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七软肝方对肝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NLR、TGF-β1、IL-6水平的影响

2022-01-15 02:41玫,杨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肝功能氧化应激肝硬化

洪 玫,杨 敏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或长期作用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肝病,酒精、代谢、血吸虫病、肝炎病毒等均可引发该病[1]。由于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LC 患者在早期多无显著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并伴随多系统受累,甚至还会引发癌变、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2-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保肝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效果并不显著[4],因此还需寻找其他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湿热毒邪、脾运不健、肝络瘀阻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5]。软肝方具有散结利水、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功效,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其对肝脏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6]。另外有研究表明,机体发生LC 后,其氧化应激反应明显,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7-8]。紫七软肝方乃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研制而成,临床对肝硬化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本研究探究紫七软肝方对LC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紫七软肝方治疗LC 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98例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36~68(56.15±3.27)岁;病程7 个月~7(3.67±0.60)年;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 级18例,B 级20例,C 级11例;LC 类型:肝炎肝硬化41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其他2例。观察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35~70(55.67±3.35)岁;病程9 个月~7(3.81±0.52)年;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级17例,B级21例,C级11例;LC 类型:肝炎肝硬化40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其他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LC 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参照《肝硬化诊治指南》[9]中LC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LC;②入院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③未合并心、肾、肺、脑等重大疾病的患者;④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②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④合并肿瘤疾病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叮嘱患者注意休息,维持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充营养,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氯化钠等保肝药物,必要时还可给予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紫七软肝方,药用:紫草10 g,三七30 g,马鞭草20 g,炙鳖甲15 g,茵陈12 g,赤芍12 g,虎杖15 g,生白术15 g,泽泻9 g,佛手15 g。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00 ml。连续服用3 个月后,停药1 个月,继续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1 天和治疗后的第2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9 ml,置于EP 管内,在常温下静置1 h后采用离心法分离出血清,将其均分为3份,置于干燥试管内于-80 ℃保存待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NLR、TGF-β1、IL-6 水平及肝功能。

3.1.1 氧化应激水平检测取一份待测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进行检测,所用试剂盒均由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进行检测,所用试剂盒由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3.1.2 NLR、TGF-β1、IL-6 水平检测取一份待测样品,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提供,型号:BC-3000Plus)对其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以及淋巴细胞(lymphocyte,L)进行检测,并计算NLR(NLR=N/L)的值;采用ELISA 法对血清TGF-β1、IL-6水平进行检测,所用试剂盒由浙江杭州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1.3 肝功能检测取最后一份待测样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提供,型号:AEROSET)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重氮盐法对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进行检测。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n)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NO、MDA、SO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MDA 水平显著降低,SOD 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9 49 NO(µmol/L)治疗前55.29±7.41 55.57±7.53治疗后24.18±5.37①②40.05±7.44①MDA(µmol/L)治疗前14.30±4.53 15.05±5.31治疗后7.73±3.09①②9.27±3.53①SOD(U/ml)治疗前85.41±15.43 85.45±19.19治疗后120.28±27.34①②98.40±17.90①

3.3.2 两组治疗前后NLR、TGF-β1、IL-6 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NLR、TGF-β1、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LR、TGF-β1、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LR、TGF-β1、IL-6水平的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LR、TGF-β1、IL-6水平的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9 49 NLR治疗前5.36±1.12 5.43±1.09治疗后2.35±0.54①②4.61±0.73①TGF-β1(mg/L)治疗前56.47±6.63 55.82±6.29治疗后36.01±3.72①②51.38±4.53①IL-6(ng/L)治疗前63.13±10.72 63.57±10.28治疗后35.38±9.30①②59.29±9.37①

3.3.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ALT、AST、TBIL、D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DBIL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9 49 ALT(U/L)治疗前410.69±16.97 410.45±17.34治疗后41.30±4.32①②70.37±12.66①AST(U/L)治疗前410.43±17.07 409.72±8.15治疗后50.11±4.22①②70.60±11.18①TBIL(µmol/L)治疗前102.63±4.27 102.05±4.01治疗后30.19±5.33①②60.37±5.14①DBIL(µmol/L)治疗前61.21±6.78 61.67±6.77治疗后18.31±1.90①②25.86±2.38①

4 讨 论

LC 多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是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机体一旦发生LC 后,正常的肝脏生理结构被破坏,会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性变化,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0]。目前临床主要对LC 患者行保肝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并未达到临床预期效果[11]。LC在中医可归属为“积聚”“鼓胀”等范畴,多属气虚血瘀、本虚标实之证,因此临床应以理气活血、散结利水、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12]。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软肝方具有较好的保肝效果[13],但目前关于紫七软肝方对LC 患者氧化应激及NLR、TGF-β1、IL-6 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少。

LC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而氧化应激反应是LC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4],因此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对LC 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NO、MDA、SOD 作为临床常见的氧化应激指标,一旦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即可引起NO、MDA 水平的异常升高和SOD 水平的异常降低[15-16]。殷爱华等[17]研究结果表明,软肝利水汤能够有效降低NO 水平;李珂等[18]研究结果显示,LC患者经恩替卡韦和水飞蓟素联合治疗后,其NO、MDA 水平明显降低,SOD 水平则明显升高;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NO、MDA 水平均降低,SOD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显著,此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紫七软肝方可有效减轻LC 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紫七软肝方中的紫草具有活血解毒、凉血等功效,对血热毒盛、病毒感染等均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三七能调节免疫、活血定痛、化瘀止血;马鞭草能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炙鳖甲能软坚散结、潜阳熄火、滋阴清热;茵陈能疏利肝胆、避秽退黄、清利湿热;赤芍能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虎杖能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定痛;生白术能燥湿利水、补气健脾;泽泻能渗湿、利尿、清热;佛手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散结利水等功效,对清除机体中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是引起LC 的另一重要病因,NLR、TGF-β1、IL-6 为临床常见炎症因子,NLR 能够将系统性的炎症优势信息进行融合,进而将机体整体炎症反应进程反映出来,其比值越高则表明机体炎症反应越严重[19];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由多种细胞分泌产生,能够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基质蛋白,进而参与胶原转录与翻译过程,促进纤维化[20];IL-6 一般由成纤维细胞以及T 细胞分泌产生,是一种多功能的炎性因子,在活性状态下能够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加快炎症反应的进程[21]。陈文慧等[22]研究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大鼠服用健脾软肝方后,其TGF-β1表达明显降低;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NLR、TGF-β1、IL-6 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与陈文慧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紫七软肝方可有效降低NLR、TGF-β1、IL-6水平。

机体发生LC 后,其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肝功能也随之降低,因此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来提高治疗效果。ALT、AST、TBIL、DBIL 是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当其水平显著升高时,则表示患者的肝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23-24]。王晓芳等[25]研究显示,LC 患者经加味益气解毒软肝汤和鳖甲软肝丸联合治疗后,其ALT、AST、TBIL 水平显著降低。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DBIL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表明紫七软肝方可有效改善LC 患者肝功能。分析其可能原因:紫七软肝方中的多种中药均具有提高机体肝功能的作用,如佛手有疏肝理气之功效,茵陈可疏利肝胆,三七有养肝护肝以及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等,因此紫七软肝方对恢复LC 患者肝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紫七软肝方能够有效减轻LC 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NLR、TGF-β1、IL-6 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功能氧化应激肝硬化
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铅诱发机体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