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基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2-01-12 23:55邓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艺术教育课程思政

邓琦

摘  要:红色基因传承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发展,加强对红色基因的教育应用,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要以构建新时代教育发展大局观为载体,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教育理念,加 速对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善,有效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其科学化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基因;高校;艺术教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0-03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充分吸取课程思政教育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切实提升高校红色基因视角下思政教育总体有效性,使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可以在文化素质、综合素养及精神文明水平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强化。

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失衡

长期以来,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更多重视学生艺术文化水平、艺术知识积累及艺术专业技能的强化,而忽视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发展方面出现政治思想觉悟不足及道德品质缺失的问题,为未来行业发展埋下严重隐患,不利于艺术发展的传承。之所以高校艺术教育会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教育失衡。在控制教育平衡方面,高校过于追求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未能对艺术专业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加以考虑,使高校在课程思政教育发展视角下,无法对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随着教育问题的逐步增加,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失衡也将逐渐加剧,进一步对未来高校艺术专业人才个人品质的塑造形成阻碍。

(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的思政水平不足

思政教育是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人才文化素养及专业素养的基础。然而,部分高校虽然针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优化,却未能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需求,提升思政教育工作主导地位,使思政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掌握教育工作的实际主导权[1]。长此以往,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的思政教育水平势必下降,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思政水平不足问题也随之产生。不可否认的,高校艺术教育难度相对较高,需要长期的教育沉淀。部分高校为追求艺术教育工作有效性,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为洪水猛兽,未能从实际工作中对其予以重视,最终使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思政教育问题。

(三)高校艺术教育缺乏足够的思政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的稳步实施,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为后续阶段高校更好地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做好充分铺垫。但部分高校长期处于单向教育输出的基本环境,对课程思政教育仅在教育形式上加以改进,未能在教育结构及教育细节上进行深层次优化,使艺术教育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形成相互排斥的教育现状,无法更好地在艺术教育工作方面发挥思政教育工作優势。归根结底,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匮乏,会对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使其无法进一步契合艺术人才培养需求,最终与艺术教育工作走向对立面。针对以上问题,高校艺术教育应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视角下,充分做好教育反思及教育分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切实将新时代红色基因及红色文化思想注入艺术教育工作体系,提高艺术教育工作对红色基因及红色思想的吸纳能力,为后续阶段更好地提升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素质夯实基础。

二、红色基因对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引领未来,凝聚力量。西柏坡、延安、遵义、井冈山、瑞金无不因为“红色基因”而书写历史,无不因“红色基因”而拥有鲜明的历史价值。“红色基因”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洪抢险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勇往直前”“坚持梦想”“坚持自立”,能够面对艰难险阻,“不懈怠”“不动摇”,用“智慧和勤劳”“执着和坚定”,书写令人惊叹和颂扬的中国故事。因此,红色基因对激励青年一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及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具有重要意义。将红色基因注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课程思政教育视角,提升高校实际思政教育水平,改变高校思政教育被动开展的基本现状,为其稳步推进创造积极条件[2]。让高校思政教育拥有更鲜明的思想意蕴与文化内涵,能够拓宽并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视野,让思政教育更契合党的执政为民、执政为国的理念。与此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为高校艺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传承并发扬我国先进的红色

红色文化是顽强而坚定的信念文化,是革命者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具体表现在革命先辈的革命意志与执着信念,为奋斗目标与理想而牺牲生命的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革命文化是种战斗文化,是解放军“宁死不屈”“不怕牺牲”“敢于战斗”“意志如钢”“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红色文化蕴含在红色基因中,是红色基因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红色基因渗透并融入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从红色文化弘扬、宣扬及传播的角度出发,凝练艺术创作思想、理念。并且,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将红色基因中的红色文化,生动、形象、具体、完整地表现出来,使红色文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呈现现代化、时代化的特征。与此同时,也能丰富艺术创作的内涵,使艺术创作在红色文化表达、诠释的过程中拥有不同的意蕴和思想。

(二)丰富艺术教育的思想内涵

艺术教育是有关审美的教育,是人文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掌握审美能力、技巧及知识的教育形态,本身涉及各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将红色基因充分地融入艺术教育,则能使艺术教育拥有思想引领、道德提升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艺术创作能力、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启迪、灵魂上的指引及精神上的引领,使艺术教育通过红色基因的渗透,切实帮助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层面的全面发展。简而言之,红色基因是一种坚定政治信念的体现,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奋勇向前的优良品质。所以,红色基因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影响。对红色基因中部分内容精炼化提取,能从根本上弥补思政教育不足,使其形成多元化教育发展结构,更好地解决新时代各类教育问题,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实现双向发展融合,推动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协同开展。

(三)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得到顺利推进和开展

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教育,能够落实、贯穿课程思政的整体要求,丰富思政资源的表现形式,使思政教育内容、方法,可以充分、全面、灵活、有效地融入艺术教育的不同环节和过程,提升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譬如红色基因能够补齐艺术教育所缺失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更多思政元素得以挖掘和利用。与此同时,也能在某种层面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挖掘并利用红色基因中的思政资源,确保课程思政教学与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和开展。此外,红色基因在艺术教育中的融入和应用,也能为艺术教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合作提供条件,使思政教师能够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引艺术教育教师更合理地渗透思政教育资源。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基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平衡发展

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平衡发展的实际意义在于,促使高校解决艺术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改变重技能、轻思想的教育现状,提升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实际重视程度。在充分掌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平衡及完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艺术教育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所以,高校应积极做好教育协调,根据教育需求,将课程思政教育思想融入部分基础艺术课程,围绕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将红色基因教育理论及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思想及红色基因相关内容具有初步了解。随着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开展,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吸纳能力逐步加强,思政教育将进一步扎根于学生脑海,促使未来阶段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对学生就业发展、岗位工作产生深远影响[3]。此外,在红色基因融入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能够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突出艺术教育中的思政内容,使思政教育贯穿艺术教育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使艺术教育切实成为现代思政教育的支撑力量。从而在某种层面上,均衡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让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功能和价值,推动学生发展。因此在应用策略的制定上,艺术教育教师务必要将红色基因更全面、更有效、更完整地渗透到艺术教育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让思政教育体现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还要在思想、理念及方法上,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二)提升艺术教育红色艺术审美

提升思政理念下艺术教育的红色审美,目的在于强化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水平,解决艺术专业人才的思政水平不足问题。其中,提升大学生课程思政红色艺术审美,将助推思政教育工作充分掌握教学主动权,改变其被动地位,使其与艺术教育工作实现双向融合。对此,高校应将红色艺术作品作为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对红色艺术作品进行品鉴与欣赏,对红色艺术作品具有一定了解。随着学生红色文化知识及红色文化逐步增加,高校可以基于红色基因传承,开展更深层次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升红色基因的教育渗透能力,帮助高校在艺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创新与教育探索,避免高校盲目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工作,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在红色基因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高校艺术教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学生感受并体会到思政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从审美角度出发,挖掘思政教育的理论美、思想美及人文美。然而在“艺术教育红色艺术审美提升”的背景下,艺术教师需要明确艺术教育对思政教育所带来的审美价值,需要将其构建在艺术审美的前提下,即通过对红色艺术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使其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对红色文化背后的思政知识、理论产生感悟,进而在思政理论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思政教育中的“美”。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艺术审美与理论审美的“融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更积极和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

(三)构建艺术教育红色文化生态

建立红色基因视角下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是丰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及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对解决高校艺术教育中缺乏足够的思政教育资源支持问题有一定帮助。因此,基于红色基因视角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生态,必须以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为载体,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发展生态,持续强化思政教育输出及红色文化输出,改变高校思政教育单方面教育输出的基本现状。基于红色文化学习活动的定期开展,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及红色基因的学习认识,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使红色文化生态能在良好教育氛围推动下逐步形成,将红色基因充分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对良好红色文化生态环境的塑造,将促使高校基于大学生红色文化学习需求,从更多层面汲取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教育资源丰富性,为后续阶段思政教育工作高水平开展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在艺术教育教师营造红色文化生态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在思想上要提高艺术教师的政治意识、思政理念及道德素养。通过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意识,使其明确红色基因中红色文化的内涵,能够更好、更充分地应用各类红色基因,构建红色文化生态。而在思政教育能力上,则需要思政教师与艺术教师建立紧密的教学交流关系,通过教学沟通和交流,帮助艺术教师掌握思政教育能力,使其在红色文化生态构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指引学生、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

(四)优化艺术教育评价机制

传统教育评价所采用的积分制策略,虽然一定程度反映出大学生学习现状,却难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课程学习动态变化,不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监控。高校艺术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恰恰需要及时针对大学生各类思政问题加以提取,通过教学监控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薄弱项。因此,高校应在课程思政教育发展视角下,摒弃传统教育考核逻辑,将红色基因视角下部分艺术作品及艺术内容,应用于教育考核实践,通过学生对红色艺术作品的解析,了解学生思政学习缺失,为后续阶段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参考[4]。譬如,高校可将学生对《红旗飘飘》《红旗谱》《红灯记》等红色艺术作品的学习研究,作为评价学生艺术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红色基因视角下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前瞻性与先进性,弥补高校艺术教育中部分课程思政教育缺失。当然在评价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艺术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思政资源的评价,注重对红色基因中思政资源的挖掘和评估,使其中的思想、文化可以切实地融入艺术教育的全过程。此外,在评价方式上,艺术教育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评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整体质量。譬如,通过网络评价的方式,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匿名评价其他同学在红色艺术作品赏析或创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帮助教师更好地明确红色基因应用质量。当然在评价指标上,教师必须突出思想性、道德性等评价指标在教育评价中的比重,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对红色基因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基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运用,将有效提升艺术教育工作的思政教育水平,弥补实际思政教育不足,使课程思政能充分利用红色基因教育填充,更好地发挥教育衔接作用。从而解决高校艺术教育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实现思政教育质量的全面化提高。与此同时,红色基因也能在拓宽思政教育维度、突出思政教育地位的前提下,为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艺术教育内涵的丰富,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源波.高校思政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及路径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学报,2019,32(24):82-83.

[2]黄润华.“红船精神”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价值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32(23):104-106.

[3]马艳艳,任曙明.“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8):1-3.

[4]潘秀红,万生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红色基因传承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89-191.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艺术教育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