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史纪录片的时空叙事策略

2022-01-19 21:10潘玲英
新闻世界 2022年1期

潘玲英

【摘    要】文献纪录片《碧血丹心映江海》,“用心用情用功”讲好党史故事,为中国最早期县委书记群体“立传”;创新思路和表现手法,在时空重构中与英烈们“相逢”;以当代人视角、普通人情怀看待他们的儿女思、家国情,以真情温暖人心,以历史照亮未来。

【关键词】纪传体;时空构造;历史细节;年轻化视角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从百年沧桑中打捞历史记忆,以抢救性采访实现“影像修史”,践行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是当代记者的职责所在。

百年芳华,启自筚路蓝缕。作为建党百年献礼片和党史教育片,南通广播电视台抽调精兵强将,采访拍摄完成这部60多分钟的文献纪录片《碧血丹心映江海》。纪录片聚焦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中共中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之后,中共党史上最为血雨腥风的那段特殊革命历史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30多万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他们心中崇高的革命理想,与敌人进行着英勇决绝的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在江苏如皋,短短四年时间,就先后有吴亚苏、徐芳德、汤仕(士)伦、韩铁心、于咸、穆子奇、吴汝连等七任县委书记,前仆后继,壮烈牺牲。该纪录片首次以为这七任县委书记“立传”的方式,以全新视角去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那段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革命史。在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错位”中,以适当的叙事视角和表现手法,去进行时空转换与重构,让七位县委书记与我们“重逢”,使该片别有一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人力量。

一、小切口讲述大历史,从微观独特视角侧写党史

《碧血丹心映江海》创作团队通过对《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中共如皋地方史》《血沃春泥》,以及刘瑞龙所著《回忆红十四军》等大量党史文献的研读分析,得出结论:八九十年前如皋壮烈牺牲的这七位县委书记,可以说是中共百年史上最早期的县委书记群体。对于这一新发现,片中运用寻访珍贵文献——1927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首次明确提出县委作为党组织系统的一环;[2]展示老照片——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成立地福成庵旧照等最贴近史实的一手资料,以著史的严谨态度投入创作。

由于县委书记们牺牲年代太早,加上当时革命斗争的残酷、历史资料的缺失,关于这个群体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目前史学界的关注度还不够,传媒报道以及反映他们事迹的文艺作品也不多,乃至于其生平渐渐不为人知。本片以塑造县委书记群像、为他们“立传”为出发点,历时五个月,先后八赴如皋以及北京、上海、南京、镇江、海安、如东等地,追寻烈士脚步,瞻仰烈士遗物,对烈士后人、历史见证者、老党史工作者、当地群众等40多人进行“抢救性”采访拍摄,以新时代、新视野、新技术重新发掘这段党史的闪光之处,具有一定的開拓性意义。

《史记》开创了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先河。“影像修史”借鉴其创作手法,是对传统文化、传统史学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具体而言,“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3]《碧血丹心映江海》正是力求通过一、二件典型事例来阐释和展现每一位县委书记除了有着共产党人对于崇高信仰的不懈追求与面对生死考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共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传奇故事。比如:徐芳德向敌人“借枪”,智勇双全;中共早期党员吴亚鲁的弟弟吴亚苏“拍下遗照上战场”,投笔从戎不怕牺牲;韩铁心以16个名字做掩护,铁心干革命;汤仕(士)伦侠骨柔情,甘为孺子牛;穆子奇就任途中被捕,受尽折磨坚贞不屈;神枪手于咸“浴血战千狗”,战斗到最后一刻;吴汝连临危受命,进行艰难的第三次恢复工作……纪录片充分展示每位县委书记身上的个性光芒,把他们塑造得有血有肉、可感可亲。尽量做到在高度尊重真实的基础上,让这段历史的呈现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该片既是给县委书记们“立传”,也是给土地革命“书史”。《碧血丹心映江海》把县委书记们的革命活动,置于宏大壮阔的时代背景中,试图以小切口反映大历史。比如:讲述打响南通土地革命第一枪的徐芳德的故事,就铺陈出党的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派出很多干部分赴各地的历史大背景。七位县委书记基本处于同时期,革命轨迹有一定交叉,创作者抓住了他们从发展红军游击队到成立如泰工农红军再到并入红十四军、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这条暗线,使县委书记们相对独立的故事,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以这种相对个人化的视角呈现土地革命的波澜壮阔历史。

总之,《碧血丹心映江海》从一个相对微观、独特的视角,对历史进行深入挖掘,以小切口来反映大历史,展现了百年党史的一个侧面。通过多种电视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向广大观众述说了这一历史进程中那些被历史淹没、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充分凸显中共最早期的县委书记群体的铮铮铁骨与壮志豪情。

二、以时空构造与转换的叙事策略,弥补历史与文本的距离

“时间和空间是人和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4]这七位牺牲的县委书记都是“00后”(出生于1900年代),他们先后牺牲于1929年至1933年间。岁月荏苒,历史时空与文本时空的双重“错位”,呼唤新的叙事手段,去弥补此间的距离,更好地重温那段历史。《碧血丹心映江海》正是通过转移和重构,创设全新的叙事时空,让人们走近历史,让历史贴近当下。

本片主要采用的叙事结构为板块式加双线结构,以“血沃春泥”“铁骨红梅”“革命!革命!”等七小集为独立板块,讲述县委书记各自的主要革命故事,同时设置了现在、过去两条贯穿始终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时间线。现在线是第一集从红十四军纪念馆讲解员向青少年介绍一枚从地下挖出的传奇印章讲起,以设置悬念方式吸引读者“回到”过去县委书记们的烽火岁月,中间穿插讲述,到第七集讲解员介绍最后一任县委书记吴汝连的英雄事迹,像导游带观众穿越到这段历史中游览一般,时空转换顺畅自然、合乎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时”的时间线,也是丰富变化的,比如第二集“铁骨红梅”,从当代高中生演绎吴氏兄弟革命故事的话剧《铁骨红梅》切入,剧中由吴亚苏向父亲郑重赠照,自然切换到“拍了遗照上战场”的历史故事,中间又穿插着吴亚苏养女讲述、权威党史专家阐述,最后再回归到话剧演绎的“吴父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这一时空环形结构中,明显可以看出作为叙事亮点的“遗照事件”,是被“短时拉长”、“空间拓展”的,以此来达到叙事高潮,实现观众沉浸效果,让纪录片焕发出一股感人肺腑的力量。

在空间维度上,“现在进行时”的空间最能接近事情的真相,如果不可得,那么首先去当年的遗迹、纪念地讲述过去,也是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叙事策略。创作团队对遗址的呈现是多样的,是围绕主题进行的创意重构:一、综合运用地面拍摄、航拍等进行实地拍摄,后期制作成做旧效果。二、拍摄大量空镜头穿插到纪录片中,通过天气晦明、风雨雷电以及树影摇动等具有美学象征意味的意象,烘托情绪、营造氛围。三、制作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三维动画,比如县委书记韩铁心和红十四军军长何昆负伤牺牲地、两次攻打的老户庄,如泰工农红军游击区,红十四军的反“八路围剿”,都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三维地图,以地名、箭头、敌我数据等做标识,不但让受众以全局宏阔视野纵观当年斗争形势,也凸显县委书记们在敌众我寡情况下斗争的艰难与不屈。对遗址老照片、县委书记照片,同样制作成三维动画效果,有时也采用画面相叠方式,营造“在场感”。四、适度采用情景再现手法,对于一些无法重现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行搬演,比如对于“拍下遗照上战场”的吴亚苏,就请一位青年男士演绎打领带拍照过程,拍摄特写,跳转至吴亚苏留下的唯一照片,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更直观更富感染力。其次,空间再造。当历史人物与当下“连接”时,会发生奇特的“化学反应”,创设出一个新的空间来,它不单纯属于历史,也不单纯属于现在,但紧密的内在联系却饱含深意和韵味。例如:红十四军唯一健在老战士、百岁老人吴九成来到红十四军纪念馆,向当年的团长张世杰像鞠躬致敬,这是一次跨越90多年的“重逢”,以暮发苍苍映照年轻容颜,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油然而生。

三、深挖历史细节进行当代解读,以年轻化视角、融媒体呈现放大传播效应

真實是纪录片的生命。真实又分为本质真实与表象真实。通过纪录片呈现出的基本事实、价值观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那就做到了本质真实。表象真实则是故事发展合乎情理逻辑,人物真实可信不脸谱化,这在主流文献纪录片创作中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记者能够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紧扣时代脉搏从历史里“抓活鱼”,善于深挖,捕捉细节。

《碧血丹心映江海》第三集“革命!革命!”讲述的是汤仕(士)伦烈士的故事。创作团队本来联系上了汤仕(士)伦后人,预备进行一次中规中矩的采访,这时恰逢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为100位烈士寻亲,汤仕(士)伦赫然在列。好角度来了——这将是汤家人与烈士跨越90春秋的首次“团聚”。于是,记者提前策划,在取得汤家人同意后,全程跟拍他们去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拜的过程,抓拍到不少感人至深的细节,比如汤仕(士)伦嗣孙汤文亮一家饱含热泪瞻仰烈士墙、“英烈坑”,抹泪的特写悲中带喜。在深入交流后,更得知汤仕(士)伦一生未婚未育,因为他对父母说:“革命不成功,永远不结婚。”但他却对嗣子汤介华疼爱有加,即便是“把头拎在手上过日子”,也会在晚上偷偷溜回家,抱抱嗣子汤介华,甚至把他的小胳膊亲出牙印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90多年来口口相传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名共产党员的纯粹信仰与侠骨柔情。

虽然采访已经比较成功,但为了让故事更引人入胜,吸引年轻观众,创作团队有意识将人物心理变化设置成“故事弧”:汤文亮出发前一心想“把老爷爷带回家”(父亲遗愿),看到“英烈坑”遗憾“带不回家”(集体被敌人枪杀),最后感慨“还是留在烈士陵园好”(无数人祭拜),这种心理的转变,深层次原因是国家对烈士的重视,是人民对烈士的敬仰,无意中升华了主题。故事中也注意设置悬念,比如讲到“中共组织史上县一级党组织已知最早印章”——“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从破土而出到落尘历劫,再到如何辗转成谜,不断抛出问题吸引观众往下看。

《碧血丹心映江海》有一个贯彻全片的灵魂拷问:如皋壮烈牺牲的这七位县委书记,都是当时的知识青年,完全有能力在乱世谋生。他们为什么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干革命?他们牺牲时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也才28岁,平均年龄25岁。其中三位牺牲时尚未结婚,没有留下子女。创作者有意识地站在当代普通人的视角,站在年轻人选择人生道路的角度去讲故事。徐芳德外孙女徐庆红也在外公墓碑前遥想他当年的心理:“是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激励着他,是共产党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初心激励着他!”这种追问与回答,让百年前的“00后”与今天的“00后”实现一次震撼心灵的对话。

结语

纪录片制作完成后,不但在电视端播放,还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掌上南通”移动客户端等多渠道传播,一时在江海大地刮起一阵红色旋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培养孩子爱国情怀,让其更能珍惜当下。不少观众通过来电来信等方式,追忆红色历史,交流观后体会。可以说,纪录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显著的教育意义。

重构时空话先烈,跨越百年忆初心,纪录片《碧血丹心映江海》的表现手法、时空叙事策略等,对于新时期讲好党史故事,提高党史教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如何充分发挥纪录片在讲好党史故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现实作用,值得我们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33.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1.

[4]李鹏飞.古代小说空间因素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2014(03).

(作者:南通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