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影响

2022-01-15 00:50何春霞徐金莲曾鸿余洁
中国商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

何春霞 徐金莲 曾鸿 余洁

摘 要:大学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宜宾从提出“大学城”建设,到落实,再到最后的施工建设,坚决果断、效果显著。本文分析了宜宾大学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动态,研究了宜宾大学城建设带来的区域变化。首先,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大学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次,大学城通过文化聚集、文化创新、文化共享提升了区域文化水平,同时大学城建设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最后,大学城建设还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交通设施、促进了房地产建设。

关键词:宜宾大学城;经济文化;消费结构;区域建设

本文索引:何春霞,徐金莲,曾鸿,等.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影响[J].中国商论,2022(01):-018.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1(a)--03

1 宜賓大学城的发展过程分析

1.1 宜宾大学城概念的提出

2016年“大学城”这个概念还未被提出之前﹐宜宾市在校大学生2.5万人,这些大学生100%都来自宜宾学院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并且大学生人数几乎是四川最少的。于是,宜宾市政府意识到引领一座城市飞跃性发展的要领就是引入更多的高校,创建一个能够为宜宾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体系——大学城,并以大学城为引擎,刺激宜宾经济的发展。然而,宜宾发展的最大短板就是高校,为此,“宜宾大学城”的概念便产生了。

1.2 宜宾“双城”建设

宜宾市在5年前的10月,提出要实行“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举措,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众多实力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入驻,将为宜宾实现高效率、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以及新兴科技。为加快大学城科创城的建设发展,宜宾市委、宜宾市政府将“双城”与宜宾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域的规划相协调,创新实施“三个一”建设模式,即将用于双城建设的土地均分为3份,一份用于大学教研,一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一份用于区域商业设施和少数优质的住房建设,通过城市建设发展获得的利润,保持大学城以及基础设施效益均衡发展,实现“双城”的健康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宜宾“双城”的建设,将众多新兴技术人才汇聚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还有利于宜宾未来的产业发展。

1.3 宜宾大学城建设

大学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引入更多的大学入驻,能引进科技,思想文化,培养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宜宾从提出“大学城”建设,到落实,再到最后的施工建设,坚决果断。因为对于高校数目屈指可数的宜宾来说,宜宾大学城的建设对其实现跨越式进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宜宾本地企业与入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了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智能轨道交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围绕宜宾“8+2”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充分结合大学城在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为宜宾科技创新发展定向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的“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的跨越性突破,让宜宾迅速崛起。

2 宜宾大学城的发展动态

2.1 宜宾大学城的入驻高校

截止到2021年,超过18所大学与宜宾大学城签署合作协议,超过14所大学与宜宾大学城签署落地协议,目前宜宾已经拥有了10所高校,预计2021年宜宾在校大学生将超过10万人,并且宜宾目前的国际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人数已经超过600人。宜宾大学城目前正式入驻的大学有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

2.2 宜宾大学城的建设规划

2016年大学城建设初期,在临港区石岗路段周围店铺稀少,但是随着近5年来一个又一个“新”高校的进驻,截止到2021年,石岗路段已经开设了很多店铺。不仅如此,构庄路附近的店铺也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但是对于一个即将承载十几个高校的大学城来说,这些商业、服务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大多数大学生消费购物需要到莱茵春天、大观楼这些更远的商业集中区。想要通过大学生的消费带动大学城区域经济的发展,那么提升临港大学城师生的物质、精神消费,注入全新的商业活力至关重要。为了填补宜宾大学城商业领域的空白,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正门口白塔路的对面,实施建设了“科教·公元π”商业项目,在该大学西侧,“龙观嘉园·星光里”商业街也即将建设完成。除此之外,在宜宾大学城区域周围,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大型商区、竹生态文化公园、智能轨道交通等配套设施都在加紧建设。

3 宜宾大学城的区域发展变化

3.1 宜宾大学城受重视情况的变化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快速发展。1988年,东北大学建成了研发软件和自动化技术的科技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开了中国大学城的序幕。1999年第一所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的启动建设掀起了大学城建设的热潮,之后的20多年里,浙江、广东、四川、河南、吉林等多个省市纷纷建设大学城。据粗略统计,全国有近70个大学城或大学园区。

在“宜宾大学城”这一概念被提出前期,很多人质疑,宜宾是否具有过硬的财政和条件去建设一个大学城。如今,宜宾大学城已经基本进入运行阶段,这不仅消除了那些质疑的声音,也使得宜宾大学城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3.1.1 大学城发展趋势正在加速

大学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积极的、优越的。一个大学城可以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创新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市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文素质。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科教兴国”。因此,大学城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很多省市尽管已经拥有了大学城,但依然在建设一个又一个新的大学城,例如,重庆市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大学城。宜宾大学城的建设也顺应了大学城的发展趋势,目前,宜宾大学城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3.1.2 大学城的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国内“大学城”建设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陆青(2003)分析了大学城在高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作用。王庆勋、闫军(2005)论证了大学城建设在郊区经济中的推动作用。余斌(2004)认为,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促进城市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建议政府应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决策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以“一半”的努力取得“两倍”的成果。如今,大学城备受瞩目,不仅仅是学者,教育企业、餐饮行业、娱乐行业、房地产公司等企业,还有一些创业者均时刻关注着大学城的发展动态。

3.2 宜宾大学城区域文化的变化

3.2.1 大学城通过文化聚集提升区域文化水平

大学城的聚集效应是指多样结构人才的聚集、各领域教学资源的聚集、人才聚集进而产生的科研成果聚集以及来自各地的思想流派和文化思潮聚集。自从宜宾大学城修建以来,该地区不仅形成了集经济、文化、技术、艺术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人文环境,而且众多大学的集聚改变了教育布局,造就了该地区的幼儿园、小学、高级初中区域结合。宜宾大学城,不是简简单单地在翠屏区划出一块地,围起来修建几所大学而已,而是通过整合高校教育、文化资源,以进行大学高等教育与专注于科学研究为核心。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宜宾大学城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大学至少有15所,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几所大学进驻。也就是说,至少已经有15所大学真正落地宜宾大学城。所以,宜宾与以前比较至少增加了15所院校的文化,这无疑会为宜宾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支持,提升区域的文化水平。

3.2.2 大学城通过文化创新提升区域文化水平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源泉。大学城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带来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大学城借助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整合性的优势,对不同文化加工处理,择其善者而从之,将它们融入区域原有的文化中,使自身文化繁荣发展。

大学拥有许多高水平创新文化的人才、创新技术和创新文化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通过整合这些创新因子,结合区域文化的发展特色便能创造出别样的文化。以宜宾传统文化——酒文化为例,在2016年五粮液集团就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宜宾大学城共建了中国白酒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拥有酿酒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重点专业,以及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大批长期从事酿酒研究及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在理论研究、教学师资等方面独具优势。而五粮液集团公司作为一家专注生产经营五粮液及其一系列酒的顶尖白酒企业,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它掌握着中华传统酿造技艺,是白酒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四川轻化工大学与五粮液集团强强合作共建白酒学院,开启“产教融合”之路,双方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紧密合作,学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也可进入五粮液企业工作,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享共赢,资源效用最大化。通过走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深入挖掘酒文化,近5年來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力促进了宜宾市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白酒文化也因此得到强化、创新与传播。

3.2.3 大学城通过文化共享提升区域文化水平

文化传播是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一般来说,高校会为实现各种资源共享而开展一系列的合作,而文化资源便通过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一种自然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向渗透,实现各自文化提升。如四川轻化工大学图书馆可向其他院校学子和社会开放,只需通过办理一定手续后便可使用图书馆资源。

3.3 宜宾大学城区域人口结构的变化

3.3.1 大学城的建设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动

首先,原来的翠屏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带,该地区经济弱势,有大量中青年长期在外地工作,留下的多是青少年或是老人。所以从年龄层面来说,大学城内入住了几万的外地学子,人口结构中青年所占比例大幅增加,也迅速扩大了宜宾市的人口总量。就文化结构来看,大学城是聚集大批高知识水平人才的地方,随着近两年高校扩建扩招,大学老师、学生总数占市区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文化人口迅速增加。其次,此前地区人口多从事农业劳作,而大学城入住了大量师生,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稳定的长期消费群体,这就吸引他们放弃农业转而从事服务业或是工商业。农业人口大量进入该区域转化为非农人口,使城市人口比例增高,加快了翠屏区城市化进程。

3.3.2 大学城的建设改变了消费者的结构

以前该地区多是居民消费,消费产品普遍是生活用品和瓜果蔬菜,消费群体小众且消费水平不高。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建设与完善,众多的大学生、老师等消费群体不断增加,促使服务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对大学生来说,衣食住行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食,在吃这件事上很少有人吝啬亏待自己,各式奶茶、火锅、烧烤、快餐等备受学生党喜爱。而较多大学生通常拥有较强的购买力且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大学生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消费群体。此外,由于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提升了消费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宜宾区域经济的发展。

3.4 宜宾大学城区域经济的变化

3.4.1 大学城的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

首先,十几所大学的前期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该地区原来的建筑工人、务农人员或是失业人员便有机会就近工作。其次,大学城内的校园日常事务的打理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如保洁人员、校园环卫工、园林绿化员、食堂职工等。大学城建设不仅会为当地人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且通过服务大学生消费群体还给他们创造了大量的创业商机。市场是开放的,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人群,与学生需求联系密切的餐饮、文化娱乐、体育休闲、超市、手机营业厅等,自然会吸引大量商家入驻大学城从事这些工作。而这些产业集中在一起带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经调查,目前大学城附近已经形成了临港新天地、邦泰国际社区、龙观嘉园·星光里商业街、白沙湖·水街等商圈。

3.4.2 大学城的建设改善了交通建设

交通是地区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交通对外的开放方便程度是影响经济、人口变化的关键因素。宜宾大学城地处城市郊区,要使大学城周边经济快速增长,首当其冲的便是解决交通问题,一旦交通四通八达,便可加快人口流动以及商品流通速度,促使经济发展。对于大学城附近的交通建设,宜宾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首先,作为贯穿整个大学城的主干道路——大学路,前期已经将从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到宜宾学院临港校区部分路段修建完成,未来还会向大学城三期凉姜方向延伸;而另一段:大学城—坛罐厂路段也将在近期开修!其次,为方便众多大学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大学城附近的交通硬件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现已开通多条交通路线,如智轨、公交快线等,从大学城直抵市中心、各大商业广场以及各个车站,极大地缩短了大学城到市中心的距离。

3.4.3 大学城的建设影响了房地产建设

由默默无闻的乡镇到现在的“宜宾大学城”这个代名词,可以说“宜宾大学城”给宜宾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宜宾大学城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这一条完整的教育链条,使得更多的开发商看中了这一片区的潜在价值以及开发价值,房地产商们大规模地投资学区房以及周围的商业楼。由此,宜宾大学城周围的地价和房价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以邦泰大学路1号为例,其位于翠屏区大学路的四川轻化工大学与西华大学的交汇处,自开盘以来,该处楼盘均价一直保持在8000元/平方米,未来还有可能上涨。再者,随着大学城的人数增加,形成了巨大的消费群体,人们的衣食住行就是很大的消费占比。学生以及家长的各种需求就是巨大的商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开发商们大规模地投资建设高楼大厦。因此,教育、商业以及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到交通的便利,一点一片一区域都会影响周围的房地产建设。

参考文献

[1]徐龙志,钱华生.大学城与创新型城市互动机制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对外经贸,2020(9):53-56.

[2]李翔.大学城建设对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山西大学城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387-390.

[3]何蓉.西部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探析[J].經济研究导刊,2018(35):37-40.

[4]刘宁. 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张真柱.大学城建设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双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64-67.

[6]高山,王静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18-22.

[7]陈平水,张艳妮,范红丽,等.大学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再探[J].经济问题,2014(1):124-128.

[8]蒋达勇.我国大学城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3):24-26.

[9]曾晓真.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7(2):65-68.

[10]李杰,刘露.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西部大学城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1-54+58.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Town Construc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Taking Yibin University Town as an Exampl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bin, Sichuan  643002

HE Chunxia  XU Jinlian  ZENG Hong  YU Jie

Abstract: Universities provide an open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nd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 city. Yibin has been resolute from propo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own” to implementation and finall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ynamics of Yibin University Town, studies the regional changes brought by the construction of Yibin University Town.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town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ow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Secondly, the university town has improved the regional cultural level through cultural aggreg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sharing.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Town has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changed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onsumers. Fin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own has also increas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promoted real estate construction.

Keywords: Yibin University Town; economic culture;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gional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优化苏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对策研究
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