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2022-01-10 07:06齐庆芬张岳利毛明利
当代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压疮神经外科导管

齐庆芬,张岳利,毛明利

(1.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2.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3.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

持续腰大池引流(continued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是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腰大池内置入引流管以达到引流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目的[1]。近年来,CLCFD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用于治疗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引流血性脑脊液等,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4]。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腰大池引流装置种类较多,包括专用的腰大池引流装置(如Medtronic EDM系统),由中心静脉导管及硬膜外麻醉导管改良而来的装置等,特别是由硬膜外麻醉导管改装而来的腰大池引流装置,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在各个级别的医院均得到较广泛的使用[4-7]。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依从性较差,非计划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经常发生[8]。此外,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腰大池引流所需的时间亦不同,腰大池引流管所经路径的皮肤易发生压疮,以上这些情况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难度。3M伤口敷料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术后护理材料,具有透气性强、低致敏性、固定牢固等特点[9-10]。目前临床上关于应用3M伤口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效果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固定导管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的95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8~89岁,平均(61.8±11.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6~81岁,平均(62.1±10.3)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且符合行CLCFD治疗指征;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CLCFD治疗过程中放弃治疗或死亡者。

1.2 方法 两组应用由硬膜外麻醉导管(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改装而来的腰大池引流装置行CLCFD治疗(专利号:ZL201721472958.6)。观察组采用3M伤口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对照组采用自黏性伤口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固定腰大池引流管的方法:当腰大池引流管顺利置入腰大池后,观察组的穿刺点采用3M伤口敷料“十”字固定,引流管所经路径采用3M伤口敷料叠加固定,见图1A;对照组的穿刺点及引流管所经路径采用麻醉穿刺包中的自黏性伤口敷料固定,见图1B。

图1 穿刺点及引流管所经路径固定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腰大池引流时间、行CLCFD治疗的时间、非计划拔管及局部压疮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腰大池引流时间比较 观察组腰大池引流时间为(9.5±2.4)d,对照组为(9.7±2.2)d,两组腰大池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P<0.05)。

2.2 两组非计划拔管及局部压疮比较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压疮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非计划拔管及局部压疮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CLCFD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颅内感染患者而言,可避免反复腰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缩短颅内感染的治疗时间[4]。由于多数颅内感染患者行CLCFD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需引流时间较长,这些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客观上也易造成UEX和局部压疮的发生。UEX是指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无意被拔除,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0%~8.3%[11],目前国内临床上报道的关于腰大池引流管的UEX发生率为0.00%~8.82%[12-1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临床上许多神经外科医生常采用由硬膜外麻醉导管改装而来的腰大池引流装置,当发生UEX,有硬膜外麻醉导管断留体内可能,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医患纠纷隐患[14-15]。此外,多数患者在行CLCFD治疗过程中发生UEX时,通常需再次置管引流,这不仅增加再次置管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共8例患者发生UEX,发生率为8.4%,观察组UEX的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8例患者中,导管完全脱出5例,导管大部分脱出3例,但均未发生导管断留体内。3M伤口敷料是采用医用压敏胶基材料与柔性黏胶纤维制作而成,临床实践表明其具有不易致敏、固定牢固等优点[16]。

压疮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龄、意识障碍、卧床时间长、被动体位等是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17-18]。在行CLCFD时,特别是治疗颅内感染时,通常需患者长时间卧床,多数在10 d以上,此外,由于背部置引流管,患者体位相对固定,这就易造成引流管所经路径的皮肤发生压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局部压疮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发生压疮的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3M伤口敷料透气、柔软,中间有独特的不沾吸收垫,吸收性强,可吸收患者背部汗液,且可避免局部皮肤直接受压,因此,其局部压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自黏性伤口敷料。尽管定时翻身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疮的发生,但客观上家属依从性的差异会增加定时翻身的难度。尽量缩短腰大池引流管在背部所经路径是减少此类压疮行之有效的办法,将腰大池引流管自穿刺点垂直于脊柱从腹侧引出,在不影响引流效果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此类压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患者行CLCFD治疗颅内感染时,应用3M伤口敷料固定导管效果确切,可减少UEX及局部压疮等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使护士维护腰大池引流管更加方便、安全。

猜你喜欢
压疮神经外科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