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辅助治疗老年MDRAB 肺炎患者的疗效

2022-01-10 05:51张洁陈苗崔婷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环素

张洁,陈苗,崔婷婷

(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鲍氏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以通过引起伤口感染,导致患者败血症甚至死亡,临床多表现为肺部感染[1]。相关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也逐年升高,同时临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强,不断增加临床治疗难度[2]。临床为改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多采取常规排痰、氧疗等干预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治疗,通过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的特异性抑制,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单一治疗效果不佳,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可以广泛抑制老年肺炎患者体内的微生物活性,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本文旨在探究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老年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7例老年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男33 例,女30 例;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68.45±1.28)岁;住院时间7~15 d,平均(9.44±1.11)d。观察组 64 例,男 32 例,女 32 例;年龄 63~79 岁,平均年龄(68.97±1.14)岁;住院时间 6~16 d,平均(9.45±1.1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均符合MDRAB肺炎的诊断标准[4];年龄≥60岁者;痰培养出现至少两次鲍氏不动杆菌者。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合并有其他肺部损害者;患有全身免疫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机械排痰、雾化吸入、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200,规格1 g)头孢哌酮舒巴坦3 g 与10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2 次/d;观察组增加替加环素静脉注射治疗(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394,规 格 50 mg)首 次 采 用 100 mg 混 合100 mL 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12 h/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理检查以及细菌检查等均恢复正常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细菌检查恢复正常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改变为无效。(2)细菌清除率[5]:根据临床检验病原学、微生物检查为标准,分为二重感染、未清除、替换以及清除等四个方向。(3)炎症指标水平:采用血常规分析仪临床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4)病情恶化程度: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肺损伤评分(LIS)。(5)采取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Toll-样受体4(TLR-4)、Ⅳ型胶原蛋白(Ⅳ-C)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6)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63 例,显效20 例,有效25 例,无效18 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64 例,显效24例,有效31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88.7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

2.2 细菌清除率 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比较[n(%)]

2.3 炎症指标 两组治疗后的炎症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PCT、CRP、WBC 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n PCT(μg/L) CRP(mg/L) WBC(×109/L)对照组 治疗前 63 48.95±5.78 79.64±10.33 26.41±1.02治疗后 63 37.85±4.11 69.95±8.43 19.78±0.73观察组 治疗前 64 48.94±5.76 79.88±10.34 26.37±1.01治疗后 64 21.92±3.44 61.11±4.29 14.22±0.43

2.4 病情恶化程度 治疗后两组的病情恶化程度各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对照组的APACHEⅡ、LIS 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情恶化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病情恶化程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APACHEⅡ LIS对照组 治疗前 63 19.74±2.44 1.81±0.22治疗后 63 16.21±1.49 0.96±0.17观察组 治疗前 64 19.76±2.43 1.80±0.20治疗后 64 12.16±1.07 0.51±0.10

2.5 血TLR-4、Ⅳ-C 及MMP-9 水平 治疗后两组的血TLR-4 及MMP-9、Ⅳ-C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MMP-9、Ⅳ-C及TLR-4水平比较()

表4 两组MMP-9、Ⅳ-C及TLR-4水平比较()

组别 n MMP-9(mg/mL) Ⅳ-C(mg/mL) TLR-4(%)对照组 治疗前 63 18.46±2.78 86.74±16.74 11.49±2.97治疗后 63 13.41±1.22 61.54±13.27 7.21±1.63观察组 治疗前 64 18.44±2.67 86.71±16.62 11.46±2.82治疗后 64 8.49±1.07 40.37±10.49 4.19±1.14

2.6 不良反应 对照组6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观察组64例,出现恶心呕吐1 例,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临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广泛使用,使鲍氏不动杆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其本身具有天然的耐药性,使得临床治疗难度不断增大。研究表明,鲍氏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致死的原因之一[6]。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选择作用于鲍氏不动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表面的微生物合成,进而降低鲍氏不动杆菌的活性[7]。但是单一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效果不佳。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的氨酰四环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可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生成,减少鲍氏不动杆菌的生成。

观察组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明显改善,同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鲍氏不动杆菌的的耐药机制在于改变药物的靶位、以及细胞功能;产生药物的灭活酶、受核糖体保护等[8]。头孢哌酮舒巴坦通过头孢哌酮与舒巴坦的联合应用,有效避免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的水解,促进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进入患者体内,发挥有效的抗菌活性,抑制鲍氏不动杆菌的繁殖[9];通过替加环素可以有效作用于受核糖体保护的耐药病菌,有效进入鲍氏不动杆菌细胞内,与细菌核糖体亚基结合,进而发挥其广泛的抗菌活性,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考虑可能与联合用药的方式可有效打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结构,抑制核糖体对细菌的作用,促进药物有效进入细菌细胞内,发挥抗菌作用有关。

观察组治疗后TLR-4及MMP-9、Ⅳ-C水平明显下降。TLR-4主要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病变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炎症反应;MMP-9主要作用于呼吸道以及肺的重建,当机体内MMP-9水平过高时,表示机体受到严重损伤;Ⅳ-C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在炎症反应时会导致机体内的Ⅳ-C 异常升高[11]。通过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的联合作用,有效作用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改善其耐药结构,进而有效发挥抗菌作用,提高老年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轻对肺功能、肺组织损害。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可能与老年人自身生理功能下降有关。

综上所述,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可以有效治疗老年MDRAB肺炎患者,通过减少患者体内细菌的分布,控制炎症反应,进而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评价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原料奶中的舒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