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

2022-01-12 06:02孙晶岩
北京文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冰球

举世瞩目的这场冰雪盛会,将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而其背后,是一个个参与者的奉献与付出,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创造,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寄托。他们当中,有冬奥场馆及配套工程的建设者、冬奥项目教练及运动员、体育科研工作人员等。在现场深度采访的作家孙晶岩带我们走近冬奥,聆听冰与雪的梦想,感受“奥运精神”……

北京是奥运史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令中国人自豪。从2008年奥运会至今已经13年,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将再一次让北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几年来,为冬奥服务的人员不胜枚举,组织者、建设者、设计者、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保障专家、中外制冰师、志愿者、新闻记者等,他们有些是冬奥会的“幕后英雄”,在其间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将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坚实保障;有些则是赛事的参与者,将在冰雪场上绽放他们的夺目光彩。冬奥会拉开帷幕在即,他们将以冰雪晶莹之心,倾力奔赴这场世界盛会。

北京冬奥延庆赛区有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北控京奥公司是这两个场馆的建设单位,并负责两个场馆赛时的设备设施保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也叫“雪飞燕”,由北京城建集团及中交隧道工程局建设;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叫“雪游龙”,由享有“冶金建设国家队”美誉的中冶集团下属的王牌公司——上海宝冶承建。延庆赛区是建设难度最大的场馆。

罗进是北控京奥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后去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建筑设计,到爱丁堡攻读项目管理专业,取得两个硕士学位。

延庆赛区是罗进迄今为止干得最难的工程。挑战远远大于雁栖湖国际会都工程的难度。他长年住在延庆,周末加班也是常事,拉着总包、监理和施工方负责人开会。

冬奥工程标准要求更高,京奥公司按照国标采购。罗进到新西兰、瑞士、德国、加拿大等国家,考察世界先进的滑雪场,发现欧洲冬季雪大,到夏季雪都可以存住,阿尔卑斯山是天然的滑雪场。他觉得首先要做雪务实验,万一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时候遇到暖冬,气温偏高造雪不利,能否存住雪就是个大问题。

2017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在挂灯笼、猜灯谜、闹元宵,罗进一行冒着严寒来到延庆区的石京龙滑雪场,借地盘进行造雪实验,给雪覆盖保温材料并跟踪观察。可喜的是3月份造完雪,到当年10月份雪还保留有50%。

随着赛事日益临近,小海陀山,一座矗立在北京延庆与河北交界处的山峰,将进入世界的眼帘。该山峰海拔2198米,山南是北京市延庆区,山北是河北赤城县。设在莽莽山谷中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筑群落,在山水森林间既和谐又现代,一派诗情画意。这里不仅是国际一流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国家级雪上训练基地,还是体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范工程,未来将是北京区域性山地冰雪运动、休闲度假以及冬奥主题公园旅游的胜地。

2008年北京夏奥会时只有一个奥运村,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布局规划却包括三个区域,一是北京赛区:城北部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城西部的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届时将有5个冰上项目在这里举行;二是延庆赛区:北京西北部距离市区约90公里的延庆区小海陀山,将举行雪车雪橇和高山滑雪项目比赛;三是张家口赛区,除了首钢园跳台滑雪和延庆高山滑雪外,所有的雪上项目将在张家口举行。

2017年是个设计年、磨合年。延庆赛区的建设特点是难上加险,高山滑雪賽道是世界上最难的赛道之一,雪车雪橇赛道是国内第一条、亚洲第三条、世界第十七条赛道,360度的回旋弯,是世界少有的雪车雪橇赛道设计,比赛速度可达每小时135公里。为了尽可能做到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土方平衡,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北控京奥公司积极优化设计,尽量减少挖方,经多轮积极斡旋,得到了国际雪联的理解和支持,同意了北控京奥公司提出的雪道优化方案,减少了挖方,保护了植被。

雪车雪橇赛道由德国戴勒(Deley)公司设计,包括氨制冷系统。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德国人干事情向来认真、严谨、精益求精。李兴钢工作室的任务之一是把德国戴乐公司的雪车雪橇设计落实到施工图。2007年,12年前的那个猪年,我在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采访过李兴钢,当时他为了北京奥运会,担任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为奥运建筑呕心沥血;2019年,12年后的这个猪年,我在北京延庆小海陀山采访冬奥会建设,又见到了李兴钢的冬奥设计作品。北京冬奥组委任命他为延庆赛区的总规划师。该项目核心由戴勒公司设计,通常国际上的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道一般都在北坡,阴面没有太阳直射,雪不容易融化。但是延庆赛区在小海陀山的阳面,南坡阳光充足,经常被晒,为解决太阳直射的问题,李兴钢坚持在雪车雪橇中心做气候调节系统,设计了遮阳棚,把赛道根据太阳照射的角度用遮阳棚挡住,这样一来,也节约了能源。

世界雪车雪橇一共有16条赛道,中国建设的这条是第17条。雪车雪橇项目体现了科技力量,施工环境特殊,作业面是封闭环境,不能机械挖孔,必须人工挖,千根桩最浅的8米,最深的达21米,人进去挖,加拿大混凝土协会专家来指导。喷枪空枪30斤,喷射手必须身体强壮,上海宝冶公司挑选了30名体能好、技术好的喷射手,54个段,结构复杂,桩基、U形槽、绑扎,赛道主体结构重点长度1.9公里,121米落差,带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喷射技术是毫米级,丝毫马虎不得。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落差、长坡面的特点,酷似一只飞燕,故名“雪飞燕”,我在“雪飞燕”的茫茫飞雪中见到了北控京奥公司总经理罗进。他有时候一天要接到十几个会议通知,光应付会议就忙得焦头烂额,只能挑最重要的会议参加。采访期间,我亲眼见到几个他的工作瞬间:

2019年11月23日,蔡奇书记和陈吉宁市长到延庆区双调研,对延庆赛区的工程提出质量、工期、进度、生态修复的要求。

2019年12月9日,罗进陪同北京市重大办于德泉主任和李书平总经理沿着赛区走了一遍,对施工状况、生态修复和工程场容场貌提出要求;

2019年12月14日是个周六,罗进在延庆开了一天会,晚上才回到北京市区的家里,从天气预报得知周日晚上下雪,他担心小海陀山有事,心里横竖不踏实。安全总监韩小炎当时在山上盯着,但他觉得自己必须在一线坚守。周日下午四点他又从家里出发,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延庆。只有待在延庆,对冬奥工程看得见摸得着,他才感觉心里踏实。

雪在周日晚上十点如约而至,飘飘扬扬覆盖了小海陀山,道路非常滑,通往赛区工地的松闫路被延庆区重大办封路了。周一上午,罗进上山查看赛区道路除雪铲冰的情况,忙得筋疲力尽。当时造雪已经完成了80%,他看到山上还有很多建设者,其中有40多个老外在忙碌,有的在挂滑雪防护网,有的在造雪,有的在压雪。

冰雪运动是富有挑战性和观赏性的运动,高山造雪彰显出劳动的欢乐。离开延庆赛区建设者的那天晚上,我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小诗:《七律·题北京冬奥会海陀高山造雪》

寒潮刺骨朔风吹,延庆鹅毛扑面飞。潇洒银蛇争晓月,奔腾骏马竞朝晖。 高山玉骨喷霜絮,白璧冰肌照翠微。壮士拼搏双测试,加油奥运鼓声威。

一晃一年过去了,牛年的春节延庆赛区的建设者注定不能休息。2021年春节,我再次来到延庆赛区蹲点采访,看到罗进总经理更忙了。春节期间领导干部值班,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罗进依然在延庆一线坚守。阖家团聚的日子里,千家万户都流淌出幸福的欢笑,而他的家里却只有半轮月亮。

我常想,如果帕瓦罗蒂去督促建造音乐厅,乌兰诺娃去督促建造芭蕾舞剧院,科比去督促建造篮球场,会是什么样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刘文浩对滑雪运动的热爱,促使他对北京冬奥工程的滑雪赛道建设格外上心、精益求精。他1984年出生于辽宁本溪,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来到设计院工作,主攻室内设计。曾在北控会都公司设计部工作,参加过雁栖湖工程,负责酒店精装修,工作卓有成效。他酷爱滑雪,有时像箭似的在延庆赛区高山滑雪竞技赛道飞翔。听说北控公司要上冬奥项目,他主动请缨来到了小海陀山,担任京奥公司工程部副经理,主管高山滑雪中心建设。

办冬奥会,国外是先有雪场再有比赛,而中国是先有选址再有雪场。刚来时,小海陀山一片原始风貌,山上本没有路,汽车只能开到海拔800米的临建处,再往上走就要靠双腿了。

2017年的开门大戏是踏勘、筹划工程,看看活儿该怎么干。为了了解地形,刘文浩和同事们一起从临建处向小海陀山巅攀登,需要爬四个半钟头才能到达山顶,上下一趟需要8个钟头。小海陀山有长虫沟,时常有蛇从施工道路上缓缓爬过,施工时既要防毒蛇,又不能把蛇打死,只好用硫黄粉驱除毒蛇,他细心叮嘱工人随身带着防蛇咬伤的药物上山。山上偶尔还有野兽出没,地上留下了清晰的动物脚印。他就那样与山为伴、与苦为友,夜以继日地奋战着。

2018年,国际雪联高山滑雪项目委员会主席鲁西来到小海陀山,刘文浩和高山竞赛主任郑振国一道陪同他查看地形,从海拔1480米的竞技结束区走到海拔2198米的山顶,700多米的高度,比北京香山的香炉峰还要高,足足两个小时的山路, 70多岁的鲁西却走得比他们都快,令人刮目相看。

国际雪联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备战北京冬奥会,国际雪联愿意为中国冰雪项目的发展提供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建议中国运动员要利用好东道主优势,加快对赛道、气候条件等各方面的适应。鲁西曾经是著名滑雪运动员,连续几届的冬奥会、世界杯、世锦赛高山滑雪冠军,亲自设计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滑雪赛道的坡度、角度、路线和赛道的跳点。

高山滑雪的场地包括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等几类,选择在风力较小、积雪量大的地带,雪面为冰状雪,雪厚一米左右。滑降赛道落差800米,一般宽30米,保留天然的转弯、斜坡等,避免连续起伏的小转弯;回转赛道落差250米,一般宽40米;大回转赛道落差450米,一般宽40米,赛道以波浪式起伏的较陡地形为好;超级大回转赛道落差650米,至少宽30米。各种赛道都应设置出发门、旗门和终点门。选手沿着规定的线路,穿越旗门,连续转弯向下滑行,用时少者胜出。其中的滑降项目,也有人称为坠山,有多种完成方式,比如骑自行车等等。高山滑雪虽然没有空中翻腾动作,但是每次转弯都是与医院或者死神的一次擦肩,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50公里,比世界上“短跑冠军”猎豹速度还快。

很多人在欣赏国外高山滑雪比赛的同时,也开始展望2022年的北京冬奧会,其实北京方面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并聘请前高山滑雪冠军伯恩哈德·鲁西作为顾问,亲临现场考察指导。

雪道是由鲁西设计的,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高山滑雪赛道总土方量是70万立方米,一兜一兜往山下运土,工程难度大,工期短,至少到2020年底才能修好。雪道修好后还要安装地下管线,时间不等人,必须优化设计!

刘文浩是学设计的,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往的设计经验帮助了他,他与设计部经理刘坤根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地出了一版优化方案,修改了几段赛道的坡度,向北京市重大办和北京冬奥组委领导作了汇报。有关领导看了他的方案后觉得不错,郑振国便对鲁西说:“鲁西主席,由于工期不允许,施工单位调整了雪道坡度,有些雪道要改。请您看看是否合理,能否修改一下?”鲁西非常虚心,第二天就与郑振国、刘文浩一道徒步爬山到现场勘查,采纳了建议,认真修改雪道设计方案,用挖山的石头砌边坡挡墙。

2019年6月,我乘坐全地形车到小海陀冬奥工地采访,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建设者的皮肤被骄阳晒得黝黑。山上没有路,非常危险,尘土飞扬,两车会车时如履薄冰。坐在车里如果不关窗,一会儿工夫衣服就布满灰尘,人也变得蓬头垢面;如果关上窗户就像在闷罐里,衣服立刻湿透,布满汗渍。

小海陀山的气候仿佛娃儿脸说变就变,车行驶到山腰,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山上下大雨,车里下小雨,我用矿泉水瓶接车顶棚渗漏的雨水。在山脚时艳阳高照,大汗淋漓,可到了山上却气温骤降,冻得人直打哆嗦。

高山滑雪中心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从海拔800米的临建处到海拔2198米的山巅,落差1400米,16平方公里的地盘上,高峰期有56家施工单位,1.1万人在干活,伐树、平整场地、砌边坡、表土剥离、埋管线、建设雪道、供水供电、通信线路……交叉施工难度极大,我端着照相机全神贯注拍摄工程场面时,脚底一滑,摔了个大马趴。我顾不得掸掉身上的泥土继续采访,亲历了小海陀山雪道建设的艰辛,吃尽了苦头,也目睹了刘文浩等冬奥建设者忙碌的身影。

2019年8月,建设者终于修好了一条从临建处抵达海拔1480米竞技结束区的柏油路。高山滑雪要建设雪道,首先从山顶开刀。符合冬奥会要求的雪道与常规雪场不同,常规雪场依山势而建,而小海陀山山巅是尖的,必须先削平,土方量极大,沿着山脊挖,最深的地方需要用炮锤和挖掘机垂直挖20米。

除此之外,刘文浩还要负责造雪、索道和附属建筑,这些都是国内首创,他和建设者从没在落差如此高的山上干过活,现场运输很难,只有将机械和材料运进去才能施工。他们在雪道上修了一条之字形的路,只有挖掘机和越野车才能上去,机械上去后还要给机械运油料。

大海陀山没有路,只能靠骡马队运输,这些骡马队是以往给驴友运输装备的,刘文浩和工人们开车到河北省赤城县,召集了骡马队先运送帐篷、被褥、食品、水、沙子、石子、监控设备等前期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在小海陀山这一侧,建设者从竞技结束区到小海陀山顶架起了货运索道,每个吊篮可以运输2~3吨物品,足足运输了一年的货物,解决了前期山上的急需用品。

刘文浩家在顺义牛栏山,离单位办公室有90公里,为了干好工程,2017年4月,他在延庆工地附近租房,早晨7点30分开车上山,中午在临建简易板房吃盒饭,晚上几乎没有5点正点下过班,开会就在海拔800米的临建活动板房里。延庆属于北京远郊区,晚上饭馆关门早,有时开工程协调会一开开到九十点钟,过了饭点他就自己煮点方便面充饥。刘文浩是高山滑雪赛道工程负责人,忙得团团转,高山滑雪赛道的总土方量70万立方米,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即使休息每天至少也要接70~80个工作电话,不在现场也要遥控指挥工程。

小海陀山气候异常恶劣,而这里却有一群不以为苦、默默坚守的人。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要到小海陀山来考察工作,刘文浩带一个新来的小伙子去提前踩点,看看道路和施工情况。刚走到山顶突然下起了冰雹,山顶只有宽阔的草甸,一无遮挡,弹球大小的冰雹把他们的胳膊砸得布满红印。小海陀山脖颈处(海拔1800米)有一片小松树林,那儿有个小木屋可以暂时躲避一下,他们把书包顶在脑袋上往小木屋跑。新来的小伙子接连摔了两跤,冰雹还不断地往下砸,浑身都湿透了,终于跑到小木屋避了一会儿,冰雹足足下了半个小时。刘文浩既心疼又担心,心疼新来的同事第一次上山就赶上恶劣的天气,担心的是怕好不容易招来的人因为糟糕的施工环境撂挑子。

2018年夏天,刘文浩和同事刘琦从临建处正往山下走,突然冰雹噼里啪啦砸到他们头上、脸上,像石子似的梆梆硬。他们赶紧躲进车里,把拍摄的冰雹照片发到微信群里,群里一片哗然,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苦中作乐无所畏惧……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技术道路全线贯通仪式在小海陀山举行,原定上午9点半开始,没想到当天气温太低,风力将近10级,人都站不住,好不容易等到11点,风小了点,气温上升,仪式才正式开始。京奥公司新闻发言人夏魏上身穿毛背心、羽绒服、防风专业滑雪服,下身穿三重保暖滑雪裤,戴着滑雪帽、滑雪手套、墨镜,带着一群人,脸上围上了魔术方巾,只露出耳朵,刀子般的风把耳朵割得生疼,他们站在竞速结束区拍照,感觉人都被冻透了、冻酥了。

工人们身穿大棉袄、大棉裤在极寒的天气里干活,晚上10点半,主管工程的副总李长洲拎着装满饺子的保温桶,走了40分钟山路到山上给工人们送饺子。中央电视台记者觉得是个好题材,扛着摄像机跟踪拍摄,由于没戴帽子,脸部、耳朵立刻三级冻伤。

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刘文浩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叫作“2198战斗群”,都是高山滑雪赛道的建设者,平均年龄三十来岁。高山滑雪分为竞速赛道和训练赛道,胡高腾27岁,负责城建的标段;30岁的高子超家住北京,妻子怀孕,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在延庆租房,把妻子接到延庆居住;计划部经理李阳到了延庆冬奥工程后,头发白了不少……

北京冬奥会赛道建设是世界冬奥会历史上建设周期最短、难度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冬奥建设者无怨无悔。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产生11枚金牌,雪车雪橇项目将产生10枚金牌。将高山滑雪和雪上F1两个最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场馆放在一起,这是北京冬奥会比赛最大的亮点。

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北区,赛区用地近似扇形,占地面积约432.4公顷,最长赛道全长约3000米,垂直落差大约900米。这里将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項目比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其中包括3条比赛赛道及4条训练道。还包括山顶出发区、中间平台、竞技结束区、竞速结束区、集散广场、索道等配套设施,最多可同时容纳4500~4600人观赛。

2019年底,高山滑雪赛道和训练赛道(竞速赛道)已经完工;

2020年1月18日之前,高山滑雪赛道已经造好冰状雪;

2020年1月疫情蔓延,刘文浩等冬奥建设者春节不休息,疫情下保运营,小海陀山从设计蓝图变成美丽的赛道;

2020年2月,高山滑雪比赛正式开战,出发台的风筝安上了飞翔的翅膀;

2020年2月底,雪车雪橇赛道顺利完工;

2020年8月,高山滑雪中心雪道工程B1、C1及F1雪道已经完成,技术道路土石方及挡墙工程已经基本完成,B1、C、F索道已经取得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证,附属建筑工程已经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2020年底,延庆赛区核心区四大场馆全部完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全面开始造雪、造冰工作。

2021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我在延庆赛区蹲点采访,刘文浩和同事们又在开会,春节期间他们也不能休息,从2月16日到26日,要举办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冬季体育赛事。

造雪的场面很壮观,造雪机造完雪后前面呈现出一个个雪包,通过压雪机把包打碎推到雪道上,造雪机后面的雪犁把雪轧成一条一条的面条状。目前,延庆赛区共建设好7条雪道——3条比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另外还有8条联系雪道、3条回村雪道、15条技术道路、2条拖牵雪道。雪道最高点2178米,比山巅低20米;回村雪道最低点910米。比赛赛道总长约4872米,训练道总长约4556米。

我来到高山滑雪竞技结束区,看到面前有三条赛道,左边一条是训练赛道,中间和右边两条是比赛赛道。高山竞赛主任郑振国带领运动员正在比赛赛道顽强训练,为了每四年一次与世界各国运动员竞争的机会,运动员们正不停地训练,他们绕着旗门左右回旋而下,宛如银蛇在山间飞舞。左边训练赛道是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他们有的坐在轮椅上,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残疾人运动员调整轮椅。高山滑雪对于健全人都很难掌握,摔跤在所难免,残疾人训练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感到畏惧……

2021年春节,我冒着寒风驱车来到延庆赛区,见到了八个外国制冰师,分别来自拉脱维亚、俄罗斯、法国和加拿大,每个国家有两个人。他们很年轻,充满朝气,当我给他们拍照时,一个制冰师把腿跷起来抱着另一个制冰师,做出滑稽的动作,显得活泼俏皮。在这群制冰师中,有一对来自拉脱维亚的兄弟,哥哥叫作马丁斯·绍赛斯,弟弟叫作奥斯卡斯·绍赛斯。哥儿俩长得很像,但是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一头。马丁斯今年32岁,出生于拉脱维亚,家中有父母和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马丁斯是一个美男子,一双鹰眼显得机敏睿智,鼻梁高挺,嘴唇很薄,络腮胡子,栗色的头发在后脑勺上扎成一个发髻,用棒球帽套住,相貌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老成。

马丁斯高中毕业后考取大学,学的经济专业。东北欧国家气候寒冷,冬季运动普及,他酷爱冰雪运动,大学期间到冰场勤工俭学。他特别喜欢雪车,觉得那是战车,滑行起来时速130多公里,呜呜的叫声震耳欲聋,很刺激,于是就在雪车赛道跟着师傅学习制冰。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很快就上手了,每天制冰、刮冰、修冰,从20岁一干就是12年。由于他制冰技术好,被邀请到拉脱维亚、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韩国制冰,名气越来越大。制冰的一技之长使他有机会去了世界很多国家,亚洲、欧洲、北美,眼界变得开阔了。

中国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冰雪运动蒸蒸日上,有关方面向马丁斯抛出了橄榄枝。2019年8月23日,他应邀来到中国陕西。他喜欢西安的文化底蕴,那是座古老的城市,那时他在西安的冰场制冰,在炎热的夏天给古城人们带来清凉的欢乐。

2020年1月,他应邀来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雪车雪橇场馆,精心制冰,一直干了三个多月。4月份雪季结束,他回国休假。

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国内首个雪车雪橇场馆,各项工程于2020年全面完工,并通过国际雪橇联合会、国际雪车联合会专家的认证,已经具备办赛条件。这里的竞赛内容设有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大竞赛项目,将产生10块冬奥会金牌。

雪车雪橇赛道建好了,运动员到位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需要优秀的制冰师来维护赛道。中国邀请了世界顶尖级的制冰师,有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雪车雪橇竞赛部长卡萨特金·尼古拉、制冰师格奥尔基·弗洛塔尔金;法国制冰师罗曼·扬·查马耶、阿诺德·阿尔宾·法比安·杰卢安;加拿大制冰师马克斯韦尔·托马斯·安德森·麦克阿瑟、托马斯·詹姆斯·林福德;拉脱维亚制冰师马丁斯·绍赛斯、奥斯卡斯·绍赛斯等人。

2020年8月,马丁斯和弟弟奥斯卡斯再次来到北京小海陀山,马丁斯觉得延庆赛区的雪车雪橇赛道是世界上最大的赛道,技术含量很高,制冰对自己而言也是挑战。有人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马丁斯却不这样想,他觉得技术无国界。他的手很巧,带领中外制冰师一起制冰。修冰刀在他的手中仿佛一把魔刀,所到之处冰变得格外平整。他从冰面结霜厚度、冰面洒水气阀调整、大型进口设备的使用、修冰刀等方面,通过实地操作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对徒弟进行传帮带。

延庆雪车雪橇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121米,共有16个弯道。赛道包括出发区、弯道区、高坡度区和结束区,他对赛道了如指掌,力求不断造出理想的冰型,冰制得好,滑行者才能节约时间。

我问道:“马丁斯先生,360度回旋弯难修吗?”

他眨眨眼睛,一本正经地告诉我:“360度弯不是最难的,我担心的是第14弯—15弯,是赛道的最低点,有四段上坡路,经常有人在这里翻车,只有制冰理想、修冰平整才能保证运动员的安全。”

雪车和钢架雪车有刹车,而雪橇是沒有刹车的,结束区赛道就需要用上坡控制速度,运动员滑行一轮,雪车雪橇的冰刀会在冰面上造成划痕,制冰师必须用修冰刀及时修冰。

欧洲人双休日是必须休息的,圣诞节更是隆重的节日,可是为了保证北京冬奥会备战,从2020年8月至今,马丁斯一直奋战在延庆赛区,圣诞节、元旦新年和中国的春节,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没能与家人团聚。

2021年2月16日是中国的大年初五,“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2020/2021赛季全国雪橇邀请赛,在延庆赛区举行,这是北京冬奥会的热身赛、模拟赛。我看到马丁斯和他的团队正在一丝不苟地工作,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仍然奋战在一线,与运动员并肩作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技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却为了奥运这个相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

在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是官方语言,通用俄语,拉脱维亚语属于斯拉夫语系。马丁斯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只要一谈起雪车雪橇赛道,他的眼睛就直放光。他告诉我:“奥林匹克是一个大家庭,奥林匹克的意义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我爱制冰,我要竭尽全力帮助中国制造最好的冰面,让运动员在延庆赛区创造好成绩!”

首都体育馆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因其建设时间较早,设施陈旧,2018年,为迎接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改造升级。场馆节能改造,力图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实现废弃物减量,让旧场馆老树开出新花。目前,该馆实现了5G全覆盖,灵活可爱的电力巡检机器狗、不怕撞墙的无人机、智能体温贴……赛场内外,科技冬奥的身影无所不在。场馆内布设的40台4K摄像机阵列和3台8KVR相机,观众可体验到360度自由交互观赛。

北京赛区设有6个竞赛场馆,分别为:国家游泳中心的冰壶比赛、国家体育馆的冰球比赛、五棵松体育馆的冰球比赛、首都体育馆的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国家速滑馆的速度滑冰、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单板滑雪。其中,前面四个是旧场馆改造再利用;后面两个是新建冬奥场馆,新建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的新地标。

2019年11月21日,我与国际滑联的专家一道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速滑馆,到处都是建筑材料,到处都在叮叮当当地施工,如火如荼地建设,橘黄色的起重机高扬起手臂伸到顶棚,仿佛在呼唤什么。馆里像个迷宫,我和北京冬奥组委速度滑冰竞赛主任王北星沿着看台走,居然走错了路。

2021年3月19日,当我再次走进国家速滑馆采访时,新建的场馆已经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精致的顶灯酷似一枚枚钻戒,镶嵌在天幕上;椭圆形的冰面宛如凝固了的牛奶,使人忍不住想上冰滑行;玻璃幕墙外有22条由高低盘旋、似环绕飘舞的“冰丝带”,其设计灵感来自冰雪运动与速度的结合,象征着速度滑冰竞技时优美的冰刀轨迹,同时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在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冰丝带”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平均每条丝带长约620米,总长度约13640米。

国家速滑馆南北长、东西短,主席台设在东侧,约12000个座椅从洁白的冰面,由乳白、浅蓝,到深蓝,直至和墙体融为一体,仿佛由冰面而至悠远的星空一样,在冰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舒适温馨。速滑馆外立面二层以上为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有玻璃单元3360块,面积约为18462平方米。幕墙玻璃面板采用半钢化双超白双银低辐射双夹胶中空玻璃,由4片8毫米厚超白弯弧半钢化热浸玻璃组成,中空层为12毫米,内填充氩气。

该馆屋面索网结构采用国产高钒封闭索,索网结构平面投影尺寸约198×124米,是世界最大的索网体育馆屋面。索网结构索体紧密,表面平整,防腐性能高,承载能力强。屋面索东西向为承重索,南北向为稳定索,均采用双索。承重索直径64毫米,共49对(98根);穩定索直径74毫米,共30对(60根)。索体总长度约为18564米,屋面索体总重量约为581吨,在承载力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屋面结构用钢量。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的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有很多亮点:世界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拥有亚洲最大的约12000平米的多功能全冰面,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国家速滑馆屋面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的钢索,充分体现出集约化建设的理念,全部使用中国制造的高钒密闭索,填补国产索在大型体育场馆屋面应用的空白;“冰丝带”幕墙完美展示了速滑馆的速度与激情;规划选址采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用地,规划建设时充分保护场内原有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功能空间……

而这背后却凝聚了一个双奥人的无限匠心。

每年最后一天的下午,北京景山万春亭上常常会有一个男人站在那里向远方眺望,他要盘点这一年自己究竟干了什么,他要好好地看一下北京中轴线。

这个眺望落日的男人叫作武晓南。武晓南是北京市国有资产公司经营有限公司副经理,国家速滑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速滑馆团队运行主任,曾任国资公司奥运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奥运会曲棍球场、射箭场项目部总经理,国家体育场总经理。

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晚上,他正在北京市委办公厅加班,凌晨两点走出位于正义路的办公室来到长安街,满大街都是举着小红旗的人,人们高呼着:“人民万岁!”“中国万岁!”

干冬奥建筑寄托了他10多年前的记忆和情怀。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担任国资公司奥运办公室副主任,参与奥运会场馆建设。2006年,在建设鸟巢、水立方的基础上,他又接到要建设网球、曲棍球、射箭场馆的任务。

当时,武晓南作为业主,需要高效、节俭、廉洁地建设好奥运场馆,建设时需要考虑怎么保障奥运会的需求,这是庞大的工作体系。他经历过奥运会情绪上的高低起伏,亢奋,累并快乐着。

武晓南是一个智慧型的带头人,他负责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西北角,建设好场馆后,他提出了让专业射箭运动员试一试场地的建议。他举着一个蓝色的夹子,身后跟着40多位射箭运动员,带着他们熟悉场馆线路,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走到主场时,他停住脚步,对大家说:“现在我们走到主场了,未来的决赛场,会有6个人站在这里参加比赛,期待这块场地能创造出奥运佳绩。”

场馆是有灵性的,只有熟悉场馆才能热爱场馆,只有热爱场馆才能发挥潜能。武晓南的导引貌似漫不经心,其实绝非可有可无,他的充满人情味儿的京片子话在运动员心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2008年8月14日,中国运动员张娟娟在女子射箭个人半决赛、决赛中以110环的成绩夺得女子个人射箭冠军,夺取中国射箭项目上的首枚金牌,冲破了韩国队在射箭项目上的垄断。

天空飘洒着雨点,那是老天流出的喜悦的泪花,张娟娟射箭夺冠时,别人在热烈欢呼,武晓南却热泪盈眶地在场外踱步,这里洒下他多少汗水,只有太阳知道;这里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只有月亮晓得。与他朝夕相处的场馆给张娟娟带来了好运,接下来女子曲棍球还要在这里比赛,他期盼中国女曲姑娘也能在这里为国争光。

中国女曲是中韩合作的教练班子,主教练是韩国的金昶伯,他对队员要求非常严厉,故有“魔鬼教练”之称。2007年,“好运北京”国际曲棍球邀请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曲棍球场举行。当发现曲棍球场地有一块草发黑时,武晓南在比赛结束后追到了上海女子曲棍球队员驻地,问金教练为什么曲棍球场地有一块草发黑,金教练说那是菌的原因。

听了金教练的话,武晓南茅塞顿开:铺塑料草时铺快了,下雨沤了草地就会发霉变黑。回到北京,他带领团队及时对发霉的草坪进行了重新处理,草地顿时变得绿油油的。经过精心维护,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曲棍球场馆得到了国际组织专家认证。

2008年8月22日晚,还是在这个场馆,中国女曲与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女曲进行了北京奥运会冠亚军争夺战,虽然中国队以0比2不敌对手,最终获得银牌,但这是中国曲棍球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武晓南的心里乐开了花,曲棍球场馆是露天的,场馆草地的平整性、透水性、保水性的数据都达标,他和建设者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提供了优质场地,得到曲棍球队队员的褒奖,他为自己参与建设了达标的奥运场馆而自豪。

一晃七年过去了,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那天晚上,武晓南参与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广场庆典活动的筹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他做了几个预案:1.申办冬奥会成功;2.申办冬奥会失败;3. 下雨怎么办;4. 不下雨怎么办。他想好了,成功了就热烈庆祝,失败了就悄悄收场;下雨了就将队伍撤到水立方,不下雨就在奥林匹克公园广场举行庆祝活动,组织游行庆典。他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期盼着决定命运的时刻。

2015年7月31日晚上,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将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屏幕,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揭晓,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获得举办权!北京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看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用汉语说出“北京”时,他的心仿佛要跳出胸膛,那份紧张、激动、荣耀与自豪,百感交集。他太热爱北京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了,得知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北京人将与冰雪来一场激情的约会,他怎么能不热泪盈眶呢?

2016年年底,有关方面面向全球组织了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武晓南担任国家速滑馆初评运营组组长,各方呈现的十几个方案,他反复对比掂量,着重看设计理念是什么。突然,冰丝带的设计理念让他眼前一亮,22条丝带环绕椭圆形的滑冰馆,象征着速滑运动员在椭圆形的冰面上滑行,冰刀产生的轨迹,丝带在飞舞环繞。

在中外12个设计团队提供的12个设计方案里,澳大利亚博普勒斯公司提交的方案无疑是最抢眼的,冰丝带方案中选亮相时,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国家速滑馆这个设计我特别欣赏,每当看到它就想到速度滑冰,感到速度与激情。”

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团队承担了后续的施工图设计工作。武晓南觉得未来的场馆应该是一个以体育运动为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冰丝带以冰雪运动为中心,老百姓对冬季运动美好向往的一个集中地。北京奥运会最好的场馆形象记忆就是鸟巢和水立方,冬奥会后,再回忆起来就应该是冰丝带。未来的国家速滑馆内,可以看到冰雪为特色的体育竞赛、展览展示、群众健身,文化休闲等不同经营业态。他不希望冰丝带仅仅靠卖票来参观,靠视觉感知来吸引人,最好是深度参与体验,传播营销,冰丝带为老百姓提供深度参与的服务。他把这座场馆归纳为6个词语: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智慧的馆。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地下结构,在此之前是个规划设计和基础建设“精耕细作”的阶段。2018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国家速滑馆真正“拔地而起”。随着钢结构环桁架滑移就位,2019年3月屋面索网结构编织张拉完成,实现了“编织天幕”。 2019年,国家速滑馆封顶封围,“冰丝带”外形整体亮相,“丝带飞舞”。2021年1月首次制冰调试成功,同年4月“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国家速滑馆的大道冰面得到各方一致好评,向“最快的冰”迈进一大步。与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强强联合,努力打造“智慧的馆”,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检验。

国家速滑馆的建设是业主牵头,总包、监理、设计共建,大家集思广益,互相沟通,各团队密切配合,不断磨合。场馆建设完成后,参与筹办冬奥的运行团队进驻,业主最为熟悉场馆,武晓南在其间做了不少工作帮助团队的同事们熟悉场馆环境。

而今举办冬奥会,办赛要出彩,参赛也要出彩,运动员是最重要的客户群之一,武晓南邀请速度滑冰冠军王北星来场馆坐镇出谋划策,冰丝带的第一块冰刚刚铺好,就请王北星上去试滑,耐心倾听她的意见。以运动员为中心是本届奥运会提出的口号之一,武晓南把服务好运动员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国家速滑馆制冰团队里还有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是来自“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的学生。2019年,在国资公司统一部署下,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手开设了“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学生进入冬奥场馆实习被写入培养计划。

作为双奥人,这些奥运场馆倾注了武晓南的一世匠心。奥运舍我其谁,劳动舍我其谁。

北京冬奥会是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奥运会,采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冬奥会只是序幕,解决制冷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问题,用制冷技术与老百姓联系最紧密的是冷链,从田头到养殖业,从水产源头到餐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必须有冷链,提升我国制冷工业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冷链和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北京冬奥会核心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未来将服务于老百姓的餐桌和生活。

二氧化碳制冷有很多优点,无毒无味、节能、稳定性好、制冷均匀,等等。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授张信荣表示,目前市场主流制冷剂都有强烈的温室气体效应,以及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而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制冷剂。液态的二氧化碳相变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在这个排热过程中,可以把这个热量全部回收利用。

张教授的建议得到了专家的首肯,在冰板构造、制冰,冰面的研发过程中开了很多次专家会,二氧化碳制冰,时代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国际国内的呼声很高,就看你敢不敢创新,敢不敢担当?武晓南做了很多认真的前期调研,用二氧化碳制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会引起全球变暖,他敢为天下先,国家速滑馆冰面巨大,二氧化碳既当制冷剂,也当载冷剂,冰面下的传导是均匀的,低于0.5度的误差,二氧化碳制冷的选择就是挑战,最快的冰。水处理系统、空调除湿系统、LED灯光照明系统,都会对冰产生影响。国家速滑馆以“冰”和“速度”为设计象征,从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施工技法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而在国家速滑馆建设之初,二氧化碳制冰只是一个设想。

确定了二氧化碳制冰后,场馆团队开始逐渐打造“最快的冰”。20多名高压双证焊工6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8574道焊口全部完成焊接。17厘米的完整混凝土地面,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这些扎实的工作,为制作“最快的冰”打下坚实基础。经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划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敷设、防撞垫安装等多道工序,场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

国家速滑馆冰面比赛区规划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两块标准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在赛后,我们依旧期待这块划时代意义的冰面,继续体现它的价值。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总设计师马进说:“这是第一次在能够满足冬奥比赛要求的多功能超大冰面滑冰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作为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多功能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约1.2万平方米。充分考虑赛后再利用。”

国家速滑馆冰面采有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以接待市民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短道速滑等所有冰上运动。

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场馆。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冷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冷技术,冰面温差可以控制在0.5度以内。这样制冷相比较传统方式不仅效能提升20%以上,而且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部位温度不一样的情况。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都是关键性的因素。同时,国家速滑馆专门建设了能源管理智能系统,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全冰面运营模式下每年能节省200万千瓦电。

在国家速滑馆的倡导下,北京冬奥会场馆一共有七块冰场选择了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为了达到最好的制冰系统调试和最佳的制冰效果,他们邀请了国外制冰师马克和他的团队来到中国,还从哈尔滨和长春请来两个制冰师团队帮助冰丝带制冰。马克和他的团队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国,并且严格遵守两国的防疫规定。在北京隔离期间,马克度过了他60岁的生日。那天,中方团队为他举行了一场“隔空派对”,当他看到武晓南帮他订的生日蛋糕时开玩笑说:“我真不知道你们中国人这么重视60大寿。这么说来,我能在中国庆祝60岁生日也许是最好的。”

武晓南介绍说,二氧化碳制冰可以在奥运会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一块冰面温度最平均最均匀的冰面,制冷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相比较传统冰场可以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基础。二氧化碳制冰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制冰質量好,他立刻联系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炎黄子孙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为维护地球共同家园作出的努力。

2018年5月,在荷兰蒂尔堡举行的世锦赛冰球比赛中,中国冰球队与塞尔维亚队交锋,塞尔维亚队员用肘部恶意犯规给中国运动员英如镝带来巨大的伤害:左脸颧骨骨折,轻微脑震荡,满脸是血。裁判紧急叫停,医生带着诊疗包向他跑来,他诧异地问道:“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其实从他受伤到医生赶来已有一段时间,只是他被撞蒙了,满眼冒金星,脑子一片空白。坐在观众席上的英达和梁欢向儿子跑来,夫妻俩望着满脸是血的儿子没有掉一滴眼泪,英达劈头就问:“巴颜,你能不能接着打?”

英达是满族,有着马背民族勇猛征战的特性,在他的潜意识里,只要儿子能够坚持,就一定让他打完比赛。然而英如镝伤得太重了,断裂的颧骨撕裂般疼痛,满脸血迹,左眼上眼睑乌青,他摇了摇头,教练紧急换人。英如镝被拉到医院处理伤口,父母立即带领儿子回国治疗。在飞机上,高空压力和气流颠簸使得他头晕目眩,但他没有吭一声。

在北京一家著名国际医院,X光和CT显示,英如镝五处颧骨断裂性骨折,左上牙松动。

我学过解剖学,深知颧骨和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位,这种凸起的地方在受到暴力伤害的时候容易发生骨折。颧骨与上颌骨、额骨、颞骨都相互连接,其中与上颌骨的连接面最大。所以当颧骨骨折时,容易合并上颌骨的骨折,如果上颌骨骨折,会对脑组织造成伤害。他必须立刻手术!

英达忧心如焚。英如镝躺在了手术室,在全麻状态下做了四个多钟头的手术。颧骨手术既复杂又精细,医生在他的颧骨上打了四根钢钉才完成了手术。这四个钟头对英达来说每一分钟都是煎熬,父子连心,他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踱步,恨不得替儿子去挨这一刀。

初夏的北京气候逐渐变热,疼痛折磨着英如镝,术后左脸浮肿,外面的伤口缝合了,嘴里还有口子,骨头愈合有一个过程,每天洗脸、刷牙、吃饭、喝水都要活动颧骨,痛苦可想而知。这已经不是英如镝第一次受伤了,为了冰球,他的左耳被打断过,耳朵缝了八针。他觉得作为职业冰球运动员,无法离开冰场,只要一段时间不上冰就找不到感觉,看到冰场上那只纵横驰骋的雄鹰,谁能想到他的颧骨还在隐隐作痛?

1998年8月16日,一个男婴在北京呱呱坠地,体重9斤3两,医学上叫作巨大儿。婴儿倒是又重又欢实,可是母亲在怀孕和分娩中却没少遭罪。这个胖小子属虎,狮子星座,从属相和星座看非等闲之辈。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曹植在《名都篇》中有“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的名句,镝是箭头之意,也指箭。锋镝、鸣镝,就是内部有三个小空洞的箭头,射出时会发出响声。英达给心爱的儿子取名英如镝,寓意要带着响声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2001年的一天,英达和妻子带儿子去逛国贸商场。那里有一个冰场,是加拿大冰雪运动专家柯路奇修建的北京市第一个室内冰场。一群孩子在滑冰,滑得好惬意。小如镝像钉子似的铆在那里,死活不肯离开。他跟爸爸说:“我想学滑冰。”

最开始学花样滑冰,他平衡力好,觉得冰上世界太美了,滑得如痴如醉,像模像样。

一年之后,一个教练见英如镝身体壮实,建议他改练冰球。当时中国的冰球教练不多,国贸冰场有很多滑冰的教练,却只有两三个冰球教练;北京打冰球不普及,只有200多个孩子打冰球;场地也很少,只有国贸、西单和亦庄三个冰场可用,然而冰球的魅力无法阻挡。英如镝的冰球启蒙教练是王泽民,打过几次冰球后,英如镝就着了魔般爱上了这项运动。冰球太酷了,这是男子汉的运动啊,守区、中区、攻区,每个区域都有谋略;九个争球点,每个争球点都有剧烈的对抗;仅一个射门就有拉射、弹射、大力击射、反手射門、垫射五种;瞄准就有左下角、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中间五个点瞄。冰球是团队运动,进球和助攻价值相等,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清醒的头脑,还要善于配合,在教练的指导下,他突飞猛进。

上苍眷顾这个男孩儿,既给了他一双长腿,又给了他一双修长的手,这是练习冰上运动和弹钢琴良好的先天条件。此时的英如镝开始练习弹钢琴,钢琴与冰球是完全不同的两门技艺,一个需要静如处子,一个需要动如猛虎,两项技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父母觉得既然这孩子对钢琴和冰球都有天赋,家长就应该作出牺牲,全力以赴支持孩子发展爱好。

热爱的未必擅长,擅长的则必定是热爱。英如镝把钢琴和冰球两门技艺都掌握得得心应手。2004年,6岁的英如镝在北京市“希望杯”钢琴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同年,他又荣获日内瓦——瑞士钢琴大赛特等奖。

在两门顶级的技艺面前,二者必居其一。按照英家、梁家书香门第的基因,文质彬彬的英如镝选择弹钢琴也许更加适合,但是在儿子的职业选择上,父母从来不替他包办。

一件事儿能整明白就算烧了高香,英达对8岁的小如镝说:“巴颜,钢琴和冰球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作为专业你只能选择一样,你究竟想学什么,爸爸和妈妈尊重你的意见。”

英如镝考虑了一会儿,果断地说:“我想选择冰球。”

英达把儿子送进了北京一家业余少儿冰球俱乐部练球。这家俱乐部有一支少儿冰球队名叫虎仔队,小如镝是其中的一员。冰球是烧钱的运动,练冰球的费用相当昂贵,一套普通的装备最少6000元,高的超过万元。而且每月的训练费用相当可观,一般工薪家庭承受不起。虎仔队很多小队员都是外籍孩子,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不菲。为培养儿子练冰球,英达几乎倾其所有。

为更好地照顾儿子,英达义务出任虎仔队的领队,英如镝担任队长。英达每天开车送儿子去练球,再接他去学校上文化课。英如镝曾经发过一张照片,爸爸蹲在地上给他系鞋带,他配了幽默的文字:“这个小孩儿是谁我不知道,蹲在地上给他系鞋带的是他的跟班英达。”

为了儿子,导演英达成了称职跟班,既当司机又当领队,每天往返接送儿子回家。为了儿子的爱好,不擅长体育的英达成了体育迷,说起冰球历史和技术战术一套一套的。每当儿子参加比赛,他总是拽上几个好友为儿子助威。

2007年4月,英如镝所在的虎仔队,参加北美少儿冰球世锦赛,在108支参赛队伍中,虎仔队出人意料地夺得了U8段冠军,英如镝当选为赛会的最有价值球员。这是中国人获得的第一个冰球世界冠军,英如镝也因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本届比赛的“得分王”称号。正是这场比赛,激发了英达送儿子出国学习的决心。

世界冰球强国在北美和欧洲,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捷克运动员都打得不错。虎仔队夺冠,加拿大国家冰球联盟下面的波士顿棕熊队向英如镝发出邀请,将他作为球队的重点苗子培养,希望他过去练球。这时英如镝才8岁,梁欢很不放心。英达则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父母得狠下心来。

英达的姐姐住在芝加哥,她积极联络芝加哥少年冰球队和当地的公立学校,由于英如镝有世锦赛冰球U8段冠军证书,被当地冰球队顺利录取。

2007年8月16日,在英如镝9岁生日那天,梁欢带着英如镝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为了心爱的儿子,一个美好的家庭拆成了两半,英达带着一岁的女儿在中国生活,梁欢带着9岁的儿子在芝加哥冰球队训练,再送到公立学校读书。

美国的小学教育很开放,英如镝在那里学习英语和文化知识,比较轻松;但是打起冰球就不那么轻松了,美国的冰球运动十分发达,球员水平高,打法彪悍凶猛,比赛意识强。英如镝在国内同龄人中打冰球是佼佼者,可是他坦诚地对我说:“我们家没有搞体育的,我运动天赋不好,爆发力、耐力不行,不善于冲撞。”

刚到芝加哥的时候,英如镝幸运地遇到了美国冰球教练瑞恩·泰勒(Ryan Taylor),他给英如镝上冰球私教课,发现这个中国男孩悟性很高,便耐心地教给他技术、战术,给他提供了很多上场训练的机会。这些一对一的私教课使英如镝受益匪浅,也使他在异国他乡领悟到新的冰球打法和理念,至今他在场上打球,都能用到瑞恩·泰勒教练教给自己的绝活儿。

到了美国英如镝一度感到力不从心。国内的打法多注重个人技术,炫技。而那里的打法讲究速度、技术和团队配合,由于训练方法不同,英如镝跟美国运动员不是一个量级,当时很难赢球。

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打球条件,英达加大工作量,除了在电视台主持节目,还当导演并演出电影。他拼命工作,全家四口人的生活费用压在他一人肩头,顶梁柱必须撑起这个家。

父亲的艰难付出小如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暗下决心:我得对得起老爸的付出。他很节省,除了打冰球的开销,从来不大手大脚花钱。英如镝小时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敢坐过山车,不敢跟生人讲话。刚到国外时,英语不太熟练,尤其是英语冰球专业术语有的听不懂,身为华人在异域打球,打法不凶猛,不擅冲撞,难免遭受外国小队员的挤对。他很懂事,受了委屈从不向父母诉苦,总是报喜不报忧。

他10岁那年却要跟11岁的美国孩子一起打球,冰球这项运动,孩子相差一岁能力差距很大,与这些比自己大一岁的高水平冰球队员拼杀,英如镝学会了什么是先进的打法,增强了冰球意识和进取精神,懂得了什么叫作天外有天。那时候几乎场场输球,国内的朋友来电话询问英如镝的打球情况,英达不好意思说总输球,机智地搓着装薯片的纸袋打岔:“哎呀,你说什么,信号不好,我听不见。”久而久之对方心知肚明直接戳穿:“我不问巴颜打球的情况,一问就该信号不好啦。”

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要学会输球,三天两头输球没有把英如镝击垮,这个倔强的中国男孩儿不服输,他尝尽了输球的滋味儿,也激起了战胜对手不甘沉沦的决心。镝是带着响儿的箭头,自己一定要咬牙,无愧于这个名字,成为一支响箭。

如何能够成为一支响箭,唯有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拼别人拼不了的命。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时,英如镝已经独自在异国他乡的冰场上打拼。第二年,他已经学会了美国冰球的进攻意识和先进打法,当11岁的英如镝与同龄的孩子较量时,他觉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那些年真难为了梁欢,她為了儿子作出了巨大牺牲,一个优秀的编剧变成了优秀的司机和厨师,一心一意地给儿子做饭,加强营养,接送儿子上下学、打冰球。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英如镝长得很结实,体能好,他既是技术型队员,也是冲撞型队员,在跟美国孩子和加拿大孩子打球中没有吃过亏。

正如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一样,冰球是加拿大的国球。从体质人类学上看,北美的运动员和欧洲的运动员适合打冰球,他们身材高大,尤其是这项运动在12岁以后赛中允许冲撞,中国人对此很不适应。中华民族以内敛、含蓄、谦恭著称,打球依靠技术战术取胜,不擅长冲撞别人,然而冰球就是这样一项残酷的运动,冰球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时很容易伤到牙齿、面部、肩肘和膝关节。12岁后,英如镝发现美国孩子打冰球赛中冲撞,那个赛季他极不适应,不愿意去冲撞别人,也不敢去迎接激烈的撞击,个人得分狂跌到12分,在对手强悍的冲撞和身体对抗下,自己的技术完全被压制,自信顷刻间灰飞烟灭。

我在加拿大近距离观看过世界一流的冰球比赛,感觉冰球运动员戴着头盔、护肩、护胸,手握冰球杆在场上滑行,就像巨大的钢铁侠迎面扑来。冰球运动的直面对抗对于中国孩子极具挑战,对于中国家长更是考验。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哪个家长舍得自己孩子在拼抢中被激烈撞击?按照在国内学过的打法自然轻车熟路,但是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融入欧美的打法。在改变打法和被淘汰两种结果面前,英如镝和父母一起选择了前者,唯有舍得才有获取,英达满族血统中马背民族的勇猛鼓舞了儿子,成为英如镝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芝加哥练了五年球后,英达在康涅狄格州租了个小房子,英如镝在那里打了一年冰球;后来,英达在波士顿买了房子,又举家搬迁到波士顿。英如镝喜欢匹茨堡企鹅队,喜欢克罗斯比,在芝加哥住的时候支持黑鹰队,在波士顿居住后又喜欢棕熊队。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的段菊芳带领中国女子冰球队到美国巡回打冰球,向高手学习。得知段菊芳一行到了波士顿,英达热情地邀请中国女子冰球队到家里做客。英如镝给中国女冰队员端茶倒水,彬彬有礼,给大家弹钢琴,给段菊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国外学冰球私教费用很高,段菊芳就让英如镝跟中国女冰队员一起练球。既节省了学费,又开了眼界。英如镝比妹妹英闻笛大8岁,哥哥在冰球场上驰骋,妈妈经常带着妹妹观看,慢慢地,妹妹也爱上了冰球,担任守门员,打得十分勇猛。在父母的关心下,英如镝茁壮成长,知书达理,不仅会弹钢琴,冰球打得也很出色。

英如镝在北美打冰球进步飞快,加拿大向英如镝抛出橄榄枝。2015年,17岁的英如镝来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打青年冰球职业联赛,他在那里屡创佳绩,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冰球改变了英如镝的生活,使他在性格上、身材上、职业上都发生了改变,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欠冰球很多东西,我很开心当年选择了冰球,如果我当时选择了上学、弹钢琴考音乐学院或者早点进入演艺圈,今天的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人生能有几回搏?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英如镝心花怒放,申奥成功对于中国冰雪运动是极大的促进。

2016年,18岁的英如镝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到祖国。他真是与9有缘,人生第一个9,9岁生日当天,告别故乡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出国打球;人生第二个9,在18岁生日当天与昆仑鸿星奥瑞金冰球队签约,参加大陆冰球联赛。雏鹰的心中充满了渴望。

大陆冰球联赛前身为俄罗斯冰球超级联赛,与北美冰球联赛并列为世界顶级的两大冰球联赛,同时也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职业冰球联赛。此前,英如镝没有打过职业冰球联赛,上场坐冷板凳在所难免。队友都是二十多岁的队员,有的都结婚了,而自己是18岁的球员,没有校园生活,参加职业联赛特别孤独。尤其是一个人出去吃饭时,之前在学校从来都是跟同学和伙伴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如今一个人孤单地坐在餐厅吃着寿司,为了掩饰尴尬,只好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吃。

英如镝的成人礼是在冰上迎来的,年仅18岁的他在大陆冰球联赛当中度过了步入成人社会最关键的一年。那个赛季,他又爱又恨,无论是陆地还是冰上训练,技术方面提高很快,是他整个冰球生涯中提高最快的赛季。但很多时候要坐冷板凳,一场比赛只能上两三分钟,那个赛季对于他不是享受而是磨炼。好在俄罗斯教练弗拉基米尔·优特獳(Vladimir Yurzinov )对他很好,这是一名退役的冰球运动员,曾经在苏联冰球联盟效力,经验丰富。在他的指导下,英如镝的冰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他学会独立生活,自己看好护照、钱包,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增强了生活能力,变得自律。

冰球运动由苏联传入中国,在昆仑鸿星,英如镝还认识了俄罗斯教练亚历山大·巴尔科夫(Aleksander Barkov),这是一个苏联化的老教练,带着两个俄罗斯教练教学。2016年,中国曾经邀请他担任青年冰球队教练。

一般来说,冰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灵活性是相悖的,身高块儿壮的人往往灵活性欠佳,而灵活性强的人往往又比较瘦,冲撞力量不足。英如镝身高1.85米,块头较大,但在场上灵活机敏,速度很快,敢于冲撞。他打球不吃独食,不搞个人英雄主义,经常在场上控制球佯装进攻,骗过对方球员,突然把球传给队友,让队友进球,他很享受给别人创造进球机会的瞬间,因为冰球是团队项目,助攻和进球同样重要。执教经验丰富的亚历山大·巴尔科夫(Aleksander Barkov)一眼就看出英如镝在冰球事业上前途无量,欣赏英如镝的冰球意识和冰球风范,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职业打法,鼓励支持他,并推荐英如镝当副队长。

2018年,英如镝参加大陆冰球联赛的跨国联赛,见多才能识广,冰球运动锻炼了他的意志,他作为出色的前锋敢打敢拼,打法发生了改变,能从气势上压住对方,同时头脑非常灵活。这个腼腆内向羞涩的男孩儿长大了,敢于与人沟通,也敢于坐过山车,曾经在一个赛季内凭借自己优秀的技战术狂揽98分,成为队里的核心人物。

2017—2018年,他参加俄罗斯冰球超级联赛,打了40场比赛后进了两个球,队友们为他鼓掌,他的心和球队贴得更加紧密了。

2018年,他的球衣上多了一个A字,这是球队副队长的意思。在其位必须谋其政,他在职业联赛中要起到领袖的作用,得为整个球队负责,他意识到必须不断学习,不仅是荣誉,而且是责任。他成熟了,在教练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一个职业冰球运动员。他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小时候害怕与生人打交道,如今变得活泼开朗。2018—2019赛季,他主要在俄罗斯冰球联赛打球。他出生于1998年,自命为98号球员,穿98号球衣。他在队里虽然年龄轻却不可小视,打出了新成绩。

他的技术突飞猛进,那个赛季,他50场比赛得20分;下一个赛季,50场比赛得16分,在当时联盟里破了中国球员的纪录,在联盟成员里也是突出的成绩。

英如镝在昆仑鸿星奥瑞金队担任副队长,逐步扮演着中国冰球名片的新角色。昆仑鸿星是在俄罗斯打比赛,同时他加盟北体职冰球队,全称北京体育职业学员队,实际上就是北京队,主要在国内打比赛,二者并不矛盾。

在北京冰球主场奥众冰上运动中心,丝路超级冰球联赛(SRHL)的比赛现场总有一个忠实的观众,这个人就是英达,他是英如镝的忠实粉丝,更是他的坚强后盾。

2018年8月份,刚刚痊愈的英如镝又戴头盔出现在冰球场上。颧骨骨折有多么痛苦,打四根鋼钉有多么难受,那毕竟是异物啊!阴雨天会难受,咀嚼硬东西会难受,喝啤酒撸羊肉串会难受,然而,英如镝向我讲述这段经历时却显得云淡风轻,好像只是腿上擦破了块皮那么简单。我心疼地问道:“你妈妈当时一定哭了吧?”

他说:“没有,我妈当时看我满脸是血,还拍照发朋友圈呢。”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国,中国男子、女子冰球队直通2022冬奥会,这是唯有主办国才有的待遇。冬奥会对于中国来说百年不遇,中国冰球队作为弱队能够在冬奥会上与世界强队决一雌雄更是百年不遇,英如镝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当年与英如镝一起打球的宋安东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打球去了,当初到美国打球,没有十年签证,英如镝必须在美国住满3—6个月回国一次,来回折腾,有人说:“真麻烦,干脆改成美国籍算了。”

父亲坚决不同意,儿子,你是中国人,老爸培养你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他也觉得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

回国效力是一条艰难的路,中国队的冰球水平较低,在强手如林的冬奥会赛场会输得很惨,但是人生能有几回搏?他能够为中国冰球作的贡献是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广中国冰球。

为了支持儿女学习冰球,英达家设置了健身房和冰场,冰场设置了一个球门,英如镝、英闻笛兄妹可以随时穿冰刀上冰练习,哥哥练习射门,妹妹练习守门,英家的冰球场见证了兄妹俩顽强训练的身影。

英如镝告诉我:“从冬奥会申办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真正为国家荣誉而努力,今天的职业球员身份,让自己更有信心和责任去肩负这份重任。从小在国外学习冰球,自己有着不同于国内队员的训练模式,我愿意为国效力。”

从先天条件来看,英如镝具备打冰球的先天条件,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在冰球运动上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我说:“现在想起来国内陆地训练教练老让我跑步,在国外训练教练老让我蹬车,其实应该练蹬车,因为冰球运动员应该有良好的蹬冰能力,而蹬车更能增强腿部力量。我出国还是晚了点,我要是再早些到加拿大和美国学冰球,应该会有更大进步。”

英如镝无疑是幸运的,9岁就受到了美国正规的冰球训练,接触了北美最先进的冰球打法,加上后天的努力,把他锻打成一块合金钢。他所具备的冰球技术,在场上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超出了那些从小接受少年体校培训的国内同年龄段的孩子,他的出现是中国冰球运动的幸事。

丝路超级冰球联赛北京主场第二轮第一场刚刚结束,昆仑鸿星奥瑞金冰球队迎来自己主场的第一场胜利,5:3战胜对手,全队振奋,全场欢腾。刚刚走下赛场的英如镝脸上还淌着汗珠,一些刚刚观赛结束的冰雪特色校孩子们簇拥着他,很多孩子是因为他认识了冰球运动,把他当作偶像。英如镝给北京乃至中国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他是许多热爱冰球运动孩子的偶像,他多次将自己的冰球杆送给那些孩子,把冰球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

2020年7月,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英如镝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男子冰球集训队。22岁的英如镝正是冰球运动员的最佳年龄,他担任中国男子冰球队队长,带领28名运动员在沈阳体育学院封闭式训练。

在体育界,要想让别人服你,首先你的技术要好,其次还要会团结人,知道球传给谁,传到什么位置能发挥最佳作用,知道如何组织进攻。英如镝在虎仔队担任过队长,在青年队担任过队长,在昆仑鸿星成人职业队担任过副队长,在中国男子冰球队又担任队长。一方面因为球打得漂亮,是核心球员;更重要的是他素质好、脾气好,不辱骂队员,在场上有清醒的头脑和进攻意识,善于团结队员。

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但凡优秀的人都要品尝孤独的滋味。他的孤独时常与枯燥为伍,每天早晨7点多起床,上午进行陆地训练,手抓150公斤重的杠铃练习举重,在拳击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拳击,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步,每次要跑6000~8000米。下午还要进行冰上训练,手拿冰球杆在冰场摆好的冰球间画龙,手拿冰球杆对着球门做不同角度的射门,在冰上练习飞快滑行,汗水把运动服湿透了,白皙的皮肤晒成古铜色。

国家冰球队队员来自五湖四海,一个球队是一个团队还是一盘散沙,决定了在场上能否打得出色。英如镝努力与队友建立兄弟的关系,像磁石一样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既要每个球员都具有高超的个人技术,更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拳头。

2020年冬天,全国冰球锦标赛于12月2日至13日在云南省腾冲市启迪冰上运动中心举行,这届比赛是全国冰球锦标赛首次在长江以南地区举办,是中国冰球协会年度最高级别赛事,也是2020年度唯一的全国性成年冰球赛事。一直在国家队训练的运动员回到各代表单位参赛,英如镝回到了自己的母队北体职队。

本次男子组比赛吸引了8支队伍的240名队员参赛。比赛分为A、B两个小组,A组包括哈尔滨、重庆、北京、北京体育职业学院,B组包括齐齐哈尔、上海、安徽、佳木斯。第一阶段进行小组单循环赛,第二阶段则将根据小组赛成绩进行单败排位赛。

中国冰球运动的强省是黑龙江,不仅哈尔滨队很强,而且齐齐哈尔是全国冰球城市,实力不容小觑。哈尔滨队和齐齐哈尔队被誉为东北传统强队,东北虎威风凛凛。果然不出所料,首场比赛,哈尔滨队对阵北京队。比赛一开场,双方就展开激烈对抗。第8分钟,哈尔滨队左闰丞首开纪录。哈尔滨队是卫冕冠军,实力雄厚,打法剽悍,进球后,哈尔滨队越战越勇,接连几次威胁对方球门,虽然北京队在进攻端更加主动,但哈尔滨队门将夏盛戎高接低挡力保球门不失。这场比赛,哈尔滨队最终6:1战胜北京队。

英如镝心里很清楚:哈尔滨队和齐齐哈尔队都是强手,与哈尔滨队分到一组是碰到冤家了,跟他们打第一场不要拼抢激烈,小组能够出线就行。于是,他使了一个眼色,队友心知肚明,大家悠着打,2+1的打法,就是英如镝和一个强手带一个年轻队友去打,最终以A组第二名出线。

12月12日下午,北体职队对阵B组第一名齐齐哈尔队,这是一支冰球劲旅,北体职队必须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去打,只有打赢了B组第一名,才能参加冠亚军决赛,否则只能拿个第三名。英如镝下了战令:今天的战术是不顾任何私人目标,不在乎自己进球得分,只在乎球队能否赢。冲撞要凶猛,拼抢要紧,要给对方压力,不要怕消耗体力,上去就得压住他们,比赛必须拿下,每个球都必须打好!

球员们上场了,第一局0:0;第二局是规整的进球;第三局就开花了。英如镝在场上虎视眈眈,拿到球就让对方害怕,用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慑对方,他的眼神冒火,进攻凌厉,球员们犹如猛虎下山,气势太猛了,终于以5:1打败齐齐哈尔队。但是他和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比赛结束,这个1米85的汉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连脱护具的力气都没有了。

当天晚上,浑身的骨头架子都酸痛,他睡了一个囫囵觉;13日,他一整天都躺在床上睡觉,他必须养精蓄锐保持体力打决赛。

12月13日晚上,北体职队与哈尔滨队在决赛中狭路相逢。哈尔滨队个人技术水平高,不可小视。英如镝带领的队伍出师不利,一个球员被禁赛了,后卫受伤了,昨天和齐齐哈尔队拼抢太激烈体力不充沛,以2:1的落后比分进入第三局。英如镝拿出老虎的威风,率领队员敢打敢拼,勇猛冲撞,但是哈尔滨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身体强壮,打法老到,到终场仍然是平局。打加时赛,双方互不相让,又打成平局。只好靠点球大战决定胜负。最后是5打5,谁先进3个球就赢。哈尔滨队进了两个球,北体职队也进了两个球,按照场上队员的技术,很多队员都是可以进球的,但是压力太大了,场上无数双眼睛盯着球员,此刻就看心理素质了。轮到北体职队发点球了,这个发球的运动员平时技术很过硬,但是场上的气氛太紧张了,空气仿佛都凝固起来,英如镝敏锐地捕捉到那个发点球队员的眼神有些慌乱,毫不犹豫地顶了上去,多年在国外打球的经验帮助了他,他放下包袱临阵不慌,沉着地击球,打中了!

此时,还不算大功告成,哈尔滨队员上场了,那可是技术高超的强手啊!英如镝背對着他没有看他,随着一声巨响,英如镝用眼睛的余光看到队友们热烈地欢呼,知道了对方最后一个点球没有打中。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在12月13日举行的男子冰球决赛中,和哈尔滨队之间展开激烈争夺,火药味十足。最终,以戏剧性的点球大战,5比4击败卫冕冠军哈尔滨队,创下了北京冰球全锦赛历史最佳战绩。

腾冲有个大滚锅,此刻腾冲市启迪冰上运动中心则变成了一口大滚锅,英如镝最后一个进球一锤定音,启迪冰球馆沸腾了,身穿蓝色冰球服的北体职队员滑行冲到冰上,将冰球杆扔到冰上,将手套抛向空中,在冰上抱成一团。英如镝背对着观众,不敢看大家的眼神,他的脸上洒满了泪水。他用背影朝向观众,球衣上那个醒目的98号格外引人注目。北体职队荣获冠军,英如镝感慨万千,他为自己的球队骄傲,为生他养他的城市北京骄傲。这一天等得太久了,这个球队等待了4年的冠军,这个城市等待了 64年的冠军,终于花落北京。

赛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的王宁说:“这次北京夺冠,我们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偶然性,同时也具有必然性。虽然我们这次作足了准备去冲击冠军,但是没有想到真能把奖杯带回来,因为我们自身感觉还是和齐齐哈尔、哈尔滨是有差距的。北京这座城市等待这座奖杯等了64年,北京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是在1956年,2020年终于拿到了全国冰球最高荣誉,非常不容易。进而使得北京引领中国冰球项目的发展,这是一个趋势。北京的冰球队员真的代表了首都精神,他们把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赛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了北京的这两支队伍,2020年的全国锦标赛才可以载入史册。昨天晚上那场决赛,我不敢说是中国冰球史上最激烈的比赛,但一定是之一。”

比赛结束后,英如镝心怀感激:“这次比赛如果少了这个队伍的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球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今天都不可能是这个结果,谢谢你们每一个人,谢谢你们的付出、你们的坚强和你们的牺牲。在此还想对所有支持我们、看好我们、鼓励我们的人说一句:‘谢谢你们,我们没有让你们失望!’”

如果生活是海洋,音乐就是波浪;如果生活是飞鸟,音乐就是翅膀。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出火花,英如镝是一个阳光男孩,冰球是他的职业,音乐是他的爱好,他从骨子里热爱冰球和音乐。在齐齐哈尔冰球节打球,他练得很认真,有空闲的时候,他对主人说要找架钢琴练琴,那是他发自内心的爱好。

自从2020年7月到沈阳集训,他回家探亲的机会不足三周。回到家里短暂的休息时间,他抓紧时间弹钢琴、弹吉他、吹口琴,跟家人聊天;回到队里,音乐拉近了他和队友的关系,他组织国家冰球队员合唱团,一起唱歌,一起弹奏电钢琴和吉他。

冰球队强手如林,他从国外训练归来,冰球技术战术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果他不能和队友打成一片,就会被大家排斥,很难带好队伍。但是他和队友关系非常融洽,与队友到丹东,他们站在鸭绿江畔做出舞蹈动作和雄赳赳气昂昂的动作,滑稽可爱。自己还在朋友圈注明:这是我离金正恩同志直线距离最近的一次了,来到著名景点,那必须得有老年旅游拍照合集,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巴颜,整个儿一个英氏幽默。

队友牛牛说他:“巴颜,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自恋的人。”

他自信地回答:“你要是像我这么优秀,你也会这么自恋的。”

他仿佛生活在玻璃缸中,聪慧、透明、不装,一眼能看到底。有时候也会来点小幽默,他两岁时有一张反戴着帽子,戴着墨镜,叼着香烟的照片,估计是英达折腾儿子的杰作;最近,他反戴着帽子,戴着墨镜,把笔叼在嘴里,模仿儿时的那张照片做了抖音,可爱极了。他有时候会用冰球杆遮住半张脸拍照,调侃道:脸大,只能用道具挡。

他是中国国家冰球队队长、北京昆仑鸿星俱乐部球员、表演级钢琴家、业余吉他手,偶爾也打网球,说要对得起费德勒。这个身高1.85米的帅哥,做直播,录制单曲,直播点击率达到10万。父亲给他留言:纪念一下儿,10万赞了。

英如镝活得潇洒、活得真实。当我问起他在荷兰的受伤情况,他没有埋怨冲撞自己的塞尔维亚队员,反而检讨自己在场上疏忽了,没有抬头看对方,颇有大将风度。我接触过一些中国冰球界权威人士,对他也赞不绝口。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远远超出了同年龄段的专业选手,他的出现是中国冰球运动的一件幸事,其成就有可能赶超刘翔、姚明。”

我反复琢磨着英如镝的话:“我欠冰球很多。”说实话,为了冰球,他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他的颧骨骨折五处,耳朵被打伤,身上也有多处伤痛,应该说冰球欠他很多很多。我问他为什么要用一个“欠”字来概括自己与冰球的关系?他说:“如果不做运动员,我不会长到1.85米,我应该是一个1米7几的小胖墩儿。我小时候性格内向,不敢与陌生人讲话,冰球逼迫我主动与人交往,因为我们打冰球经常是几十分钟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面,见面几十分钟之后就要上去打比赛,冰球教会我怎么做人,使我变得大胆,敢于与人交流。冰球给了我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身材,冰球改变了我的性格,冰球使我的人生变得精彩。”

一个“欠”字,体现的是境界,是体育对人格的塑造。

前不久,英如镝发了一段歌手约翰梅尔(John Mayer)边弹吉他边演唱的视频:“Baby you’re the last train, baby you’re the last train home.”(宝贝,你是最后一班火车,宝贝,你是最后一班回家的火车)。

约翰梅尔是推特上知名度最高的艺人之一,有370万粉丝。英如镝是想念北京吗?如今,他和28位国手已经乘坐火车回到北京延庆训练。国家体育总局要求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他练习史密斯蹲腿架,还调侃说,胖一点,劲儿就会大一点,体测完了再减肥。

紧张的训练之余,他还不忘翻译,用了8天时间,翻译了《克莱本公园》,138页,44624字,这是他自己翻译的第一个剧本。当年,他的奶奶翻译了美国剧作家洛伦·汉斯贝瑞的《阳光下的葡萄干》,由他的父亲英达导演话剧,《克莱本公园》是一个致敬他奶奶吴世良翻译的《阳光下的葡萄干》的一部戏。他说:“不知道这个戏最后能不能上演,但是起码为我开了这扇门。剩下的交给命运吧!”

1994年,在英如镝出生前的四年,中国男子冰球队曾经排名世界第20位;1998年,在英如镝出生的当年,中国女子冰球队在日本长野冬奥会上获得第4名的佳绩。也许,他是为中国冰球而生,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今后的梦想,那是一个无比美妙的梦想。虽然中国冰球队在世界上是弱队,但是英如镝初生牛犊不怕虎,率领中国男子冰球队顽强训练,他燃起了中国青少年的冰球梦,他激起了中国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热爱,这是他最大的成功。为了能在2022年向祖国交出一张答卷,他卧薪尝胆,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佳绩,为国争光。

中国的冰雪运动强省是黑龙江和吉林,每年有五个月的雪季,这是上苍对东北人的眷顾。黑龙江有亚布力雪场,吉林有松花湖雪场、北大湖雪场和长白山雪场,条件都很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果东北的孩子都能够成为冰雪运动健儿,中国3亿人上冰雪就大有希望。

我走进长春新区吉大慧谷学校,看到有的孩子在模拟滑雪机上练习滑雪,有的孩子在滑行垫上练习滑冰基本动作。我摸了一下一个小姑娘的腿,股外侧肌肌肉发达,腿的线条很优美,显然是长期训练的结果。看到孩子们全神贯注,把冰雪运动当成享受的样子,我不由得感叹他们太幸福了。

冰雪项目是烧钱的,为了推动3亿人上冰雪,长春市教育局通过市财政拨给长春新区冰雪实验区1276万元专项款,作為启动资金。买了6台机器装备6所学校,建立仿真冰场。吉大慧谷学校2016年由吉林大学和长春新区合作办学,注重项目、资金和师资培训。2018年,学校对冰雪运动尤为重视,课堂上对全校近7000名学生进行冬奥知识、体育文化的普及。小学六年级以上的上滑雪课。学校配备了200多名教师,体育组有40多名老师,仅小学体育教师就有37名。

吉大慧谷学校小学组体育组长叫孙杨。1982年,孙杨出生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91年,9岁的孙杨到长春业余体校学习短道速滑,是体校年龄最小的学员。每天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两点半到晚上七八点在长春市胜利公园练习速滑。她当时很瘦,爆发力好,赵斌教练相中这棵好苗子,教她滑冰技巧,她悟性很好,苦练加巧练,练了一年就在长春市短道速滑春芽杯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

教练爱徒心切,看她练得不好有时候会打她,父母经常为她练滑冰吵架,爸爸看她挨打不忍心,心疼地说:“闺女,咱不学了,老爸都舍不得打你一指头。”

她咬牙坚持下来。当年的冰刀鞋帮太软,质量差,滑冰者穿上踝关节立不起来,教练就用锉刀锉鞋帮,糊一层纱布,抹一层哥俩好牌胶;再敷一层纱布,抹一层哥俩好牌胶,一共糊上30~40层,鞋帮终于变硬了。孙杨的家在长春一汽宿舍,冰场在五环体育场,俗称“大锅底”,父亲摸黑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来到大锅底野冰场,孙杨穿着这双千层帮的冰鞋上冰,从月挂树梢头滑到星星满天眨眼。冰鞋不舒服,她的脚跟被鞋子磨出血泡,父亲心疼地剪了海绵垫在冰鞋里,让女儿减轻疼痛。海绵在冰鞋里是活动的,血水把袜子都染红了。她的脚变形了,走路疼得钻心。短道速滑重点在于练习弯道超越,教练找了一个男队员给她当陪练,她在弯道超越陪练时,陪练不小心摔倒了,他的冰刀划过孙杨的腿,她穿的连身滑冰服被割破了,腿上被尖利的冰刀削掉一块肉,为了滑冰,她甘愿吃尽天下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1998年,吉林省运动会召开,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3000米接力五枚金牌,全部被孙杨收入囊中。

1999年,17岁的孙杨入选吉林省体工队,师从金梦鹤教练。一年之后,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在沈阳八一队滑冰场举行,王濛、李坚柔、朱米乐等一批滑冰高手都来了。专业运动员分成一二三线,吉林省把吉林市短道速滑运动员李坚柔和市体工队运动员孙杨分在第一线,刘国力教练看到孙杨爆发力好,就以大力量训练为主。冰场一圈是111.12米,教练让她滑7圈×10组,练一场吐一场,练完一摘头盔,汗水从头上扑簌簌滴落下来,连体服都湿透了。凭着刻苦训练,2001年,她在哈尔滨荣获全国运动会短道速滑第七名,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1000米季军。

孙杨热爱滑冰,但是滑冰专业队员是吃青春饭的,2005年,23岁的孙杨退役,先后到长春南关区东四小学、平泉小学当体育老师,到一汽四小幼儿园当幼师。2018年,她应聘来到长春新区吉大慧谷学校担任体育组组长。

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把全部心血扑在学生身上。刚开始孩子连冰刀都不会穿,孙杨就手把手地教;冰刀要经常磨刀,正常的冰刀请人磨一次需要花100多元,孙杨就自告奋勇给学生磨冰刀,磨了两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练习滑冰要抓紧点滴时间,每天早晨6点钟,她在学校门口的停车场组织学生练习轮滑、出早操,一直练到7点15分,7点30分孩子们到学校上课。每周她要教12节冰雪课,每天上午要教两节课的滑冰和轮滑。

2019年5月,学校成立了校滑冰队,下午3点至4点30分,她要带校滑冰队训练;每周五和周六晚上有1~1.5个小时的冰点,晚上9点钟,运动员不练了,孙杨就带领校队学生到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冰场练习滑冰,那可是专业运动员的滑冰场,孩子们能够在这里上冰太幸福了!

家长们理解学校为学生争取这个专业的滑冰场有多么不容易,他们非常支持,下午从学校接回孩子,盯着他们做作业、吃晚饭,晚上9点之前准时送到滑冰场。从学校到冰场单程22公里,大家如痴如醉,一直滑到晚上10点30分才离开冰场。滑冰出一身臭汗,孩子们回家洗洗涮涮后临近子夜才能睡觉。

滑冰能够使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胫骨前肌、臀大肌、腰肌得到锻炼,学生在训练前腿部肌肉没有力量,经过训练,腿部肌肉有了记忆,线条优美。四年级学生刘纯伊父母离异,没有人接送她去冰场,孙杨就让她放学后到自己办公室写作业,给她买面条吃,晚上亲自开车接送她去冰场。吉林省百万学生上冰雪在长春市南岭体育场举办,刘纯伊没有辜负孙杨老师的付出,顽强训练,获得长春新区首次轮滑比赛500米冠军、吉林省百万学子上冰雪短道速滑第七名。

10岁的武楚博上四年级,喜欢短道速滑,孙杨手把手地教他,给他做示范。孙杨的腰和膝盖受过伤,讲示范动作就要弯腰蹲低,一堂课下来,腰和膝盖都很疼,但她咬牙坚持,一招一式非常到位。孩子们每周都要通过手机钉钉软件上网课,在家练滑冰。

功夫不负有心人,吉林省举办滑启100轮滑比赛,全国各地的高手都来参赛,武楚博获得第七名。孙杨带出的吉大慧谷学校小学生首次参加全省青少年速滑U10比赛,与专业运动员同台竞技,取得了第七名、第八名的可喜成绩,激励着每一位冰雪教师。

中国的冰雪运动强省是黑龙江和吉林,迄今为止,中国13枚冬奥会金牌获奖者全部是黑龙江籍和吉林籍运动员。黑龙江省是全国开展冰雪运动最早的省份,更是冰雪运动冠军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培养出第一个冬季项目速滑世界冠军罗致焕、中国第一个冬奥会金牌获得者杨扬,第一个冬奥会花样滑冰金牌获得者申雪、赵宏博,第一个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获得者韩晓鹏、第一个冬奥会速度滑冰金牌获得者张虹、一人独揽冬奥会短道速滑四枚金牌的王濛等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

黑龙江省是中国冰雪运动成绩最好的省份,黑龙江运动员获得600多个世界冠军,在中国夺得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9枚是黑龙江籍运动员斩获的。在全国举办的14届冬运会中,黑龙江省先后承办了7届,成绩占金牌榜首位。

吉林省的冰雪运动也很发达,得益于良好的冰雪资源和优秀的教练。中国首个冬奥会冠军杨扬亲口告诉我:她当年从黑龙江省选调到国家队时,全队除了她以外,其他女队员全是吉林选手。

北纬42度—46度是世界冰雪黄金带。吉林省的冰雪资源非常丰富,现在建好了59个雪场,以后要建设100个雪场。吉林省处在世界三大粉雪地域,地处冰雪黄金带。加拿大的惠斯勒雪场、美国西雅图雪场隶属于北美的落基山脉,欧洲瑞士、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雪场隶属于阿尔卑斯山脉,中国吉林省的优质雪场隶属于长白山脉。在吉林省滑雪体感温度适宜,中国达到国际化标准的前10个雪场中,吉林省就占了三个:长白山万达国际雪场、万科松花湖雪场和北大湖雪场。

吉林省先后培养出周洋、李坚柔、武大靖三位冬奥冠军(武大靖是黑龙江籍,后进入吉林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14年索契冬奥会,孙杨曾经的队友李坚柔获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陈德全在长春练习短道速滑,进入国家队后参加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短道速滑男子接力5000米銅牌,1500米第五名。孙杨发挥自己曾经是专业滑冰队员的优势,把奥运大使击剑冠军李娜、孙玉洁和孙伟请到学校与同学们互动,还把李坚柔、陈德全的冬奥会滑冰视频在学校的演播厅放给同学们观看。她把冰雪课上得有声有色,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轮滑球的布局、雪地球、打冰球,学生们纷纷询问:“老师,啥时候轮到我们班上冰场啊?”

疫情期间冰场全封,但是滑冰训练不能停,尤其是青少年的滑冰训练,坚持下去就会突飞猛进,停止训练就会半途而废。孙杨就用钉钉软件自己录制视频发给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在家用滑行板督促孩子练习陆地蹬冰动作;家长给孩子拍视频发给孙杨,孙杨点评后再发给学生。

为了教好孩子,孙杨整天与冰雪打交道,冰场是极寒之地,她就是在极寒之地成长。为此她患有宫寒症,39岁都没有怀孕。

2020年,她的母亲不幸发现患肺癌晚期,孙杨把母亲接到自己新买的大房子里照顾。这所房子离学校很近,每天早晨6点钟要给学生上课,她牵挂母亲,母亲说:“你去吧,咱不能耽误学生。”

每年的12月都是冰雪文化艺术节,孩子们的节日,学校筹办音乐节,卡拉OK赛,演出歌曲和戏曲;办画展百米长卷,冰雪文化艺术的节日,所有的内容都跟冰雪有关。老师积极动脑,研究发明创造,孩子们在雪地上放风筝、将矿泉水瓶子装满水冻成冰打雪地保龄球、雪地爬犁、雪地拔河、雪地球、雪合战、越野滑雪、陆地轮滑打冰球、地板冰壶、仿真冰场……孩子们踊跃参加吉林省和长春市的比赛。

孙杨给整个长春新区的体育老师做培训,引进奥运大使。在雪场上,孩子们的睫毛上凝结着冰珠,真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冬天的童话。当体育课成为孩子们翘首盼望的课程,当学生把冰雪课当成极大的精神享受,当祖国的花朵在冰雪运动中强身健体时,孙杨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严力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生物科学专业的高才生,199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1997年调到黑龙江省体育科研所,这个科研所与哈工大、东北林大、中国电子集团49所、东信同邦合作,集高校、院所、企业的优势共同研发了7年,研制出一套科技设备。2018年在亚布力滑雪场和哈尔滨滑冰馆安装,针对竞技体育,记录运动员运动学、动力学、生理生化、环境场的数据,将运动场的冰温、雪温汇总成大数据,经过密钥分析,加强冬奥科技智慧冰雪场的建设。

冰壶是一项有智谋的运动,投手和扫冰员是两个人,冰壶队员在比赛时,科技设备分析会将冰面的信息传递给四垒,观察员往往由四垒担任,冰壶既有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有自转,跟冰之间有摩擦力。冰壶球投掷出来后究竟擦冰还是不擦冰,投手不知道冰面的变化,观察员知道信息后会及时告知投手,使投手对如何打球心知肚明。

在滑冰训练中教练员常常会说:“我想知道运动员是怎样滑的?”

滑冰馆安装了这套设备,一个运动员1000米速度滑冰从G点到H点,56米区间内发生降速,滑行速度慢,通过智慧冰场系统数据分析,蹬冰效果分析图显示,左右脚蹬冰产生速度的效果不一致,左脚优于右脚,使得运动员和教练员一下子茅塞顿开,明确了制约成绩提高的关键和下一阶段训练的方向。

智慧冰场是一个基于早期数字冰场基础上,为了切实解决运动员滑行过程中薄弱环节,集成多学科先进科技而自主研发的一套体育科技监控系统。2009—2018年间数字冰场帮助黑龙江省运动员高亭宇在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上获得冠军。平昌冬奥会前,黑龙江省运动员高亭宇在青年组比赛,有优秀潜质但是并不拔尖,进前六名都困难。严力综合数字冰场测速、DARTFISH视频分析等手段,对高亭宇与世界高手的技战术特点进行比较,肯定了高亭宇的优点,即起跑技术合理,节省体能发挥稳定,蹲屈前弓角度好,直线蹬冰效果好、速度快,身体协调性好,心理素质好,状态稳定。但也寻找到了与其他高水平运动员在专项力量和体能方面的差距。

严力说:“高亭宇这个运动员肯定出成绩,弯道力量差,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科研设备知道他的蹬冰速度和力度是多大。”与教练不断反复探讨总结出高亭宇入弯道点的选择、步伐控制,以及入弯道与出弯道点右腿蹬冰的果断性和力量需要加强,弯道滑行技术的合理性和滑行路线的经济性需要提升的问题。利用高科技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数据分析,科技助力冬奥,找出症结后教练有针对性地训练。我观察过严力和科技人员做拉皮筋的动作,拉皮筋是弯道专项力量训练,拉皮筋至少需要三个人进行,教练给运动员拽着皮筋,高亭宇奋力蹬冰,加强腿部力量训练。针对性极高的训练,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案,提高了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大量的体能测试数据,对于中国体育科学科研角度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根据生理生化的测试,严力得知高亭宇肌肉发达的程度、营养支持状况,提出如何训练和加强营养的建议,教练如法炮制,两三个月后高亭宇的成绩突飞猛进,一年就备战平昌冬奥会。当时俄罗斯好几个世界纪录保持者没有参加平昌冬奥会,严力预测高亭宇能够进入前八,结果高亭宇获得季军。

智慧冰场与数字冰场相比,在速度的精准性、采样频率和滑行轨迹描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2021年借助哈尔滨承办全国速滑比赛的机会,大量的体育精英汇集黑龙江。美国、荷兰的科研人员见到这套科研设备很佩服,智能化、3D数字沙盘,屏幕可以电视转播,眼镜可以提示运动员应该怎样超越对手。

体育科研人员好比核磁共振医生,教练员好比外科主刀医生,运动员好比病人,科技是催化剂,有了设备很快就明确诊断运动员得了什么病,为什么肚子疼?外科醫生就明白应该在哪儿开刀,教练员就有的放矢指导运动员怎么滑冰。

2020—2021赛季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高亭宇比赛状态不佳,以前100米跑9秒5几,这次跑了9秒7几。他滑冰时在弯道摔跤了,血液监测显示他的体能、肌肉力量处于低谷期。摔跤只是冰山一角,科研人员通过监测知道他的竞技状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中国能够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北京能够成为“双奥之城”,是国运昌盛所致。体育无国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中国筹办冬奥会就是在为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几年来,北京筹办冬奥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建设的艰难,疫情的威胁,反华势力的煽动抵制。但是我们万众一心从容面对,全力以赴,北京崛起了冬奥新地标,运动员卧薪尝胆备战,冬奥会火炬已经点燃,“双奥之城”北京将再次闪耀世界,绽放出绚丽的冬奥之花。

奥运赛场是争取荣耀、成就梦想的舞台,办好北京冬奥会既是炎黄子孙的心愿,也顺应世界和平的历史潮流。渴望参加北京冬奥会是全球运动员最基本的权利和最强烈的共识,让我们携手一起奔向未来!

孙晶岩,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全民阅读推广优秀名家、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公益人物,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奖章。著有《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珍藏世博》《中国看守所调查》《西望胡杨》《北平抗战秘闻》《女监档案》等16部长篇报告文学,以及散文、学术、影视剧等700余万字。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首届中国文联优秀图书奖头奖、中国出版集团优秀图书奖、“漂母杯”全球华文作家散文大赛一等奖、《十月》散文奖,《民族文学》《人民文学》“象山杯”散文奖,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节大赛奖等文学奖。长诗《中国的男子汉哪里去了》入选20世纪华文作家诗歌精品文库。

责任编辑 丁莉娅

猜你喜欢
冰球
披上甲胄在冰面上起舞
冰球少年在寒冷和炽热之间搭建一座并蓄的桥梁
冰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策略探讨
Ice Hockey
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校园冰球运动的发展机遇与策略探究
少儿冰球队
冰宫里的冰球
冰球湖滩
双周面孔
冰球可以对抗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