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合理归因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2022-01-14 05:37曹丽屏
河南化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可控性选拔赛归因

曹丽屏 , 张 超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 河南 开封 475000)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以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数位居世界第一,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队又获得了16金14银5铜的佳绩,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为各级备赛队伍增加了信心。如何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各参赛队伍努力奋斗的目标。职业技能竞赛不但是对竞赛选手技能水平的检验,也是对选手心理素质的检阅。如果想在职业技能竞争选拔异常激烈的赛场上脱颖而出,选手对竞赛成绩和训练成绩的合理归因,是决定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并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河南化工技师学院2019年秋季组建了工业控制项目、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水处理项目、焊工项目、管道与制暖项目5个参赛队伍,目标是参加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选拔赛并顺利成为省正选选手,继续参加2020年下半年全国选拔赛,挺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为此,学校心理教练对竞赛选手的合理归因进行了系统训练,提高了竞赛选手训练、比赛的效率和质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 归因训练

归因是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行为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重点是个人如何对周围事物以及行为结果进行解释,这种解释会影响人的情绪与行为。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认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解释有以下4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从三个维度对归因进行了分类:第一个维度是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归因或不稳定性归因,第三个维度是可控归因或不可控归因。

在日常各级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总会出现选手成绩起伏的现象。学校5个项目的选手年龄都在17~20岁,心智尚未成熟,教会他们合理解释赛场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训练他们掌握合理归因原理及方法,对他们后续的心理状态、训练、比赛、未来成绩将产生重要影响。设计“影响训练、比赛各因素的可控性”调查问卷(见表1),从中了解每个选手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表1 影响训练、比赛各因素的可控性

归因对选手从事技能训练、比赛的情绪、动机和期望有直接影响。其中,可控归因是归因中的核心因素。为了使选手建立正确的归因定向,心理教练团队采用团体发展法,以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由于选手年龄、项目、个体差异的不同,在有些情况下,他们不能有意识地注意到或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哪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因此,在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下,引导他们将注意集中在那些可控性较大的因素上,忽略那些不可控或可控性很小的因素。利用归因理论的引导和训练,再逐步迁移到选手学习、训练、比赛中,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赛后我们从“影响训练、比赛各因素的可控性”中全面分析,列出因素与选手讨论,并进一步具体化,纠正归因偏差,做出更为明确、更有说服力的判断,引导选手作出正确的归因:对饮食的选择是可控因素,而外卖的食品安全是不可控因素,赛前合理的安排好衣食住行是可控的,也是选手竞赛综合能力的表现。在讨论的过程中内化选手多从内部归因的能力,更多地承担自己对结果的责任。

系统的归因训练,使选手在技能训练和比赛中,一方面,能将注意力放在控制和把握那些可控因素上,如技术战术、自身的努力、思维方式、对失误的反应等。另一方面,要能够有效地应付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气、裁判、对手、场地等。例如,某选手在省内校际交流比赛中,出现失误。选手反映参观的领导、教练、学生等观众太多,对比赛有干扰;比赛的场地小,赛场没有空调,汗水不停地流,为了不让汗水滴在元件上,选手增加了很多保护的附加动作,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成绩。我们观察到该选手更关注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影响的归因。由此,我们后续辅导中明确各种因素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使选手的归因态度从“这不是我的过错”向“这是我的责任”方向转化,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应对措施。比如在观众因素方面,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观众的倾向、观众的支持方式、观众围观的人数等,但这都是不可控因素。在辅导中让选手把握好注意的范围和方向,完善自己的控制能力。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要能够迅速重新将注意转向可控因素,以使自己能有比较稳定的比赛表现。归因偏差会影响选手后续训练水平提升的情绪和积极性,合理归因又能让选手从失利中获得力量。

2 训练结果

优秀的大赛选手能够鉴别出哪些因素是可控因素,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因素,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控制能力,以使自己能保持竞赛中情绪稳定、头脑清晰,技能动作保持稳定。通过系统的归因训练,选手掌握了基本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2020年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中,5个项目的工业控制项目、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水处理项目、焊工项目、管道与制暖项目的选手都成为河南省正选选手,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选拔赛。其中工业控制项目、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水处理项目挺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佳绩,入选国家集训队项目之多、人数之多,居河南省技工院校第一。训练及竞赛结束后的归因,是后续行为的起点。全国选拔赛后,心理教练团队与5个项目的参赛选手对全国选拔赛的过程、评判、技术、战术、成绩、场地、选手等进行了复盘。具体表现:①能高度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对突发状况反应恰当,状态调整及时。②将积极和消极的事件看作自己行为的结果,沉着冷静,心态平和。③注意集中于同任务有关的可控性因素,排除干扰。④能进行客观的、现实的评价,实事求是。⑤提升了赛场上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

3 结论

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优异成绩并不仅仅来自于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而是一个选手综合素质的考量。优秀的选手是在比赛中以稳定的情绪、清晰的头脑将自己的现有技能水平发挥出来甚至超常发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在实践和探索中,再次证明了合理归因是影响竞赛成绩和训练成绩的关键,是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并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是未来他们成功的关键法宝。

猜你喜欢
可控性选拔赛归因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阻尼板振动复模态可控性和可观性研究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绿色生态住宅声环境设计的可控性探讨
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可控性评估
徒步游记
昆虫大力士选拔赛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