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3D-Cube联合3D-TOF-MRA序列中大脑中动脉斑块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1-12 11:17陈辉艳许梅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管壁磁共振硬化

陈辉艳,申 炜,许梅海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南宁 5300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占全脑卒中的80%[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ICAS)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2],我国33%~50%脑卒中和50%以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3],其中大脑中动脉(MCA)因主干粗,血供范围广,最易受累,主要供血为基底节区,所以利用磁共振高分辨技术检出大脑中动脉斑块显尤为重要。对于斑块患者,尤其是携带不稳定斑块的患者,早发现明确其稳定性,并能够对患者狭窄程度及血流量进行准确分析,为其临床提供影像数据分析将减轻患者的致残至死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MRI检查,年龄45~65岁,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短暂性晕厥中老年患者61例。平均年龄(55.13±4.25)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治疗后回访诊断准确性。纳入标准:有症状组,发病时间≤10 d的MCA供血区梗死,无症状组,无卒中病史,在3D-TOF-MRA有狭窄,HR MRI上测量MCA M1段有偏心性斑块。所有人均有一项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①高血压,标准≥140 mmHg;②肥胖;③标准体重指数(BMI)≥24 kg/m2;④脂代谢异常,如高胆固醇;⑤低密度脂蛋白(LDL)较高,标准≥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较低,标准≤35 mg/dl。排除标准:①幽闭恐惧症患者;②无明显临床症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GE 750W3.0T磁共振仪检查,扫描体位为仰卧位,头先进,使用29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头颅置于头线圈中心,鼻尖对正上方,双眼紧闭,双手自然放置于身体左右两侧,中心线对准眉心。所有检查患者增强前签署增强知情同意书,使用增强药分别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和钆特酸葡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高分辨3D-Cube T1+高分辨3D-Cube T2+亮血技术3D-TOF-MRA及对比增强后使用3D-Cube T1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参数见表1。

表1 3D-Cube及3D-TOF-MRA扫描参数

1.3 内容分析

由两位主治以上高年资MRI诊断医师共同阅片,观察血管壁、血管腔的结构,是否有斑块形成,大小程度,狭窄程度及是否易脱落。动脉斑块分型以修正AHA分型:Ⅰ~Ⅱ型:近似正常管壁,无钙化;Ⅲ型:表现内膜弥漫增厚或见较小的偏心性无钙化斑块;Ⅳ~Ⅴ型:斑块内有脂质或见坏死核心,周围包绕纤维组织,可能有钙化;Ⅵ型:复杂型斑块,有表面的缺损、出血或血栓;Ⅶ型钙化斑块;Ⅷ型:不伴有脂质核心纤维斑块,可以有小的钙化[5-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与临床回访对比分析高分辨3D-Cube技术+亮血3D-TOF-MRA技术显示血管情况的准确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大脑中动脉与斑块大脑中动脉影像学诊断

3D-Cube T1、3D-Cube T2在大脑中动脉MRI表现正常管壁薄、呈细线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管壁场有不同程度增厚(弧形或环形),T1、T2及增强T1压脂不同程度高信号[7]。3D-TOF-MRA不能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多数血管显示变细或无血流通过,见图1。图①~⑤显示为正常脑血管,图①为3D-TOF-MRA,图②~④为高分辨Cube。图⑥~⑩显示为狭窄脑血管,图⑥为3D-TOF-MR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图⑦~⑩为高分辨Cube T1显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见图2。

图1 正常大脑中动脉

图2 大脑中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

2.2 3D-Cube在大脑中动脉斑块MRI诊断与治疗后回访结果比较

本组58例患者中,28例为Ⅱ型斑块,19例为Ⅲ型斑块,6例为Ⅳ~Ⅴ型斑块,3例为Ⅵ型斑块。诊断与临床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斑块的MRI诊断与治疗后回访比较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脑缺血事件的高风险因素[8],因颅骨特殊性,颅内动脉检查主要方式有血管内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头颅血管增强成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及有创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检查,而MRI为无创性检查,且具有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优势,更直观地显示血管壁的结构情况,3D-TOT-MRA会因血液流动至转弯处导致的湍流,而狭窄处信号丢失而高估狭窄程度。Cube序列为磁共振3D高分辨序列,体素大小0.5×0.6,利用3D-Cube可清楚地显示血管内、外壁、血管腔的斑块情况,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3D-Cube脂肪抑制增强能显示平扫难以显示的细小斑块,所得出的狭窄程度偏心型强化与DSA有更高的一致性,能更清楚地显示整个管壁的情况:血肿,溃疡,狭窄程度。研究证实,动脉硬化是因动脉血管壁受到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炎性的反应过程,而巨噬细胞黏附于内皮下动脉壁形成条纹状脂肪,脂核或者脂质池,表面包裹有平滑肌细胞、淋巴细胞或结缔组织。在进展到晚期出现斑块内的出血、坏死、溃疡、钙化等不同程度不同比例的稳定或不稳定型斑块[9-10]。所以结合高分辨3D-Cube技术及亮血技术3D-TOT-MRA在很大程度上能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优质有效的影像诊断信息。

猜你喜欢
管壁磁共振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