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慧”理念基础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2-01-21 22:49古爱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理念信息技术

古爱君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理念的推行下,我国小学教育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并且逐渐将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开始围绕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设计和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应用是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学教育活动设计理念融入下所进行的变革创新,通过信息技术来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基于“融慧”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所作出的新改革措施。为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基于“融慧”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融慧”理念;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尽可以学生实际个性特点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并从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同时,还要积极研究与分析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以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慧”式的拓展,借助语文与其他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去体验和实践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自身的思维逻辑与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智慧,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融慧”。教学理念的核心。

一、关于“融慧”理念

学术界对于“融慧”理念定义为源自于语文教学的科学原理,其倡导凭借实际生活当中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实现语文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延伸和视野上的拓展,通过知识与实践所应用的紧密结合,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慧”理念需要教师最大程度上贴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的语文能力,同时要积极分析与研究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融合路径,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最大努力促使语文融合式教学渠道的拓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验和掌握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能力,并实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融慧”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一)以游戏互动实现玩学结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恰当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有利于学生脑力、劳动力、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拼音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要素主要集中在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练习等方面,并且需要教师能够在尝试拼读过程中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基础功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如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发音闯关游戏,学生只有正确发音方能闯入下一关,或可以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发音展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生就可以随着画面的移动不自觉的跟读,并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以多样化信息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直观感知能力

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要能够恰当的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使其成为教学的辅助,并且将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同样传递给学生。如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进行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影像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动画效果,图文结合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系统参与,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调动学生每一个感官,使学生可以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深刻的感受,通过实际体验和实践去进行知识的探究,将探究所获取的知识点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当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曹冲称象》这一课文制作成游戏动画,先让学生浏览一遍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借助字词来尝试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述,使其能够学习基本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连环画阅读方式让学生自己操作,点击阅读每一幅描述《曹冲称象》课文环节的图像,使学生逐步了解信息技术的操作基本知识,并掌握曹冲称象的课文大意,其中必须要注意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按照顺序去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述并注意聆听,记住主要的信息或知识点,要特别让学生观察曹冲称象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初步掌握曹冲称象这一过程中的逻辑关系,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操作曹冲称象的游戏,凭借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顺序以及各知识重点的记忆去寻找完成游戏的关卡和技巧,既锻炼学生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和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实践,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要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以此来达到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课文要义以及记忆各知识重点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音视频课件,创设题目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入了解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课件,创造丰富生动的问题情景,在关键处质疑问难,从而解决疑难,使学生们多角度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如在描写景物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各种音视频课件。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寻找景物的独特特征,以听、触觉等来感知对象,观察时,要做到细致,要懂得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挑选出景物与其他不同种类景物之间的区别,从差异化角度入手,描述景物,突出景物,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描写表达,使景物“活起来”。要联合现代信息技术,播放各种不同景物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要将景物的各种因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突出展示,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多姿多彩且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雪地里小画家》的一课学习过程中,为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的主旨和重点,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雪地里小画家”的描述寓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图板,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视频观察中所看到的不同小动物脚掌图案,利用多媒体画板去进行画图,创造出一幅幅不同的图画,通过绘图,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能够通过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绘图去探索雪地里的小画家所描绘的作品,从而融入到课文的情境和意蕴当中,快速理解课文中心主旨,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社会建设不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理念的推行下,教育教学也开始更加重视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从“融慧”理念为基础,掌握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重点,促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从“融慧”理念出发,积极发现并加强对语文与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模式,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信息技术素养和基础知识与操作水平,实现学生的綜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慧娟.试论“融慧”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6):1.

[2]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1.

[3]刘永波.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3):28-29.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理念信息技术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现代陶艺理念