晓庆 王婷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214000

肺结核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治疗过程较长,且易反复〔1〕。此外,老年肺结核具有病程长、空洞性病变多、并发症多等特点,该类患者生理机能不断衰弱,长时间服用抗结核药物与承受药物的毒副反应会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2〕。常规干预模式主要为给予患者常规结核病干预、出院指导等,未能给予患者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导致预后效果不佳。协同管理模式主要以患者、患者家属的自我管理为中心,增强患者、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参与到治疗与干预过程中来,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家属还能够起到一定监督、指导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4〕。为探讨应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较为有效的干预模式,本研究将协同督导模式应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并探究其对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均经《肺结核诊断》(WS 288-2017)《结核病分类》(WS196-2017) 中的标准;②肺结核病情相对稳定;③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随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存在精神障碍、交流障碍者,③伴随老年痴呆者,④长时间使用免疫制剂及HIV感染者。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5.76±6.7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75±0.90)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2例;肺结核类型:原发型肺结核1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例,浸润型肺结核9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6岁,平均(75.91±6.65)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83±0.92)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0例;肺结核类型:原发型肺结核15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例,浸润型肺结核10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6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住院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具体内容为:在患者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与医院结核病常规干预流程给予患者相关干预;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档案移至结核病控制项目门诊,并通过《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患者进行后续管理;在患者出院前积极进行出院指导,并叮嘱其定期回院进行复诊与取药等。

1.2.2观察组 实施协同督导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具体干预如下。

1.2.2.1协同督导小组建立 组建协同督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医师、护士、患者家属组成,其中护士需具有5年以上结核病专科临床工作经验、熟悉肺结核项目管理工作;家属为患者子女、配偶等亲属,年龄>18岁,具备小学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患者出院前,督导小组成员、患者一同制定出院后患者的康复管理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指导、用药指导、治疗监督、病情监测、情绪管理及心理干预等。

1.2.2.2制订协同督导方案 ①建立档案:在患者出院前3 d,医护人员收集患者个人住院号、姓名、性别、结核类型及治疗方案等信息,并收集患者家属的相关资料,为其建立个人档案。②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患者出院前2 d,评估患者的病情,以明确患者是否可以出院;了解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其培养良好关系,同时向家属讲明协同督导的目的与实施方式,明确其在干预过程中的职责。③明确督导时间:在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督导小组成员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2周进行1次预约复诊和家庭访视,每个月定期组织所有患者家属进行1次肺结核相关知识培训;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督导小组成员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个月进行1次预约复诊和家庭访视;治疗结束,督导小组成员每个月进行1次预约复诊和电话随访,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家庭访视,并叮嘱患者家属存在疑问或出现意外事件时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

1.2.2.3协同用药督导 告知患者与家属早期、足量、联合、全程、规律性用药对于改善肺结核病情的必要性;帮助患者、家属了解并掌握肺结核治疗疗程、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内容;统一为患者制定服药卡,正面标明患者的姓名、性别与1~31号的日期,家属在患者用药后于相应日期内打上“√”,做好相关记录;背面有药物名称、服用剂量与方式、药物不良反应及备注栏等内容;家属每日定时核查患者的用药情况,若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家属及时与护士进行交流,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出现不适症状的药物名称。

1.2.2.4协同检测督导 在患者出院后,首月每周定时进行肝功能、肾功能与血生化等常规检查,在确定患者无异常情况后,每个月进行1次常规检查与痰菌检查,督促患者每2个月进行1次胸部X线检查。

1.2.2.5协同健康促进管理 在患者出院前,督导小组成员组织患者、家属进行培训,在培训后对患者与家属进行考核,了解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疗程、不规律用药的危害、消毒与隔离的相关知识、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饮食与生活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WHOQOL-BREF)〔5〕分别对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量表内容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影响4个方面,包括26项条目,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3.2治疗依从性 采用该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包括治疗、复查、登记管理等方面的依从性进行评价,记录患者全程无漏服、全程按时复查与全程系统登记的情况。

1.3.3治疗效果 采用疗效评定标准〔6〕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痰检显示(-),X线检查表示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存在明显改善,痰检显示(-)或(+),但结核菌指数明显降低,X线检查表示患者的病灶缩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变或存在加重现象,痰检显示(+),结核菌落指数未出现下降或出现增加现象,X线检查表示患者的病灶无缩小或增大。总治疗效果=(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疾环境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全程无漏服率、全程按时复查率与全程系统登记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3.1 协同督导模式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时间较长,因而老年肺结核患者不仅需要承受疾病带来的不良症状与药物不良反应外,还需要接受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7-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协同督导模式能够建立患者、家属、护士的交流桥梁,强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情况。此外,经过协同督导模式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针对性指导、教育等,使其充分了解到维持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

3.2 协同督导模式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老龄、不规律用药为肺结核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机体出现耐药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需给予有效干预,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预后效果〔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协同督导模式能够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结核病知识培训,提高两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干预〔11〕。同时,该模式的应用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使其做到全程无漏服、全程按时复查及全程系统登记等,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2〕。

3.3 协同督导模式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对药物毒副作用敏感度增强,从而使患者的胃肠道出现较大应激反应,影响其预后效果。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有效干预,使其得到规律性治疗与检查,但多数患者在出院后认为疾病已基本痊愈,使其对后续干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出现松懈心理,最终导致治疗失败〔13-14〕。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协同督导模式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督与管理,家属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通过服药卡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而实施监管,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协同督导模式应用于出院后家庭康复管理中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并且对于改善其治疗效果显得尤其重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督导肺结核出院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